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孩子:我太難了

2020-12-23 柔柔媽教育心法

最近一本名為《上岸》的書火了,是一位北京海澱媽媽記錄的孩子重點學校闖關的心理路程。

書中說,孩子一年參加的補習班費用夠買10個愛馬仕。

所謂上岸是指孩子成功被重點學校錄取,稱上岸!

孩子上岸考取重點學校,報了十幾個輔導班,養孩子就像開公司,必須捨得投資才能有高回報。

這位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拼了,從孩子小學起,就毅然辭去五百強企業工作,回家做了全職媽媽。

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培養雞娃的媽媽。

在我們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中,已經太多的媽媽潛移默化地被改變,被洗腦,為了孩子上重點學校,讓孩子身經百戰,無所不能。

現在聽媽媽們聊天,交流最多的應該是:

「你給孩子報了什麼班?」

「你知道什麼地方的培訓班提成績快嗎?」

「想上某某重點學校,孩子必須要怎麼樣」

現在的媽媽要是沒有給孩子報班學習,或許會被笑話的,笑對孩子教育不重視,笑沒有經濟能力養不起孩子。

現在的課外輔導班不再是成績差的代表,而是努力上進的積極分子,優秀的表率!

教育的內捲化已經從高中下沉到初中,乃至小學,幼兒。

學生周末假期補課已經生活化,不是只有海澱媽媽,上海媽媽,就連小城市的媽媽們也是如饑似渴地培養雞娃。

就算你最初不以為然,很佛系,不求孩子功成名就,只求身心健康,但處於這個大染缸裡,很快就會蠢蠢欲動。

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看上去是小資家庭,其實也是硬撐。

一線城市的房價,消費都是高標準,一邊還房貸一邊投資教育,如果能運轉順暢,前提是不失業。

爸爸一個人工作,全家花,壓力可想而知,媽媽辭去高薪工作,只為孩子走在教育的前沿。

全家都背負著壓力生活,對待工作爸爸不敢怠慢,媽媽馬不停蹄地接送娃,催促娃,孩子更是每一次考試都背負10個愛馬仕,這種焦慮油然而生。

中國式媽媽為什麼在教育上捨得花時間精力金錢?

那是因為,教育的收益差別大。

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收入和一個北京名牌大學的收入,將來是相差甚遠的。

假如,現在的企業招聘沒有條條框框,一視同仁,收入也不盡相同,還會有人拼了命地讓孩子學各種知識,考名校嗎?

答案是不會的,將來收入沒有差別,又何苦在教育上投資。

正是因為現在就業難,機會少,競爭激烈,才導致家長們焦慮,恐慌,走在了這條培養雞娃的不歸路上。

學生是應該好好學習,刻苦認真,不負青春,但學習的成果不必強求。孩子沒有學習內動力,只有家長往上拽地力,是不會攀登到頂峰的。

家長捨棄自己的工作,把培養孩子當成事業,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回報成比例嗎?

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如自己成長,做一個對事情認真負責,上進的媽媽,感染孩子不斷進步,豈不兩全其美?

家長放下心中的焦慮,做一個優秀的媽媽,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互動小話題:說說您在補習路上的心酸歷程?都有哪些輔導班?有啥特長?留言區見!

感謝閱讀,感謝留言轉發分享!

這裡是柔媽教育心法,我是若欣老師,心理諮詢師,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心得,關注我,一起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頭老虎,怎麼和解,要做到這三點,乾貨分享

