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黎明即起,營銷何去何從

2020-12-2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隨著AI技術的發展,營銷正在朝著智能化方向轉型。智能系統能夠自動對用戶進行數據分析,並實時追蹤投放效果,實現對消費者需求的全方位洞察,實時掌握處在不同決策階段、不同場景下消費者信息。文章對智能營銷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最近各大諮詢機構都陸續出了2020年移動端廣告投放的數據報告,不禁驚嘆廣告規模、產品進化之快。也是,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貴,相同的價錢再也買不到相同的好注意力了

今天我們在做廣告營銷時,明線是廣告營銷產品的操作和優化邏輯的改變,暗線卻是數據應用技術的進步。今天想淺析一下,這條暗線是如何牽引著廣告營銷行業的大動脈的。

如果我們認清 「數據應用的進步」是營銷演化的核心力量,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AI智能已經滲透到每一個營銷的細節,獲取優質客戶的能力不能僅僅靠點、線維度的優化。

營銷的優化、或者叫進化,一定伴隨著更廣泛的數據探索和智能技術,個性化一定伴隨著營銷的整個生命閉環,企業只有具備:

這三個基本能力,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階段性廣告策略。而我們普遍希望的四兩撥千斤的功夫,本質也是對智能營銷技術的投入產出比的高水平把控而已。

01 五個容易掉進的誤區

1. 吸睛廣告可以創造出一些新需求

顯然不行,因為只有真正的需求才能被營銷。廣告所處的商業環節,是喚醒和加深,卻很難創造需求。

2. 營銷就是想辦法銷售

營銷依靠服務方對消費者行為的理解能力,通過任何不違規的方式,去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學科。

用戶看到什麼東西,他注意力在哪裡,他的興趣在哪裡,他想什麼東西,最後他做了一個什麼樣的行為。

可以看到這個理論不斷深化,但其基本的框架還是一百年前的框架,不管發展幾千年,人還是人,消費者的行為還是有極大的類似之處。

3. 消費者的行為主要受外界刺激影響

消費者行為主要受到兩塊影響,一是外因,一是內因。

內因是關於這個人本身,他對自己的認知是什麼樣的,他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他會有一個什麼樣的需求,最後影響了一個他的決策過程。外因是,我們能夠去通過廣告施加影響力。

比如在信息流裡、在各類APP的應用場景中,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觸達他,這是一個外因。最終,內因和外因加在同一個用戶身上,如果能夠讓他在行為上產生改變,並朝著和你的產品進行交互、購買的方向進一步,那麼持續地多點觸達才有意義。

4. 人的洞察在程序化面前,派不上用場

程序化廣告的優化空間看起來很有限、且為了起量,人群定向現實中會更加模糊或籠統,從而帶來人群受眾的類似黑盒狀態。

即使是這種情況下,也不代表好的營銷人員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如果我們可以在轉化環節中,積累偏轉化後端的智能算法,同時積極、科學地為用戶打上標籤,就可以彌補這一實際缺陷,成本不低,效果可觀。

5. 效率比效果重要

從營銷的角度,永遠都是效果更重要,這是從廣告作為商業活動關鍵一環的角度去衡量的。效果決定是否做,效率決定怎麼做。

02 智能營銷技術 VS 營銷效果

1. 放棄「依靠人解決某類問題」的能力

現在的商業性思維包括提出問題、構思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評估所有行動選項,最後得出解決方案。但是,如果你可以不加思考直接讓 AI 執行計算出的既得方案,這就改變了已有商業決策過程中所需的智慧模式。

比如,我們可以放棄調價的能力,交給機器;放棄投放策略的經驗調優,交給智能投放平臺;放棄轉化優惠的版本測試,交給機器自動匹配受眾…我們放棄已有的能力,不代表退化,只是選擇去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能力不分好壞、在滾滾商業洪潮中,只有適用與不適用。

2. 「自動化智能營銷」幫助實現個性化營銷的最大效率

自動化智能營銷是分為幾個階段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一階段是自動化階段,機器完成了工作流裡面的一部分工作,節省掉人工,哪怕沒有智能化,自動化本身就是在幫助人們做重複性、機械的勞動,且犯錯率更低。

