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都被抓了,但身在中國的你卻不了解真實的維基解密......

2021-02-15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在一個顛倒的世界裡,假新聞得到自由傳播,揭露真相的人反會受到迫害和監禁。

 

被庇護整整2487天之後,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還是被英國警方逮捕了。時光荏苒,那個當年還是滿頭棕發、散發著陽光氣息的少年,如今,已經發福成了白髮銀須的國字臉老頭模樣。阿桑奇被捕的消息散布開後,除了政客的狂喜,更多的人們發出聲音是惋惜。

 

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被再次拎上桌面,公眾正靜靜等待著,看著它們將被各國政府以何種姿態重新定義下來。

阿桑奇被捕:「我們必須抵抗!」

不過,當事人要比任何一位公眾都顯地淡定一些,透過警車玻璃,他似乎心態輕鬆地比出了勝利手勢。但誰的勝利終將到來?人們不得而知。作為維基解密網站的創始人,阿桑奇收穫了大量「信徒」的追隨。現在,他們甚至在英國街頭抗議,拉出橫幅要求釋放阿桑奇,網際網路上的呼籲小組也隨之湧現。

 

這個被稱為「黑客羅賓」的網絡梟雄多年以來,以自創的「維基解密」網站為武器,將利劍指向全球各國政要。和斯諾登一樣,兩人都被視作「因言獲罪」的代表。他的武器到底有多鋒利,又剝開過怎樣的傷疤,才使得阿桑奇只能四處流浪?

誕生於在藝術家庭的阿桑奇從小就展現出不俗的個性,少時輾轉37所學校,自學電腦編程,年僅16歲便成長為一個黑客,以入侵計算機系統為樂趣。2006年,35歲的阿桑奇創辦維基解密,將所有的目標都專注於:探索秘密、改變政權。

 

 

這不是一個新聞網站,它卻與新聞息息相關。和維基百科(沒有關係)相似的是,維基解密同樣也是一個搜尋引擎。所以他們的官網住頁面非常簡約,一目了然。

維基解密官網

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你想要的信息,但網站或許並不會給出所有的答案。因為它不是百科,它不是什麼都知道,它只了解一種信息,那就是秘密。

 

就像一個黑匣子一樣,維基解密網站上吞噬了太多的秘密。這些秘密隨便拿出一件出來,都是足夠爆炸你眼球的新聞素材。

 

當然,秘密也有分類。在官網上,維基解密大致將其分為了:情報、全球經濟、國際政治、貿易公司,政府以及戰爭和軍事。你可以隨意點開其中一個欄目,就可以獲取那些可能會被媒體做成大新聞,也可能會被壓下不表的真相。

 

這個網站最新的一條爆料,停止在了2018年12月21號那天。

 

 美國大使館的購物清單

上面寫著:

 

今天,2018年12月21日,維基解密收錄了美國駐各地大使館發出的1.6萬多份採購請求。

 

在2018年8月的一份「戰術間諜設備」採購請求中,美國駐薩爾瓦多大使館要求供應商提供94臺間諜攝像機,其中大多數偽裝成領帶、帽子、襯衫紐扣、手錶、USB驅動器、打火機和筆等日常用品。美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也要求安裝類似的監控攝像頭.

美國駐哪國大使館也做好了分類

 

這還只是一份文件中攜帶的信息量,事實上,迄今為止維基解密已經發表過1000多萬分被全球限制的官方文件材料。在阿桑奇本人看來,他更願意將維基解密形容成一個圖書館。官網上是這樣描述的:

 

維基解密是一個跨國媒體組織和相關圖書館,由阿桑奇於2006年創建。專長是分析和發布大量數據集,這些數據集包含戰爭、安全活動和腐敗等受到審查或其他限制的官方材料。

 

也正因此,維基解密成為了世界上最受迫害的文件圖書館。我們庇護這些文件,我們分析它們,我們推廣它們,同時,我們也能得到更多。

反抗下去!