很多家長給孩子灌這碗「毒雞湯」,贏了起跑輸在終點,醒醒吧

拼盡全力贏中考,卻倒在高考終點上,家長:誰來拯救孩子們

相關焦點

  • 南寧人養的不是孩子,養的根本就是碎鈔機啊!
    刪孩子啊!刪一個不行,刪兩個!有幾個刪幾個!孩子成年了,成家了,還要給他準備婚房,兒女的成長,讓父母們累彎了腰,熬白了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說白了現在的孩子就是拿錢堆出來的!不信的話,我們來粗略計算一下,在南寧,養個小孩要多少錢?
  • 孩子為出國補習費與父「翻臉」
    □案 例  現年60歲的王先生與李女士在十多年前結婚,並在2001年生下了孩子小強。儘管王先生在此次婚姻前已有3個孩子,但對於中年得子(小強)還是十分疼惜。然而,最近這對父子卻因為補習費翻了臉。原來,王先生與李女士在2011年就分手了,當時法院判決小強隨母親李女士生活,王先生每月支付2000元生活費直到孩子成年。
  • 在香港,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早前,有一個「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的組織,設計了一個叫「育兒成本計算器」的系統,錄入了大量的市場數據,專門用來計算香港的養娃成本。養孩子這件事,豐儉由人,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這次圈妹就以香港的小中產為例,算算香港人在養孩子上要花多少錢?
  • 養不起的四位女明星,每月70萬零花錢,她一年就花掉五億
    根本「養不起」的四位女明星:每月70萬零花錢都不算啥,她一年就花掉五億!一個月所花銷的費用,很可能在一個地方都能夠買一座住宅的了,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娛樂圈中的4位讓人養不起的女星。第2個要說的就是那個當家花旦楊穎了 她一部作品當中的片酬就已經將近上億
  • 何潔自曝養孩子壓力大,接不到像樣工作,網友:四個孩子能不大嗎
    就算是掙錢多的明星,遇到了多個孩子要養,也要命。工作機會幾乎少得可憐,就算有,也是商演,賺不了幾個錢。在一次直播中她自己爆料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養四個孩子太難了,連工作都沒有一個像樣的。而她的四個孩子,前兩個都是跟前夫赫子銘生的,在婚後又跟現在的老公刁磊生了一個,再加上老公與前妻生的孩子,家裡一共有4個孩子要養。
  • 養一名初中生一年花8.8萬元 其中補習費用是大頭
    上一年,該校推出的總結方式是「家長期末成績單」——成績單上有10項考察科目,包括家庭氛圍是否和睦,對孩子的關心程度、生活習慣培養等,等級評定由孩子填寫,為家長過去一年來的育兒工作作出評價。  這一年的調查,是在上一年基礎上制訂的,將育兒項目進行了細化,用具體的數據說話。
  • 一年養個娃要多少錢?重慶20個家庭教育支出統計!
    在重慶,一年養個娃需要多少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錄過呢?此前,上海魔都有統計過,大家都驚呼「教育太費錢啦,給孩子供讀三年就花掉一套房首付!」這樣的壓力,難怪很多家庭都不願意再生養二胎、更別說三胎了。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接近9成孩子上過輔導班。即使在疫情影響下,家長也沒有減少對子女教育上的投入。
  • 「咱再生個孩子給姐養,她不能生,在婆家受氣」「那叫她離婚」
    現在孩子長大了,大姑姐想要走孩子這件事也過去了很長時間,本以為誰都不提就淡忘了。卻沒想到婆婆冷不丁地說了一句話,她說自己年紀大了,擔心閨女受罪,想讓鴿子兩口子再生個孩子給閨女養著,不管男孩女孩都好,養大了至少是個親人。婆婆說的時候可憐兮兮,這次公公在旁邊沒吭聲,老公看了鴿子一眼去安慰他媽媽。當然,說這話的時候大姑姐沒在場,她可能知道這件事也可能壓根就不知道。
  • 那一年鄧婕想生個孩子,張國立說:如果寂寞的話,養只狗吧
    甚至為了張默,鄧婕放棄了生一個自己的孩子,直到現在,鄧婕60多歲了也只是領養了2個孩子,從來沒有生育過。但實際上,鄧婕不是沒有動過生一個孩子的念頭,但最終他們的孩子還是沒有誕生。關於鄧婕不生孩子的說法有很多,有傳聞張國立和前妻籤訂了契約,承諾以後不會再有其他孩子,好好養張默。
  • 同是豪門,王豔富養孩子,郭晶晶窮養孩子,兩孩子差別可見一斑
    球球還稱:「還是爸爸大方,零花錢一給就是幾萬元,我今後只聽爸爸的。」不過,並不是所有豪門都會富養孩子,她生下了3個孩子,一個大兒子和2個閨女,和老公霍啟剛婚後依舊比較甜蜜幸福,在孩子的教育上堅持「窮養」,比如說帶大兒子去稻田裡插秧,讓他知道要節約糧食,靠辛勤勞動賺錢。
