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快就要流產了。」產科醫生的這句話對於好不容易懷上這個孩子的李女士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
懷孕23周的李女士日前來到順義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例行產檢,沒有什麼症狀,彩超卻發現宮頸管擴張2.3cm,羊膜囊已脫入宮頸管內。不甘心的李女士在產科醫生的幫助下找到了婦二病區的劉巍主任。檢查時發現宮口已露出直徑2cm的羊膜囊,薄薄的羊膜囊感覺隨時都有衝出宮頸口和破裂的風險。這樣等待的話流產不可避免,23周出生的寶寶成活機率極小,即使奮力搶救存活,也可能存在多種嚴重併發症。
李女士曾原因不明流產過一個孩子,這次懷孕也是歷盡艱辛,最終在遺傳與生殖科李巖醫生的幫助才好不容易懷上孕。這次懷孕成功承載了全家人的希望。
未出現明顯的下腹疼痛就出現宮口擴張,劉巍主任考慮「宮頸機能不全」所致。一家人強烈要求盡一切可能繼續保胎,劉巍主任不忍心放棄這條小生命,更不忍看到一家人的希望破滅。經過檢查無明顯感染跡象,決定一搏,為患者實行緊急宮頸環扎術。愁雲滿布的孕媽媽遂被急診收治在了婦二病區。
此時已經是晚上18:30的下班時間,劉巍主任與手術室麻醉科李燕娟主任醫師為這位孕媽媽加班加點實行了這次「胎兒保衛戰」。
在鬆弛體位下李燕娟麻醉師以高超的技術成功完成麻醉,術中見羊膜囊堵在宮頸口外,暴露困難,羊膜極其脆弱,別說縫扎,碰一下都會覺得隨時有胎膜破裂的風險。陰道空間狹小,手術難度可想而知。劉巍主任小心翼翼一針一針縫下來,一點一點上推羊膜囊,經過30分鐘的努力,高難度的緊急宮頸環扎術順利完成!
術後返回病房,婦二病區的護理人員對這位孕媽媽更是呵護備至,精心護理並適時進行心理疏導,經過術後24小時的觀察,李女士及寶寶一切平穩。我們共同祝福和期待儘量延長孕周,期待小寶寶順利降臨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知識連結:
一、什麼是宮頸機能不全呢?
宮頸機能不全通常指由於宮頸解剖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懷孕未足月就出現了無痛性進行性宮頸管縮短、宮口擴張。最終導致流產和早產。目前治療宮頸機能不全最佳的方法就是實行宮頸環扎術。該手術分為孕前環扎、孕後預防性環扎和緊急環扎。預防性宮頸環扎術一般在孕期14-18周進行。而對於緊急宮頸環扎術就無準確時間。通常查體或超聲提示宮頸管擴張>1~2cm,且無明顯宮縮,伴或不伴羊膜囊外凸出宮頸外口、除外絨毛膜羊膜炎時,越早做效果越佳。
二、需要警惕的人群
宮頸機能不全缺乏客觀的診斷標準,以下人群需要提前注意。
1、以前有多次中期流產或早產史的女性,尤其無明顯腹痛和宮縮即發生流產和早產者.有早產史的孕婦如果出現宮頸縮短(<25mm),應考慮宮頸機能不全的可能。
2、有些患者會出現例如:盆腔壓迫感和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但沒有明顯的宮縮和宮內感染。
3、曾多次人工流產及反覆宮頸擴張、引產及急產導致宮頸裂傷者,有宮頸錐切等手術史者。
三、術後可能出現的情況
宮頸環扎術後仍會有不良情況發生。如:術後出血、流產、早產、胎膜破水及感染、絨毛膜羊膜炎、敗血症等風險,術後臥床保胎會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等風險。緊急宮頸環扎術的風險要遠遠高於預防性宮頸環扎術。
四、孕媽媽應該注意什麼呢?
1、生育年齡女性注意避孕,儘量減少意外懷孕導致的人工流產等損傷宮頸的操作。
2、懷孕後定期產檢及彩超檢查,注意觀察有無盆腔壓迫症狀及分泌物增多表現。
3、對於既往有過無痛性中期流產及早產者,更要重視宮頸管長度的變化及症狀,由於緊急環扎比預防性環扎術更易出現相關併發症及經陰道分娩時宮頸裂傷等風險。儘量避免緊急環扎手術。
4.不明原因流產6周後要找醫生測宮頸容受度。以便診斷宮頸機能不全,有利於下次妊娠行預防性環扎。
希望各位孕媽媽們在享受為人母喜悅的同時,也要警惕各類妊娠期疾病的發生,有異常情況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家人也應給予孕婦更多的關懷和理解。祝願各位孕媽媽健康、平順的度過整個妊娠期。
婦二科:紀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