諸位朋友都知道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
地方實在太多
免不了要撞名
一些搞笑的地名紛紛湧上地圖
首先是那些對動物們有著深深惡意的地名
跌死牛
這些個地方的人
估計都被家畜得罪過
無論雞鴨牛羊
一律摔死
估計連攜帶動物進來的人都會被打死吧……
下面是一群與豬有關的地名
這些個村子、鎮子
果然對豬有著莫名的情感……
老母豬嶺
你看的沒錯
就是老母豬嶺
相信很多朋友也產生了深深的疑問
為啥是老母豬呢?可愛點的不行嗎?
小胖豬?
小肥豬?
小母豬也行啊!
然後是珠窩村
估計村子裡的人們養豬
都是一群一群的
下面這個村
大概是覺得老母豬不夠可愛
但是愛豬之心又太過強烈
於是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得到如下結果:
可愛是可愛了點
但怎麼聽起來有些兇兇的感覺?
……
還有好多關於動物的地名
各式各樣
數不勝數
感覺任何一個地名拿過來都能講個半天……
比如這個:
還有這個:
讀著讀著還有點嚇人…
說完了動物,還有些地名
充分反映出文化,歷史,娛樂等各個領域
可謂是五花八門
樣樣驚人
站街
我感覺大家在開車
但是又沒啥確鑿證據~
黃泉路
就問你硬不硬核吧!
去過這的兄弟,
也算是黃泉路上走過一回的人了
打遊戲打到走火入魔的「王者之村」
到了這個村子應該不愁遊戲上星耀,王者啥的了……
下面這個也不得不提
嗯....
這是一個
有溫度,
有味道,
又養生的地方……
加點艾草和生薑
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年輕人!
除了腳盆
我們還為您提供熱乎乎的洗腳水…
還有形容詞命名的,很黑村…
很黑很黑
這是有多黑呢……
還有叫禿頂的,聽聽就覺得頭冷……
是不是挺「禿然」的?
最後這個地方
估計是無數8090女孩最想去的地方了
沒錯,就是道明寺
驚不驚喜?
開不開心?
這是一個公主和中國搞笑地名的故事,看完肚皮都要笑破啦!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住在↓↓↓
有一天,她想出去玩一玩,於是↓↓↓
走著走著,她不小心↓↓↓
這裡一片漆黑↓↓↓
公主忍不住大叫一聲:臥槽,這是神馬路↓↓↓
在太監弄出來一個太監告訴她↓↓↓
這裡是求精、來爽的地方↓↓↓
公主繼續走,突然嚇了一大跳↓↓↓
.........................................................
公主想要報警,卻找到這樣的派出所↓↓↓
公主立馬回頭↓↓↓
結果卻撞上了↓↓↓
.........................................................
公主吐了一口濃血,最終走上了↓↓↓
很有意思,發給你的朋友也樂一樂吧!
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但有時候、有些場合卻很難堪,甚至容易成為一種笑柄。那麼,中國有哪些地名最容讀錯呢?
1、六安市
六(lù)安,位於安徽省西部。大名鼎鼎的「六安瓜片」想必愛茶的人都知道,但地名就未必能讀對了,六(lù)安往往讀成六(liu)安。六安人自己方言讀音也還是:liu an (an 讀第三聲)。央視主播郭志堅就在電視上把六安讀成了六(liu)安,引發當地人和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質疑。這位主播回應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在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上,六隻有liu一個讀音。但是,六(lu)作為地名的發音,在之前的字典中一直都是存在的。直到《新華字典》最近的兩次修訂,才取消了這個音,統一讀成liù 。
2、蔚縣
蔚(yù 玉)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蔚,一字多音,一般讀wèi,地名和姓名讀yù,以地理命名為例,為兩個地名(蔚州縣、蔚汾縣)、兩條河流(蔚汾河、蔚茹河)所專用。蔚(yù)縣常被誤讀為蔚(wèi)縣。
3、犍為縣
犍(qián)為縣隸屬四川省樂山市,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犍為縣常被誤讀為鍵(jian)為縣。
4、儋州
儋(dān)州是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儋州主要方言有儋州話、軍話、客家話、臨高話、黎話、廣東話、海南話等,語言交流主要以儋州話為主。儋(dān)州常被誤讀詹(zhan)州、蟾(chan)州等。
5、巴彥淖爾
巴彥淖(nào 音鬧)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個新興城市,地級市,「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巴彥淖爾常被誤讀為巴彥卓(zhuo)爾。
6、武陟縣
武陟(zhì)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是焦作市的下轄縣。武陟縣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知道「陟罰臧否」這個成語嗎?意思很簡單:賞罰褒貶。但讀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能完全讀對的人一定是高手:陟(zhì)罰臧(zāng)否(pǐ),你讀對了嗎?