而在阿桑奇在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他將自己的心血更為形象和具體地描述了一遍:「這座偉大的圖書館是由許多人的勇氣和汗水建成的,它與一個強國進行了五年的對抗,卻沒有損失一本書。與此同時,這些書教育了許多人。在某些情況下,它讓善良無辜的人們擁有了自由。

 

如果未來阿桑奇真的被引渡美國遭到起訴,那麼他的「罪行」一目了然,早已全部寫在這個浩瀚的圖書館之中。

對於這樣一個非營利性,專門公開匿名來源和網絡洩露文件的圖書館,它的內部又是如何運作的呢?作為一個跨國媒體組織,維基解密的工作人員都是誰?他們在哪裡工作?又是靠著什麼活下去的?

 

「最後的信息自由港」

事實上,自從維基解密創立以來,他們可能唯一不會洩露的秘密,就是整個團隊的成員名單。從事如此危險的行業,更多的成員肯定是匿名存在。據阿桑奇自己在TED訪問中的描述,甚至在他們的團體內部,也不是相互認識的。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代號,他們會進行神秘地線上溝通。

約瑟夫·法雷爾:維基解密大使

但儘管全體匿名,但是公眾還是從以前的解密事件中,知曉了其中部分人員的名字。例如克裡斯蒂安·赫拉芬森、約瑟夫·法雷爾和莎拉·哈裡森。

莎拉·哈裡森和斯諾登

其中,莎拉哈裡森是維基解密的部門編輯,她與維基解密法律辯護律師合作,是阿桑奇最親密的顧問。這些成員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也和阿桑奇一樣,四處流浪。不過根據此前的報導,他們之前在冰島開設了一個分支。

 

此外,對於維基解密最重要的成員,也就是那些「洩密者」,實際上並不是固定的。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未來誰會擁有秘密,但只要這些人願意和維基解密聯繫,消息得到工作人員的交叉認證之後,揭密者就會幫助散播。

 

而這些報信者中,最著名的一位名叫切爾西·曼寧。也正是她提供的爆料,讓阿桑奇聞名於世,讓維基解密成為「全球最安全的信息自由港」揚名天下。

 

 她被判刑35年,後被歐巴馬特赦減刑

當時,駐紮在伊拉克某基地的情報分析員切爾西·曼寧把一個機密網絡中的數千份文件複製到光碟上,並將其標記為Lady Gaga的歌曲,以免被發現。回到美國後,她給《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打了電話,與維基解密取得了聯繫。

狙擊手的聲音和他瞄中的靶心

隨後就是那段令人震驚的美軍視頻,兩架美國武裝直升機向地面上的可疑敵人射擊,其中包括年幼的孩子,還有兩名死者,是路透社的戰地記者。

 

 

最後,就是資金問題。由於維基解密是一家非營利性的機構,所以他們的主要資金是來源於多方資助。在維基解密的官網上,也註明了他們主要的資助者們,大部分都是全球性的媒體機構。據了解,2012年維基解密籌集了近9萬美元,其中每天大約有1300美元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其中一些人只捐出幾美元。

另外,還有世界上其他的一些黑客組織,會為維基解密慷慨解囊。德國瓦烏荷蘭基金會在2009年開始支持他們,美國國家進步基金會也在一直贊助,據董事介紹,基金會成立僅6個月時,就收到了大約30萬美元的捐款,其中40%直接流向了維基解密。

 

相傳,在維基解密資金困難之際,斯諾登還曾出手援助過。

 

但現在阿桑奇已經被捕,維基解密開始「群龍無首」,日常運作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未來如果精神領袖真的被引渡判刑,維基解密的命運又會走向何方?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整個網站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了。而整個網站的發展,也和阿桑奇本人的命運密切相關。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阿桑奇開始受厄瓜多庇護之後,該網站的更新量大幅減少。

阿桑奇的小貓咪

而阿桑奇在足不出戶的近7年之間,出了每天都生活在英國政府無處不在的監視之下,還曾一度遭到斷網待遇。這樣的手段對於一個黑客而言,可能要比楊永信的電擊治療網癮少年,還要更狠一些。

 

他開始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比如在室內隨便小便、把自己的糞便亂塗到牆上,隨意騷擾市內的工作人員,虐待警衛。顯地無禮又粗暴,像極了一個被逼瘋的偏執狂。陪伴他的是一個紳士般的小貓咪,氣質也像極了阿桑奇。

望向窗外的小貓咪

 

