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對父母坦白和同志男友出櫃,但連「奇葩說」最好的辯手都……

2020-12-24 ai向日葵的約定

你應該已經搶到過年回家的票了吧?想好給爸媽多少紅包了嗎?想好帶什麼吃的穿的用的給老家的親戚朋友了嗎?

如果你都準備好了,那你準備好了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嗎?——「找著女朋友了嗎?」、「啥時候能抱個孫子回家?」

沒錯,像你去年那樣打個呼呼,糊弄過去也不是不行,但萬一今年糊弄不過去呢?畢竟年齡比去年又大了一歲。父母應該比去年更著急了。如果真的吵起來,兩邊都急眼了怎麼辦?

「大不了就跟他們出櫃,跟他們介紹清楚,他們也許會改變觀念吧?」如果你有這個想法,我建議你最好先看看下面這段文字再說。

01

即使是最優秀的辯論選手,他們也無動於衷

就在一周前,辯論綜藝節目『奇葩說』舉行了一場「特別觀眾賽」,做了一場關於「說服」的社會實驗。

一直以來,『奇葩說』的觀眾結構都是年輕人,辯論雙方的勝負也是由這些年輕觀眾的「跑票」來決定勝負。而這次節目組選擇的觀眾是50個年輕人和50個父母。辯論的題目是「決意離婚的夫妻要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嗎?」

與以往不帶有明顯立場的觀眾不同,在這期中,年輕陣營和家長陣營的立場卻是十分明顯的。在現場,觀眾席上的父母幾乎全都選擇了正方,認為「應該要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再離婚」;而年輕陣營的觀眾則幾乎都選擇了反方,認為「即使孩子要高考也應該離婚」。

為了說服正方,代表了年輕陣營觀點的反方先是打出了「現實牌」,稱決議離婚的父母是藏不住感情不合的;緊接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稱離婚並非孩子所不能承受的;最後打出的是「價值牌」,稱追求自我應該是每一個人的價值所在,而非為了他人、為了孩子。

但面對反方辯手聲情並茂、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的辯詞,在坐的父母長輩們幾乎一票未動。

在聽取反方陳詞時,家長們的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節目中,作為導師的蔡康永說,「即使是一個玩鬧的立場,家長也不敢放棄堅持了多年的原則。」

02

是愛?還是傷害

實際上,從一場辯論、一個話題、一次投票,並不能以偏概全的得出「家長是固執的」這一結論。但不能否認的是,當年輕人在向父母長輩交流一種他們並不熟悉的觀念或態度時,長輩的那種無動於衷著實在年輕人中引發了共鳴。

在知乎上,對於這期節目中父母的固執話題引發了大量討論。

在一條高贊回答中,匿名答主寫道,「看到觀眾父母幾乎一致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改票的時候,我眼淚立馬就掉下來了,私以為我作為孩子最無法理解、最委屈的,就是父母固執的自以為是的正確。」

有很多人回復,「你不是一個人」、「原來好多父母都是這樣啊」。也有不少人指出,「父母自以為是的正確,是自我犧牲式的自我感動」、「讓孩子做自己人格和觀念的延續,讓人不寒而慄。」

這些話,又何嘗不是每一位同志的心聲。更何況,同志向父母「出櫃」,並不是去傳遞一個新觀念或是一種新想法,而是一個事實。一個真真切切不可改變的事實。

但在父母和長輩眼中,無論我們如何苦口婆心,如何告訴他們知識和事實,他們總會認為這是「小孩子不懂事」、「被西方有毒思想侵蝕」、「不管怎樣,終歸還是要結婚生子才對」。

殊不知,身為同志,我們生來就是少數,卻也天生驕傲。那些所謂「正路」、所謂「所有人的歸宿」,才是對我們的傷害。

03

身為同志,往往「無家可回」

作為一名同志,我們往往是沒有退路的。在面對困境與無助時,家庭通常並不是那個避風港。對於同志而言,要有「大不了回家,回家就好了」的共識並不容易。

回家、出櫃,對於同志而言,有時還意味著更壞的結果——來自家庭的暴力。

就在今年5月14號,青島初中生小碩就其性傾向及感情經歷發微博、留遺書,稱在出櫃後被父子抓著頭髮把頭狠狠往牆上撞。緊接著的6月5日,自幼「生理、心理偏女性化」的四川高三學生小陳跟家人出櫃後,發微博稱要跳河自殺,稱向家人出櫃後,父母「天天逼我」、「巴不得我死」。6月18日,警方打撈到小陳的遺體……