第二階段是智能化——智能和人工相結合,即機器和人的結合,把人的部分決策智慧賦予機器。智能化是指自動做出最優的溝通決策。我們給用戶看到的,最終是一個產品;那麼,具體怎麼觸達用戶,就有很多決策需要解決。

比如,我們想觸達什麼樣的受眾,用一個什麼樣的渠道去觸達。哪怕同一個用戶搜索一個關鍵詞,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給他看到不同的結果。這就給了AI用戶之地,我們可以將每個營銷的閉環都拆分到極細,給中間的這個營銷大腦AI足夠多的機會去做決策。不斷進行決策,持續做用戶觸達;觸達之後,AI還可以根據實時反饋、實時更新,不斷調整策略、不斷改進,讓AI大腦不斷演進。

最終階段是把自動化和智能化結合,產生一個更好的營銷工具。所謂自動化智能營銷工具,未來肯定是一種內置了很多人工智慧的能力、但使用者卻並不能感覺到自己在用AI的一種存在。

AI營銷的價值和好處前文已述,還需要提及AI的一個最大優勢,積累數據資產。即,AI在得到了營銷結果後,隨時會做出更深度的分析,自動地將反饋回流,從而給營銷者為什麼要這樣做、做得好不好、怎麼做更好等一系列洞察。

那營銷人做什麼?未來成功的營銷人是做策略的:個性化的投放要想做到最大化效率,一定是多次觸達,即跟多個用戶、在不同地方進行各式交互;營銷策略需要深諳業務和行業的人來做,因為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營銷目標,且需要做出靈活的調整——這個機器目前是無法理解的,必須由人來告訴機器。比如,對於這部分受眾,我的目標是什麼,是最大化點擊率還是最大化轉化率?

3. 人依然是利器:賦能於人需要可解釋性

剛提到,人是用來做營銷策略的,所以,任何一個營銷活動中很難脫離人的存在。這也就需要我們的營銷工具可以在智能執行的同時,給到洞察,能夠幫助營銷人去理解:為什麼做和怎麼做。

哪怕營銷工具先訓練一個黑盒模型,之後也要基於此,嘗試產生一個白盒。有了這個人群洞察以後,營銷人才能分析和理解它;有了理解和洞察,營銷人才能更好地做出營銷決策。這就是人和機器的結合,這也是近些年AI領域很熱門的一個點——可解釋性。

什麼是可解釋性?本來我們構建一個機器學習模型,人是不能去理解它的,這個模型可能有上億的參數,模型說A不喜歡紅色,但是你無法知道為什麼(比如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模型)。這是有風險的。為什麼呢?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機器學習模型α在很多方面都特別牛,它可能數學特別厲害,是一個天才級別的存在;但其他方面很弱,比如交流溝通能力特別差。你不知道他為什麼做這個決定,他也無法告訴你他為什麼這麼做,這時候你放心把一個生死攸關的事情交給這位天才做呢?

至少,統計結果顯示,很多人是不放心的。所以,一個可能的方式是,智能營銷產品可以提升天才對業務、產品的理解力,從而給出一些可能的解釋——也可能是洞察。

到2020年,每人每天平均產生的數據量是1.5GB,這個數據量非常大,這些信息必須依賴AI去處理,但是人還是需要做出決定成功方向的大決策,這也正是未來營銷的新必爭之地——人機結合的能力。

未來的營銷世界,每個企業都需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智能營銷應用框架,這個框架裡有工具、有人才,有規則,且能非常容易地應用到各個業務場景中。同時,這套智能框架還需要具備快速複製的能力,以適應我們不斷產生的新業務、新場景,這就需要我們把智能營銷框架工具化。