但他始終沒有忘記維基解密,更沒有忘記追求的新聞自由。不能出門的他做了轟動的陽臺演講,據厄瓜多總理描述,他違反了庇護條款,繼續參與維基解密的運作,即使已經舉步維艱。此外,他還在使館內部安裝了電子和變形設備,繼續侵入大使館的電腦系統,封鎖了監視他的攝像頭。

 轟動一時的陽臺演講

即使稱阿桑奇為「鞋子裡的石子」的厄瓜多宣布解除政治庇護,英國警方強行將他帶離使館外時,他也不忘向公眾喊道「必須抗爭」。於是,崇拜阿桑奇的公眾們真的開始了抗爭。他們在英國街頭搞起了遊行,呼籲釋放阿桑奇。

還有「同為戰士」的斯諾登也開始為他發聲: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他,英國秘密警察進入使館把獲獎新聞的發布者拖出去的畫面會進入歷史書。阿桑奇的批評者也許會歡呼,但是這是新聞自由遇到的黑暗時刻。」

 

在這些人看來,他們的行為並沒有構成犯罪,因為他們只是揭穿了謊言和秘密。只要一個政府能夠足夠透明,他們的行為就會變成無用功,更不會掀起任何浪花。

 

在曾經The Colbert Report訪談中,阿桑奇談論也談到過他理解的新聞言論自由:

「它雖不是最終的自由,然而言論自由能夠監管政府和法律。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憲法中的權利法案說國會無權制定剝奪傳媒自由的法律。它把言論自由權放到比法律更高的地方,這些權利優先於法律,因為事實上是這些權利創造了法律。每一部憲法,法律中的每一條都來自於信息的流動。相似地,每一屆政府的選出都是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力所造就的結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維基解密,恰恰象徵了一種對新聞自由和信息透明的追求。

 

本公號歡迎讀者來稿,採用即有優厚稿酬,稿件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海外華人關注的熱點分析;

華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與奮鬥故事,本人親歷與採訪他人均可;

