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之玉,四會成器」
直播電商為玉石行業蓄勢,廣東四會「乘風」轉型
晚上10點,廣東肇慶四會市,天光墟翡翠市場人聲鼎沸。3000多個玉石攤位,一盞盞強光燈,將市場照得明亮如晝。
熱鬧之外,還有另一種忙碌。在四會的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數百個商家和主播團隊正在鏡頭前,忙得不可開交。
以傳統玉石交易聞名的四會,正在從直播電商中發現行業新藍海。直播熱如同一股漩渦,吸引四方客商來四會。
「一場直播6小時,最少能賣10萬元」
「3!2!1!開始!」下午3點半,隨著助理給出倒計時信號,環形補光燈亮起,24歲湖南姑娘錢美霞的直播正式開始。
她一邊介紹著手頭上的玉鐲,一邊熟練地用卡尺測量玉鐲的「圈口」。緊接著,手電筒的白光透過淡綠色的翡翠,玉鐲的「種水」和成色通過錢美霞面前的直播鏡頭,呈現給直播間裡的3000多名觀眾。
「喜歡!」「心水!」「種水不錯!」……一條條彈出的評論,讓剛剛開播的直播間火熱起來。
「秒空!」第一件商品被搶完,錢美霞繼續介紹商品。
「一場直播6個小時,最少能賣10萬元,多的話能賣50萬元。我還只是這裡的小主播!」
錢美霞以前在老家衡陽做過前臺、收銀員等工作。去年4月,她來到四會抖音電商直播基地當主播。
「剛開始哪怕直播間只有幾個人,他們評論兩句我都會很緊張。」經過培訓,錢美霞對銷售話術、直播節奏有了更好的把控,對玉石知識也更熟悉。
談起成為電商主播給她生活帶來的最大改變,錢美霞說:「這份工作讓我獲得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尤其消費者在後臺寫的長長的好評,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賣了一件產品,而是我的推薦讓消費者擁有了買到心愛之物的喜悅。」
「急招主播」「緊缺運營」
「我們公司差不多有20%左右的員工來自廣州和深圳。之所以選擇來四會,首先是因為這邊壓力不會特別大,其次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四會基地某入駐商家運營經理陳梓傑說。
在來四會前,陳梓傑在深圳某網際網路「大廠」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文玩玉器直播電商行業,興趣因此被點燃。多方了解後,他得知四會的玉石產業集聚優勢,堅定了在這裡紮根的決心。
辛奇是河北人,之前在深圳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參軍兩年。「現在我一邊學習玉雕,一邊參與直播電商的經營,既可以學一門手藝,也可以在對接消費者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他們對於產品的需求,這對我未來的發展很有好處。」
談到身邊一起從事直播電商工作的人,作為商家產品主管的辛奇感嘆:「人才還是很缺,希望有更多大城市的年輕人也能夠加入我們。」
像陳梓傑、辛奇一樣的直播運營、產品主管等崗位,是當下四會最緊缺的崗位。同樣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還有主播,四會的街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急招主播」「緊缺運營」等字樣的招聘廣告。
據基地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抖音直播電商基地落成後,至少為四會創造了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即便如此,人才缺口依然巨大,起碼需要5000-6000名從業者填補缺口。
點亮一個產業的未來
「我幾乎是從早忙到晚,7×24全年無休。基地300多個進駐商家,很多商家每天要直播18-20個小時,有點啥事兒都來找我。」河南人於航崇是四會抖音電商基地服務商廣東會心文化的運營主管。「自3月下旬籌建以來,四會基地入駐300多個商家,開設700多個抖音直播帳號,日銷售貨物超過20000件。」談到這些成績,於航崇如數家珍。
2017年,於航崇還是一家杭州網際網路公司的職員,參與經營一個與文玩玉石相關的平臺。後來,他發現直播電商和四會玉石行業結合的無限可能。
「他鄉之玉,四會成器」,這是當地人提到玉石產業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四會雖不是玉石的產地,卻是玉石產品的源頭市場,擁有從原料加工、成品、質檢、銷售再到物流的閉環式全產業鏈。其最大的優勢是貨品的豐富度及貨品涵蓋的不同價格的梯度。『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是四會玉石產業的最大優勢。而直播電商將這種優勢轉化成行業新的發展勢能。」於航崇告訴記者。
不過,直播電商初期在四會也遇到了水土不服。「人們通常習慣在線下實體店買玉石,因為覺得看得見、摸得著才能買到真貨。過去,玉石從四會的源頭市場到消費者手中,往往需要經過層層銷售環節,每個環節都會溢價,等到了消費者手中,自然價格高昂。」於航崇說。
「通過直播電商買到相對價廉質優的產品,但沒有權威檢測,還是會讓消費者心生疑慮。這是玉石直播電商行業最大的痛點。」於航崇說。
為了解決這一痛點,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建設了質檢物流一體化中心,實現了全流程規範管理。
如何保障質檢的權威性?於航崇說:「基地會直接邀請權威的珠寶玉石鑑定機構進駐,商家只要把貨品送到基地來,我們就會進行細緻的一物一檢,檢測完後每樣商品配一張鑑定證書,隨產品直接發貨,不合格的商品直接退回商家。」
於航崇帶記者來到基地一層的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四會實驗室。每天有近萬件的珠寶玉器產品在這裡經過鑑定並被配發鑑定證書。
數十個鑑定工位上,珠寶鑑定師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每一件貨品在這裡都有專屬編碼,經鑑定之後直接送達隔壁的物流中心打包發貨,大部分貨品都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下單、鑑定到發貨的整個流程。
「這間實驗室,平均每天檢測珠寶約1萬件。」談到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主任劉傑略帶自信地說。「還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商家提前送達實驗室的,即使像『雙十一』這種爆倉的時候,鑑定也不會出現延遲的狀況。」
「正在鑑定的都是外地的年輕人,挺不容易的。」談到實驗室的50多名檢測師,劉傑坦言。「這些檢測師都是珠寶鑑定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們每天要工作8-10小時。」
記者離開直播基地已是晚上9點。此刻的錢美霞,正在直播間推薦一塊翡翠玉鐲,陳梓傑和辛奇一個在策劃著下一個可能爆款的短視頻,一個正在積極回答消費者提出的問題。基地的質檢實驗室,劉傑正帶著他的質檢師團隊為每一件玉石產品出具「身份」。而於航崇正在一邊編寫招聘緊缺直播電商人才的啟事,一邊時刻待命,隨時準備處理基地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
基地燈火通明,與對面天光墟翡翠市場的燈光交相輝映,點亮小城的夜空,也點亮一個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