7、郟縣
河南有兩個縣名字特別容易搞混,一個是陝縣,一個是郟縣。容易讀錯也可以理解,實在是長得太像了。陝(shan)縣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現在叫陝州區,是三門峽的市轄區了。郟( jiá )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這個特別容易搞混讀錯。
8、渦陽
渦陽,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是旋渦的渦,應該讀wo陽,其實是渦guō陽,是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渦陽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
9、亳州
亳(bó)州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亳(bó)州經常被誤讀為「豪(hao)州」,是不是擁有一套「豪宅」是每個人夢想的緣故?
10、黟縣
黟縣(音yī),隸屬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六縣之一,位於安徽省南端,黟縣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黟(yī)縣常被誤讀成黔( qián)縣。
11、鄄城
鄄(juàn)城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就是今山東鄄(juàn城人。鄄(juàn)城常被誤讀為甄(zhen)城。
12、莒縣
莒(jǔ)縣是山東省日照市下轄縣。莒縣歷史悠久,縣城曾是春秋時期莒國都城所在地,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古城。莒(jǔ)縣常被誤讀為「呂縣」。
13、茌平縣
茌(chí )平縣是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茌(chí )平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為中國圓鈴大棗之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也是聊城唯一的百強縣。
14、郯城縣
郯(tán)城,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最南端。郯城是"東夷"集團中最大的方國徐國之都,是古徐州和徐國文化的源頭,亦是徐姓的祖陵和發跡之地。郯(tán)城常被誤讀為炎(yan)城。
15、盱眙縣
盱(xū)眙(yí)是江蘇省淮安區的一個縣。盱眙曾孕育一代開國帝王朱元璋。境內古蹟眾多,有夏禹治水、老子煉丹的遺蹟,有陳嬰舉旗擁楚反秦的遺址有項梁、劉邦集聚的城垣,有五代十國柴王寨的舊跡,有嶽飛、金兀朮對壘的古戰場。盱(xū)眙(yí)常被誤讀為於臺(yu tai)。
16、邗江
邗(hán)江區是江蘇省揚州市下轄區。邗江因春秋吳王夫差築邗城、開邗溝而得名,2001年撤縣設區,隸屬揚州市。
17、鄞州
鄞(yín)州是浙江省寧波市市轄區。鄞州歷史悠久,其前身鄞縣,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建制縣之一。鄞(yín)州常被誤讀為謹(jin)州。
18、鉛山縣
鉛山(yán shān)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外地人第一次很少不把這個名字念錯,一般都會讀成鉛(qian)山。
19、郴州
郴(chēn)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是湖南省地級市。 郴(chēn)州常被誤讀為彬(bin)州。
20、耒陽
耒(lěi)陽是湖南省縣級市,衡陽市代管。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升格為縣級耒陽市。耒陽常被誤讀為來(lai)陽。
21、涪陵
涪(fú)陵居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有渝東門戶之稱。1998年四川省涪陵市併入重慶市,原枳城區、李渡區合併為重慶市涪陵區。提起涪陵榨菜,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我去買榨菜的時候,經常還是會聽到涪(pei)陵榨菜!
22、繁峙縣
繁峙(Shì)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始建於春秋時期,歷史悠久,繁峙從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得名。峙的正確讀音是Shì(是),常常會誤讀對峙的「峙(zhi)」
23、弋陽
弋陽,地處江西省東北部,屬於江西上饒市,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鄉。江西弋陽的弋,讀音為yì。常被誤讀為戈(ge)陽。
24、蘄春
蘄(qí)春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遊以北,隸屬黃岡市,著名「教授縣」,以人才輩出著稱。蘄春的蘄,讀為qí,常被誤讀為薊(ji)
25、大柵欄
大柵欄(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位於天安門廣場南,前門大街西側。外地人很少能讀對這個音。北京讀音為dà shír lànr(大拾爛兒),其中有些兒化音,還有吞音和連讀。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古音,拼音很難標註,標的也很不準確。所以,如果不是聽當地人當面讀一下,很難知道其正確發音。
26、柘城縣
柘(zhè)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是商丘市的下轄縣。據資料記載,早在秦朝時,這裡便開始置縣。因為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而得名「柘縣」,後於隋朝時期定名「柘城」,並沿用至今。「柘」用於柘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名貴木料。古時皇帝所穿的皇袍,就是用柘木染色,柘黃為貴。不過這個字很少被大多數人知曉並使用,所以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地名的時候,容易念成柘(tuò)城。
27、中牟縣
中牟(mu 四聲)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是鄭州市的下轄縣。據資料記載,這裡在漢朝時設縣,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官渡之戰的發生地,同時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潘安的故鄉。因為牟是多音字,大家基本都認識,所以很多外地人,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地名的時候,都會誤讀成中牟(móu)。甚至有不少當地人,也是讀的中牟(móu),不知道作為中牟人的你,又是怎麼念的呢?
