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孤獨並不是壞事。只有孤獨才能享受的幸福《孤獨的美食家》

2020-09-03 牛腩粉漫畫

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尋找幸福。而今天我要講的作品就是以孤獨為主題的美食番,那就是深受吃貨熱愛的漫改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想必大家也聽說吧,在日本,它被譽為深夜檔電視劇金字塔,在中國也是深受吃貨的熱愛,影響力和知名度實非常大。

它原本是部漫畫,由久住昌之創作、谷口治郎作畫,1994年,它曾在扶桑社的《月刊PANJA》連載兩年,然後2008年,它又在周刊《SPA!》上恢復連載,由於負責作畫的谷口治郎老師,很遺憾2017年因病逝世,目前正不定期連載中。

我們看他漫畫的畫風,非常有年代感,而且很樸實,和現主流日系比相差甚遠。但是《孤獨的美食家》的故事就應該用這樣樸實的畫風,才能更加貼近生活,引起共鳴。

漫畫同時也展現了日本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JOJO的作者荒木飛呂彥曾經高度評價過這部漫畫。

當然,作品內容也非常樸實,但卻讓人看的津津有味,整體風格卻和市面上主流的美食漫畫不太一樣。故事主要是普通的上班族男主五郎到各個地方吃飯——而這也是五郎最自由的時刻,就如電視劇開頭一段旁白「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誰打擾,毫不費神地吃東西的這種孤高行為,是現代人都平等地擁有的最高治癒。」

原作漫畫中出現的各種餐館或者食堂,都是具有現實的原型的,漫畫讀者們可以憑著這部漫畫去日本各處地方尋找美食,簡直就是一份內容非常詳盡豐富的美食地圖。

日劇非常完美地繼承了原作漫畫的精髓,除了真的讓五郎來到真實的日本地方餐館吃東西之外,還跟那種美食紀錄片那樣,通過五郎享用美食時的視角以及其自言自語的美食點評,讓觀眾似乎就坐在五郎的旁邊,聽五郎說著各種與美食相關的趣事。雖然沒有什麼情節,甚至連對話都沒多少,除了五郎去聊工作的街頭晃蕩,就只有他在小餐館裡美妙進食的場景,而且90%的對白都是五郎的內心獨白,五郎的吐槽也是該劇的亮點。

吸引五郎的點有很多,通常他去的店都不是高級餐廳,而是街角不起眼處一個家庭經營的溫馨小餐館,五郎找到的這些店雖然風格都很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性價比高。

吃,絕對不是一件隨便的事。在一天工作生活順順噹噹地過去時,一頓飯決定著你的快樂能不能錦上添花,如果是一天的碰壁與暗淡,一頓飯可能是你能抓住的最可控的安慰,想必大家都有體會吧?

而且因為這個作品,令很多人熟悉了日本著名的男演員松重豐,在這名充滿魅力的大叔的演繹下,片中的主角井之頭五郎令觀眾印象深刻,以致於國內的日劇愛好者在別的日劇中看到松重豐,都會驚呼:五郎又出現了!

就算五郎吃的是很地道平常的日式家常菜,觀眾們都可以看得口水直流,因為五郎(松重豐)的樣子吃得簡直太香了(比王境澤的「真香」都要香)。

有一集裡有人問他:「先生你有什麼討厭吃的嗎?」他想了一下,說:「我什麼都吃的哦。」(當然演員本人不擅長吃辣,但還是忍住了,不得不佩服松重豐的職業精神)

對五郎而言,不是「吃菜要吃心,吃魚要吃尾,吃蛋不吃黃,吃肉不吃肥」才是美食家,而是看到新口味的大福上市能興衝衝地去買,吃到好吃的東西就能感到安心和幸福的人,就是懂得生活的美食家。

每次,都會被五郎叔在吃完飯後,露出的那個超級無敵滿足的笑容所徵服。一個中年大叔,因為美食,也可以變得跟少年一樣燦爛。人生的正能量啊,果然應該從好好吃飯,好好對自己開始~

很多人看完故事都會不知不覺喜歡上這個男主,不僅僅是因為他很會吃、很懂吃,更是他那種「一個人也可以好好吃飯」的生活態度。

五郎的演員松重豐就說過:「演員這個職業大多數情況下我認為是一種孤獨的作業,但是我並不從心裡拒絕這種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並不需要馬上與寂寞呀、悽涼等詞彙劃等號。正因為是一個人才可以得到的「自由」與「獨立」,再賦予一些積極向上的意義,我覺得在某些地方可以與獨自一個人享受美食這件事有相通之處,在這種孤獨中我是感到幸福的。」