2019年6月,一項由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與性少數反家暴公益志願團隊共同發起的調查顯示,在2475份有效數據中,有超過六成的性少數受訪者在向家人出櫃後沒有獲得認同。而在這部分人中,有73%遭遇過來自家人的語言暴力,51%遭遇過來自家人冷暴力,36%被家人要求看心理醫生或者進行糾正治療。

值得注意的數據是,有12%的受訪者遭遇過來自家庭的肢體暴力,16%被限制人身自由,18%被限制通訊自由。

作為天生的少數派,從自我認知到自我認同,本就充滿荊棘。而在面對這世界的殘酷和偏見之後,卻也得不到至親的理解與支持。沒有家人理解的同志,累,不是身體的疲累,而是對過去沒懷念,對現在沒追求,對未來沒期待。站在人生路中間,前方無出路,身後沒燈光,四周全是隱藏著野獸的黑暗。

04

意外出櫃應急指南

向父母出櫃,得到理解與尊重固然是好。遇到頑固而暴力的父母,則最好冷靜並遠離。而更多情況下,我們能做的便是溝通。

當你意外出櫃時,可以第一時間將以下由同性戀親友會編寫的內容轉發給你的父母。[1]

Q: 同性戀需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A: 同性戀不是病,更不是心理變態,而是一種正常的性傾向。早在1974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已將同性戀一詞從診斷統計手冊中除去。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

Q: 同性戀是不是不正常呢?

A: 人們判定「喜歡異性是正常、喜歡同性則不正常」的標準,其實非常模糊。如果認為同性戀是少數而認定他們不正常,不需要重視他們的權益,那麼,來到中國、金髮碧眼的外國友人呢?我們是不是也認為他們不正常、不該尊重呢?「正常」是一種相對概念,對同性戀者來說,喜歡同性才是正常的。

Q: 同性戀是不是趕時髦才當同性戀?

A: 其實,自古以來就有同性戀的存在,只是過去在社會壓力下,他們必須辛苦的隱藏身份,所以你看不到罷了。現在社會越多元開放,人們就有越多選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對「少數派」的包容度也增加了,所以同性戀的社會可見度越來越高,造成「同性戀好像很時髦」的錯覺。

Q: 孩子是同性戀,是我做錯了什麼?還是孩子受刺激了?

A: 同性戀與異性戀一樣,都是一種性傾向,是與生俱來的。關於性傾向的成因,有多種理論。科學界公認,性傾向最有可能是環境、認知和生物因素在複雜的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多數人的性傾向形成於早年。近年大量證據顯示,先天的生物因素對於個人性傾向有重要影響。如果要問一個人為什麼是同性戀,和問一個人為什麼是異性戀,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只是概率不同罷了。

Q: 同性戀有沒有可能「變回」異性戀?

A: 沒有人可以選擇做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大多數人的性傾向,會在青春期的最初階段,在從未有性經歷的情況下得以顯露。雖然我們可以選擇依從,或是違拗自己的感情來行事,但心理學家認為,性傾向並不是可以自願改變的主觀選擇。目前有一些從事所謂「性傾向逆轉治療」的機構,但同性戀不是病。研究證明,這些「治療」的有效性存疑,且對求診者存在潛在傷害。

05

接納父母的局限性

「做自己」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何況本就身為少數。

但我們也必須正視,對於父母長輩而言,他們有著被教育了一輩子的價值觀、樸素常識與社會共識,甚至是上溯幾百年幾千年始終延續的價值觀。幾千年的傳承,他們自然不會認為有錯。他們也會想,為什麼就一定是最近幾十年的東西是對的?而違背他們所處的那個圈層裡的共識,對他們也意味著巨大的壓力。

就好比,長輩眼中的祖祖輩輩幾千年的傳宗接代都是歷史延續,為什麼這一代人要選擇不同?誰家子女要是不成家,父母長輩在他們的圈子裡就好像比別人低了一頭。

我們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幾千年來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不曾變過,於是一種文化與認知可以在幾千年裡適用,但當生產方式發生巨變時,文化自然也會劇變。

