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尊王攘夷的中心:長州藩

2020-12-24 本心元創

引言:日本戰國時代,毛利元就領有中國地方120萬石。

毛利元就的孫子毛利輝元,和織田信長對抗。信長死後與豐臣秀吉妥協,加入豐臣政權,成為五大老之一。

在關原合戰中,毛利輝元更是成為了西軍的總大將,後因戰敗被德川家康減封至30萬石左右。

長州藩就是毛利藩,領有周防、長門兩國,根據後期檢地領地大概在37萬石。

由於藩債不斷增加,農民窮困,藩內各地不斷發生百姓一揆。

以村田清風為首的改革派上臺,採取緊縮財政開支的措施,重建鄉村統治。

周布政之助從開港的中央政局和海防發展出發,採取富國強兵和重商主義的政策,長州藩逐漸成為尊王攘夷派的據點。

經過1863年的八月十八日政變及幕府兩次徵伐長州後,與薩摩藩同為討幕的領導力量。

幕末長州藩的思想家吉田松陰提出了「一君萬民論」,主張天皇一人之下萬民平等。

其門下湧現出一大批明治維新的志士和軍國主義擴張的推進者。

相關焦點

  • 尊王攘夷!《銀魂》背後真實的日本幕末
    在尊攘、討幕運動中起領導作用,維新後參加起草《五條誓約》,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進奉還版籍、廢藩置縣,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稱為「明治維新三傑」。幕末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長州尊王討幕派領袖之一,奇兵隊的創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運動的志士。長州藩士,通稱晉作、東一、和助。名春風,字暢夫,號東行,化名谷梅之助、谷潛藏等。
  • 頭鐵無比的長州藩,是如何獨立進行攘夷,並且單挑四國聯軍的?
    而與此同時京都裡的攘夷派大臣和作為攘夷運動核心的長州藩聯起手來,奪取了京都的政治主導權,並最終成功讓朝廷下令命令幕府進行攘夷工作。當然了,這個命令最後在1863年幕府將軍德川家茂進京後不了了之,可是作為攘夷運動主力的長州藩卻決定,如果幕府不幹,那就長州藩自己來幹。
  • 他是浪客劍心的原型,也是日本幕末的武士縮影
    河上彥齋身高150cm,自年輕時便抱有尊王攘夷的思想,文久三年(1863年),由朝廷中公武合體派對尊王攘夷派發起的「八月十八日政變」爆發,彥齋於此時從長州出發,在池田屋事件(元治元年1864年)後不久抵達京都,並為尊王攘夷派的復興而奔走。
  • 《銀魂》背後真實的日本幕末時代
    在尊攘、討幕運動中起領導作用,維新後參加起草《五條誓約》,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進奉還版籍、廢藩置縣,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稱為「明治維新三傑」。幕末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長州尊王討幕派領袖之一,奇兵隊的創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運動的志士。長州藩士,通稱晉作、東一、和助。名春風,字暢夫,號東行,化名谷梅之助、谷潛藏等。
  • 長州藩經歷對外戰爭失敗和舉國討伐後選擇和薩摩藩共同倒幕
    「攘夷」的前提是「尊王」,天皇是日本的人間神,名義上高於幕府將軍。黑船來襲暴露出幕府體制的弊端,一直被封殺政治權力的下級武士開始蠢蠢欲動,攘夷是一個極好的情緒發洩口。薩摩藩、長州藩於是閃亮登場。
  • 隱藏在幕末的陰謀,長州藩火燒京都的計劃,如何被新選組破獲?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864年7月8日,負責維護京都治安的新選組在接到線報之後,突襲了一家名為池田屋的旅館,在這裡他們將揭開長州藩的陰謀,並將這個陰謀扼殺在搖籃之中。一、長州藩的陰謀1867年7月,新選組得到了來自京都所司代的情報,說是真町的一名商人——俞屋喜右衛門十分可疑,要求新選組對其展開調查。