一個人吃飯,不一定是寂寞,也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可能。當然劇中的五郎和扮演者松重豐都沒有成家,所以他非常明白。

這部作品也告訴我們,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人規定你的人生應該如何度過,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你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

END

喜歡本篇文章可幫忙點讚!並轉發!更多精品文章記請得關注!謝謝啦~

相關焦點

  • 有時候孤獨並不是壞事。只有孤獨才能享受的幸福《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尋找幸福。而今天我要講的作品就是以孤獨為主題的美食番,那就是深受吃貨熱愛的漫改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想必大家也聽說吧,在日本,它被譽為深夜檔電視劇金字塔,在中國也是深受吃貨的熱愛,影響力和知名度實非常大。
  • 《孤獨的美食家 第四季》孤獨的味蕾
        那集,牛肉蓋飯和鮑魚蓋飯讓五郎選,他不意思都點,就選了牛肉蓋飯,可是看鄰桌一家人吃鮑魚蓋飯又覺得鮑魚蓋飯也不錯的樣子,想起那如果有另一個人那豈不是可以都點了,可是轉念。。。。。。還是一個人好呢。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七季》孤獨的美食家從無孤獨之態
    雖然名字是孤獨的美食家,但大叔給我的感受並不孤獨,他一直都很享受一個人的用餐,這種姿態很打動我。一個人吃飯並不悲哀,還很隨性,如果能認真享受美食,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七季》最純粹的幸福
    看這部《孤獨的美食家》非常偶然,有一天老公跟我說,他看了一個日劇,整整三十分鐘,沒什麼劇情,臺詞極少,就是演一個人吃飯,他居然看進去了。我很好奇,一個電視劇沒有劇情、很少臺詞,只是吃飯是怎麼拍的,為什麼要拍這個?所以我也一起看了,此劇一入深似海啊,從此以後,那些曾經讓我讚不絕口念念不忘的好劇紛紛失寵,《孤獨的美食家》佔據了我心中好劇的王座。
  • 《孤獨的美食家》:美食不孤單,享受一個人的用餐時光
    美食不孤單,享受一個人的用餐時光你時常一個人吃飯嗎?或是有多久沒有獨自一人吃過飯?在科學上指出,如果一個人吃飯時不專心,往往會食不知味和沒有得到飽足感。不僅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也會無法享受美食所帶來的味蕾感受。
  •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孤獨讓我們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西雅圖》裡有一句話: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在我眼中,孤獨分兩種,一種是沒有享受過繁華世界單純的孤單,一種是歷經悲歡離合後,學會與孤獨好好相處。
  • 《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一個吃獨食的人的孤獨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曾經有個男性朋友跟我抱怨他的經歷,在肯德基用餐到半途時跑去上了回洗手間,結果一回來就發現食物已被收走桌面已被清理。
  • 《孤獨的美食家》美食家養成攻略
    由松重豐主演的系列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於4月30日在bilibili上線。這是bilibili繼該系列七季之後的再更新。第八季《孤獨的美食家》依舊用高品質內容和溫暖人心的治癒力得到站內9.9的評分,收穫了近150萬觀眾的在線追劇。
  • 真正層次高的女人,不是害怕孤獨,而是「享受」孤獨
    有些女人喜歡熱鬧,只有在喧囂的人群中,才能找到存在感,覺得自己活得有意義,在我看來,這樣的女人,是缺乏安全感的。可真正高層次的女人,她們能夠接受喧囂,也能享受孤獨。 -02-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孤獨的。表面上越是笑得開心的人,內心越是孤獨;而那些表面上風輕雲淡的人,他們的內心越是強大。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七季》每個人都可以是孤獨的美食家
    今年2月末一個人到日本旅行,當時有朋友建議,既然你那麼喜歡看《孤獨的美食家》,可以找劇中的店,一家家吃個遍。但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按圖索驥的話不就和這部劇背離了嗎?抵達東京,從成田機場坐大巴到銀座,再轉地鐵到淺草的膠囊旅館放下行李。十點多了,還沒吃晚飯,我晃晃悠悠在旅館周邊閒逛,還在營業的店有不少。在異國的第一個晚上,我選擇了一家讓人感到親切、熱鬧的平民餐館。
  • 《孤獨的美食家》:治癒、簡單、幸福,享用美食中的人生真諦
