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成像原理,教大家正確觀看3D宅舞!

2020-12-24 VRPinea媒體

前段時間,P君在小破站上追番的時候,看到B站主頁界面上推送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跳舞的視頻,標題是《B站首個真人3D舞蹈視頻!宅舞全新視覺體驗!》。P君發誓,絕不是因為封面而去看的。

該裸眼3D視頻界面,主要有兩個相同的畫面同時播放,類似上圖。但仔細對比這兩個畫面,不難看出,其兩側還是有區別的。左邊視頻的左側要比右邊視頻的左側少一點,同理,右側視屏的右側要比左側視頻的右側少一點。也就是說,畫面是不能完全重合的。

除此之外,視頻看起來和普通視頻並無太大區別。而視頻中給出的裸眼3D視頻觀影技巧,也是讓很多小夥伴們頭疼,一直找不到「入門」的方法。本文,P君將科普一波,告訴大家用什麼方法去看這個視頻,才能讓視頻變得「凹凸有致」,順便幫大家區分一下我們日常所遇到的「裸眼3D」

裸眼3D成像原理

按照以往慣例,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裸眼3D視頻的成像原理。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即三維圖形的意思。裸眼3D,通俗點說,就是讓用戶不藉助任何外部設備,僅憑肉眼將平面二維圖片或視頻看出三維立體的效果。而裸眼3D基本上都是針對雙目視差來說的。

什麼是雙目視差?

人有兩隻眼睛,它們之間大約相隔65mm。當我們觀看一個物體,即兩眼視軸輻合在這個物體上時,物體的映像將落在兩眼網膜的對應點上。這時如果將兩眼網膜重疊起來,它們的視像應該重合在一起,即看到單一、清晰的物體

根據這一事實,當兩眼輻合到空間中的一點時,我們可以確定一個假想的平面,這個平面上的所有各點都將刺激兩眼網膜的對應區域。這個表面就叫做視覺單像區(horopter),它可以定義為在一定的輻合條件下,在視網膜對應區域的成像空間中所有各點的軌跡。位於視覺單像區的物體,都將落在視網膜對應點而形成單個的映像

如果兩眼成像的網膜部位相差太大,那麼人們看到的將是雙像,即把同一個物體看成兩個。例如,我們用右手舉起一支鉛筆,讓它和遠處牆角的直線平行。這時如果我們注視遠處牆角的直線,那麼近處的鉛筆就將出現雙像;如果我們注視近處的鉛筆,遠處的牆角直線就將出現雙像。

黃圈為焦點所在位置

說白了,就像是相機的聚焦一樣,當把焦點放到遠處時,近處的物品就會變得模糊,而當焦點放到近處時,遠處的物品就會變得模糊一樣。而我們的眼睛就像是兩個在同一平面上橫向排列的兩個鏡頭,兩個鏡頭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拍照所得的照片也就不同。

當兩鏡頭聚焦於一點時,則周圍鏡像模糊,中間點清楚;當兩焦距分散(如發呆),則因為兩張照片焦點不同無法得出清楚照片。正因為雙目視差,才會讓我們看到的物體有縱深感空間感

裸眼3D視頻效果≠裸眼3D技術

裸眼3D視頻效果與裸眼3D是兩個不同的意思。裸眼3D視頻效果指的是一種視頻效果,而裸眼3D則是一種成像技術。有許多裸眼3D視頻效果用到的並不是裸眼3D技術。

比如下圖。其運用到的並非是裸眼3D技術,但能使其產生3D效果,主要得益於視屏上的兩道「黑槓」。但這只是利用了大腦的錯覺,兩個黑邊由於長期不動所以讓人覺得並不屬於視屏所在的平面的一部分。所以偶爾越過這個線的時候,就會讓人感覺「躍出了視頻本身的平面」。

而下圖這個圖片,在網絡上流傳了很久,但其並非裸眼3D,而是使用了MR的技術,再加上後期特效合成渲染的。

而下圖這種3D全息投影風扇,也是能呈現出3D的影像。但這也不是3D成像技術,利用的是視覺暫留技術。當這個3D全息風扇高速運轉起來,空中就會顯現動態立體的視覺影像,打造3D全息影像。

既然提到全息投影,那就順便科普下全息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是通過幹涉和衍射原理再現實物的三維圖像,全息投影可以產生空中幻影,還可以實現真人互動。

而裸眼3D核心是雙目視差,在終端上形成裸眼3D使用的是光柵原理。這兩個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而且相對來說,體驗裸眼3D的時候,一般對觀看角度距離都有要求;而3D全息投影則沒有距離和角度的限制

言歸正傳,裸眼3D視頻到底怎麼看?

