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孤獨,誰來讀懂

2020-12-23 河南日報客戶端

文:周洋

老齡化社會是全球性現象,在我國表現得也比較突出。家家都可能面臨老齡社會的一系列問題,「空巢」老人的生活現狀也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近年來湧現出一批關注老齡社會的文學作品,其中,小說家弋舟的長篇非虛構作品《空巢:我在這世上太孤獨》比較亮眼。

《空巢: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作者:弋舟,出版單位: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弋舟的早期作品《錦瑟》和《平行》,都曾試圖探討「老去」對於人生的意義。這次促使他選擇關於空巢老人的非虛構創作選題,則源於2013年的一則新聞——一位95歲的空巢老人因害怕孤獨而割腕,這讓弋舟決定拿起手中的筆,寫出當下空巢老人生命中無法承受也難以言說的孤獨感。

在他看來,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其精神上的落寞和無助往往從年輕時就如影隨形、與日俱增。誠如書中所言:「如果說,空巢,衰老,對於我們還是未來之事,那麼,孤獨,此刻便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它柔韌地蟄伏著,伺機荼毒我們的靈魂。」

不以宣傳為目的,也沒有試圖給出解決方案,他把這次寫作的目的歸結為「以孤獨為名,只負責聆聽與記錄」。最終,他為我們呈現出「鄉間」和「城市」兩個平行時空中21位空巢老人的寂寞心事。

願意接受訪問,是老人們對他的信任。但在儒家文化長久浸潤的中國社會,老年人常常慎言、諱言孤獨,不願為子女帶來「拖累」,「不服老」的心態使他們刻意展現出樂觀、堅強、能幹的一面。他們寧願獨自忍受孤獨,也要把真實的內心世界隱匿於無形。然而,弋舟不僅順利完成了全部訪談,而且準確無誤地捕捉到人在垂暮之年的孤獨感。可以說,他是真正讀懂了老人的孤獨,箇中原因,或有三個。一是耐心傾聽,平等相待。除了必要的背景交代,每一篇訪問都是受訪老人以第一人稱陳述自己的故事,哪怕他們漫無邊際的訴說已偏離採訪初衷,作者也從不打斷。書中那位生病的老陸就說:「你別嫌我話多,你來我高興著呢,就是有個說話的人。」二是原汁原味,如話家常。關於這本書的寫作,弋舟寫道:「對於我寫作能力的考驗,在這次工作中只集中於一點——如何才能原封不動地採用老人的話語並且做到使其容易閱讀。」三是設身處地,理解萬歲。弋舟把每一位受訪老人都當作長輩來尊重,「他們提供出的密集的、帶著體溫的生命信息,卻不啻是向我這個傾聽者交付了一生的秘密」。他珍惜並敬重這樣的交付,不惜反覆修改推敲。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它讓我們以心相託。

讀罷全書,掩卷沉思。我們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聆聽他人訴說自己的心靈故事,是弋舟的訪談讓我們叩開了空巢老人緊鎖的心門。這是老人的善良,更是我們的幸運。

