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
一
四歲多時,我剛開始記事。那年,爺爺六十多歲。有一天,他買了雪梨,給我們幾個年齡較小的孫子吃。我記得那是一個秋天的午後,空氣異常清爽。他躺在竹椅上,眯著眼,四哥和哥哥分列左右,幫他捶腿、撓痒痒。而我則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率先品嘗雪梨了。秋天的雪梨飽滿多汁,異常清甜。兩位哥哥嘴裡饞著,手上卻不敢著急用力,一邊時不時向我張望,一邊慢悠悠地捶著撓著。直到我把大大的雪梨吃到一半,爺爺才微微睜開眼,說,「好了,吃吧。」兄弟倆如獲大赦,抱著雪梨張嘴就啃。那時的天空,也許晚霞如此絢爛,也許正升起縷縷炊煙,也許歸巢的宿鳥正輕輕飛過,而我,唯獨記得那雪梨真的很甜。
爺爺第二年就去世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幫他捶過腿、撓過痒痒。我不記得。我希望我有。我猜我有。因為老年人皮膚乾燥,末梢神經營養較差,容易出現皮膚瘙癢,所以他肯定不止一次地讓孫兒撓痒痒。但這種猜測也許是錯的,也許他皮膚並不癢,他只是享受孫兒繞膝的天倫之樂。
無論如何,我時常想念他,努力回想他慈祥的模樣。
二
好多年前,非常年輕的時候,有一天,一個非常「花心」的帥帥好基友,忽然對我說,他喜歡某某某。
「她長相好像有點普通啊,你不是喜歡漂亮的?」——當時還沒有「顏控」這個詞。
「她眯著眼衝我笑,笑得挺好看,搞得我心裡痒痒的。」
「你確定是心裡癢還是雞雞癢?」
「扯淡!」他頓了頓,「我想我愛上她了。」
「哪個女人你不愛上?」
「我是認真的!」
「這簡單,她都對你使出勾魂眼了,去追就是了。」
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是後話。
嗯,相信你的感覺,如果真的心裡痒痒的,那應該就是愛情了。
三
黃齡,《癢》
她是悠悠一抹斜陽
多想多想
有誰懂得欣賞
他有藍藍一片雲窗
只等只等
有人與之共享
她是綿綿一段樂章
多想 有誰懂得吟唱
他有滿滿一目柔光
只等只等 有人為之綻放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啊癢
大大方方
愛上愛的表象
迂迂
迷上夢的孟浪
越慌越想越慌
越癢越搔越癢
——就是這種感覺。
四
馮唐在《萬物生長》裡談戀愛時,在他女朋友身上找「痒痒肉」。讀到這裡,忍不住讚嘆一聲,「這淫棍『真懂』,真是深知戀愛妙理。」所謂戀愛,不就是互相找痒痒肉嗎?好奇,趣味,探索,彼岸,……找到痒痒肉,他們相信,這就是愛情,毋庸置疑。
不過還有另一個問題,愛情的保質期總是短暫,所以才有七年之癢。這種說法是錯的,應該叫「七年不癢」。七年了,原本相愛的人,已經輕視、忽視、漠視,甚至無視對方的痒痒肉,甚至已經完全忘記了痒痒肉這回事,沒有好奇,沒有趣味,沒有探索,更沒有向彼岸的出發和到達,這不才是真正的「七年不癢」嗎?
五
同學群裡,幾個同學不知道怎麼開的頭,在分享病情,
「我有神經病,神經性皮炎。」
「我也有。」
「我也有!好嚴重!」
……
無法相信,這是幾個醫學教授、副教授。真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我沒有說話,雖然我當時也深為皮炎所苦。我想到了夾心餅乾,人到中年,正像一塊夾心餅乾;而那層甜甜的夾心,就像我們身上那塊瘙癢異常的疹。神經性皮炎,壓力、焦慮所致外周末梢感覺神經高反應性皮膚瘙癢,熱、觸刺激可加重,外用激素可抑制。我知道,就是躲不了。
有一天休息,我預約了皮膚病醫院的門診,特地放慢節奏,坐著公共汽車搖啊搖,數著車站數目去看醫生。——我承認只是想暫時躲開一切,去聽聽醫生說話而已。接診的是個女醫生,年紀比我稍長,戴著眼鏡,氣質嫻靜文雅。
「是不是壓力太大了?」
「是。」
「放鬆一點。」
「好。」
我感覺再這樣下去,談話都快要結束了,
「我該怎麼辦?」
「放鬆心情,不要熬夜,適當運動。」
「還有呢?」
「我再給你開點藥。」
「好吧。」
門外的候診大廳坐著滿滿的人,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輕的男孩子女孩子,更多的是愁雲滿面的中年人。我還是早點走吧。
六
好吧,只有對這個世界敏感,才會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