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還能是這樣?《行走的文明》打開博物館的N種另類可能

2021-01-18 百度百科

疫情期間,藉助各種「雲看展」的活動,想必大家已經逛了不少博物館吧?

國內逛久了,想不想走出國門看一看呢?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推出《行走的文明》,將通過直播的形式,走出國門,探索世界各地眾多的奇妙博物館,帶你打開博物館更多的可能。

別擔心,這次的直播沒有作業,還在周六周日播出,非常友好。

在剛剛結束的首場活動中,《行走的文明》就來到了熱情的西班牙。第一期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就超過了60萬;第二期,更高達80萬人,觀看人數總計140萬+!

可見,一場不需要寫作文,沒有KPI,又乾貨滿滿的直播,是多麼得難能可貴!一連兩天的直播,都停留在了巴塞隆納這座城市,兩所特色迥異的博物館,讓人們驚嘆「你竟然是這樣的博物館」。

【文森之家】

《行走的文明》第一場直播,走進的是塵封了132年的文森之家。

作為一棟專門為夏季避暑建造的私人別墅,真的是「壕無人性」!

為此直播裡的網友,只能「別野」,紛紛酸成檸檬精。

不過這可不是一所簡單的「別野」,它更是一座為歐洲建築開啟了革命之窗的博物館。

要了解它可不能沒有點專業知識。看,有去過的網友就表示,看不懂就不好玩。

別擔心,《行走的文明》就是要讓你看懂不一樣的博物館,發現博物館的N多種可能。絕對奇妙,絕對特別,也絕對好玩。

要了解文森之家,首先要知道他的設計師——安東尼·高迪。正是這位世界建築史上天才式的人物,才這座「別野」成為了博物館。

高迪一生中設計過很多作品,種類繁多,有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除文森之家外,還有聖家族教堂、奎爾公園等坐落於巴塞隆納城市的各處。因此,巴塞隆納被稱為「高迪之城」。

機智的網友一言以蔽之,「巴塞隆納就是高迪紀念館」,說得太對了!

高迪的設計讓人驚嘆,能把高迪的設計「據為己有」就更棒了。鑑於大家無法擁有文森之家,如果能夠擁有文森之家的紀念品那也是極好的。

看,當主持人小姐姐的文森之家紀念耳環一出現,就秒變帶貨主播,大家紛紛大呼oh,my god,想要求代購了。

除了耳環讓人尖叫以外,文森之家的屋頂也漂亮的讓人驚嘆。據主持人介紹,文森之家每個房間的屋頂設計都獨具匠心,與眾不同。

這些天花板,不僅美,還有更神奇之處。比如,餐廳的天花板,竟然是用紙做的。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精美的天花板,它是紙做的,難怪有網友稱其為「豆腐渣天花板」。

豆腐渣工程竟然能夠那麼美,絕對是超出想像啊。

不過,面對如此美輪美奐的屋頂,網友關心的點,卻十分清奇啊。

看看,咱們勤勞能幹的網友,最擔心的竟然是,屋頂落灰了如何清理?

這心操的,莫不是真把這博物館,當成自己家了吧……

呃……不怪大家,置身這樣夢幻童話般的居室,難免要想像一下,住在此處的感受。連我們的主持人都在餐廳談起了吃蔥的話題。

原來,現在正是西班牙吃蔥的時候,還和山東吃蔥的習俗很像呢。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口味?口氣?

直播屏幕前,網友們親眼見證了文森之家——你竟然是一座可以住人的博物館!不少人已經蠢蠢欲動,想要買張機票去實地看了。

別激動,你去或不去,文森之家就在那裡。等疫情過去,再去不遲。在此期間,還是好好守候《行走的文明》直播活動吧。

巴塞隆納蠟像館

《行走的文明》一國雙館,第二期來到的是神秘而驚悚的巴塞隆納蠟像館。

和聞名世界的杜莎夫人蠟像館不同,巴塞隆納蠟像館致力於複製各種歷史和虛構的人物,用場景化的蠟像傳遞出故事性、神秘性。

直播中,栩栩如生的蠟像人物、逼真的技術,讓不少人嘆為觀止。

有網友甚至想要直接「動手」了。

蠟像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973年,涵蓋加泰隆尼亞的歷史、穴居人、太空人和銀行搶劫案等360尊蠟像。

而面對這300多尊蠟像,網友們最熱衷的活動,就成了猜猜他是誰?

而在這場西班牙名人無獎競猜的活動中,最具知名度、最高人氣的選手竟然是——唐·吉訶德!

