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熱浪滾滾。隨著疫情的陰影逐漸自人們的心中淡去,再高的溫度也無法阻擋人們走向室外的腳步了。今天,如果你路過中關村食寶街的步行街,除了上班族和遊人摩肩接踵,你還會邂逅一個新朋友,得到一份小禮物......這是優時無人售貨小車聯合統一茶裡王飲品品牌,做的新品贈飲活動!接下來你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隨時都可能邂逅優時小車,並免費領取一瓶統一新品茶裡王體驗裝。這臺走路慢慢悠悠的小車,一邊走一邊用萌萌的語氣介紹著統一新推出的「茶裡王」飲品,呆萌可愛的樣子,吸引了周圍路過的所有行人的目光。所到之處,人群久久不散,超級吸睛。而如果你用手機掃車頂上的二維碼,你還可以免費從車裡拿一瓶茶裡王贈飲!飲料取出關上蓋子,小車就會繼續前進。
這種「所見即所得」的宣傳方式到底效果如何?短短3個小時的時間,預先準備的500瓶飲品就發光了。每個人都對這種無人車推廣的互動體驗印象深刻,很多人拍攝下自己從優時小車裡取到贈飲的照片和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臺和朋友們分享,還有小孩子步步跟隨著優時小車,小車在街上走,後面跟著一隊「大軍」...成為了今天中關村街頭的新奇景觀。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幾乎席捲全球。新冠疫情給所有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健康風險,它更是在潛移默化間,永久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
線下消費場景方面,人們從室內消費場景開始向室外場景中過渡,戶外流通開放的環境,讓對疫情心有餘悸的人們感到更加安全。據統計,疫情來臨後,人們除了上班和休息時間外,有意識地將更多的自由時間從商場超市這一類人流密集場景轉移到步行街、公園這一類戶外場景,除非生活消費必須進店,否則90%以上的時間都在室外度過。
這一重大轉變當然也引起品牌商、廣告商的注意,做廣告是要給人看的,原來寸土寸金的室內場景,現在門可羅雀,反倒是原來不被看好的室外場景,成了現在的流量寶地,也成了廣告投放的全新戰場。
過去,戶外場景廣告,無非戶外廣告牌,樓宇上的,公交車上的,公交站牌等,但這些靜態海報形式過於傳統,走在街上的人們早已對這種形式審美疲勞,視若無睹...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人們只要有閒暇時間都習慣於通過手機瀏覽信息,很少有人走在街上會去注意遠處的廣告牌,而統統變成了「低頭族」,這些戶外視覺廣告最終都形同虛設,價格依然昂貴,但效果大打折扣,不再是品牌方的首選。
對品牌方來說,戶外場景變成了現在的最佳場景。公園遊人如織,步行街摩肩接踵,商場裡沒幾個顧客,商場外倒是門庭若市...經過了幾個月的家中「軟禁」,人們太想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了,但封閉密集的室內場所看起來仍然風險頗高,不如街頭巷尾轉一轉,公園運動場走一走。
戶外場景的機遇來了,但目前傳統的戶外投放形式根本無法把握這一機遇,讓寶貴的流量及時轉化,帶來效果。品牌方迫切需要一種投放媒介,一方面能夠吸引流量,帶來高效精準的曝光,一方面能夠將吸引到的流量,就地轉化,帶來首次銷售。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期望,那麼是時候了解下優時無人售貨小車了。
優時無人售貨小車,是集商品銷售、線下引流、宣傳推廣等多重功能為一體的自主移動智能售貨設備。它佔地僅嬰兒車大小,外形呆萌可愛,車裡可以放置商品用於售賣。小車可以帶著商品,在室內外多種場景中,沿著既定路線循環運行和叫賣,完全不需要人工介入,當小車售罄或沒電時,它也可以自己回到休息站位置自行充電或等待補貨。
優時小車如何解決品牌方的訴求?
首先,引流曝光方面,優時小車毫無懸念地成為戶外場景的流量之王。相比其它形式的廣告僅僅停留在視覺刺激,優時小車從車體視覺、語音宣傳及接觸體驗等多方面對人群進行連貫地、互動豐富的曝光。當小車附近的人群或者被走過身邊的小車吸引到注意,或者聽到小車的逗趣語音而被吸引,好奇心驅使人群聚攏到小車附近,被引導著掃碼體驗。從看到、聽到廣告,到引導從車內取到樣品,進行品嘗,這種廣告推廣方式使得新品推廣過程無斷裂,產品讓人印象深刻,直擊人心。
相比之下,沉默的廣告牌再難以吸引成為消費主流的低頭族的注意,效果自然沒辦法和優時小車這種走在人群裡的移動小車相比。
其次,優時小車的「所見即所得」特質,讓品牌方的投放從單一的曝光量,向「曝光+轉化」轉型,讓投放更加有的放矢。從原來的僅僅「看到」,到優時小車的「看到聽到」,到「品嘗到」,甚至到後面的「反饋到」,每一個層次都可以給品牌方提供豐富的數據:什麼時候、什麼場景賣得好?什麼年齡段的顧客願意買單?什麼價位的產品年輕人最喜歡?大家對新品評價如何,能打幾個星?
優時小車的推廣,可以實現多維度、多層次的推廣,把以前只能線上和只能線下做的事,真正結合到了一起,一次完成推廣購買,既曝光,又新品體驗,還給顧客留下反饋的渠道。這些都是僵硬死板的傳統線下廣告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