《河南日報》2020年6月19日13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孤獨是一種常態,讀懂孤獨,才能坦然面對孤獨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如是說到: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對此,求佛君深以為然。世界,唯孤獨,人生的最大常態!然而,男人與女人的孤獨,又不盡相同。男人的孤獨,求佛君是這樣理解的:這種孤獨,不是沒有朋友的孤獨,不是沒有伴侶的孤獨,這種孤獨,有時候就是一種「徵服卻得不到的感覺」,一種「表面其樂融融」而「內心疏離的感覺」。
  • 人到中年才讀懂《百年孤獨》:原來孤獨是寂寞的出口
    第一次聽說《百年孤獨》這個名字,首先就是被這個名字所吸引,"百年孤獨"這得多孤獨。出於好奇心,買來便開始讀,一下子痴迷了。有人曾這樣評價這本傳世魔幻之作:這本書會讓你如中毒一樣,越陷越深,一定要一口氣把它讀完。這本書出版於1967年,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 「唯一能讀懂」巨蟹座的星座,懂得如何,撫慰他們內心的孤獨
    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將自己不好的一面隱藏起來,因為誰都不希望在與外人接觸時,一眼就被人看出自己的問題,這跟女生化妝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將自己打扮漂亮,別人看著舒服,自己也自信,沒人會說總是素麵朝天的人就一定比化妝的人更真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一樣,只要自己的知己能懂自己,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就足夠了
  • 小區裡那些孤獨的老人
    只有在農村,常常看到獨居的老人,一年到頭,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兒女過來看看。平日裡,老人總是形影相弔的樣子,很孤獨。其實,在小區裡,也有很多孤獨的老人,尤其是在小城市裡。一個獨居的老人,每天連一個說話的地方都沒有,她的內心是多麼難受。嘈雜的菜市場裡,她還可以和商販討價還價,這樣的「聊天」方式,讓她找到了一點點溫暖。那些兒女一年到頭都不在身邊的老人,真的很孤獨。雖然小區裡人來人往,但是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並沒有多少言語和感情上的交集。
  •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愛與孤獨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話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個悖論,因為孤獨來源於愛。周國平老師在《人與孤獨》裡說「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
  • 空巢老人誰來管?外賣員送餐發現老人離世,淚崩自責:我來太晚了
    鄰居聽到後趕來,發現獨居老人已經暈倒在了浴室,小哥報了警,並且引導了救護車,但於事無補,老人已經去世了。小哥瞬間淚崩,自責道:"如果我能來早一點,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他表示那一瞬間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並呼籲社會多關愛空巢老人,雖然工作很重要,但是父母更重要。據了解,外賣是老人的家人給他點的,因為住得太遠,打電話還沒有人接聽,就想通過外賣小哥看看老人有沒有事。
  • 怎樣才能打開話題與老人暢談?英國「快樂聊天椅」讓老人不再孤獨
    傳統安度晚年的方式當然是子孫繞膝,但是在現代社會裡,這樣的方式是很多人的奢望,甚至因為子女無法生活在附近,老人只能孤獨度日,可能連正常的人際交流都做不到。很多熱心人已經注意到這種現象,想出了各種辦法來幫助老人。據報導,英國近來興起了「快樂聊天椅」活動,歡迎路人與坐在長椅上的老人聊天,慰藉孤獨老人。
  • 歐洲新聞| 老人獨自過節太孤獨,紛紛報警!結果警察竟真來了……
    由於今年特殊的防疫規定,許多人都無法與家人團圓,不少老人也沒能盼來子女晚輩們的到來,只能在家獨自過節。  綜合義大利Fanpage網站、Lasicilia網站消息,聖誕節當天,米蘭和博洛尼亞Alto Reno Terme 鎮的2名獨居老人在孤獨與寂寞中分別打了一通報警電話……  • 94歲老爺爺:「我啥都不缺,就是少個人陪我過節」  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博洛尼亞省韋爾加託市(Vergato)憲兵隊接到一通特別的「報案」電話
  • 沒有老人會享受孤獨 獨居只是各有各的苦衷
    老人無人贍養並不僅指金錢上缺乏支持,更多的是生活中無人陪伴,倍感孤獨無助。記者採訪20位獨居老人,其中奶奶14位、爺爺6位。在交流中發現,這些老人渴望與人溝通,對陪伴方面的需求都很強烈。不少老人提到,隨著身體機能的減退,自己對人生越來越沒有信心,也很缺乏安全感。「沒有老人會享受孤獨,老年人獨居,都有不得已的苦衷。」82歲的張爺爺說。喪偶式孤獨:老伴過世 我成了一個人在受訪老人裡,有6位是因為老伴過世而獨居。他們中,夫妻感情越深的,在一方離世後受到的打擊越大,也越不容易從悲傷中走出來。