    「不被時間與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那一瞬,他隨心所欲,重獲自由。不被他人打擾,毫無顧忌地大快朵頤,這種高冷行為堪稱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 ——這是每一集《孤獨的美食家》的開場獨白。和中國的美食介紹類節目不同,《孤獨的美食家》的主人公是一個日本中年男子,甚至說接近老年也可以。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為五叔。整個片子的沒有出現什麼光鮮亮麗的人物形象。聚焦點就是單純的食物。而五叔每一集都會執著地尋找自己最想品嘗的食物,通過他的心理活動表達給觀眾。
  • 學會享受孤獨,才能找到自己
    在手機還未普及的年代裡,史鐵生用觀察來排解孤獨,觀人亦是觀己。在他「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精神也幾近崩潰,便和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看似孤獨的背後,卻有著無比豐盈的內心,在地壇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下,誕生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部充滿哲思和人性化的作品。有時候學會享受孤獨並不是一件難以企及的事情,在無人幹涉,無人打擾的狀態中,你或許能夠和自己面對面,找到內心深處的自己。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三季》有美食的人生何來孤獨?
    相比於《深夜食堂》「借著美食說故事」,《孤獨的美食家》對美食這個主題的詮釋要直接暢快的多。有時我會把《深夜食堂》比作是B級片,雖有涉獵但畢竟意不在此,而《孤獨的美食家》則是真槍實彈的A片,真材實料大飽眼福。大叔獨身沒有妻子兒女,就連朋友也是那種幾個月見一次或者幾年見一次的,因為工作原因遊走於日本的各個城市之間。因為角色的設定,也就避免了大叔的很多情感描寫,直接了當的進入了胃與美食的對決。
  • 《孤獨的美食家》孤獨了,吃點東西吧!
    由此我想到日劇《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漫畫改編劇在豆瓣上始終保持著9.3 - 9.4的神奇高分,2019年秋已進入第八季。「孤獨的美食家」魅力到底在哪裡?是孤獨,是美食,還是其他?對孤獨的認同「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在那短暫的時間裡,他可以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
  • 人生最好的修行:享受孤獨
    馬爾克斯在書裡寫到: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人似乎都害怕孤獨,但孤獨卻一輩子如影隨形。在變老的路上,與其抗拒孤獨,不如學會享受孤獨。
  • 《孤獨的美食家》玩轉美食 美食家養成攻略
    「在B站看叔吃飯才有nei味兒~「作為觀看《孤獨的美食家》的首選平臺,bilibili不僅用《孤獨的美食家》全系列給觀眾提供了最完整的內容補給,同時也用更符合受眾的互通玩法俘獲了觀眾的胃與心。此外《孤獨的美食家》和《東京大飯店》還吸引了B站內外大量UP主和素人進行美食復刻,這些PUGV內容不僅獲得了高人氣,也讓普通用戶學習了如何做美食和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由此以往,在B站邊看劇邊學習新技能,或許會成為UP主的一種新流行。以用戶為核心的生態發展理念,將視頻內容引向更有價值的服務領域,長視頻內容激發PUGV生活內容產出,bilibili正在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不斷改善大家的生活方式。
  • 《孤獨的美食家 第四季》人世間的滋味
    很早就想寫篇評論給自己十分喜歡的這部《孤獨的美食家》,但是從第一季到現在第四季都已經完結了,還是沒有完成。覺得如果再不寫點兒什麼,真的愧對這部劇集給自己帶來的溫暖。是的,《孤獨的美食家》就是一部帶著暖暖心意的溫馨小品。
  • 《孤獨的美食家》:納豆飯
    《孤獨的美食家》納豆營養豐富,在發酵的過程中,不僅黃豆本身的營養被留存,而且會生成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和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孤獨的美食家》如果你也看過日劇《孤獨的美食家》,是否也覺得劇中五郎瘋狂攪拌納豆的樣子十分可愛,讓你有一種馬上就吃一份的衝動。
  • 《孤獨的美食家》一個因為美食而選擇孤獨的男人
    《孤獨的美食家》是東京電視臺出品的美食劇系列,由溝口憲司,寶來忠昭,井川尊史等執導,田口佳宏、板坂尚、兒玉賴子等擔任編劇,松重豐主演。五郎吃飯的地方並不是日本的高級餐廳或是什麼有名的飯店。相比這些,他似乎更偏向於路邊不起眼的小食店或是藏在少有人知的街道中的飯店。
  • 孤獨者的生存選擇——當《深夜食堂》遇上《孤獨的美食家》
    二松重豐大叔剛剛飽餐了一頓,他邁著悠閒的步伐,輕輕吐出一串煙圈,感到無比享受。只不過他剛才拜訪的不再是深夜食堂,而是外出辦公之餘偶然尋得的特色小店,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從黑道小哥變成了孤獨卻自在的五郎。從表面上看,除了共享一位演員,將《深夜食堂》與《孤獨的美食家》聯繫在一起的重要元素就得算是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