28、長垣縣
長垣( yuàn )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是河南省省直管縣。據資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設郡縣,因有防垣,而改首邑為長垣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垣」字與「恆」、「桓」字形似,所以很多人在念長垣的時候,都會念成長(héng)或者長(huán)。
29、睢縣
睢(suī)縣位於河南省東部,是商丘市的下轄縣。這裡不僅是中國長壽之鄉,還是中國健康宜居小城,曾先後獲得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全國綠化模範縣等榮譽稱號。因為「睢」字與《詩經》中「關雎」的「雎」字形似,所以很多人也會將睢縣錯念成睢(jū)縣。
30、濬縣
濬縣位於河南省北部,是鶴壁市的下轄縣。濬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濬縣泥咕咕被中國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濬縣廟會,被譽為「華北第一古廟會」。同中牟的「牟」字一樣,濬縣的「浚」字,也是一個多音字,有(xùn)和(jùn)兩個讀音。不知道你有沒有誤讀成浚(jùn)縣過呢?
31、泌陽縣
泌陽(bi)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屬駐馬店市。泌是個多音字,當地名是讀bi,而不是不是泌尿科的mi,河南人和泌陽當地人一般念泌(bei)陽 。河南還有個沁陽,沁的讀音為:qìn。沁陽市隸屬河南省焦作市,古稱懷慶府、河內縣,因故城位於沁水之陽而得此名,位於河南省西北部。
32、澠池縣
澠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有個成語叫「澠池之會」就是說的這個地方。澠(mian)池讀「免」,容易錯讀成「蠅」。曾經在報導「澠池礦難」是,央視新聞女播音員也把它讀作了yin澠,看來「蒼蠅、蠅子」確實是深入人心啊!
33、滎陽
滎陽位於鄭州西15公裡,是河南省距省會最近的縣級市,讀滎(xíng)陽縣。一些朋友第一次看到滎陽的滎字,不知道滎怎麼讀這很正常。容易讀成「榮陽」、「縈陽」甚至「水陽」等。滎的讀音有兩個,分別是xíng、yíng。滎出自《史記.高祖本紀》:「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滎讀xíng時是指地名或穴位名,滎讀yíng時指縣名;滎也指古代湖澤名。滎經(Yíngjīng)是縣名,在四川。
34、蚌埠市
在安徽省北部,相傳因盛產河蚌而得名。蚌埠普通話標準讀音是 bàng bù ,約定成俗的讀音是beng bu(只限本地名),安徽人一般都念「beng bu」。很少聽見bàng bù,大家覺得不舒服。「蚌」讀bèng,不讀bàng。
35、歙縣
歙(Shè)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徽州六縣之一,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歙,有兩種讀音:"xī"和"shè"。
36、碭山
碭(dàng)山縣位於安徽省最北端,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古為汴京齒唇,徐淮門戶,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衝之稱,是安徽省連接歐亞大陸橋的唯一通道。「碭」讀dàng,意為有花紋的石頭。漢劉邦在河南永城芒碭山斬蛇起義,就是這個「碭」。
37、臨朐縣
臨朐(qú)縣隸屬魚山東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濰坊市西南部。素有"小戲之鄉"、"書畫之鄉"和"中國觀賞石之鄉"等美譽。朐(qú)常被誤讀為gou
38、芝罘島
芝罘( zhī fú )是山東省煙臺市的一個市轄區。芝罘島橫亙於山東省煙臺市區北部的海面上,又稱芝罘山,名氣很大。芝罘( zhī fú )常被誤讀為(zhī bu)
39、兗州
兗(yǎn)州是山東濟寧市轄區之一,位於山東省西南,濟寧市區東北部。有個上市公司,叫兗州煤業,很有名。
40、深澤縣
深澤縣,第一反應就是深ze縣,事實是讀作深澤zhái縣,是河北省石家莊地區東部邊沿縣。深澤縣名在本地方言都叫「深宅」,是石家莊市最常被叫錯的地名之一。深澤【zhái】 「以界內水澤深廣名之。
41、樂亭縣