移民留學親歷過程與經驗教訓。

稿件要求真情實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視言論

投稿郵箱:fuchao@17getfun.com

加交流群請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轉發必讀文章並截圖,驗證後可入群。

商業推廣需求請發郵箱:fuchao@17getfun.com

相關焦點

  • 英法院拒絕「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保釋申請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英國一法院作出裁決,拒絕「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保釋申請。外媒曾指出,由於阿桑奇曾違反保釋條例,並被認定為有「潛逃風險」,獲得保釋的可能性並不大。資料圖:圖為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 維基解密不滿阿桑奇傳記片 撰長文炮轟:爛透了
    維基解密不滿阿桑奇傳記片   搜狐娛樂訊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領銜主演的朱利安-阿桑奇傳記片《危機解密》還沒上映,質疑聲就已經不絕於耳。這次的聲音恰恰來自阿桑奇創建的維基解密網站。  維基解密在自己的網站上發表了一篇4000字雄文,痛斥電影「將虛構偽裝成現實,片中描述的多數事件根本沒有發生,或者片中的當事人實際上並沒有參與其中。」該文嚴厲批評了片中對於網站披露大量駐阿美軍秘密文件一事的刻畫,表示貶低了丹尼爾-多姆沙伊特伯格的形象,並諷刺了主創將康伯巴奇漂染成白髮的做法。該文對電影的形容是「不負責任、適得其反、對人有害」。
  • 誰是維基解密的線人?
    有朋友還時不時地微信轉發給我:「吳老師,他們說你是維基解密曝光的美國在中國的線人,這是真的嗎?」我猜,這也是前不久有人造謠我拿美元的來源吧。今天有空我就研究一下,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早已謬種流傳的問題。 維基解密(WikiLeaks),是由朱利安·保羅·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等人創辦的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成員有來自美國、中國臺灣、歐洲、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政治異見者、記者、數學家以及公司技術人員
  • 維基解密(Wikileaks)
    Wikileaks(維基解密,又譯作維基洩密)是一個大型文檔洩露及分析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目的為揭露政府及企業的腐敗行為。該網站聲稱其數據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審查。「維基解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
  •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再度露面,支持者大喊:你的自由就是我們的自由!
    「你的自由就是我們的自由!(Your freedom is our freedom!)」1月13日,關押著「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警車出現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外,他的支持者們見狀迅速上前給他打氣。儘管隔著車窗,聲音也無法有效地傳達,但這些支持們還是設法告訴他要堅強,並表示:「我們不會讓他們這麼對你的。」路透社稱,阿桑奇當天是去出席法庭的聽證會,他只向法官確認了自己的姓名和出生日期,並表示自己不了解訴訟程序的任何內容。
  • 維基解密把川普送上總統位置,換來的卻是一句'我對維基解密一無所知'
    中文版本視頻如下:維基解密就像一個寶藏,」川普在密西根州(Michigan)說。「孩子,我喜歡讀維基解密,」川普在俄亥俄州(Ohio)說。總而言之,川普對維基解密的頌揚超過100次,一張阿桑奇的海報掛在共和黨辯論室的後臺。
  • 維基解密的爆料,讓默克爾總理陷入腐敗醜聞……
    星系花園·白羊月·維基解密近兩日德媒及歐洲鄰國的媒體在刷維基解密
  • 阿桑奇被捕後,維基解密直接公開全球600多G敏感文件,人人皆可訪問!
    無論黑客這一行為是「行俠仗義」,還是只是單純地追名逐利,大家都已經感受到「腥風血雨」來臨的前兆。阿桑奇14歲自學網絡編程,兩年後,16歲的他成功闖入澳大利亞號稱最嚴密的網絡並且全身而退。2006年,阿桑奇聯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維基解密。
  • 那個「天使」阿桑奇又回來了
    歐洲領導人一個個淪陷,而且都持續了兩年多。這讓奧朗德無法接受,他撥通了歐巴馬的電話,兩人唧唧歪歪聊得很不愉快。不過始作俑者,還是維基解密。」沒錯,「天使」阿桑奇又回來了。在過去的五年中,隨著創始人阿桑奇涉嫌性侵犯2012年避難厄瓜多駐英大使館至今,維基解密似乎進入了冬眠期。但是,一些跡象都在顯示維基解密正在努力重新恢復生機。五月初,它更新了機密提交系統——一個基于洋蔥路由的暗網網站,用以保證任何信息提交都是匿名的。這樣的洩密通道曾是維基解密的核心所在:讓每一個告密者可以放心地將秘密交出來,他們所面臨的風險無限小。