要點其實很簡單,在於看圖片的時候兩眼要失焦,處於一種迷離狀態,差不多這樣:

保持這種狀態,這時候左右兩眼就能夠看到兩張錯開的圖片,再慢慢地不斷調整兩眼圖像的位置(對於初學者來說,是非常考驗耐心的,最重要的,要保持失焦狀態,不要刻意觀察原圖畫面的任何細節)。最後,幾乎在一瞬間,就會看到清楚的3D畫面。

如果覺得上面的方法還是不行的話,P君這邊還有一個兩點練習法。此圖片的下方有兩個白色的小圓點,若將視線焦點放向遠處的物體,這時兩個圓點就會散成四個圓點;再將視線焦點向近處移,慢慢將中間兩個圓點融合成一個圓點。這時,就能看到圓點上方的3D圖形了。視頻也是同理。

看懂了嘛?小編再多放幾張圖讓大家練習一下:

裸眼3D目前廣泛應用於方位安全、展覽展示、存儲、醫療、動態顯示等領域。但目前的3D電影還需要使用佩戴偏振或液晶眼鏡才能去觀看,這並不利於長時間觀看或者在公共場合的播放。而裸眼3D顯示器,也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弊端,如顯示不夠清晰、視角不夠寬、造價高昂等,想要進入消費級市場,還是有一段距離。

相對於VR/AR來說,裸眼3D更像是還未出現輝煌卻已走向下坡。發展數年後的現在,裸眼3D技術及覆蓋範圍、受眾群體依然沒有突破。但其實,裸眼3D可開發的空間還有很多,需要很多人以一個正確的態度來看待這項技術的發展。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必須要把內容跟上來,才能讓消費者去接受這種產品,才能更好地去建立健全相應市場。而文中提及的視頻,就是很好的一個開端。

行文至此,對成像技巧和觀影技巧,小夥伴們要是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給P君評論留言。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相關焦點