  • 養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時隔五年,我再次來到鄭州婦幼保健院,守在媳婦旁邊,等待我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按照醫生的計劃,今天上午剖腹產。畢竟已經到預產期了,媳婦還有點高血壓,醫生的意思是不用再等了,老大都是剖的,老二還建議剖。那就剖吧,早晚都是那麼一下子。回想起上一次,還是16年8月,是個火熱的夏天,現在是冬天。
  • 港媒:課外補習費已成中國家庭的沉重負擔!
    學校教育被課外補習班綁架,家長陪孩子上輔導班平均每周6小時,一年平均費用1.2萬多元,最高的多達30萬元。家長們也很無奈。按說,中國教育體系的壓力在學生參加高考時達到峰值。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布的《2018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說,此類填鴨式教育在內地中小學生中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份上周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今60%以上的中國小學生都在上語文、數學、英語等重點課程的校外補習班。
  • 《未知的餐桌》:秦昊30歲前全靠父母養,請客花掉父母1萬塊
    「我真不怕你們笑話,我是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才不花父母的錢。我二十二歲畢業,有三年是沒戲拍的,後面幾年幾乎就是一年只拍一部電影或者兩部電影,其他綜藝啊、劇啊我全部不接。」原來是有次下雪天朋友來北京玩,秦昊為了招待他們,請他們唱歌吃飯,結果一單花掉了1萬塊錢!
  • 34歲何潔直播稱:打算搬家,失業3個月壓力大,養4個娃太難
    ,養4個娃太難何潔,在一檔綜藝節目《超級女聲》脫穎而出,很快紅遍整個娛樂圈,可是當她事業正值高峰期的時候,她選擇結婚生子,有了兩個孩子,本該幸福的一家,卻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就離婚了,自己獨立撫養兩個孩子,並慢慢在娛樂圈嶄露頭角,賺取生活費,一點點感情上也有了著落,
  • 「我想把孩子生下來,你跟我復婚一起養孩子吧」「滾,我有老婆」
    如果那個男人確實愛她,我可以祝福她。可悲的是,但凡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那個男人只是在騙她,並不是愛她,我提醒她不管用,她說不讓我管她的閒事,我只好放手,隨她自生自滅,再也與我無關。
  • 「月入5萬依舊養不起娃」,雞娃父母也分等級:孩子是巨型碎鈔機
    很多人想如果我月入過萬就能養活一個孩子,可是月入過萬的父母會想,如果我月入五萬,就可以送孩子上更多培訓班了。真正月入過五萬的家庭,卻在哭喊著對不起孩子。雞娃也是分等級,每升一個級別就像是換了一個世界,階級鴻溝似乎成了抹不掉的存在。
  • 有一種幸福叫黃覺麥子養娃,拒絕給孩子上網課,還能讓孩子優秀
    「我覺得這一輩子,可能你都遇不上幾次,比如說一家幾口人相依為命的這種體驗,我覺得沒必要管成績,或者什麼學習上進步一點退步一點」。他們覺得孩子的成長,快樂最重要!看完視頻,我也忍不住要為黃覺麥子的教育理念打call。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把娃養得這麼優秀的呢?
  • 現實中的超級精爸,一年之內成了10個孩子的爹
    在電影裡,這位標準的廢柴男曾經化名「星爸客」孜孜不倦地捐獻精子,然後呢,這些精子變成了533個孩子,也就是說,這位超級精爸是533個孩子的生父。編譯:新歐洲 小佩歐洲菌先插入提醒一下,千萬不要指望魁北克口音的法語電影學習法語,因為這裡充斥著公鴨嗓和英語詞,在法國上映的時候相當部分的對白可是都配了法語字幕的。
  • 養恐龍和養孩子,哪個更難?
    請原諒我用孩子跟恐龍對比,我們能養大的只有我們的孩子! 一邊看電影,我卻一邊在想,養恐龍和養孩子,哪個更難? 看完電影,我也問了孩子這個問題,孩子說,肯定是養恐龍更難!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電影裡的恐龍是人造出來的,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像暴虐龍,本來造了兩隻,其中一隻被他吃掉了。從小就被關在高牆裡,唯一和他交流的就只有給他投餵食物的鋼鐵升降架。
  • 寶爸拿奶罐排「火車」,3胞胎每月奶粉花掉7000,網友直呼:養不起
    寶爸拿奶罐排"火車",3胞胎每月奶粉花掉7000,網友直呼:養不起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很多家庭表示養一個孩子綽綽有餘,兩個孩子就開始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現在即使已經放開二胎政策,也很少有家庭去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