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2021-01-09 執劍在江湖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愛與孤獨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話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個悖論,因為孤獨來源於愛。周國平老師在《人與孤獨》裡說「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儘管自己的身邊可能有很多的朋友。每當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或許是你在夜深人靜時突然開始思考,或許是你聽了一首歌有些許觸動卻發現自己沒有人可以說,亦或許只是情緒的突然上湧,毫無徵兆的便落下淚來。我們總覺得孤獨,來自靈魂深處的悲戚。

但其實,我們本就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我們最後又將一個人走向終點。所有你遇見的人只是能夠陪伴你一段路的人,我們最終還是要學會孤獨。

有的時候一個人待著,覺得四周非常冷清,就想找些人來陪伴。可當你和別人混在一起時,卻又嚮往孤獨。孤獨時,又期待著有人能夠讀懂自己的孤獨,但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沒有人能夠真正地進入到別人的自我的世界裡,也沒有人能真正讀懂別人的孤獨。

孤獨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必須要經歷。必須要學會的事情。然而,儘管註定孤獨,仍然會感覺到孤獨的可怕和難以忍受。我們常常以長久的孤獨來換取片刻的歡愉。但其實,等到你真正地靜下來,你會發現,世界就是你的。獨處是自己和世界的對話。

說到底,在這世界上,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孤獨的?