  • 《0.5毫米》--揭露日本老齡化社會的問題:老人與性、老人與愛、老人與孤獨
    如果我們把這種對老人的關懷看作是表面化,那日本導演安藤桃子的《0.5毫米》絕對是從深度護理角度去講述老人的真實內心世界。這部電影時長三個多小時,運用超寫實的串聯故事的方法和表達來講述日本老齡化社會帶來的一些問題,主要圍繞老人與性、老人與愛、老人與孤獨這三個層面去講,由於文化差異的不同,或許有些角度一些觀眾是無法理解的,但不妨礙它是一部「關愛特殊群體」的好片。
  • 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1: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和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2:有緣無分,再怎麼強求,也是徒勞無功,一個人要走,那都是緣盡的人,再怎麼執拗,也拗不過緣分清淺,冥冥註定。
  • 日本網紅"出租人"孤獨的老人寧願相信騙子
    孤獨造成佔卜依賴症網絡社交媒體似乎讓人天涯咫尺,但是心的距離不一定靠近。「出租人」什麼都不做,卻滿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從中折射出日本社會的個體孤獨。曾有一名大學生搞社會實踐,他在繁華的東京新宿街頭抱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願意免費聽人訴苦,竟然有許多人排隊等著來說話。人們更願意把真實的自己暴露給陌生人。
  • 周星馳,喜劇的孤獨靈魂
    但是只有讀懂了他的悲劇內核,你才是真正看懂了周星馳。咖喱與辣椒喜劇之王從他的眼神中你能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從他的眼神中你能看到他的悲是深入骨髓的,不言不語,靜靜的站著,就能感受到他的孤獨與悲傷。記得好多年前,有一次半邊天主持人張越談到周星馳說,她曾經有一次在機場碰到周星馳,看到他一個人靜靜的蹲在一個角落,一頭白髮,像一個孤獨的老人,讓人不忍心上前打擾。其實那就是周星馳最真實的狀態,孤獨而靜默。在這個光怪琉璃的娛樂圈,面對各種指責,誹謗,你何曾見他站出來辯解過。
  • 《老人與海》,感悟生命、孤獨、人與自然的關係.
    故事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沒有太多複雜的情節,就是一個小編殘年的老人在海上捕魚的故事。但是,細細品味一下,卻發覺其中所蘊含著無數的精華,覺非一個老人打魚這麼簡單。一直陪伴在老人身邊的小男孩,給予了老人關心和理解,這是整個故事的溫情之筆。
  • 那些獨居在家的老人:怕自己孤獨地死去而無人知曉
    沒錯,「孤獨」是人活著,就必須直面和對抗的東西。可真正孤獨的滋味,有一群人對此卻更有話語權。只有一下下敲盆的「哐當」聲,在樓道裡孤獨的迴響。等到消防隊員趕來,只見一名骨瘦嶙峋的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地哀鳴,已有20多天沒來探望的同城子女,在被通知後,這才匆匆趕來。
  • 《百年孤獨》很難讀懂?其實七代人的故事只是七部畫風不同的大片
    這位作家就是莫言,莫言評價《百年孤獨》:這本書有著驚世駭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餘華說:在那些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看不懂的人說:「這本書的人名實在讓我望而卻步,我常常張冠李戴」,而看得懂的人說:「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將需要用寂寞來償還」。很多人說《百年孤獨》實在太難看懂了。
  • 老人孤獨死去留下80多萬遺產,生前家人寄來無數封信:請聯繫我!
    來源:東京新青年ID:tokyomen人活著的時候,可能很少想過將來面對死亡時的狀態,雖然人這一生都是在向死而生,可是,不走到最後誰能預料得到自己的結局?最近一部紀錄片,拍攝了一名孤獨死去的老人,被發現時都已過去很長時間,房間和遺體的狀態都很慘不忍睹……仿佛這世間是孤身走了一遭,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人。其實「孤獨死」不是一個特例的話題,在日本尤為突出,這次紀錄片跟隨一家專門清理孤獨死房屋的公司,走進孤獨死老人的家。增田是專門處理孤獨死的公司的社長,也是一名清潔人員。
  • 90後與鄉村老人扎心對話,戳中上億人軟肋:請等一等那孤獨的老人
    一段視頻裡,一位年輕人不斷地跟路邊陌生的老人打著招呼。一開始,所有老人都疑惑地看著他:你誰阿?誰家的娃啊?可漸漸地,老人們都露出了笑容。原來,這個小夥叫許凱。平常要上班的他,每周都會花幾天時間下鄉,陪鄉村老人聊天拍照。
  • 耄耋老人真的很可憐,他們的孤獨是年輕人無法理解的
    自從我回到老媽身邊生活,也已經兩個多月了,我越來越深深地感受到那些耄耋老人的孤獨和可憐。網絡圖片現在我專門回到母親身邊,就是想要好好地陪伴她照顧她,給她做好吃的飯菜,陪她嘮嗑,然而,她已經不再喜歡吃什麼山珍海味了,更多的是粗茶淡飯;也聽不清我們說的話,交流起來不太順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只能坐在她身邊,幹我們自己的事情,任由她一個人默默的孤獨的坐著
  • 【緊急通知】老人、兒童如何綁定醫保電子憑證?操作流程一文讀懂
    【緊急通知】老人、兒童如何綁定醫保電子憑證?操作流程一文讀懂 2020-12-26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