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商業領域二十餘年,在國內最著名的百貨公司之一從門店總經理到大區總經理、再到COO直至CEO的經歷,讓現任中駿商業總裁牛偉積累了深厚紮實的商業零售行業經驗。
牛總個性低調,很難在網絡上搜索到他的專訪和觀點,然而在約定的採訪日期前一天,我們收到了來自他的一沓手寫稿,大約有十來張A4紙,寫得密密麻麻,是他對著採訪提綱一字一句寫下的回答綱要,為了節約時間,方便我們提前對中駿商業、對他有更深入的了解。見微知著,這沓手稿中傳遞出的認真、嚴謹與真性情,是我們對牛總最初的印象。
第二天清晨,在窗外的雨聲伴奏下,牛總和我們聊起了他與商業地產領域的緣分、職業生涯的成長、與中駿的相遇相知,還有他對中駿商業的如琢如磨,以及斑斕多姿的期待。
作為20世紀80年代畢業於南京大學法律系的「學霸」,牛總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電影膠片製造企業從事生產線管理。這個行業聽起來比較小眾,對他而言卻是一段有趣的記憶,累積了不少一線管理經驗不說,還差點加入演藝圈。其後,他又來到一家外資服裝生產公司,從生產一線到董事長助理,在業務和管理兩方面都頗有心得。
20世紀90年代,傳統商店漸漸不能滿足人們日漸豐富的消費需求,零售行業的升級蛻變正在悄然而起。外資百貨也開始踏足內地,彼時的牛總敏銳地察覺到,一個新的零售時代即將來臨。
憑藉此前在服裝、商貿企業積累下的豐富管理經驗,他加入了一家著名的港資百貨,從此踏入了全新的商業零售行業,並在之後十多年的管理生涯中,見證和參與著中國商業大步跨越的發展歷程。
看似不太有關聯性的行業轉身,其「底子」恰是牛總全面的管理能力與豐富一線實戰經驗的積累。牛總笑言,做他的下屬很辛苦,因為商業板塊所有條線他都做過,沒有什麼現場問題能瞞得住他。這份厚積薄發,也源於他不服輸、敢嘗試的拼勁兒。
很多年前,牛總曾接手過一家虧損嚴重的門店,當時集團正在考慮是否關店,憑著一股熱情與衝動,他和集團說:「請給我三個月的時間,再決定關不關。」立下軍令狀,帶著一腔熱情和堅定信心來到了「戰場」,現實卻似一盆冷水兜頭淋下——超過一半的店鋪空了,辦公桌上還有一堆撤鋪申請。怎麼辦?焦慮、急躁有過,開會時著急地拍桌子有過。但他靜下心來一想,就這樣「認慫」嗎?不輕易放棄的性格讓他冷靜下來,思考發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這家店到底要為誰服務?」這就是商業的核心定位問題。
想明白了幾個關鍵因素,比如目標消費者、門店定位和招商資源,接下來就是大刀闊斧地破局、解決困難。他一方面通過點滴成果使團隊重新振作,提升士氣,另一方面抓招商、抓營銷、抓管理,多管齊下,彼此促成。三個月時間過去,這家門店有了明顯的減虧改善,又經歷了大半年的調改,這家門店非但沒有關門,還扭虧為盈,其後也成了集團的高坪效門店,這一仗總算艱難地「打贏」了。
琢玉成器、百鍊成鋼。在採訪的過程中,牛總給我們的印象是平和儒雅的,但說到動容處,會明顯感受到他的銳氣與堅韌,正如璞玉溫潤卻質地紮實,叩之有金石之聲。
2019年對牛總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他遇到了煥然一新的中駿。這一年,中駿帶著對市場和未來進一步的思考,確立了以地產開發為「一體」,購物中心和長租公寓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核心業務發展模式。作為其中重要「一翼」業務的中駿商業(購物中心)則進一步明確了自身的戰略目標,承載起助力集團順利完成轉型的重任。
牛總與中駿並非緣起2019,他曾在做市場調研時實地考察過中駿·泉州世界城,當時就對這個項目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駿,牛總最先熟悉的人是集團總部行政人力資源總經理孫強。初接觸時,都很忙碌的兩人每每從晚上九點才開始「夜會」,從中駿發展聊到商業模式,從公司文化聊到人才戰略。如果說這幾次夜談讓他對中駿好感倍增,那麼後來與黃朝陽董事長的一席深談則真真正正打動了他。中駿一路走來的堅持、拼搏與求索,當下規劃和遠期目標……與黃董一見如故,許多理念不謀而合,也堅定了牛總與中駿攜手共進、打造商業未來的信心,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黃董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
