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最花吃的潮州餐館!小心很會耍的老闆帥到你

2021-02-07 萌湖



◆ 


遇見一間喜歡的餐廳,需要莫名的緣分。


和「花二家」的相遇就是如此。


5年前的一個中午,飢腸轆轆的我和幾個同事走出天河城的寫字樓,想去體育西橫街覓食,穿越六運小區時,多看了小街巷一眼,鮮花綠植擁簇的「花二家」(當時還叫家簡誠廚)便進入了我的眼帘。


 文末留言送花二家手工製作的海味菜脯 



如花綻放般的四個字「潮州味道」,雅致清新。此處居然有這樣一間清新的餐廳!



忍不住走進去一探究竟,陽光帥氣的老闆微笑迎客。沒有菜牌,供應的都是潮州家常菜。簡短寒暄,帥老闆汕頭澄海人,原本是同一棟寫字樓的白領,離職後,開了這間家鄉風味的餐廳。



戶外隨餐桌而坐,陽光明媚、花草芬芳、菜式清新,帥老闆坐在花叢中,頷首微笑,偶爾客串店小二,給我們上菜,介紹菜式特點。


第一次體驗不錯,一而再,再而三,去的次數多了,和帥老闆也成了票圈的朋友(據說不少人都是這樣和他建立關係的)。


 他有個清新的名字,單名一個「青」。

關於他和花二家,知道的故事也更多了。




◆ 


「花二家」是去年10月改的名字。


「二」包含的意思很多,既有花藝,又有美食;店的規模擴大了,除了現有的1層,還有接受私人預定的2層;二也代表一種態度,傳達快樂的理念。


2層適合聚會聚餐,需提前預定,青會精心布置


但對於青而言,更多的是正式把這間花吃的餐廳,作為生活態度和品牌來經營。2層適合私人聚會聚餐,需提前預定


美好的生活,不能沒有花。



從世界500強的企業離職,青最初想開一間花店,但從盈利角度出發,選擇了資源相對豐富的潮州美食餐廳。


對於花的痴迷,卻不減半分,於是餐廳淪為他花藝展示的空間。一有空就去嶺南花卉市場買花,練習插畫,把餐廳裝扮得美美的。



就為好看!每個月買花燒錢兩三千,最多的一個月甚至上萬!


「我就是喜歡啊!」


青談到這段花痴的經歷,滿是欣喜。現在,花也給了他回報,有客人找他訂花、接一些商業空間布置項目、做培訓。花藝,已經能做到收支平衡。



青的花藝都是自己摸索苦練出來的,比如扎花,開始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候花都被握到發燙。包紮一束花,從當初的4個小時,到現在10分鐘搞定,其中的功夫只有自己知道。



沒有一束花是相同的,青的花束隨性浪漫,有時為了效果,增加幾朵也無所謂。但他自有恪守的原則:保證花的新鮮,堅決不採用放在冰箱裡保存過的花。


「這樣的花雖然交給客人手裡品相很好看,但保鮮期大打折扣。」

     

 

◆ 



心中裝著美好,處處皆是清歡。


青的朋友圈就是一種美好的狀態。和花耍帥、和貓狗互動、和餐廳快樂的小夥伴玩拍照,喜歡花、喜歡美食、喜歡旅行、喜歡運動...