暢想一下,這個智能框架的底層是數據基礎、中層是智能決策引擎,頂層是執行的辦法和路徑——最終每一個營銷人都不得不去擁抱,這個充滿智慧的大機器。

作者:Agnes;微信公眾號:靈蹊營銷筆記

本文由 @Agnes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趣味猜謎|黎明即起 打一字
    先有謎語後有詩,猜起謎語美滋滋~忙碌的生活中, 和親朋好友一起抽個時間猜謎語,放鬆身心,趣味一刻!話不多說,來看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怎樣的趣味謎面呢?
  • 李鴻章的養生經:黎明即起 注重午餐
    黎明即起在起居上,李鴻章常年堅持「黎明即起」。他說:「蓋清晨之氣最佳,終夜緊閉臥室之內,濁氣充塞,一吸清氣,精神為之一爽,百病皆除……自今春始行此法,身體漸好,食量亦增」。
  • 黎明即起 灑掃庭除
    年年這麼做,自然就成了習慣,時節一到,用不著別人催,自己就挽起袖子幹起來。其實,打掃房間實在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日常性工作。如果平常惰於清潔,過年時打掃起來,就不可避免搞成個大工程,動靜大、耗時長、自己勞累不說,最終的效果往往也不好。這道理也不難理解。如果平時能夠手腳勤快點兒,看到哪兒髒了、亂了,順手清潔、整理一下,灰塵、汙垢就難藏得住,逢年過節再清掃起來,就輕鬆得多,效果也特別好。
  • 範冰冰千萬代言手遊《暗黑黎明》:手遊營銷浪潮
    行業內的多款大作紛紛在秋冬上線,用各種神奇的數據輪流刷新大家眼球的同時,五花八門的手遊營銷也紛紛出馬,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門大戲片刻不停!」11月13日,前幾日剛剛宣布成立的完美世界旗下樂道互動正式宣布,範冰冰正式出任公司旗下手遊《暗黑黎明》的形象代言人。根據樂道互動的官方新聞,此次合作,範冰冰將一人分飾「光耀天使」、「暗黑女王」等多重角色。
  • 黎明即起背單詞,讓我們最後一搏!
    熬夜刷題戰題庫,黎明即起背單詞。髙考在即,在如此髙強度的腦力勞動加心理壓力下,很多考生就會出現頭昏腦脹、疲乏無力等問題。家長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於是乎,就換著各種花樣做美食來犒勞自家的娃。可是問題也就接踵而來,胡亂一頓亂補,很多時候還會幫倒忙。
  • 「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曾國藩這番言論,寫出人生百態!
    曾國藩每日自省自律,他有一番話令後人稱頌,那便是「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為何需要「晨起不沾戀」?與其說這是生活一種習慣,不如說這是人生一種境界。俗話說,有大格局才有大人生。反觀,他的「黎明晨起」論述,可謂是一語雙關,簡練之餘又深含人生哲理:為人做事,按時而行,自律為表;事後不念,清除繁雜,拿得起放得下,瀟灑自如。
  • 黎明稱為四大天王之一的確有些欠缺,當時為商業營銷硬湊上去的
    黎明稱為四大天王之一實力的確有些欠缺,當時為了商業營銷是把黎明死拼硬湊上去的,其實黎明的最大優勢就是帥,唱歌和演戲實力都一般,經典電影也不多,其中得過獎的那部「甜蜜蜜」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部。但當初黎明參演徐克執導的「七劍下天山」時就被眾多演員質疑過演技!
  • 黎明即起,雞叫之前——談一談教育和生活方面的問題
    在我自己的圈子裡,也不乏討論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很多都將主旨落在了這起三角戀上,支持「虎狼結合」的也是大有人在。而我卻陷入了對《必勝訣》深深地思索當中。關注小編,一起觀熱點黎明即起,雞叫之前。語文英語,大聲誦念。
  • 《恐怖黎明》職業防禦能力分析及走位技巧 恐怖黎明如何走位
    導 讀《恐怖黎明》當中怪物的攻擊行為方式有一定的特點。面對不同的攻擊控制技能,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走位避免,或者採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呢?
  • 上市一周即翻倍,這位花甲老人和他創立的百億美金AI公司
    繼Airbnb與DoorDash之後,又一科技公司——C3.ai成功登陸紐交所。 據報導稱,C3.ai是一家定位於專供企業AI服務的 SaaS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低代碼甚至零代碼的工具、應用和 AI 能力,幫助各垂直領域的客戶公司將 AI 整合到其運營當中,更好地實現數字轉型。
  • 營銷即服務,小米打造5G時代營銷增長範本