值得注意的是,當觀念發生衝突時,對抗並非是必然。正如蔡康永在節目中所提到的那樣,「辯論的意義,不是為了認同已經認同的價值,而是開創新的價值。」

本文為淡藍原創並授權轉載,上Blued小藍倡導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蔡康永出櫃14年 戀愛21年 他想說的你沒有懂……
    由頭是,蔡康永時隔多年在《奇葩說》上再談出櫃話題,現場飆淚~~~蔡康永直言「娛樂圈的人出櫃前都先來問我」;「出櫃導師」身份所帶來的壓力也令其不堪重負,自己「太孤獨」,一句「我們並不是妖怪,可以很好的活在這裡」讓人揪心。
  • 你出櫃了嗎?10件同志與名人出櫃的大小事
    瑞典男歌手Darin Zanyar帥氣出櫃:每個人都該驕傲活出真實的自己!「你從不知道我想出櫃但是有多難」10個同志出櫃前的各種掙扎出櫃是個人的事,我們應當尊重彼此的決定,你也必須為你自己的選擇負責。希望這裡的 10 點同志們在出櫃前的掙扎,可以讓你覺得,你並不孤單。
  • 《校花來了》再探同志出櫃問題
  • 《奇葩說》選手陳詠開勇敢宣布出櫃,曬男友甜蜜合影獲祝福
    說到陳詠開,好多人會不認識,但是看過《奇葩說》的都知道陳詠開簡直就是「小天使」一樣的存在。這幾年網上的風氣比較開放,大家對於各種性向的接受度都提高,但是對於公眾人物來說,直接公開還是有一些壓力的。8月27日晚,陳詠開男友在微博發布一張懷抱陳詠開的合影,並且配文:「我們終於合體啦」,陳詠開隨後轉發了微博並且稱:「未來多多指教。」甜蜜公布戀情出櫃。兩人都特意的發了帶桃心的表情,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是其中的意思也是非常的明顯了。尤其照片當中他們非常的親密,陳還躺在男友的懷裡,兩人"咬耳朵",就像是大家常見的情侶曬照一樣,非常的甜蜜自然。
  • 辯手都被淘汰了,《奇葩說》再也不是一個辯論節目
    《奇葩說》第六季最後一場淘汰賽結束了,坦白的說這一期節目很讓人寒心。《奇葩說》再也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綜藝成為《奇葩說》的主旋律。關於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這個話題,薛兆豐戰隊的表現很不錯。
  • 《奇葩說》,沒有奇葩也沒有說
    還有仿佛永遠自信霸氣的馬薇薇,灑脫自我的姜思達,甚至到節目後期的一些專業辯手熊浩、詹青雲等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閃光點,這些人交匯在一起讓奇葩說成了以「金句」聞名的節目。可最新一季的金句輸出竟然要靠楊冪,節目播出當晚楊冪的「金句」有四五個熱搜,坦白講,和以往節目中出現的令人驚豔的金句比起來,這些所謂「金句」雞湯得很明顯,而這屆選手甚至連一個可以拿來買熱搜的雞湯都找不到。
  • 《大說謊家》高顏值孫子「已公開出櫃」曾任DC同志英雄
    其實他演過多部電視劇、舞臺劇,也曾演出DC具有同志身分的超級英雄「光束俠」(TheRay),更是早已出櫃的男明星,現在與健身教練男友SteveBrockman穩定交往中,事業、愛情兩得意。▼羅素託維在《大說謊家》飾演海倫米蘭的「孫子」,戲份吃重。(圖/華納兄弟提供)
  • 《霍比特人》首領皆同志!大舅Richard Armitage出櫃!
    然而,你知道嗎?這部電影裡的絕大多數主角都是同志。最近又有一位電影中的演員出櫃了,那就是理察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他在《霍比特人》電影裡扮演矮人族首領索林橡木盾Thorin。關於(出櫃)這件事態度轉變,他表示轉折點就是因為母親的去世,曾經認為自己絕對一步都不能走錯,關於私生活如果說了太多或是表現得太明顯,擔心這將毀了一切,擊垮他的父母,他們不再為他而驕傲。
  • 奇葩說姜思達樊野正式宣布出櫃 姜思達出櫃對象是誰?(2)
    奇葩說姜思達樊野均出櫃,姜思達出櫃對象是誰?近日,奇葩說姜思達走紅網絡,因為他已經正式宣布出櫃,姜思達是同性戀的消息已經是眾所周知。此外,另一名在奇葩說上大火的樊野也已經宣布出櫃,這個高顏值的小夥受到很多女性觀眾的喜愛。未料,樊野實際上也是個基佬,之前一直在紐西蘭和男友住在一塊。
  • 『奇葩說』辯手陳詠開:我是雙性戀
    因為想做辯論方面的教育工作,他經由『奇葩說』來到大陸。『奇葩說』使得辯論有了一定程度的受眾,辯手們憑藉辯論有了養活自己的可能,而在臺灣和老家那邊,他們還沒有形成為辯論付費的習慣。早在15歲的時候,陳詠開就已經開始打辯論了。與中國的中學不同,馬來西亞的許多中學都有一個辯論的傳統,他們每年都會派校隊參加馬來西亞全國的中學辯論賽。當時還是觀眾的陳詠開,覺得學長姐們在臺上「說的不太對」。