可誰曾想到,他大學學的居然是化學專業。青說此生最後悔的事是大學沒有換專業。不過他在學校的戲劇社找到樂趣,演話劇、學舞蹈,還一不小心拿過全省舞蹈比賽的冠軍。



不知道學什麼的時候,就跟著興趣愛好走吧!」初中和同桌學了兩年美術、高中喜歡唱歌學了聲樂,大學又加入話劇社,各種興趣綜合積累,形成了青現在的審美。


審美除了反應在花藝上,也在餐廳環境和出品中有體現。





◆ 


「花二家」餐廳,花藝自然是一大亮點。


白牆上的各種雕花木器,也讓人印象深刻,都是青從老家那邊收購而來的舊物。除了門窗床簷,還有製作潮汕粿類小吃的模具。



在接受提前預定的「2層」,青對木器、舊物、花藝的理解,集中體現在戶外陽臺。好看到兩隻喵咪,都把那當天堂。



舊物大部門源自潮州,食物的材料,也是如此。但帥老闆別出心裁,尋求食材更好的搭配,激發你的味蕾。


比如牛肉,潮汕人一般打火鍋或者炒芥蘭,但這裡的絕配是老家醃製的酸菜,用「小炒」這種家常形式呈現,青覺得這種組合最有溫度。



你還是想嘗試牛肉炒芥蘭?沒問題,餐廳師傅也可以做。餐廳菜式不多,固定15款左右,一段時間會根據時令增減菜式。



潮州打冷的金鯧魚、 銷魂香煎骨、涼拌豬手、香茅蝦、紫蘇炒雞等傳統中帶著新意的菜式,都是經過5年多時間的檢驗,存留下來的暢銷菜。



砂鍋粥是今年的新寵,較傳統的做法,「花二家」會添加一味當季食材,讓粥更有味。目前加入的是芋頭,粥味更香。



醬料也是「花二家」出味的秘訣,不僅體現在菜式上,連酸奶也不例外。



果醬自家釀製,只採用當季水果,這個季節主打的是百香果醬,除了有果肉和籽粒,還有百香果的皮,帶著橙皮的香甜,這樣自家原創的酸奶必須來一份。


關於醬料,老闆深情賦予它們一個品牌名-青裡物,潮汕話「很好吃」的意思。




◆ 



職場不值,10年離職。開一間喜歡的小店,每天鮮花美食相伴,雲淡風輕每一天。



青說做餐飲,客人多會累,客人少又愁。有時一場大雨,又讓你坐在店裡望雨心嘆。他有時也倍感壓力,有時也會焦躁,但並不後悔放棄當高檔寫字樓裡的白領,後悔的是,沒早5年出來




 活在當下!


是青喜歡的生活態度,花二家也貼有一張字畫。和客人交朋友,分享不同的生活,家人一樣的聊天,這些美好是職場體會不到的。聯繫萌湖:water-lake(微信),合作方式見菜單欄


青希望把餐廳越做越好,當人們談起花二家時,能說一句:這樣的味道,只在他家。


註:推文圖片大部分來自青和他的朋友圈。



 小互動 


花二家有什麼打動到你?

潮州美食哪款你最愛?

離開職場不上班的話

你想開一間什麼樣的店?


文末留言 真誠用心

送出花二家純手工製作的海味菜脯一罐


材料:乾貝蝦米芝麻花生油蘿蔔乾,拌飯送粥炒蛋均好


(可到店自提也可郵寄,下期推文公布)



-END-


 上期回顧:整理師怦然心動的人生 


▲戳圖閱讀全文

(該期互動幸運讀者:加木同,請將姓名/快遞信息發送後臺)




萌湖   專注美好生活的文藝青黏 

商務合作:water-lake(微信)