樂(lào)亭縣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市,是河北第一沿海大縣。樂(lào)亭常被誤讀為了樂(le)亭。樂亭因名人、名曲(樂亭大鼓)名揚全國。雖然本地人都把樂亭讀作làoting(前四聲後輕聲),但外地人提起樂亭來,一般多讀作樂(Lè)亭,讀(Lào)亭的不多,因為字典裡查不到樂(Lào)的讀音。此音的由來,也是方言方音所致。是代代相傳,約定俗成的結果。
42、嵊州
嵊(shèng)州是浙江省紹興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地處浙江中部偏東,是全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嵊(shèng)州常被誤讀為cheng州。
43、鄚州
鄚[mào]州鎮位於河北省任丘市西北部,古有名醫扁鵲、三國大將張郃、三俠劍勝英等。現存古蹟鄚州南城門、古城牆和扁鵲廟,有"天下大廟數鄚州,北京人全,鄚州貨全"之美譽。境內有白洋澱美景。鄚[mào]州常被誤讀為muo州。
44、鄖縣
鄖(yún)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覆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鄖縣常被誤讀為「勳(xun)縣」。
45、麗水
麗水,古稱處州,浙江省轄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這個字很簡單,一般人都認為自己不會念錯,但往往念錯。麗水(Lí離)常常被誤讀成麗(Lì立)水。一定注意是二聲,不是四聲。
46、百色市
百(bo)色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百色」由壯語演變而來,一說系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百(bo)色常被誤讀為百(bai)色。
47、井陘縣
井陘(xíng)縣位於河北省西部邊陲,冀晉結合部,是河北省石家莊下轄縣。馳名中外的韓信背水之戰,著名的百團大戰,井陘都是主戰場。井陘(xíng)常被誤讀為井經(jing)。
48、阜新市
阜新,遼寧省地級市,位於遼寧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區,為瀋陽經濟區重要城市之一。阜新,正確的讀音是Fù(富),第四聲,常常被誤讀為府(fǔ),第三聲。
49、琿春
琿春(hún chūn)市(滿語:Huncun)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一座"水在城中,人在畫中"的東北亞明珠城市。是吉林省延邊下轄的一個縣級市。
50、莘縣
莘(Shēn)縣位於山東省西部、黃河北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隸屬聊城市。其發音與「莘莘學子」中的莘讀音一致,如果這個成語你讀對了,也就不會誤讀了。正確的讀音是ShēnShēn學子,而不是xin xin學子。錯了也沒關係,北大校長就把這個給讀錯了,照樣當北大校長。
51、巴音郭楞
巴音郭楞(Léng)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巴音郭楞(Léng)常被誤讀成愣(Lèng),這兩個字長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讀錯;
52、深圳
深圳是廣東省下轄的副省級城市。位於中國南部海濱,毗鄰香港,地處廣東省南部。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大名鼎鼎的深圳現在已經很少人有讀錯的了,但在深圳特區創立初期,這可能是中國讀錯次數最多的一個地名。圳(zhèn),田邊水溝(多用於地名)
53、甪直
甪直(lùzhí)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是一座與蘇州古城同齡,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水鄉文化古鎮。甪,讀音為lù,這個字很容易誤讀為用(yong)。浙江有個甪堰,甪讀音為lù。
54、栟茶
栟茶乃千年歷史名鎮,屬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江蘇栟茶的栟,讀bēn,常被誤讀為拼(pin)和並(bing)音。不過,栟櫚樹,也就是棕樹,讀音則與此不同,栟櫚的栟讀bīng。
55、酇城、酇陽
酇城鎮是全國重點鎮 ,是河南永城西部的中心集鎮,也是永城辣椒的主產區之一。酇讀 (cuó ),不讀zan。酇是多音字,用於地名讀 cuó。還有一個酇陽鎮,也河南省永城市西部,是目前豫東最大的食用菌和優質棉生產基地。
56、單縣