對,就是這位主持人小姐姐口中,帶著中二熱血色彩的西班牙騎士,被我們的網友親切地稱呼為「小唐」。

而面對約翰·列儂和他的妻子小野洋子時,大家似乎沒有那麼靈光嘍。回復」謝賢「的朋友,你亮了。

猜猜他是誰的活動,雖然歡樂,但其實,整個巴塞隆納蠟像館充斥的是驚悚恐怖的氣氛。

整場直播中,不時會發出太可怕、好恐怖的感嘆。

特別引起「不適」的是小丑顛倒屋。

天花板在下,地板在上,隨時可能冒出的小丑笑聲,再加上許多逼真的細節,嚇到了不少人。

不過,別怕,有機智網友良心建議,可以把手機倒過來看,讓你一秒出戲,不再害怕。

或許,最好的辦法可能是,快點離開這個屋子。

然而,這位卑微求換房的小學生,沒有想到,這是一個恐怖蠟像館,下面的房間只會更恐怖

比如充斥著哀傷、死亡氣息的房間。讓網友感覺是一個太平間。

還有隨時會動起來的人像,感覺會轉動的眼珠……

不要以為這種的擔憂是多餘的,蠟像館不一定是靜止的。巴塞隆納蠟像館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蠟像館呈現出一種動態感,因此更加神秘驚悚。

這次直播就帶著觀眾感受了一下動態的博物館。藉助著窗外動態的場景,讓人們感受到身處搖晃的船艙中。

一個小時候的直播,眾多的蠟像場景,不少網友已經腦補了一出蠟像館夜驚魂的大戲了。真讓人經不住感嘆,你竟然是這樣恐怖的博物館!

當然,還有很多人,蠢蠢欲動,想要飛去西班牙,親身去感受一下,恐怖蠟像館的神奇了。

不要急,現在或許還不能親自出行。但是作為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全新打造的直播類科普節目,《行走的文明》會帶領大家去往更多不同的國家,走進不同的博物館,感受不同的文明。