合作方式見菜單欄第2欄


相關焦點

  • 潮州人氣爆棚要排隊的美味餐館,好吃到扶牆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吃貨以美食為動力,今天咱們聊一聊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遊,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當然美食也是多不勝數,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還不知道吧!話不多說,直接跟隨百度地圖一起品味吧!第一家——潮膳樓,位於潮州市湘橋區東門街與太平路交叉口東南50米,餐廳用潮菜起源地孕育的地道食材,秉承精益求精的潮菜精神,力求讓您嘗到最地道的潮州味道。
  • 疫情下,廣州的潮汕美食店絕不認輸!
    潮福餐館「人均100能吃到4種海鮮的神店」潮福餐館撐下去了!鮮甜肉脆的生醃蝦、溼炒火候夠的海鮮炒米粉,你們心心念念的膠己人味道能吃到啦!用最傳統做法(粿、肉分開炒)的溼炒牛粿,你們心心念念的膠己人味道能吃到啦!
  • 深夜發吃 潮州魚蛋粉風靡廣州,背後的真相竟是這樣!
    廣州北京路的榮興、同福路的榮昌、西村的富記、中山六的其美、明興……它們都是有一定年頭的老字號了。再算上近來遍地開花的小店,潮州魚蛋粉可謂是風行全廣州。據說,第一家潮州魚蛋粉是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名叫陳開的潮州人在廣州第十甫(今日的第十甫路)開的,從此就紮根在了廣州。也就是說,潮州魚蛋粉儘管是潮州人的傑作,卻是在廣州誕生的!
  • 實拍廣州潮汕特色餐館夜市,海鮮繁多,有些菜外地人根本吃不來
    行走記錄,觀察世界位於我國南方的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提到這裡,大家都會想起粵式美食,種類繁多,天下馳名。其中潮州菜更是粵菜的主要代表。於是到了廣州之後,就讓本地的小夥伴帶著去了一家潮州餐館,一飽口福的同時,也一飽了眼福。靠海吃海,這裡的海鮮明檔上,魚的種類繁多,形態也各異,比起上海的菜市場都豐富了許多。平時就五穀不分的人,到這裡大概只能認出黃花魚來,其餘那些顏色紅紅綠綠、形狀古怪的壓根就沒見過了。
  • 廣州潮汕真的就四種小吃?潮州就有230種!
    有很多人或許對於潮州了解的並不是很太,就比如潮州小吃裡面的潮汕牛肉火鍋,如果大家來潮汕那麼對於這裡的美食一定會記憶深刻的,如果大家來到潮州旅遊,當地的這些特色美食一定都要嘗一嘗,潮州城裡就有230多種的特色美食小吃。
  • 街坊帶路,如何在廣州下渡路吃得醉生夢死?
    去廣州玩幾天,有什麼吃的推薦?嘻嘻,有什麼想問的就問吧,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關於「如何挖掘好吃的館子」、「點樣搵好野食」,我也想和你萌分享一下:其實知乎是一個比大眾點評更老饕的覓食途徑,每條問答都能炸出一堆骨灰食客,高手在民間啊。
  • 吃貨探店這可能不是廣州最全的韓國餐館匯總
    >為尋找廣州能吃到的韓國館子也是跑遍了整個廣州韓國餐館探店情況如下想吃韓國菜的你看這一篇就夠了炸雞帶骨但是很好吃 跟在韓國吃的味道有一拼但是最好吃的不是這些 是送的小菜裡的南瓜湯!喝一碗想兩碗裡面韓國阿加西(大叔)會特別熱情的用韓語給你講怎麼用紫菜包白米飯吃,不管你聽不聽的懂,反正這個世界有通用的肢體語言
  • 在濟南哪裡能吃到潮州菜?恒隆商場裡這家餐廳,連潮汕人都來吃
    濟南美食覓味唯一作者中意軒,一年探店超過150家,執著尋覓美味的吃貨,立志做一個帶你吃遍濟南大街小巷的知識型美食探店小達人。要知道潮州菜一貫是廣東菜的代表呢,是中國四大菜系裡面粵菜的主要枝幹。潮州菜的食材講究、選料範圍很廣、而且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所以吃貨們也常常說:「食在廣州、味在潮州」。
  • 潮州 | 你會因為食物愛上一座城市嗎?
    大廚們必須爭分奪秒,當天現宰的西南山地3歲以內黃牛,在短短四個小時內,就要完成對牛肉的全部分解,送上食客餐桌,才能避免乳酸堆積,吃到牛肉最鮮嫩的味道。這也是潮汕牛肉火鍋只有在本地才最好吃的原因,最完善的產業鏈和最熟練大廚,才能支撐得住牛肉火鍋對時間和鮮度的要求。湯底通常使用牛骨湯,搭配清涼的苦瓜、玉米、白蘿蔔,來中和牛肉的溫熱屬性。也有些店家會自信地直接使用清水鍋底,以突出牛肉原味的極致鮮美。
  • 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原標題:潮州城市宣傳標語「點亮」廣州塔   11月7日晚上7時20分許,潮州城市宣傳標語「潮人故裡天下名州」在廣州市地標建築廣州塔滾動播放,引起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並拿起手機進行拍攝······   據悉,潮州市在舉辦「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活動期間,大力創新宣傳形式,突破潮州城市形象對外宣傳載體,通過廣州地標建築、戶外大屏、地鐵顯示屏等,大力推介潮州文化。