單(Shàn四聲)縣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單縣因舜帝之師單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漢朝女政治家呂后的故裡。單縣是武術之鄉、楹聯之鄉、中國西紅柿之鄉、中國青山羊之鄉 。2013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單縣的單(Shàn)與姓氏單同音,不能念dān。
57、解州
解(hài)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屬於山西運城市,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州還容易誤讀為解(xie)州 和解(jie)州。
58、婺源
婺源縣, 古徽州六縣之一,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村"。江西婺源的婺,讀音為wù。
59、邛崍
邛崍是隸屬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個縣級市,自古為「天府南來第一州」,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四川邛崍讀音為qióng lái。
60、閬中
閬中市是四川省直轄市(由南充市代管),2000多年來,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閬中的閬,讀làng,讀四聲。
61、番禺
番禺是廣州市的市轄區,番禺的番,讀音有兩個:fān以及pān。番禺應讀為:pān yú。番禺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嶺南文化、廣東音樂的發源地之一;文教鼎盛,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
62、大埔縣
大埔(bù )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被認定為中央蘇區縣。大埔的埔(bù )常被誤讀為黃埔的埔(pǔ )。有網友爆料,梅大高速大麻段多處路牌,大埔的拼音也誤寫成了da pu。
63、隰縣
隰(xi 二聲)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西北邊緣,隰縣屬於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山西省35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隰xí常被誤讀為顯(xian)、溼(shi)
64、忻州
忻(xīn)州為山西省省轄市,是旅遊熱區,擁有佛教聖地五臺山,雁門關等著名景點。忻州的忻,讀xīn。
65、筻口
筻口(gàng)鎮是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下轄的一個鎮。筻口(gàng)常被誤讀為更(geng)口。
66、猇亭
猇(xiāo)亭區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轄區,猇亭,得名於西漢,虎嘯為"猇",十裡為一亭,故稱"猇亭",三國著名戰役"夷陵之戰"即發生於此。猇亭的猇,讀為xiāo,不讀虎(hu)。
67、北碚
北碚(bèi)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素有「嘉陵江畔明珠」、「重慶都市花園」的美譽。北碚的碚,讀音為bèi,不讀pei。
68、大城縣
大城縣[dài chéng]是河北省廊坊市下轄的一個縣。大城悠久的歷史,境有燕趙古長城、秦始皇幼子墓、故城遺址、龍冢古墓、齊圪達漢墓、姜太公釣魚臺等。大城的大應讀(dài),不讀(da)。但現在本地年輕人一般讀dà(四聲),老人們多讀dài(四聲)。
69、黃陂
黃陂位於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是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上海還有個黃陂路。黃陂的陂,有三個讀音:bēi、pí以及bō。黃陂的陂應讀為:pí。常被誤讀為黃坡(bō)
70、綦江
綦(qí)江是重慶市南部的一個區,地處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結合部。綦江區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古劍山、丁山湖、白雲觀、古樹化石群、石壕紅軍烈士墓等。重慶綦江的綦,讀音為qí,不讀基(ji)。
71、櫟陽
