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張得鎮小寨村:小小葡萄成為脫貧「功臣」

2020-12-25 談田說地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在禹州市張得鎮三岔口向南2.5公裡路西的憶靜園家庭農場裡,葡萄正式開園採摘。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正在採收成熟的葡萄,並裝箱銷售。

家庭農場主張自科告訴記者:「我原本是鄭州市人,2014年下半年,通過朋友介紹,就來這裡考察了看了看,這塊小寨西崗上有260畝地,周邊環境都比較好,沒有汙染物,緊鄰南水北調300米,這個我就下決心把它流轉了,之後我就開始種上葡萄、桃子、大櫻桃、李子、石榴等品種,農場目前已經初具規模,面積已經達到了260畝」。

據張自科介紹,農場今年的葡萄產量約有3萬斤。因為有了這家農場,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每畝可以獲得700原左右的收入。農場用工需求也很大,有30名村民在這裡實現了長期就業。

小寨村村民安秋煥說:「這老闆人不錯,對俺也不賴,俺天天在這幹活兒,幹一會兒回去了,一月也能掙一兩千塊錢。」

張得鎮政府副主任科員張君亞說:「鎮政府顧書記、王鎮長非常支持這個項目,我們在水、電路這方面下一步會給與農場大力支持。」

據了解,張自科的家庭農場採用無公害的種植方式,不打農藥,除草也只是人工或者鴨鵝除草兩種,所以成本較高,並且產量也不高。

張自科說:「農場現在效益是不太樂觀,小小的葡萄,是小寨村的驕傲,也是村內貧困戶脫貧的的希望和「功臣」。我正在想各種辦法推銷果子、提高銷售量,希望讓農場發展的更好一點,也讓鄉親們的日子富起來,下一步,我打算搞農家飯店、觀光採摘一條龍。」