  • 廣東潮州「最出名」的「潮州滷水」,是起源是經典,遊客:好味!
    潮州滷水最開始是從「滷鵝」中發展起來的,所以說潮州滷水的所有品種中最重要最經典的一定是:滷鵝。與潮州滷鵝的「相遇」是在一個下雨的清晨,珊珊三丫頭來到潮州牌坊街附近的「南橋市場」逛逛。每一次旅行,我都會到當地的市場看看,因為市場通常是一個城市裡「最鮮活」的地方,可以看到和了解最真實的當地生活和文化,這是珊珊三丫頭最喜歡的。當我走進南橋市場,馬上就被進入市場的左手邊長長的一排「滷鵝」小店吸引住了。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市場內同時見到這麼多售賣「滷鵝」小店,並且每間小店都能見到有人正在採購,心想:潮州人有多麼愛吃滷鵝?
  • 45件(套)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將亮相!到「嶺南之窗」來一趟非遺之旅
    45件(套)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將亮相!廣州和潮州兩地的非遺資源豐富。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116項。潮州於198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106項。
  • 食在廣州,到南方來要給親戚朋友們帶哪些特產當「伴手禮」?
    過去把外匯用品商店和古玩字畫店當作旅遊招徠,是專門針對外賓的,不免太高檔了;現在只能去天河城的「春之花」東南亞小食品店和個別假冒偽劣「廣式手信」店(往往是委託一家工廠粗製濫造所有的特色食品)採辦節貨了。其實不然,廣州真正好的「手信」不在商店而在餅屋,每一家像樣的餅屋都有自己獨特的「伴手禮」。
  • 餐館因疫情難以經營 高曉松花萬元吃頓飯以示支持
    高曉松為幫受疫情影響的餐館老闆吃頓飯花一萬塊該截圖的內容顯示,高曉松為了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小餐館老闆,一人就花了一萬元吃了頓「大餐」。高曉松講述道,在聽到小餐館老闆的故事後熱淚盈眶,結帳時付了一萬塊但老闆堅持不要,直到他說是有人託他來的,老闆才將信將疑收下。原文如下:前天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覓食,找到一家東北小館子。因為只有我一個客人,便和老闆攀談幾句。我問老闆哪裡人?他說來自吉林梅河口。
  • 測評廣州五家人氣蠔仔烙,隱藏的王者是...
    整體口感偏軟,蠔仔個頭小但勝在數量多,一口就能吃到好多個,味道偏淡,店家配備了魚露和辣椒醬,建議蘸醬吃這份蠔仔烙炸得剛剛好,香脆可口,是今天吃的所有蠔仔烙裡面最脆的一份,配料很簡單,只有蠔仔跟薯粉,幾根芫荽點綴
  • 2020廣州茶博會:潮州工夫茶進拼多多直播,超56萬人品潮州單叢
    11月26日,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廣州茶博會)開幕。為弘揚傳統茶文化,助力茶葉市場復甦,拼多多特別推出了廣州茶博會直播,邀請專業人士現場講解和互動,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場雲端品茗交流的盛宴。
  • 廣東潮州百種美食,小馬旅行中最愛吃這4個小吃,可謂是價廉物美
    不過在眾多的潮州小吃中,小馬最喜歡吃的就是下面這4種小吃,非常值得第一次來潮州旅行的朋友嘗試。牛雜粿條在潮州的旅行中,我最喜歡的或許就是牛雜餜條,在此之前對於這個小吃可謂是少有耳聞。不過看著老闆嫻熟的動作,瞬間又莫名的有一種熟悉感。
  • 香港導演杜琪峯帶你吃廣州最好吃的中國菜!
    他還盛讚廣州美食:「我覺得全世界最好吃的中國菜還是在廣州。」譁,到底何方神聖能能讓這位堪稱挑剔的吃貨讚不絕口?原本的設想是做老闆的私人俱樂部,但即使設在隱秘的負一層,靠著口碑相傳,還是有不少識貨老饕尋味而來。全場僅有的8間房,裝修透出濃濃的粵式味道。需要提前預訂。美食方面走的不是鮑參翅肚的矜貴路線,而是「粗料精做」。廣州人食飯最看重一煲靚湯,湯是大部分菜式的靈魂,捨得用靚料煲湯作為上湯,自然比起現在的味精料湯更加清香真味。
  • 潮州90後小夥花9000元遊全國 在新疆露宿遇狼群
    一個50多斤重的行囊、一張地圖,出發時僅懷揣1000多元,「90後」潮州小夥子翁健豪用一年零三天的時間環遊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的81個城市、行走共約28000公裡的路程!而全程僅花費9000元。連日來,潮州網友的朋友圈裡被一篇描述這位潮州小夥經歷的網文刷屏了。
  • 只花35,吃肉吃到爽?是時候給老闆上一課了!
    自助餐館裡上菜慢,一向是被食客們所詬病的。但這家大骨頭補充的還挺及時,基本上能做到隨吃隨有,這一點值得表揚。估計像我們一樣,抱著給老闆上一課的念頭來的人不在少數。畢竟現在在鄭州,35塊錢可能連塊好點的甜點都買不到,突然告訴你能吃肉吃到撐,誰都想來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