    一、小米營銷各業務線,均實現超速增長上半年,疫情影響廣告主投放,預算普遍降低的背景下,小米營銷各個業務線均實現逆勢大漲。成績背後是小米網際網路生態的獨特優勢和小米「營銷即服務」的理念帶動。小米營銷沒有用傳統的流量思維做廣告,而是應用小米特有的系統級生態能力,將服務深入到合作夥伴生意的全鏈條中,幫助客戶實現用戶生命周期管理。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合作夥伴更希望能降低投入成本,通過營銷能帶動更多的轉化與銷售。
  • 從電視購物到直播電商,帶貨時代品牌營銷何去何從?
    直播電商只是那些初創品牌為了打開市場,判斷消費者喜好,做消費人去細分,老品牌嘗試數位化轉型,或衝一波銷量增長的權宜之計,最終品牌行為應該回歸到品牌營銷的基本面:為用戶創造價值。
  • 王文褀:真正做好AI營銷需要三步驟
    論壇上,InMobi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和營銷科技業務副總裁王文褀談及到了AI營銷的趨勢。王文褀認為,很多公司缺乏相應領先的AI技術加工數據,這會導致它的整個AI營銷的競爭力不完整。另外,技術是要有超前的理念去引導落地的,即用一個有效的模型把技術更好地應用起來。
  • 黎明演唱會門票免費送!
    12月31日,由景業名邦總冠名的黎明Metro Live 2.0巡迴演唱會與你不見不散即日起至12月25日-30日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參與集卡0元購黎明演唱會門票▼兌票時間:12月28-31日(9:00-18:00)
  • 《黎明殺機》官方送新春禮物!Steam新遊報導:貓貓+AI+傳送帶=?
    請以上獲獎玩家聯繫客服:gamegirl2021領取NO.1  《黎明殺機》送禮物>今日《黎明殺機》官方推特公布了一個春節福利,只要在遊戲商店中輸入「LUCKYCHARM」代碼,就可以領取2021春節限定掛件「月之公牛」。
  • 大搜車曹勇:「開箱即用」數位化營銷能力是當前汽車廠商最愛
    來源標題:大搜車曹勇:「開箱即用」數位化營銷能力是當前汽車廠商最愛 在7月27日舉行的第二屆「汽車首席信息&數字官上海論壇」開幕式上,大搜車主機廠事業部副總裁曹勇說,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車企應在有限投入的情況下快速滿足數字營銷的轉型
  • 如何藉由Messenger增加與潛在客戶和粉絲的營銷應用技巧
    以下我將分享如何藉由Messenger增加與潛在客戶和粉絲的營銷應用技巧。請記住,工具和技巧雖然是重要的,但不應該過度依賴而本末倒置。在廣告管理員中選擇廣告活動時,你可以選擇"流量"、"訊息"和"轉換"作為營銷目標,然後再應用Messenger功能。當營銷目標不是"訊息"時,在廣告組合中需要選擇"Messenger"作為目的地。在廣告層級裡,文字和標題你可以填寫上你的廣告文案,但按鈕文字目前無法自定義。不過,當用戶點擊按鈕時,將會直接開啟Messenger對話訊息視窗。
  • 王文祺:AI營銷,數據、技術和理念缺一不可
    在由經觀傳媒、《現代廣告》雜誌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互動廣告高峰論壇上,InMobi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和營銷科技業務副總裁王文褀談及到了AI營銷的趨勢。「很多公司有非常好的數據,但它缺乏相應領先的AI技術,去加工這些數據,這會導致它的整個AI營銷的競爭力不完整。另外,要有超前的理念。技術是要有超前的理念去引導落地的,即用一個有效的模型把技術更好地應用起來。」
  • ai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
    那麼,ai到底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其實,人工智慧,從業者們分為三個類型:真正的ai民工(發源於中國,總部大中華地區);展望ai發展的背景民工(發源於美國,總部美國);及其他純ai民工(發源於歐洲,美國和國內一線城市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
  • 潛伏在黎明之前熱播 「反派」吳剛大時代下抗爭
    搜狐娛樂訊 大型諜戰劇《潛伏在黎明之前》,於昨晚(3月22日)19:30登陸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  《潛伏在黎明之前》講述了在1947年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雙重間諜戰守安(楊碩 飾),在偵破「天擊計劃」的過程中,與親哥哥戰守平(胡軍 飾),站在敵我雙方的立場上。當兄弟情義與國家大義產生衝撞,他們將何去何從,最終又能否全身而退。劇中,吳剛飾演的沈在新原是旅營市調查局特別督導室主任。他為人工於心計、手段歹毒,處處緊逼戰守安,設下歹毒圈套,實施炸毀長江大壩,試圖阻止解放軍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