櫟陽(Yue yang)鎮是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下轄的一個以蕃茄制種而享譽全國的農業大鎮。古代的櫟陽城是位於西安的秦鹹陽城、漢長安城之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陝西櫟陽的櫟,讀音為yuè,不讀lè。
72、吳堡縣
吳堡(bǔ)縣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吳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5000多年前,這裡綻放出燦爛的人類文明之光——龍山文化。吳堡的堡,讀bǔ,不讀堡(bao),也不讀堡(pu)。
73、洪洞縣
洪洞(Hóng tóng)縣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縣政府設在大槐樹鎮。「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說的就是這個地方。洪洞的「洞」常被誤讀為洞(dong),京劇《蘇三起解》有一名段「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如果你熟悉這段唱詞,就不容易讀錯了。
地名是作為中國漢字中比較特殊的詞語,有其固定的寫法和讀法,有需要的大家可以收藏一下。
常見易錯地名
阿城āchéng(黑龍江省)
北碚běibèi(重慶市)
蚌埠bèngbù(安徽省)
泌陽bìyáng(河南省)
亳州bózhōu(安微省),不要錯寫成亳州」
長汀chángtīng(福建省)
常熟chángshú(江蘇省)
郴州chēnzhōu(湖南省),不要錯寫成「彬州」
虎跑泉hǔpáoquán(杭州市)
茌平chípíng(山東省)
大埔dabi(廣東省)
大城dàichéng(河北省)
儋縣dānxiàn(海南省)
碭山dàngshān(安徽省)
滇池diānchí(雲南省) 東阿dōngē(山東省) 東莞dōngguǎn(廣東省) 繁峙fánshì(山西省) 汾河fénhé(山西省) 汾陽fényáng(山西省) 涪陵fúlíng(重慶市) 阜陽fùyáng(安徽省) 阜新fùxīn(遼寧省) 阜平fùpíng(河北省) 阜寧fùníng(江蘇省) 甘肅gānsù(省名) 高要gāoyào(廣東省) 媯河guīhé(北京市) 渦河guōhé(河南、安徽省) 邗江hanjjang(江蘇省) 邯鄲hándān(河北省) 菏澤hézé(山東省),不要錯寫成「荷澤" 洪洞hóngtóng(山西省) 華鎣山huáyíngshān(重慶市) 華山huàshān(陝西省) 華陰huáyīn(陝西省) 樺南huànán(黑龍江省) 樺川huàchuān(黑龍江省) 樺甸huàdiàn(吉林省) 黃岡huánggāng(湖北省) 黃埔huángpǔ(廣東省) 琿春húnchūn(吉林省) 即墨jímò(山東省) 濟南jǐnán(山東省) 濟寧jǐnínɡ(山東省) 濟源jǐyuán(河南省) 薊縣jìxiàn(天津市) 郟縣jiáxiàn(河南省) 監利jiànlì( 湖北省) 涇縣jīnɡxiàn(安徽省) 井陘jǐnɡxínɡ(河北省),不要錯寫成「井徑」 井岡山jǐnɡɡānɡshān(江西省) 景陽岡jǐnɡyánɡɡānɡ(山東省) 莒南jǔnán(山東省) 莒縣jǔxiàn(山東省) 鄄城juànchénɡ(山東省) 筠連jūnlián(四川省) 喀什kāshí(新疆) 喀喇沁kālàqìn(內蒙古) 拉薩lāsà(西藏) 閬中lànɡzhōnɡ(四川省) 樂陵lèlínɡ(山東省) 耒陽lěiyánɡ(湖南省) 麗水líshuǐ(浙江省) 蠡縣lǐxiàn(河北省) 梁山泊liánɡshānpō(山東省) 臨汾línfén(山西省) 臨朐línqú(山東省) 六安lùān(安徽省) 六合lùhé( 江蘇省) 甪裡堰lùlǐyàn(浙江省) ,不要錯寫成「角裡堰" 甪直lùzhí(江蘇省) 灤縣luánxiàn(河北省) 羅布泊luóbùpō(新疆) 濼水luòshuǐ(山東省) 濼口luòkǒu( 山東省) 漯河luòhé(河南省) 鄚州màozhōu(河北省) 汨羅江mìluójiānɡ(湖南省),不要錯寫成「汩ɡǔ羅江」 沔水miǎnshuǐ(陝西省) ,不要錯寫成「丐水」 澠池miǎnchí(河南省) 閩侯mǐnhòu(福建省),不要錯寫成「閩候" 牟平mùpínɡ(山東省) 穆稜mùlínɡ(黑龍江省) 訥河nèhé( 黑龍江省) 寧蒗nínɡlànɡ(雲南省) 番禺pānyú(廣東省) 郫縣píxiàn(四川省) 淠河pìhé(安徽省) 鄱陽湖póyánɡhú(江西省) 莆田pútián(福建省) 蒲圻púqí(湖北省) 綦江qíjiānɡ(重慶市) 蘄春qíchūn(湖北省) 杞縣qǐxiàn(河南省) 乾縣qiánxiàn(陝西省) 犍為qiánwéi( 四川省) 邛崍 qiónɡlái (四川省),不要錯寫成「邛萊」 曲阜qǔfù(山東省) 曲江qūjiānɡ(廣東省) 曲靖qūjìnɡ(雲南省) 曲沃qūwò(山西省) 曲陽qūyánɡ(河北省) 衢州qúzhōu(浙江省)