  • 奇葩說第四季花希陳永開邱晨出櫃 姜思達樊野真的在一起嗎
    奇葩說第四季花希陳永開邱晨出櫃 姜思達樊野真的在一起嗎時間:2017-06-14 12:45   來源:海峽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奇葩說第四季花希陳永開邱晨出櫃 姜思達樊野真的在一起嗎 六六娛樂6月5日訊 《奇葩說》第四季正在更新中,這一季因為何炅的加入,高曉松的離開,有褒也有貶,但小編看下來,
  • 《超感8人組》男主演正式出櫃!「我當時需要有人跟我說『你就是最完美的自己』」
    Smith)出櫃了!他在最新一期的Attitude Magazine中分享他在德州的痛苦童年,而表演對他來說是一種避風港。在接受專訪時,史密斯非常坦蕩大方,他說自己當時就像許多年幼的同志孩童們,感到「永遠不可能做自己」。「我當時不斷的自我檢查,確保自己不會注視著一個人太久,或者讓其他人感到不舒服。」
  • 歐美娛樂圈15個演完同志片被啟發後出櫃的明星
    出演《蜘蛛俠》哈利·奧斯本一角的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因為接演了非常多的同志角色,加上他曾經出版的詩集,「同志詹姆斯、異性戀詹姆斯」。也更讓大家期待他什麼時候會大方出櫃。對於大家的關心,詹姆斯也很習以為常了。他也承認自己很gay,只是大家好像太關心他的性向了。
  • 那些被「出櫃」毀掉一生的人
    而現在,出櫃已不再是一個必敗的選擇。最近熱播的短片集《親愛的先生》,第一篇就講述了兩個男生向父母出櫃的故事。本集的臺詞感動了不少人:「你們應該知道,你們都是父母的孩子,但你們更是你們自己,你們要有自己的人生。」
  • 男子團體Blue出櫃帥哥團員公開放閃:我身旁的他,讓我以身為同志感到驕傲
    唐肯前陣子在IG上首次分享了和男友羅德裡戈裡斯(Rodrigo Reis)共度的親密時光,照片上可以看到他的燦笑和傾倒在巴西男友的吻中。但詹姆士其實並沒有預料到會有收到這麼多正面的回應,所以他把收到回應的激動心情轉發到推特上。「我昨天把這張照片貼到IG上,對於這些超讚的回應、留言和大家的祝福難以忘懷。
  • 《奇葩說》辯手們敢說敢評,不知敬畏,人民日報批巧舌如簧
    許知遠:我看了幾集《奇葩說》,我想問,你這個節目辦的,有什麼好爭的?馬東:對!《奇葩說》裡討論的問題,我在《有話好說》裡都討論過了。你問了這個問題,說明很多事情,你已經想明白了,那你就不是我們的受眾。大眾傳媒的作用不是討論最前沿的問題,是讓沒有接觸過的人接觸。
  • 蔡康永落淚談出櫃,盤點演藝圈的出櫃男藝人
    53歲的康永哥哭了,他在節目中真情流露的片刻,昨天吸引了無數人關注的目光。14年,蔡康永在節目中公開宣布出櫃,14年後,他在節目中這樣說:「演藝圈只要有人想出櫃了,會先來問我。而圈裡也有很多明星跟我沒那麼熟,他們會偷偷透過朋友繞來繞去的傳來簡訊,說他想出櫃了。」言辭聽上去頗為無奈。
  • 從普通大學生到奇葩說辯手,陳詠開是怎麼做到的
    「與人溝通竟然也可以是有個明確主題的」#成為辯手的開始 提起陳詠開,我們最熟知的關鍵詞無非是:奇葩說、辯手、馬來西亞華人…...,看過最多的影像也都是他在《奇葩說》上的精採表現。事實上,在節目之外的詠開,也只是個大學剛畢業的90後。
  • 奇葩說陳詠開出櫃?陳詠開曬出男友照片:未來多多指教
    很多人都是通過奇葩說認識了陳詠開,這個來自馬來西亞的陽光大男孩,憑藉小鮮肉的顏值,嚴密的思維,幽默的邏輯,軟萌的語氣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過從參加奇葩說以來,陳詠開就一直被質疑是同性戀。陳詠開出櫃了嗎?陳詠開微博承認出櫃,小編今天就來扒一下該事件的始末經過。
  • 盤點娛樂圈公開出櫃的藝人們~
    2012年11月10日,香港同志團體舉行活動,何韻詩帶同父母出席,並在臺上宣布:「我是同志」,宣布出櫃。她是繼黃耀明後,另一名公開「出櫃」的藝人。她在隨後的公開信中坦言,性取向是很個人的選擇,自己出櫃並非是想去要去大肆宣揚同性戀;並表示喜歡異性和同性的人群「本質上也完全沒有衝突的」,並表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模式的自由。  何超瓊VS俞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