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日前,百餘位住友機械產品標杆用戶、全國各地代理商到訪中駿集團總部,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住重中駿副董事長黃朝陽先生在分享會現場,與眾多嘉賓暢談「中駿之道」,共謀發展之路。
中駿集團,地產50強,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擁有製造業匠心基因,33載穩健高質發展,一步步邁向千億級目標。
住友機械,世界500強企業,擁有工程機械領域的尖端技術與經驗,並期望為中國的基礎建設提供世界級的產品和服務。
90年代初,當中駿還只是一家初涉機械工程製造與銷售的創業型企業之時,其與住友的合作與交流即已展開。
時間作為檢驗合作最有效的標尺。20餘載過去,雙方的對話與合作從未間斷,也由此確立了難得的、緊密而深厚的夥伴情誼。
2020年11月24日,在中駿集團關聯公司——住重中駿的邀請下,百餘位住友機械產品標杆用戶、全國各地代理商到訪中駿集團總部,並特邀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住重中駿副董事長黃朝陽先生,以多年之閱歷和思考為根基,與嘉賓們暢論「中駿之道」,共商共話經營管理理念。
認知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
認知大於事實。每個人所看到的都源自對世界和自己的認知。而認知的差異,不在於廣度,在於深度。這就是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持續為自我賦能,建構更高維度的認知體系和框架,以此實現改變認知、改善性格,進而改變命運。
戰略上要逆人性,戰術上要順人性
「以未來決定現在」是中駿的戰略理念。相比於決定未來做什麼,更關鍵的是,從未來的視角決定當下不做什麼。人生有很多誘惑,這其中就蘊含取捨,當然這是逆人性的,但做企業就一定要專注,在熟悉的航道上把事情做到極致,方有成功之機。所以我說:戰略無他,取捨而已。
但落到戰術上就不同,例如做管理,就不能逆著人性做,要從洞察人性的維度去思考和構建,制定令人信服的規章制度與獎懲機制,所以我的另一句話是:管理無他,洞察人性而已。
把最難的事情找出來,解決掉,這就是做正確而難的事
做正確而難的事,是中駿始終堅持的重要經營理念。在方向正確的基礎上,前提是知難,一定要清晰地知道所處行業中與經營相關的最難的事情在哪裡?併集中一切力量去攻堅,這就是正確而難的事,唯有解決,企業方有成功之可能。
利他共贏,所有人才能一起走下去
在合作上,中駿所秉承的精神與他人不同,我們堅持的是利他共贏。自1987始,這麼多年,與中駿一起創業的股東從未變更,與中駿一起合作的夥伴們均共贏發展。這就是中駿,摒棄自利,以共贏為目標,以利他為誠意,也唯有秉承這一合作理念,才能攜手諸位制勝致遠。
人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人力資源的構建
企業管理的本質是人力資源的構建,管理的核心在於人、在於組織構建,先人後事的核心是「誰來做」,人選對了才是解決事務的開始。所以,我現在50%-60%的核心時間都放在人才上,不斷推動並加強組織能力建設。
中駿將人力資源管理分為三個維度:人才選擇、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其中,「人才選擇」把關人才的入口,我們會花大量的時間並在重要的時間段進行面試,同時將選人標準也高度凝練為:能力、意願度、價值觀;「績效考核」建立客觀有效的評價機制,解決人員的出口;「激勵機制」將獎勵資源向高績效人才傾斜。
成功勝在思維方式
稻盛和夫的人生公式,人生的成就=思維方式(認知、價值觀)×努力(意願)×能力。在人生成就的等式中,努力和能力非常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思維方式,一個負值的思維方式會帶來否定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後果。只有三項都是正向的,才能相乘出更大的成就值。
——以上節選自黃朝陽主席《中駿之道》分享內容
聽完黃董的分享,深有感觸,對中駿文化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企業戰略、經營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飽和時代,企業如何突破瓶頸?」
「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激烈,如何培養內外賦能?」
「關於企業文化,怎樣才能更好地落地和傳承?」
在分享會後半程,大家踴躍針對戰略、文化、組織等多個維度進一步向黃董探討。
會上,住重中駿董事總經理楊澤湧先生也藉此回顧了與中駿的淵源:「自2001年應黃董之邀,加入住重中駿,至今已合作20年。」合作共贏、協力同行,這是楊總與中駿走過的路,也是對中駿合作精神的又一例證。
此次,參加「中駿之道分享會」之餘,嘉賓們也共同參觀了位於虹橋商務區的上海中駿企業總部園、中駿品牌文化展廳,並觀看了中駿品牌產品系列宣傳片,對上海中駿廣場等標杆項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自身能夠合作機械業務與中駿發展聯動亦寄予期望。
「認知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把最難的事情找出來,解決掉,這就是做正確而難的事」、「利他共贏,所有人才能一起走下去」……正如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所說,面對未來發展的眾多挑戰與不確定性,中駿集團唯有堅持「做正確而難的事情」才能不斷向前,實現中駿集團的百年使命、千億目標,堅定致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