任丘rénqiū(河北省)
任縣rénxiàn(河北省)
芮城ruìchénɡ(山西省)
汕頭shàntóu(廣東省)
汕尾shànwěi(廣東省)
單縣shànxiàn(山東省)
莘縣shēnxiàn(山東省)
深圳shēnzhèn(廣東省)
嵊泗shènɡsì(浙江省)
嵊縣shènɡxiàn(浙江省)
十裡堡shílǐpù(北京市)
瀧水shuānɡshuǐ(廣東省)
瀧岡shuānɡɡānɡ(江西省)
嵩山sōnɡshān( 河南省)
睢縣suīxiàn(河南省),不要錯寫成「雎(jū)縣"」
睢寧suīnínɡ( 江蘇省),不要錯寫成「雎(jū)寧」
濉河suīhé(安徽、江蘇省) 漯河tàhé(山東省) 台州tāizhōu(浙江省) 郯城tánchénɡ(山東省) 洮安táoān(吉林省) 洮兒河táoérhé(內蒙古、吉林省) 洮河táohé(甘肅省) 洮南táonán(吉林省) 天台山tiāntāishān(浙江省) 天姥山tiānmǔshān(浙江省) 苕溪tiáoxī(浙江省) 汀泗橋tīnɡsìqiáo(湖北省) 瓦窯堡wǎyáobǔ(陝西省) 洈水wéishuǐ( 湖北省) 洧川wěichuān(河南省) 尉氏wèishì(河南省) 汶河wènhé(山東省) 汶上wènshànɡ(山東省) 吳堡wúbǔ(陝西省) 武陟wǔzhì(河南省) 萬載wànzài(江西省) 隰縣xíxiàn(山西省) 硤石xiáshí( 浙江省) 廈門xiàmén(福建省) 峴山xiànshān(湖北省) 洨河xiáohé(河北省) 崤山xiáoshān( 河南省) 盱眙xūyí(江蘇省) 滸灣xǔwān(江西省) 滸浦xǔpǔ(江蘇省) 滸墅關xǔshùɡuān(江蘇省) 濬縣xùnxiàn(河南省) 鴨綠江yālùjiānɡ(遼寧省) 鉛山yánshān(江西省) 兗州yǎnzhōu( 山東省) 黟縣yīxiàn(安徽省) ,不要錯寫成「夥縣」 嶧山yìshān(山東省) 嶧縣yìxiàn(山東省) 弋陽yìyánɡ(江西省) 鄞江yínjiānɡ(浙江省) 鄞縣yínxiàn(浙江省) 滎經yínɡjīnɡ(四川省) 應縣yìnɡxiàn(山西省) 尉犁yùlí(新疆) 蔚縣yùxiàn(河北省) 涴市yuānshì(湖北省) 櫟陽yuèyánɡ(陝西省) 樂清yuèqīnɡ(浙江省) 溳水yúnshuǐ( 湖北省) 鄖縣yúnxiàn(湖北省) 霄溪zhàxí(浙江省) 湛江zhànjiānɡ(廣東省) 浙江zhèjiānɡ(省名) 中牟zhōnɡmù(河南省) 涿麂zhuōjǐ(河北省) 涿州zhuōzhōu(河北省) 樅陽zōnɡyánɡ(安徽省) 柞水zhàshuǐ(陝西省) 溠水zhàshuǐ(湖北省) 秘魯bìlǔ(國名) 海參崴hǎicānwǎi(俄羅斯城市) 叻埠lèbù(新加坡) 柏林bólín(德國首都) 亞洲yàzhōu
中國人起名字,是很有講究的。 不管是起人名,還是起地名,和作詩差不多,都是在營造一個意境。
就拿北京來說吧,比如頤和園,聽著端莊,有皇家氣魄。
再比如楊梅竹斜街,清新,文藝,駐紮畫廊書店咖啡館再合適不過。
但我國幅員遼闊,因為面積大,所以導致地名也多,其中某些地方的名字可就不是詩意這麼簡單了…
3月中旬,知名大V馬伯庸的微博盤點了中國真實存在的「陰森地名」,什麼陰魂鎮,還有死人灣…網友們看後炸鍋了,紛紛表示: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丨陰魂鎮丨
位於遼寧本溪的「陰魂鎮」是一個乍一聽讓人汗毛直豎的地名。
據說因為此地風水絕佳,歷史上許多有權勢的人慕名而來,為求一塊好墓,搞的當地墳頭眾多,百姓不厭其煩,總覺得「陰魂不散」,久而久之也就這麼叫開了…
陰魂鎮不僅是風水寶地,還產「神仙」,有傳言說「王母娘娘」就是當地出生的…
丨大迷魂陣村丨
「陰魂」固然可怕,但至少邪不壓正,可要是遇上傳說中的「迷魂陣」,那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在山東陽穀縣,有一處能讓你從早轉到晚都未必找到出口的村落——大迷魂陣村,到了這裡,人們會產生時間和空間上的錯覺。
如果沒有當地人或是導遊指引,你便會陷入「迷魂陣」,走不出來…
大迷魂陣村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智擒龐涓的古戰場,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中國軍事文化的「活化石」。
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親身體驗體驗…
丨死人橋丨
位於成都市雙流縣的「死人橋」看起來是一座有故事的橋,自帶陰森恐怖氣息。
更絕的是,旁邊還有狐狸埂、褲襠堰等一系列奇葩地名,龍大姐就納悶了,難道就不能取個正經名字嗎.......
