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
曾經有個男性朋友跟我抱怨他的經歷,在肯德基用餐到半途時跑去上了回洗手間,結果一回來就發現食物已被收走桌面已被清理。雖然之後店員向他誠懇道歉並送上全新的食物,可這個因為一時的孤獨無伴而帶來的不快經歷卻還是小小的傷到了他的自尊心。他說,一個人就是這樣不方便,如果當時有其他人在,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尷尬。
是啊。總是獨來獨往的單身汪大叔五郎即使因為工作習慣了一個人品嘗美食,也會有感慨孤獨的時候。如果有同伴的話可以品嘗更多種類食物呢。
感慨歸感慨,現實歸現實。五郎仍然是那個高大瘦削、西裝筆挺、拿著公文包穿梭在大街小巷找尋美食的孤獨的美食家啊。在工作之餘,他閒適地徜徉,風度翩翩,可一旦餓起來,就像是身上裝了小馬達,雙眼放光,走路帶風,一臉急切。讓人忍俊不禁。
有一回,和路邊偶遇的老頭兒們下棋的五郎,正下到關鍵時刻卻餓到無法思考,他一聲抱歉就扔下棋局疾走。直到吃飽喝足才回想起棋局只剩一步就可贏了全盤,他沒有遺憾地笑了。畢竟,那一刻,對他來說,吃才是最重要的事!
有人說,五郎吃什麼都好吃,一點都不挑剔也能叫美食家嗎?其實,漫畫原作者筆下的這些餐館小吃可都是作者自己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是他吃過覺得很好吃很想推薦給大家的美食,於是將這些美食融入到了漫畫創作當中。而且,我覺得並非要吃到多麼名貴的食物,得到多麼響亮的名聲才可以稱之美食家,那些涉獵廣泛尋尋覓覓又對食物惜之愛之的人也可以稱為美食家。後者更具有生活氣息呢,可以說非常接地氣了。
五郎對美食的態度,真是認真又純粹。在尋找的過程當中,他會自問:「這個時候我的肚子最想被什麼填滿呢?」。
在兩家餐館間捨棄其中一家的時候,他會對著那家店鞠個躬略表歉意。 點單的時候,他不僅細緻地搜尋有特色的菜品,還會關注其他食客們的選擇,從不讓自己錯過最受歡迎的食物和所謂的「隱藏菜單」。
等待的時候,他會觀察店鋪裝修環境,關心食客們的談話聲,在心中默默點評,甚至暗暗較勁兒。豐富的表情變化和內心獨白讓螢屏外的看客們欲罷不能。
用餐的時候,他會全神貫注地品嘗滋味,時而皺眉思索時而大喜過望,時而春風滿面時而大汗淋漓。食物的酸甜苦辣鹹,葷素不忌,這大概就是美食家的包容心吧,或者說口福。
結束用餐的時候,我們五郎叔要是滿意總會回望店鋪,在心中默念:「下次還會再來的哦」。
就是這部內心戲十足的美食番已經更新到了第六季,而五郎叔也陪伴了我們這麼久。真希望,沒有終結啊。不管是五郎飢餓時候的「咚咚咚」由近到遠的切景三部曲,還是吃到盡興時候燃起的「戰歌」都讓人覺得親切又深刻。
之前看日本NHK的一部紀實72小時紀錄片,拍攝的是秋田縣深冬的一臺自動售賣機,提供現泡的拉麵和烏冬。大雪天、深夜,總會有人結伴或者獨自一人前去吃麵。卡車司機用五分鐘不到的時間吃上一碗,然後說著「頑張ります」離開,上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中年大叔來到這裡,說要一邊吃得烏冬,一邊回憶以前的人生;獨居老人每天來吃一碗,機器會給他立即送上熱騰騰的拉麵;單親媽媽帶著孩子來這裡,說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是一個問題少女,學校和家裡都不順,她對孩子說,「要堅持對生活的夢想,一定要堅持,來這兒的話,誰都能找到自己的信念」。這樣一臺老舊的機器,四十多年了,計數器上顯示,賣出了將近41萬碗面,是不是也快速地治癒或者溫暖了40多萬個瞬間呢?所以即使是大雪天的深冬,即使只有髒髒舊舊的機器,即使只有掛在門廊上自己取用的調料罐和屋簷下的一套桌椅,他們也會來到這裡,然後把吃剩的湯麵和一次性餐具分開放到垃圾桶裡。這是最樸素的儀式。
《孤獨的美食家》裡,五郎常去的是各種街邊小店,家庭式的和食料理、路邊的烤串店、街角的居酒屋,點上小鍋、小菜,偷瞄一眼旁桌,再加些,隨性而至,隨吃隨點。沒有赴宴的緊張和節制,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節奏,與同一個屋簷下的食客,偶爾搭上幾句的店主,彼此都有著一種「Alone Together」的默契。好孤單,也好有人情味。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那些孤獨的奇奇怪怪的人要去深夜食堂,點想吃的東西,講自己的故事,聽別人的故事。他們吃的明明都是家裡馬上可以做好的味增湯、茶泡飯、貓飯、三明治啊。但他們只在深夜食堂相遇,度過一年一年,保持著萍水相逢、若即若離的距離。大概,就像我遇見的一個人吃燒麥、一個人吃炒肝的老奶奶一樣,他們享受孤獨,又有點害怕寂寞;他們渴望溫暖,又害怕熱情過度的負擔。
五郎雖然被作者貼上「孤獨」的標籤,在用餐的時候,卻絲毫不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哪怕別人都是成群結對,他是如此形單影隻。大概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溫柔相待吧。他總是關心著周邊變化,充滿著熱情與好奇,不會把自己封閉。他是柔和的,不與任何人為敵,也笑著接收陌生人的善意。
他在孤獨這條道上,活成了皆大歡喜的樣子。看似孤獨的人,只要他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美好的,活的就不孤獨,因為他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對話太多次,只是不分享與你罷了。而那些刻意迎合大眾,表裡不一的人內心才是真正孤獨的吧,因為不曾走心,何以暖心呢?
畢竟,誰也沒法篤定地說自己不會孤獨終老。而孤獨終老的時候,我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家門,一個人獨酌,一個人過早。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孤獨,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