相關焦點

  • 禹州:創辦家庭農場 帶動村民致富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在張得鎮小寨村的。小小的葡萄,是這個村的驕傲,也是村內貧困戶脫貧的「功臣」。近日,張得鎮小寨村村民張自科開辦的家庭農場正式開園採摘,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正在採收成熟的葡萄,並裝箱銷售。
  • 微訊丨禹州一男子因吸菸引燃穎河景觀帶蘆葦叢;又一小區啟動封閉管理;這52個單位被省裡命名…
    ②....禹州這52個單位被省裡命名…③..禹州又一小區啟動封閉管理④....小編送福利啦2021年1月15日16時許,在禹州市東十裡潁河景觀帶,違法行為人趙某某將未熄滅的菸頭扔進蘆葦叢內,引燃部分蘆葦叢。
  • 「我的脫貧故事」扶貧解鎖了我們的新生活丨黔西縣新仁鄉小寨村...
    我叫楊玉秀,是貴州畢節市黔西縣新仁鄉小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幫扶幹部楊紅衛第一次來到我家,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黔西縣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這個單位。因為是新面孔,楊紅衛到村工作後少不得被不認識的村民詢問情況,過了不久,便常常看到他帶著一群人穿梭於小寨村各個村民組,看房子安不安全、問是否吃得飽穿得暖、問有沒有什麼無法解決的困難,很快大家便熟絡起來。
  • 禹州特色手工水餃館情系環衛工
    禹州特色手工水餃館情系環衛工《好人中國網》豫南站訊(通訊報導孫智高.孫壇.張懷鋒)公益港灣花正開,溫暖環衛真情在。孫經理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為禹州餐飲美食做出了就業貢獻。餃子本是很多人的摯愛,一日三餐吃都吃不厭,餃子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每一個包出來的餃子味道都不一樣,即使用的是同樣的食材。餃香不怕巷子深。
  • 禹州先賢——夏禹建都於禹州
    我們禹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自古人才輩出,史書上有這樣的一段話:「陽翟自古為人才之淵藪,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波,其人磊落而英多,且聲溢四海,施及萬年,非一方之彥、一時之秀也!」也就是說,在我們禹州這塊熱土上孕育了很多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傑出人才,比如說:秦大丞相呂不韋、謀聖張良、御史大夫晁錯、畫聖吳道子、顧命大臣褚遂良、五朝元老馬文升、天生奇才郭嘉等,這些傑出的人才不僅為當時的歷史畫卷塗抹上了絢麗的色彩,而且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蹟和傳說,更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 中國最早高姓始祖高元的封邑——禹州東高村的現狀
    鴻鳳公路自村南而過,禹神快速公路繞村北而行,禹亳鐵路橫貫於村東,禹州經濟專線、鴻暢旅遊專線呈十字狀從村內穿境,路網縱橫,通達八方,交通十分便利。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據史料記載,東高村為高姓發源地,最早可追溯至上古黃帝時期。歷經世事變遷,朝代更迭而千年不衰。
  • 熱烈慶賀禹州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六年來,它一刻不停,安全運行它就是禹州南水北調目前南水北調生活供水已成為我市主體水源獲益人口達51.21萬人累計向禹州城區、神垕鎮等五個西部鄉鎮生活供水1.18億立方日供水量平均達5.4萬立方,年平均供水1966萬立方這就是禹州南水北調這就是01.
  • 禹州傳統文化||難以割捨的紅薯情懷
    但更多的芷紅薯會被拉去進行加工,成為製作「粉條、粉皮、澱粉」等三粉的寶貴原材料。而晚紅薯是紅皮黃瓤,生吃起來口感涼甜解渴,烤蒸熟後吃起來口感軟甜,但卻缺少面的味道。 等到紅薯收完了,就該進行粉條的製作流程。紅薯粉條的加工尤以鮮紅薯為原料先加工成澱粉再加工成粉絲,也可以直接以澱粉為原料加工粉條。
  • 戰國七雄之韓國在禹州的興衰
    自古至今,禹州都是地勢優越,山水如畫,物產豐富,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周朝時候,各諸侯國對那時的禹州更是心嚮往之。在這一重大事變中,韓獻子主持公道,先力主趙盾無罪,後又保護了「趙氏孤兒」趙武,再後又力保趙氏後裔趙武重新得封,趙武最終成為天下聞名的忠義之臣。趙氏復出,屠岸氏滅亡,韓獻子擢升晉國六卿之一,並與趙氏結成了堅實的政治同盟。韓氏地位一舉奠定,遂成晉國六大部族之一。
  • 禹州:昔日為免皇糧特建無梁廟 今朝帶民致富開辦柿醋坊
    2020年5月24日上午,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素有"華夏第一都"美譽的河南許昌大美禹州之無梁鎮大木廠村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來自四面八方慶賀鑫康食品加工坊開業大吉的父老鄉親、賓朋好友載歌載舞,攜手慶賀「鑫康」柿子醋隆重開壇!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會像葡萄一樣甜丨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村民...
    我叫李興菊,是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六組的村民,在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下我家的產業得到了發展,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走上了致富路。這些年,我家的聯親幹部朱曉露和駐村工作隊的龍廷壽隊長向親人一樣幫扶我們。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葡萄採摘季 甜蜜迎客來
    ●本報記者 江嬋 正值葡萄成熟的季節,位於梅江區西陽鎮雙黃村的葡萄採摘園開摘了。一串串顆粒飽滿、晶瑩剔透的葡萄掩映在藤葉之間,散發著芳香,令人垂涎欲滴。尋味而來的遊客從梅城驅車約15分鐘,來到這個坐落於S223沿線的採摘園體驗農趣,給脫貧後的省定貧困村帶來了夏日生機。
  • 比禹州天氣更有溫度的是這1166杯的關懷!
    ▲愛心志願者帶著孩子捐贈書籍這個夏天,禹州嘟嘟生活(原:禹州微百渡)聯合全城10家飲品店,將所有原價¥10元以上的飲品以¥1.9元的價格公益售賣。▲小小志願者送故事書小小志願者還帶來了自己的故事書和新玩具,看到孩子們這一幕,現場溫度更加升溫,溫暖了在座所有人,這些小小的幫助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溫暖與愛。
  • 海內外方雷鄺氏宗親代表河南禹州拜祖懇親
    海內外方雷鄺氏宗親代表河南禹州拜祖懇親   中新網禹州10月24日電 (王秋蘭)日前,來自美國、香港及內地的方雷鄺氏宗親代表,到方氏發源地「華夏第一都」——河南禹州拜祖懇親。
  • 「多肉葡萄」為何成為爆款
    比如「多肉葡萄」,是喜茶人氣No.1的飲品,很多品牌都上了類似產品,甚至在時尚圈,也流行起「多肉葡萄」妝容、美甲  多肉葡萄到底有多火?  據喜茶官方公眾號總結,多肉葡萄,是喜茶的人氣No.1。  最近,古茗新上架的芝士多肉葡萄,也成為微博網友曬圖中的熱門。  7分甜最近也進入「葡萄閃耀季」,推出五款葡萄主題的產品,門店上的海報也由芒果黃變身閃耀紫。
  • 美國記者公開稱讚中國脫貧,但報導裡卻沒寫,還有種酸葡萄情緒
    來源:環球時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紐約時報》除了發布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防疫工作的文章,還刊登了一篇質疑中國的脫貧項目投資「耗費高昂」和「不可持續」的報導。不過,不少外國網民在看到這篇報導卻紛紛表示,中國的脫貧工作很值得肯定。而更奇怪的是,撰寫這篇報導的《紐約時報》記者,其實也在他個人的帳號上肯定了中國的脫貧項目。
  • 脫貧路上「種」下希望
    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贏這場攻堅戰,離不開農村肥沃的土壤。自戰役打響以來,我市各縣區紛紛出臺特色種植業精準脫貧扶持政策,提高了貧困戶的種植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農業發展需要龍頭帶動。
  •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展示(之二)——邢臺篇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展示(之二)——邢臺篇 2020-05-22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螺螄粉,脫貧大產業,《功夫學徒2》走近舌尖上的中國美食...
    短短幾年,螺螄粉從街邊小吃到如今電商熱賣的爆款,成為柳州的經濟支柱,為成千上萬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爆火」?學徒們又能否經受得住來自中國「黑暗料理」的考驗?本期,跟隨學徒們的腳步,去一探究竟,看一碗小小的螺螄粉,是如何變成柳州支柱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