除了死人橋,還有「死人灣、死人溝」等「死人系列」地名,正可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死人……
丨墳頭丨
有死人,就有墳頭,這是老傳統了,而這個「墳頭」位於南京市江寧區…
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這不是別人P的
聽說還有「三座墳」,聽起來真扎心,然而對於身處大北京的朋友來說那也沒什麼,畢竟在北京,很多時候就是從一個墳頭,到另一個墳頭。
丨性命溝丨
位於漢中市鎮巴縣的「性命溝」,不甚有名,但它的名字足以引起所有路人的注意。
「此溝是我開,此樹是我栽。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怎麼感覺像是武俠電影中山賊打劫的趕腳…
丨殺人嶺丨
說起山大王,龍大姐想問:「當年誰是殺人嶺的嶺主啊」?
除了「殺人嶺」,還有一座「殺人山」,這簡直就是親兄弟啊~
丨斬斷腰丨
說起古代殺人,「腰斬」一定可以名列前茅!位於河南鄭州的」斬斷腰「,簡直令人聽了想要抖上三抖…
丨穿心店丨
和」腰斬「而死同樣恐怖的大概就是」穿心「和「斷頭」了吧…位於四川什邡的「穿心店」。
丨斷頭河丨
位於貴州的「斷頭河」也同樣令人後背發涼…
丨吊頸灣丨
影視劇中古人最常見的死法,應該就是」上吊「了,這個方法上到王公大臣,下到丫鬟僕人,都經常使用…
漢中市城固縣有個地方便叫」吊頸灣「,大家路過這裡千萬要記得保護好自己的脖子哦…其實」吊頸灣「是文雅的說法,它還有一個比較接地氣的的兄弟地名:吊死鬼溝。
丨掛人頭丨
「掛人頭」?不是「掛羊頭」?確定沒有聽錯~這時腦海裡突然浮現影視劇中,取敵軍將領首級掛城頭示威的畫面…
丨棺材坳丨
難道有殭屍?夜裡路過這裡記得帶個護身符…
除了棺材坳,還有棺材坑、棺材梁,值得一提的是,棺材梁附近還有一座死人山,感覺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壓力不比「北上廣」小,沒有兩招降妖驅鬼的本事是不敢在這兒住的。
丨跌死狗丨
除了人,動物也無法倖免!!注意!!!下面這個區域請勿帶愛犬進入,因為這個地方叫做:跌死狗…
丨曬死雞丨
竟然連雞也不可倖免,還要被「曬死」…
丨黃泉路丨
生命來來往往,結束或許是另一個開始~但是,你還得先走完「黃泉路」…
丨陰曹溝丨
重慶市有個陰曹溝…
丨陰曹灣丨
慶陽市有個陰曹灣…
丨地府丨
有陰曹就一定有地府…
丨閻王殿丨
反正地府都來了,闖闖他閻王殿又如何?
丨閻王鼻子丨
叫「閻王殿」也就算了,內蒙古竟然有個地方叫「閻王鼻子」。
丨鬼跳巖丨
闖了閻王殿,竟看到了「鬼跳巖」的奇觀。
丨鬼叫嶺丨
看了「鬼跳」,那當然也會聽到撕心裂肺的「鬼叫」。廣東、浙江各有一地鬼叫嶺。
丨殭屍灣丨
內江市還有個殭屍灣,要不要帶上林正英大叔的.......畫像??
丨孤魂廟丨
最後是一座廟,廟裡供著的卻不是神仙,而是…「孤魂」。
其實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龍大姐也時常希望見著幾個「孤魂」,和它們套套近乎,然後問一句:「到底是誰給起的這麼些破名字!!!」
沒有關係!
我們大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和歷史,有些嚇人的地名自然也無所謂啦~畢竟跨過「那邊」,我們還有「好地方」嘛!
歷史課堂內外
我們立足中學歷史課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眾歷史素養!課件和試題每天免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