除了此次的西班牙外,節目還將解鎖法國、荷蘭、義大利、日本等眾多國家的神奇博物館。究竟博物館還能怎麼玩?請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直播探訪海外博物館 首期文森之家引45萬...
    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據悉,《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圍繞全球國家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內容呈現。海外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和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第一季收官!我們有些話想說……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今天正式收官了!安德斯佐恩博物館也親眼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達拉木馬瑞典達拉木馬2020年4月11日-4月12日回到中國我們一起去往全球第三座紅點設計博物館,感受機場+設計+博物館的奇特組合碰撞出的藝術魅力
  • 打開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 一鍵領取免費海外深度遊
    如果你已經看夠了國內博物館中厚重嚴肅的歷史講解,如果你對於海外文化有那麼一丟丟興趣,那你不妨來看看將於今晚20:00播出的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雙面國家》,感受一下海外文化「不正經」的那一面。當建築藝術遇上恐怖蠟像館 熱情的西班牙人藏著怎樣的小秘密?
  • 新英才研學行走課程引入博物館資源,領跑國家美育教育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國博物館事業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近年來,中國各類博物館在場館設施建設、藏品保護研究、陳列展示和免費開放、滿足民眾需求、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全面升級:助力博物館完成數位化蓄能
    上線《行走的文明》,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近一段時期,直播越來越火,入局者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擺脫文博行業的困局,助力博物館實現產業復甦,同時也著眼於博物館更好地打造文博品牌文化,百度百科從2月底開始,就開啟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直播活動,涵蓋了包含西班牙、荷蘭、日本、澳洲、瑞典、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14個博物館,直播累計已經覆蓋近千萬用戶,百度百科把這個項目命名為《行走的文明》。
  • 墨西哥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瑪雅文明的教科書
    其實是因為語言的問題,所以對國外博物館沒有那麼熱衷的我,確實,被國立人類學博物館震撼到了,不愧是被譽為北美最大的博物館,墨西哥人在這個博物館下了很大的心血!這個巨大的知識寶庫,建立在墨西哥最美麗的區域,四周都是公園植被,環境特別舒適。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直播探訪南半球,體驗多元文化之都雪梨
    疫情之下,線下博物館的門關上了,但線上「雲看展」卻成為流行。一個月以來,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已進行八期海外博物館探訪。日前,節目帶領觀眾「雲遊」了西班牙、荷蘭和日本等地博物館,而本周,直播節目跨越太平洋來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帶觀眾領略了移民國家的多元文化和風情。
  • 《博物館奇妙夜3》中國首映 千人夜遊北京自然博物館
    復活北京自然博物館這一概念迅速打動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達成了這次合作,首次將發布會辦在了博物館裡。這個活動的創意是與影片非常貼合的。《博物館奇妙夜3》是2015年開年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爆笑的奇幻冒險故事會讓大家高高興興迎接新年,希望更多的人能走進影院去感受奇妙的旅程。
  • 每個人都需要博物館
    / 面對如今「博物館熱」,她從早期背講解稿變為自己寫講解稿/ 志願者的服務精神已經融入她的意識  在博物館外,曾燕伶研究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文明;走進博物館,她給觀眾講解大陸東方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
  • 愛即正義,《行走的文明》所有熱愛都值得被珍藏
    熱情神秘的西班牙,夢幻奇趣的荷蘭,精緻唯美的日本,古老莊嚴的澳大利亞,冰雪童話的瑞典,走過五個國度,最終《行走的文明》腳步踏上祖國的土地。地大物博的華夏大地,璀璨繁盛的中華文明,有太多特別的存在,有太多值得駐足的博物館。
  • 當堂吉訶德和高迪「同框」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打開交錯時空裡...
    3月1日,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第二期節目來到了巴塞隆納蠟像館,中、西兩位專家通過直播講解為網友們勾勒出了真實鮮活的西班牙文化。僅一個小時就吸引了近80萬網友觀看,這個數字是巴塞隆納蠟像館全年總遊客量的四倍。
  • 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一檔 「十萬少年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網絡直播課程,獲得22萬個家庭的追捧。法國奧賽博物館、義大利烏菲茲博物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德國歷史博物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俄羅斯埃米爾塔什博物館、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都參加了這場直播。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升級 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由腳踩溼漉漉的河邊,延伸至山頭田間、村落城鎮……時空鬥轉至數萬年之後,人們追尋文明足跡的最佳場合,也只有通過博物館了。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一部濃縮版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和工業文明進化史。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一種全新的數字博物館則將普通大眾與文明的對話距離拉得更近了。
  • 國際博物館日:小眾博物館 提升能見度
    夏夜,山西省太原市長風商務區,5座相連的紅色建築群格外閃亮,山西青銅博物館就坐落其中,建築外觀上的「紅鏽青斑」,與現代都市碰撞出別樣的火花。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5354家。除了許多為人熟知的綜合性博物館,還有不少像山西青銅博物館這樣的特色、專門博物館。
  • 一座玻璃博物館的跨界雄心|康寧玻璃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玻璃|...
    玻璃雖然易碎,但它的硬度卻是大於鋼鐵的」「我在玻璃行業做了這麼久了,從來不知道玻璃還能這樣玩」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文 | 本刊記者 蒯樂昊 發自上海全文約4455字,細讀約需10分鐘上海玻璃博物館在上海諸多博物館中是一個另類而不可忽視的存在
  • 今年我看過最潮的人,都是行走的博物館
    多多少少,會背負了一些來自國際的質疑和非議——大英博物館在保護文物上並不那麼專業,但他們深知自己在世界文化歷程中的使命,以之為首的英國博物館體系仍然是世界博物館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對於別人可能有些難,但「聚划算」辦得到。繼天貓聯手故宮搞了「代購」,在網購圈掀起一波清新而狂熱的古文化風,聚划算的「一呼萬 in 」,請來了大英博物館,搞了次真正的親密接觸。這意味著,不用真的去英國,你就可以買到大英博物館的深處的創意尖貨兒,讓我們來看看這次都尋到哪些寶。
  • 網際網路+時代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讓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順應這一主題,百度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啟動了「用科技傳承文明:AI博物館計劃」。同時,為了讓用戶更便捷地獲取博物館信息、了解知識,百度旗下的「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全面升級,旨在通過音頻講解、實境模擬、立體展現等多種形式,讓用戶通過網際網路即可身臨其境地觀賞珍貴展品,足不出戶逛博物館。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正式收官,用信息與知識開闢直播新賽道
    4月12日,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推出的線上直播類科普系列節目《行走的文明》正式收官。作為百度在知識直播領域的創新嘗試,《行走的文明》通過聚焦於全球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來展現各個國家的雙面文化,為宅家的網友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碰撞」體驗。
  • 150萬網友「雲參觀」世界著名博物館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推出了系列直播創新節目——《行走的文明》,第一站來到有著「歐洲之花」美譽的西班牙巴塞隆納,兩期節目分別帶領觀眾走進塵封132年的高迪「處女作」文森之家和西班牙文化的「集大成者」巴塞隆納蠟像館,直播累計吸引了近150萬觀眾線上觀看。  節目前兩期開啟西班牙文化之旅。
  • 【文明時代考古成果】磁州窯博物館
    【文明時代考古成果】磁州窯博物館 2019-03-06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