對於處在快速擴張時期的中駿商業來說,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中駿商業總裁,牛總不僅要帶團隊,還要建團隊。「專業度、事業心是對商業人的基本要求,做商業人更要有理想。這種情懷要成為一種精神力量,成為一種自驅動。」對於團隊成員,他希望大家在中駿商業不只把工作看作是一個「飯碗」,更是自己職業的一次進步,在公司規模化發展中,有機會成為商業創造的參與者與成就者。他也說到,市場變化很快,團隊要更準確地判斷市場,更有想法一點,更有進取心一點。
而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有著更高的期待。
在中駿商業的校招中,牛總自己會去面試有興趣加入中駿商業的學生,提到商業、提到mall,他總能在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看到滿心的好奇與絢爛的憧憬。但他卻是誠懇地提醒這群小朋友們:這不是一個輕鬆的行業,要能造得了熱鬧,更能耐得住寂寞。如果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願意為這份事業付出堅持和努力,「那麼世界是你們的,未來寄托在你們身上。」
進入新十年,中駿商業該如何抓住新的機遇,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創造更廣闊的未來價值?中駿商業未來的藍圖當如何繪製?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不妨先聽聽牛總對中駿商業「以未來決定現在」的想法。
在他看來,改革開放以來國人消費觀的演變,從溫飽到小康、再到當下對精神層面的追崇,非常契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傳統的商業地產開發邏輯逐漸難以滿足創新經營的要求,消費訴求已變得多樣性與多渠道化。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會僅僅停留在來購物中心逛一逛,吃一吃……正因如此,市場機會猶在。
「我們如何做好自己?中駿做商業不是第一天了,但我們的團隊應該把它當第一天來做,以真實的初心去面對廣闊的消費市場,面對品牌方、供應商和消費者,攜手『利他共贏』。」在牛總看來,中駿商業版圖騰飛的「百城戰略規劃」,正是「落子恰在精彩處」。
「市場不同則機會不同,時機不同則戰略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消費趨勢和市場機會,前瞻性判斷市場,戰略布局業務發展方向,完善經營模式,強化組織能力,並沿著清晰的目標堅定地走下去。」牛總認為,要成就「一體兩翼」的核心業務發展模式,商業要創造未來更大的價值,我們需要借鑑同行優秀的經驗,立足自身優勢,走出一條屬於中駿自己的商業之路。
這條路要走好,「求同存異」是關鍵詞。中駿商業要順應市場共同的經濟規律和消費趨勢,在規模化發展中建立自己的差異化特色。因此,中駿世界城購物中心設定了三條產品線:都市流行、品質生活和都市奧萊,量身定製去應對不同的城市等級、消費潛力、目標客群,有針對性的服務好消費者。中駿商業要做的絕不是簡單的快速複製,而是要讓每個商業項目中有中駿DNA,包括建築高品質和高體驗感,以及融合獨特的生活、文化元素,結合新的商業經營模式,最終建立屬於中駿商業的市場標籤。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市場的新趨勢、新潮流每時每刻都在醞釀。在這個變化極快的世界裡,商業、地產、社區與人們的需求更加緊密相連,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更加滿溢而出。這對商業地產提出了「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期許,也和牛總對中駿商業這條特色化之路的期待不謀而合。
「我們是做全國連鎖化發展,信心來自於中駿集團的實力。市場消費的多元發展依然,創新業態蓬勃,網際網路新技術應用加速,行業優秀人才的商業情懷與職業發展同在,品牌方重視優質渠道合作,加上有優秀同業的先進經驗來學習借鑑,對中駿商業而言,面對如此豐富的市場資源,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說到這裡,我們仿佛從他身上讀懂了中駿商業的自信和憧憬。
直至採訪結束,窗外雨聲未停,晶瑩的水珠滑落在落地窗上,映出牛偉總一邊輕鬆作答,一邊敏捷思考的身影。此刻,他更像是一名久經考驗的行者,仿佛隨時都準備好帶上行囊、舉起旗幟,和團隊一起堅定地跋山涉水,前往春天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