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麻煩您靠邊停車過來量個體溫作個登記……"2月4日下午3點15分,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紀委監委派駐新化鄉密寨村駐村第一書記羅吉海一邊招呼過村疫情防控檢查卡點的車輛人員,一邊拿出電子測溫計給車輛所有人員逐個作體溫測量,並提示其佩戴口罩。 雖然已是立春之日,但空曠的路上幾乎看到不到車輛和行人,陰霾的天空下時而颳起一陣陣春風吹在臉上依然冰冷刺骨,唯獨插在卡點帳篷旁那面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不停地發出"噗噗噗"的響聲。
羅吉海(右)對村民進行體溫監測。
"二組林老伯家人今天的體溫都正常不?全家人都沒有外出亂串吧?今天是哪個組負責跟進的一定要實時了解,做好思想引導和政策宣傳,入戶排查時各位要做好自身安全防護措施。"羅吉海走進卡點帳篷,一邊調度一邊安排工作。林老伯家女兒1月20日帶著丈夫從武漢返家過春節,於是全家成為此次疫情防控重點包保戶之一,雖然目前已經解除了醫學觀察,但羅吉海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一日三次安排幹部上門開展體溫監測。"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我們的職責就是要守護村寨平安,做通群眾思想工作,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不給黨和國家添亂。"羅吉海要求駐村幹部和村"兩委"成員提高思想警惕,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自從1月26日全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鬥打響以來,為了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嚴防死守,羅吉海組織駐村幹部和村"兩委"成員組成3個工作組先後20餘次下到全村3個村民小組133戶開展地毯式信息摸排核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掉一人、不落一項。"剛開始入戶做工作,群眾還是不理解,帶有牴觸情緒,尤其是很多老年人認為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後經過我們多次上門做工作,同時動員年輕人通過手機的抖音APP以及電視新聞頻道等,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對老年人進行宣傳教育,群眾才慢慢地認識到了此次疫情的嚴重性,開始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了。"談起密寨村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羅吉海信心十足,對全村1月初從外省務工回家過春節的68戶227人以及從湖北武漢返村的6人和密切接觸的12人基本情況瞭若指掌。"羅書記安排工作嚴之又嚴、慎之又慎,將責任壓實到網格裡,實行責任包保到戶到人,所有幹部24小時輪值,組織我們挨家挨戶開展宣傳動員,已經成功勸導喜酒席延辦2起,同時發放宣傳資料120份、貼標語71張、懸掛橫幅4條……"村支書葉正和對羅吉海的擔當履職和靠前指揮表示肯定。1月26日,接到縣裡下達回村指令後,羅吉海當晚匆忙吃完晚飯就與家人告別,從老家啟蒙鎮邊沙村驅車直奔新化鄉密寨村。出發前的那一刻,妻子帶著5歲大的兒子和3個月大的女兒為他送行,當懂事的兒子問起爸爸什麼時候回來時,羅吉海忍不住溼了眼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尤其是紀檢監察幹部,遵守紀律是勝利的保障,怎能因小家而耽誤工作呢?羅吉海明白肩上的擔子和責任。"如今感到虧欠最多的就是妻子,在沒能給她一個很好的安身之地時,是她一直默默地在後面支持我,讓我有了更大的勇氣和工作動力。"提及家人,羅吉海這樣說。"羅書記來後,我們村黨旗飄起來了,廣播響起來了,銅鑼敲起來了,群眾們都自覺起來了,相信在羅書記的帶領和鄉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體村民的支持配合下,我們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村民林澤明信心十足地說。"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大家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政府,撥開烏雲陽光很快就會出現在我們眼前。"羅吉海和村幹部入戶做宣傳時堅定地對群眾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馬紅梅
通訊員 楊函祥編輯 孫蕙編審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