  • 都做了笞杖徒流——朱利安·阿桑奇
    ,故歐巴馬政府認為,根據美國相關法律規定,維基解密所發布的文件不具有法律規定的證據效力。 你看,他不是跟《紐約時報》開撕,就是繼續跟網友打嘴仗,並且大言不慚地聲稱,如果選舉是基於全部的選民投票票數的話,那麼他在佛羅裡達和加州贏得的票數只會比現在的更高。 所以,對於美國人民不按照常規套路選出來的最高元首,對於川普這樣一個不按照常規套路出牌的新任總統,我們無法用正常的思維邏輯去推測他下一步的行動。
  • 學術聲音 透過「透明性」,解密「維基解密」
    儘管阿桑奇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出現在銀幕前了,但維基解密卻從來是大眾神經的興奮劑。巴黎恐襲後,一份「維基解密」發布的CIA Red Cell(中情局紅細胞)關於「如果讓外國人看到美國作為一個恐怖主義的輸出國會如何」的特別備忘錄,劍指美國與IS的曖昧關係,又引起一場輿論風雨。以「透明性(transparency)」自我標榜的「維基解密」,以其介入政治領域的巨大影響力而為傳播學者青睞。
  • 美國引渡阿桑奇遭拒,這個男人憑什麼讓美軍聞風喪膽?
    擁有一頭銀髮的青年阿桑奇 來源:新聞視頻美國的「眼中釘」網際網路的江湖上,開始流傳阿桑奇的名聲,是在他創建「維基解密」之後。2006年,「維基解密」公開的首份文件,即為由索馬利亞反政府武裝「伊斯蘭法院聯盟」的領導人謝赫·哈桑·達赫·阿威斯籤署的「秘密決定」。雖然該文件的真實性始終沒有得到確認,但維基解密開始小有名氣了。阿桑奇認為,公共治理機構的秘密文件和信息的透露,對大眾來說是件有益的事。他真正和美國政府結下「梁子」,是在2010年。
  • 朱利安·阿桑奇:不能不說的秘密
    我是搞新聞傳播學的,阿桑奇與維基解密及其對全球信息傳播系統、權力監督機制產生的影響,是我的專業範疇;同時,新聞系出身、新聞學院任教的我,歷來崇尚樸實、流暢的文風,反感炫技式的花哨與華美。 我們的配合可以算是天衣無縫。當然,我們兩個都是有豐富的翻譯經驗的「老手」,分別出版過四五本譯著了,對於技術和細節問題,早已輕車熟路。   這裡多說一句吧。其實「沒有翻譯腔」誰都能做到,一點也不難。
  • 阿桑奇揭秘黑客傳奇:網絡羅賓漢思想形成史
    去年的維基解密事件讓阿桑奇成為網際網路歷史上最飽受爭議和關注的人物之一,在近日引入的中文版《維基大戰前傳Ⅰ》中,阿桑奇本人提供了上世紀末第一代黑客人的傳奇故事,對於正在撰寫自傳的阿桑奇而言,該書是目前唯一他親自參與提供內幕的傳記。
  • 維基解密「吹哨人」切爾西·曼寧獲釋,本周曾在獄中試圖自殺
    她拒絕為美國政府對維基解密案的調查作證。一位美國法官已下令,維基解密「吹哨人」切爾西·曼寧應立即從監獄釋放。此前這位前美國陸軍士兵因拒絕在大陪審團面前指證阿桑奇和「維基解密」而被捕。本周三曼寧曾試圖在監獄中結束自己的生命,經過急救後,從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拘留中心轉移到醫院,目前正在康復中。
  • 阿桑奇的貓是間諜?
    自阿桑奇被捕以來,他的貓也備受網友關注。據外媒最新消息,厄瓜多駐英大使暗示這隻貓在使館期間一直從事間諜活動。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維基解密主編克裡斯汀赫夫松(Kristinn Hrafnsson)稱,厄瓜多高級官員正在編造有關阿桑奇在大使館的各種奇葩行為,以及編排他的貓是間諜,來轉移人們對他被「可恥地驅逐」出庇護中心的注意力。
  • 維基創始人遭受非人待遇,聯合國人權專員:害怕看清我們的民主
    「西方的民主,在阿桑奇進入大使館那天就死了」、「謝謝你,挺你阿桑奇,我們的民主並不是民主,只是一種假象」這些都是西方網友在聯合國人權專員邁爾澤社交網絡下的留言。邁爾澤一直在關注著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狀態,但是自從去年4月以來,阿桑奇遭受了非人的精神折磨,在這一年中,阿桑奇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人權專員邁爾澤為了拯救阿桑奇做出了多次的努力。
  • 朱利安·阿桑奇:真正的黑客,敢於用自己的生命演繹一部諜戰大片 UF Maker100
    多年後,首席檢察官在法庭上描述阿桑奇幾乎不受限制地訪問那個系統時說道:「他就像萬能的上帝那樣逛來逛去,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某天深夜,阿桑奇侵入系統時發現系統管理員也在線上,便試圖聯繫他:「我已經接管了系統」。但管理員沒有搭理他,於是阿桑奇給他留了一條消息:「我在你的系統裡玩得很開心。我們沒有做任何損害系統的事情,反倒在有些地方給它做了些改進。請不要通知澳大利亞聯邦警察。」
  • 斯諾登呼籲川普赦免阿桑奇:請恢復他的自由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4日,美國國家安全局前承包商僱員斯諾登在社交網站上發文,呼籲美國總統川普赦免「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斯諾登向川普表示,「請恢復阿桑奇的自由。只有你能夠挽救他的生命。」
  • 速寫阿桑奇引渡聽證會|你們的旁聽人(五)
    人們就是不敢冒這個險,德金的大部分委託方現在都接受了認罪協議。德金先生同意愛德華·菲茨傑拉德的暗示,即朱利安·阿桑奇認罪協議的條件可能是他要交出維基解密的線人的姓名。愛德華·菲茨傑拉德問德金,川普政府起訴阿桑奇是否有政治決定。杜爾金說,沒有新的刑事司法方面的考慮導致了具體路徑的改變,這很可能是一個政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