  • 下關戰爭慘敗而歸,又面對幕府大軍徵討,長州藩要如何死裡逃生?
    一、作死作成朝敵國賊對於長州藩來說,來自外部的打擊,莫過於他們因為禁門之變而被定義為「朝敵國賊」。事實上,這也頗有一些諷刺意味,因為這個「朝敵國賊」的名聲,其實是長州藩自己爭取來的。眾所周知,長州藩是日本幕末時期的攘夷主力,所以他們在攘夷過程裡就非常激進。
  • 炮擊美法商船,長州藩挑起下關戰爭
    引言:1863年,在長州藩等尊攘派的推動下,孝明天皇發出了攘夷赦紙,幕府將軍被迫向朝廷保證在6月25日發動攘夷。6月25日,長州藩以久坂玄瑞為首的攘夷派(光明寺黨),斷然開炮襲擊了正在下關海峽的美國商船「彭布羅克號」。
  • 以倒幕為目標的薩摩藩,為什麼要聯合會津藩屢屢打擊長州藩?
    相比於幕府的軟弱無能,與西方國家籤訂條約和打開港口,各地方藩國則出現了攘夷的呼聲,進而這種攘夷的呼聲變成了要推翻德川幕府的呼聲。其中長州藩和薩摩藩無疑是最為熱衷於推翻幕府的藩國,長州藩展開了許多針對幕府的刺殺活動,而薩摩藩則暗中積蓄力量,意圖武裝推翻幕府。但是雖然說這兩個藩國在後來確實締結了同盟,可是在這之前薩摩藩卻聯合會津藩屢屢打擊長州藩,直接破壞了長州藩的攘夷大計,這又是為什麼呢?
  • 西南「四強藩」聯手,伺機推翻幕府的腐朽統治
    日本的開國和攘夷的爭論是就對外關係而言的,但經過長期摸索和碰壁,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不先改革內政,將無以凝聚全國人心一致對外,如此若攘夷則必然失敗,若開國則會被迫淪為列強的殖民地。新的思潮就此產生並開始了激烈的交鋒,那就是尊王倒幕與公武合體。「功山寺起義」的第二年是慶應元年(公元1865年),五月,一個名叫「龜山社中」的商會悄然建立了。
  • 幕末時期的傳奇之人,為明治維新指明方向的日本奇才——坂本龍馬
    不過與之相比,幕末的奇人坂本龍馬則更為神奇——他生前或許默默無聞,卻寫下了引領日本明治維新舉措的「船中八策」,也為薩摩藩和長州藩這兩個宿敵冤家奠定了聯盟的基礎,並形成了日後戰勝幕府的薩長聯盟,甚至於在其死後數十年揚名於日本。那麼究竟這位幕末奇人是怎樣的存在?他又有什麼傳奇之事呢?
  • 頭鐵無比的長州藩,是如何進行獨立的擊退,並單挑出四大聯軍的?
    2、第一次下關戰爭長州家族的計劃很簡單。他們計劃派遣軍艦和炮臺封鎖日本海和瀨戶內海的戰略要地——下關海峽。為此,長州藩準備了1000名士兵,加強了要塞的防禦,並準備了兩艘風帆戰艦"丙辰丸"和"庚申丸",以及兩艘蒸汽動力戰艦"壬午丸"和"葵海丸"。
  • 第一次長州徵伐,江戶幕府勝利,卻沒對長州藩趕盡殺絕!為啥
    第一次長州徵伐以長州藩的失敗落幕,在這場戰爭中,長州藩和國內外反動勢力勾結反對江戶幕府,奇怪的是,江戶幕府沒有對長州藩趕盡殺絕,不僅沒有,這場戰爭的失敗甚至絲毫沒有影響長州藩的戰爭潛力和倒幕政策
  • 浪客劍心:喚起腥風血雨的男人,如何見證幕末時代的變革與陰暗面
    這部作品由和月伸宏在1994年所著,其具作者描述故事背景也是從江湖時代的幕末時期演變到明治維新之後的故事,雖然人設有各種設定,但故事起源和時代的變革都遵循了當時歷史的背景。《浪客劍心追憶篇》也是講述整個幕末時代的真實寫照,從雪代巴初次相遇緋村劍心時所描述他能喚來血雨腥風,通過劍心作為暗殺者來體現幕末時期政權分割搶奪的陰暗面。
  • 日本幕末大河劇在演什麼?「幕末時代」東京歷史景點巡禮
    日本」這一次要帶大家一起來回顧幕末在江戶(東京)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與景點巡禮,若有看描寫幕末歷史大河劇《新選組!》、《篤姬》、《八重之櫻》、《西鄉殿》的讀者對這些歷史事件應該不陌生,而這一切就從美國海軍將領培裡來到日本之後正式揭開了序幕。櫻田門外曾發生著名的歷史事件「櫻田門之變」▋1853年:黑船來航江戶幕府的鎖國政策,在幕末面臨了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