我不以孤獨為榮,我以此為生。

相關焦點

  • 關於孤獨
    一個人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但不耐孤獨其實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我所認識的朋友中,越是豐盈的靈魂,越能夠敏銳地意識到殘缺,越有強烈的孤獨感。這與一個人的性情、地位、工作、職業、閱歷等等都沒有直接和必然的聯繫。因為心靈的孤獨和性格的孤僻是兩回事,兩者雖都不合群,但是孤僻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而自我封閉;而孤獨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而不能交流。
  • 「愛不會消逝、離去、死亡」——偉大的孤獨
    初次看到書名時,有想過「偉大的孤獨」應該是更偏向於隨筆感想類型的作品吧,而我向來不會太主動去看這樣的文章,所以對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是剛剛讀完兩章就已經完全停不下來了
  • 魔幻史詩《百年孤獨》:人類的孤獨,從來不會只有一種模樣
    還有小女兒阿瑪蘭妲,她的孤獨源於對純粹愛情的追求,愛而不得的悲苦與誤殺蕾梅黛絲的悔恨交替煎熬,終其一生,她都沒能擁有一份真正的愛情,大限來臨那天,她從容地帶著童貞,解脫了這一世的孤獨。布恩地亞整個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與烏爾蘇拉·伊瓜蘭的結合,儘管負擔著共同的良心譴責,但總歸是因愛結合。而在他們膝下的後代們,卻大多受著欲望的驅使而尋找肉體的歡愉,直到第6代才擁有了愛的能力,卻偏偏在愛中誕生的後代結束了整個家族。
  • 你的強大,源於你的孤獨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的一隅。
  • 《女性癮者》:有性無愛是最大的孤獨,一部用性探索人生的電影
    文|黏黏書怪如果一個人沒有愛的能力,遠比沒有性的能力更可悲!《女性癮者》——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就好像第一次吃葡萄的人吃了一個最酸的,她發誓再也不吃葡萄了。不過欲望這種東西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悄無聲息的便會盛開。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漸漸的,她的欲望成癮,甚至成為她排解孤獨和恐懼的方式。就像人渴了喝水,餓了吃飯,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扭曲,她的欲望中從來沒有愛,她也不需要愛。這才是Joe最大的悲哀,孤獨是人生的主題,如何戰勝孤獨是人生的哲學。
  • 「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心中有愛,才會享受孤獨
    換句話說,那些無法走出孤獨的人,或許意味著他們的內在是貧乏的。2.無法忍受孤獨的背後,是渴望愛一個無法了解孤獨,亦或很難忍受孤獨的人,是因為心中無愛,渴望得到愛。正如周國平說的:"孤獨也是一種愛。由於懷著愛的希望,孤獨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還可以用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話來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能享受孤獨,真正能享受孤獨的人,是因為心中住著一個愛的人,他心裡不虛。"
  • 平平淡淡的幸福不會有孤獨什麼歌?平平淡淡的幸福不會有孤獨歌詞...
    平平淡淡的幸福不會有孤獨是什麼歌呢?很多用戶在玩抖音的時候有聽到這個歌,但是不知道這是什麼歌曲,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找到這個歌曲,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個歌曲的歌詞,喜歡這個歌的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一起來看看,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務,那麼一起來看看吧!
  • 龔華華:成功源於孤獨中的不斷付出
    11歲才第一次看到鋼琴 年僅42歲斬獲中國音樂金鐘獎龔華華:成功源於孤獨中的不斷付出楚:你的父母並非藝術圈中人,但聽說他們為了支持你的音樂夢想傾其所有,甚至四處借錢,在上世紀80年代就花了8000塊錢,給你買了人生中第一架鋼琴。龔:是的,雖然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好,但是父母在我、還有我妹妹的學習上從來都是無條件支持的。沒有他們的支持和付出,我現在的人生和理想都無從談起。
  • 心靈愛語 | 孤獨之源
    孤獨之源當你感到孤獨時,要努力找出這種感受的源頭。不能逃避或沉溺其中。
  • 那深入骨髓的孤獨 ——讀《百年孤獨》有感
    一切正如書中所言:它的確是一處樂土,沒人超過三十歲,也沒人死去。馬孔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上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有趣的是,在那麼些錯綜複雜的人物之間,其實僅僅是在描述兩個男人:阿爾卡蒂奧和奧雷裡亞諾。
  • 心理學:孤獨不代表寂寞、可憐、沒人愛,孤獨是一種能力
    動漫大師宮崎駿說:「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默默地承受孤獨,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03人越成長越孤獨,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如果你認為,孤獨只是因為沒人陪伴,那就錯了。人越多的地方,越能襯託出孤獨。
  • 淺談孤獨,為什麼人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到孤獨?
    年少的孩子不會說孤獨,總會說無聊;愛過的人才深知什麼是孤獨,總覺得一個人的時候很孤單;不愛的人才深有感觸,體會到什麼是寂寞。無聊總是發生在白天,寂寞固執得總是要等到深夜,而孤獨卻像個中性人,白天和夜晚都可能佔據。
  • 孤獨的時候適合發的說說,句句走心,讓人傷感到落淚!
    一、喜歡一首歌會單曲循環,愛上一個人會不斷原諒,可是歌聽膩了,就會切掉,所以人愛累了,也該收起一而再三的寬容。二、追求自己喜歡的沒有錯,前提別惹人厭。堅持自己喜歡的也沒有錯,最好別以糾纏和打擾的方式。三、好像每次都是這樣,沒有例外。在我們最需要有一個人去依靠的時候,往往到最後都是一個人挺過去。
  • 《孤獨的價值》:孤獨,是最高級的自由
    文/葉小禾孤單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而孤獨卻總是在繁華喧鬧的時候,內心突然感覺莫名的孤獨,一種無人懂你的無助。日本哲學家三木清說過,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網絡時代,便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人人都有朋友圈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樂,還有許多不同的群。每天消息不斷,好像認識的人越多,朋友就越多似的。
  • 愛讀書的人,即使獨處也不會孤獨
    一個愛讀書的人,即使一個人也不會孤獨;一個愛讀書的人,每一個孤獨時刻都是成長時刻。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特質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他們碰到挫折往往會怨天尤人,碰到質疑就會奮起反擊。而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個人特質和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得到發展,他們樂於接受挑戰,願意不斷跳出舒適區。
  • 魯迅寫過一本書,扎了「孤獨患者」的心,為什麼沒多少人看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是出去玩,還是平時工作生活,都少不了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是捨棄自我、匯入江河,還是孤高自許、自行其是?兩種聽起來都不像褒義,但我們確實要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進行取捨。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偏好,吃東西有不一樣的口味;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有不同的說話方式。你是獨特的,你和所有人都不一樣,你有得天獨厚的基因、血型、外貌、性格,所以,為什麼會泯然眾人呢?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在某一領域的才能,所以,為什麼要人云亦云,做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呢?
  • 《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一個吃獨食的人的孤獨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曾經有個男性朋友跟我抱怨他的經歷,在肯德基用餐到半途時跑去上了回洗手間,結果一回來就發現食物已被收走桌面已被清理。
  • 原來,愛也是一種孤獨
    越是豐盈的靈魂,往往越能敏銳地意識到殘缺,有越強烈的孤獨感。在內在豐盈的襯照下,方見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諳孤獨也許正意味著內在的貧乏。孤獨與創造,孰為因果?也許是互為因果。一個疏於交往的人會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專注於創造也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
  • 《百年孤獨》:孤獨是一種常態,讀懂孤獨,才能坦然面對孤獨
    孤獨,真的是人生的一種常態。那種深入骨子裡面的孤獨,非經歷過的人不能體會!我們把自己儘量放到人堆裡面,放到各種人際關係之中,我們就不會孤單了?肯定不是的。中國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文化色彩。即使到了2020的今天,很多家庭,還是男人1個人在賺錢養家,獨立撐起一片天。
  • 「你好,孤獨患者」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到了「邊緣化人」,文中出現了一個詞,「孤獨患者」。相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陳奕迅的一首歌《孤獨患者》。的確,孤獨確實不是病,但是孤獨的痛苦卻是難以忍受。作為一個相對於孤獨的人來說,有時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但是那種痛苦會揮之不去,深存自己內心。有人說孤獨不是獨處,而是在別人面前為自己戴上了虛偽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