  • 3D電影是如何成像的 3D電影成像原理掃盲
    2、講到這,還要知道景深(DOF):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範圍。這是攝影中常見的概念,有點類似人眼觀看方式,對焦區域外的事物會成模糊狀態,也就是成為外圍視覺。在真實3D空間中 ,我們的雙眼對焦到哪,都會清晰的看到物體,因此是不講景深的。
  • 3D眼鏡的原理及分類
    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在電影院中,佩戴立體眼鏡是為了給不同的眼睛送去不同的圖像,這和View-Master視鏡是一樣的。
  • 一種全新的空氣成像設備,霧幕投影「3D視界」
    一、介紹霧幕投影是一種全新的空氣成像設備。該設備利用海市蜃樓的成像原理藉助空氣中存在的微粒將光影圖像呈現。空氣霧幕成像系統包括一臺投影機和一個空氣屏幕系統,空氣屏幕系統可以製造出由水蒸氣形成的霧牆,採用背投技術將影像投映至幾乎看不見的空氣牆中,觀看者看到的將會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影像或影片。2. 空氣霧屏成像發生裝置可將計算機、程序、紅外線、雷射、雷達通過投影機光速和風場投射到霧屏上,形成多種動感、虛擬圖像。3.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利用數位化控制機械設備,最終產生3d列印材料,通過耗材作用後,生成3d列印所需要的樣貌產品。可以說是以其簡單粗暴的列印方式,迅速地在模具製造業掀起一場大浪,甚至創造出了模具界的第一個奇蹟——首創100%原型3d印表機。
  • 3D投影技術分析--詳解主動3D、被動3D、裸眼3D
    投影機實現3D效果分三種,一是主動式3D技術,二是被動式3D技術,三是裸眼3D技術。
  • 手機裸眼3D技術揭秘為了欺騙你的眼睛費不少勁
    時隔多年,3D立體技術已從當年的「眼鏡式」立體技術發展到現在不用帶眼鏡的「裸眼式」3D技術,那它為什麼會那麼神奇呢,為什麼會出現畫面中的事物仿佛要出來的視覺效果,本篇就為大家講述一下,3D立體技術其中的奧秘。
  • 裸眼3D大揭秘!這些圖片你能看出神奇的3D效果嗎?
    去年11月的時候,深圳的林先生參加了高交會,第一次接觸到了所謂的「裸眼3D」產品。那是一張薄薄的裸視三維智慧膜,貼在手機上,就能將普通的2D手機一秒升級為3D手機,無需佩戴任何輔助設備,裸眼即可觀看3D電影,讓他大受震撼。
  • 3D技術——從三維投影到全息成像是如何實現的?
    為什麼看不到投影屏幕卻依然能出現投射而成的三維圖像?為什麼家用3D還沒有擺脫3D眼鏡?所有3D技術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又是否知道其實目前看得的大部分全息3D秀都並非真正的全息成像技術,而只是全息投影,全息投影和全息成像究竟如何區別?那麼,所有這些又和現在熱門的"裸眼3D"之間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今天,讓我們一次性了解熱門的3D技術背後的箇中秘密。
  • 不可思議看呆你:全息3D投影技術,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360度幻影成像系統:360度幻影成像是一種將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營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圍,效果奇特,具有強烈的縱深感,真假難辯。形成空中幻象中間可結合實物,實現影像與實物的結合。也可配加觸控螢幕實現與觀眾的互動 。可以根據要求做成四面窗口,每面最大2-4米。可做成全息幻影舞臺,產品立體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虛幻人同臺表演;科技館的夢幻舞臺等。
  • Own3d.tv是怎麼死的?
    2012年年底爆出Own3d拖欠主播工資超過3個月(是不是有點耳熟?),廣告分紅分發不及時以及分紅比例上沒有兌現當時的承諾。 2013年1月31號,Own3d宣布破產。 在這1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讓Own3d突然死掉?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Own3d完全沒有控制住成本。 P.S.
  • 裸眼3D逆襲:技術為根,內容為王
    在此背景下,2015年10月16日,康得新、東方視界與長虹三方宣布在智能高清裸眼3D技術及3D內容運營等領域展開合作,積極推動裸眼3D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一時間,3D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2009年,3D電影《阿凡達》令全球掀起了3D電影的發展熱潮,3D電視全年銷售總量佔到市場份額的40%以上。然而隨後幾年,3D行業漸漸沉寂下來,市場份額縮水到了不足10%。
  • 裸眼3D「逆襲」:技術是根 內容為王
    「從超過40%到不足10%,說明人們熱愛3D,但又因3D技術的局限不能好好享受3D」,康得新董事長鍾玉認為,「3D的未來要靠裸眼,因為眼鏡3D除了體驗差外,更重要的是限制了使用環境。」其實,裸眼3D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裸眼3D,顧名思義,就是無需藉助眼鏡等工具直接由肉眼觀看到3D效果,這種做法可以規避3D眼鏡多方面的不足。
  • 史上最全的3D列印原理圖都在這裡了!
    圖片來源:3dprintingindustry適用材料:光硬化樹脂(photopolymer) 圖片來源:3delement數字光處理(Digital LightProcessing,DLP)圖片來源:3dprintingindustry適用材料:液態樹脂熔絲製造(Fused FilamentFabrication,FFF)
  • Github霸榜:從零開始學3D著色器編程
    今天新智元為大家帶來一個Github項目,從零開始教會大家進行3D遊戲著色。以下一系列著色技術,都是具有高可移植的技巧,無論是Godot還是Unity都將適用。通過這些技術,你的遊戲視覺效果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對於著色器之間的粘合劑,作者選擇了神器Panda3D遊戲引擎和OpenGL著色語言(GLSL)。Panda3D是一個強大的渲染引擎。
  • 3d高清投影機哪款好 3d高清投影機推薦【圖文】
    導語:家庭影院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每個家庭在安裝投影機時都會進行選擇和比較,誰都不會想要去安裝一部對觀影效果有影響的投影機,在選擇投影機時,往往我們會被市場上各種各類的投影機所影響,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部比較值得信賴的家庭3d高清投影機,以供大家參考選擇。
  • vr全景和3d全景的區別,就是3d全景只有一個內容的二維的形式
    vr全景和3d全景的區別就是3d全景只有一個內容的二維的形式,有聲音、色彩以及場景,而vr全景呢,是分為兩個真正意義上的平面的,他是能夠讓人一下子就感覺到大部分有3d的概念!2維全景和3d全景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 3D LUT電影調色教程詳解
    我發了這麼多張圖之後大家覺得這次教程的電影色調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喃,這裡我先不講,我先說說本次調色教程會用到的一個方法: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3D LUT電影調色教程,上面這些圖片都是用這個技巧調出來的電影色調
  • 你可能看了部假的3D電影!
    原因大家都懂,3D的票價更貴!然而,這部《銀翼殺手2049》,攝影師卻推薦觀看2D版本,部分國外小夥伴也反映,2D觀感比3D好。可這在現今的國內,也許有些麻煩,打開買票軟體看一圈,幾乎全是放映英語3D的,要找到2D,可能要跑去很遠的影院。也就是說,你需要為了看電影,專門跑一趟。
  • 3D全息投影系統原理是怎樣的?
    3D電影需要眼鏡才能觀看出效果,而3D全息投影是不需要的,這也是它的優勢之一。3D全息投影技術3D全息技術是使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載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畫的技術,其原理適用於各種形式的動搖,如x射線、微波、聲波、電子波等。只要這些波動在形成幹涉花樣時具有滿足的相干性就可以。
  • 原來還有這回事 電影院的3d眼鏡它們的成像原理
    工作原理是採用光在相對應顏色和不同顏色下的通過性,來達到讓兩隻眼睛只看到3D圖像2張圖中的一張。 3D影片越來越受觀眾的歡迎,目前市場上的3D眼鏡主要有色差式、偏光式、時分式三種,其原理主要都是令兩隻眼睛接收不同影像,大腦會將兩邊的資料合併起來造成立體的效果。那下面我們隨小編一起來探討關於3D眼鏡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