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請你把醫生當個人看吧,就是和你一樣會渴會餓也會累的人!
來源:醫脈通
作者:常乾坤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近日,一段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沒想到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你給錢了嗎?免費喝的?」、「葡萄糖交錢了嗎?隨便喝嗎?」甚至還有網友炮轟:「這錢是算病人頭上?」
圖源:網頁截圖
據悉該醫生名叫鄭濤,是陝西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當天,鄭濤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歷時約4小時,凌晨4點剛下手術臺。由於手術中途不能喝水,嗓子都快「冒煙」了,加上又餓又累,就直接喝了一瓶含量5%的葡萄糖水。
面對網友的質疑,鄭濤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
第一,在手術區只有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如果說我們做手術時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面對此情此景,還真是令人寒心!對此,醫療大V@協和醫生Do先生 聲援稱:「凌晨四點才下手術,喝一瓶糖水都不行麼?另外這水並不好喝。如果能正常吃飯,誰願意靠這個補充體力?難道以後做到凌晨的手術,中途先吃一份宵夜再回來手術?」
圖源:微博截圖
不過還好,除了這些鍵盤俠之外,還是有很多人非常理解和支持鄭醫生的做法——
@飛虎破冰:為什麼有那麼多挑刺的噴子呢?醫生也是人,需要喝水吃飯,為了挽救每一條生命,寧願不吃不喝,下手術臺喝一瓶葡萄糖水怎麼啦?為什麼不看看他們在手術臺上的時間,以及救治病人的那種敬業精神呢!多多設身處地想一想,手術臺上的醫生真不容易!換個角度想想吧!
@魚魚:醫生確實很辛苦!去年剛做了一次手術,我中午被推去的時候前面一臺手術還沒結束,病床不夠了,我坐手術室門口等了大概二十分鐘。當時已經12點40了,醫生又開始給我做手術!我還問了醫生吃飯的問題,她說做完一起吃!後來我知道我的手術下午4點多才做完,他們是8點上班!
@花非花:敬重鄭濤醫生!敬重所有救死扶傷的醫生們!醫生是高危+重體力+高專業度的工作,很少有哪個行業會兼具上面三種特性!真心希望國家關注醫生群體,給醫生更好的待遇!
@琴子姑娘:葡萄糖水聽起來是甜的,喝起來超難喝的!真的很齁,不是奶茶甜!剛上班輪轉的時候跟著上手術,一站就半天,一臺接一臺,要不是感覺不喝會虛脫,誰喝呀,白給我都不喝!一站半天真的累呀!下手術就想躺地上!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
據央視新聞消,2016年5月,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陳磊和十餘位醫護人員為器官捐獻手術忙了一天。下手術後,陳磊因為頭暈癱坐在地上,護士長拿出兩袋葡萄糖,為他補充體力。
因為這件事,陳醫生也是被「黑」得體無完膚。
圖源:見水印
其實,從這些事情上不難看出,有些人就是為了「黑」而「黑」:因為你是醫生,所以他不惜以最大的惡意、最壞的揣測去構陷、去抹黑,去把你推至網暴中心接受大眾譴責。
這樣的心態,何嘗不是醫者的悲哀、社會的悲哀!
惡意揣測的人沒有心
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相信大部分人對此是善意的、理解的和信任的,但一小撮人的惡意猜測與無端質疑,看不到一個醫生的辛苦付出,卻盯著一瓶葡萄糖的帳來質疑,不免令人寒心。
葡萄糖聽著很美好的名字,但喝起來並非想像的好喝。既不是奶茶味,又沒有可樂勁。如果可以,誰不想坐在辦公室裡喝杯熱茶,或者來瓶冰鎮飲料呢?可是,連上廁所都沒有時間的醫生,還談何喝水?
術後,當事醫生為什麼能「豪飲」?為什麼不怕「齁」?還不是因為手術過程的艱難、漫長和專注,否則就不會「渴不擇飲」。
說實話,這其實是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但在那些「沒有心的人」眼中什麼都可以「黑白顛倒」。
善意的人,往往看到的是葡萄糖背後為患者的辛勤付出;惡意的人,只會在斤斤計較裡尋找攻擊、質疑發洩的渠道和藉口。醫患糾紛與日劇增,辱醫傷醫事件屢見不鮮,不可否認的是與這些心懷惡意之人的揣測、找茬和起鬨息息相關。
其實,真正該接受輿論鞭打、大眾譴責的最該是這群人!
圖源:攝圖網
請把醫生當個人
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曾在業內火爆,大意是說:你知道一個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外科醫生,最需要的是什麼嗎?
答案是一瓶溫度4攝氏度500ml可以仰頭一口氣喝完的可樂!
這篇文章曾在朋友圈熱傳,點讚者、轉發者眾多。由此可見,這也是不少醫務工作者的心聲和期盼。我們總是在倡導「以病人為中心」,強調「以人為本」,可在這種觀念的過度渲染或曲意解讀下,難免會生出「厚此薄彼」的亂象——患者是「上帝」,醫務人員是「奉獻者」。
回歸到這件事上,醫院對醫生的關照與愛護能否多一些,尤其在手術室這樣特殊的地方,不少醫生在術後又渴又餓又累,那麼醫院可不可以在手術室裡提供更舒適的休息區、能量補充區?一瓶冰鎮飲料、一份貼心零食、一個放鬆床位,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讓醫生們感受醫院的關愛、家的溫暖。
圖源:攝圖網
另外醫生是人不是神。授予他們「白衣天使」的光輝稱號,不是為了進一步壓榨他們的勞動力和付出,而是為了表達對這份職業的尊重。但往往就有那麼一部分人,缺少感恩心理,缺少基本的良知和判斷,缺少對醫療行業充分的尊重和認識。
亦或者,換一個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假如,餓了的醫生直接去吃飯充飢,渴了醫生直接去開懷痛飲,累了的醫生直接去鼾聲大睡。那麼,估計也就沒有醫生喝葡萄糖的質疑爆出,但如果每位醫生都如此懶散、不負責任的話,那躺在手術臺的患者就危險了,因此在這樣的境況下,受傷的只會是患者。
試問那些無知的網暴者,若是想到有一天自己躺在手術臺上,卻要等著醫生吃飽喝後足再做手術,恐怕就不會有今日的質疑和抨擊了!
或許換位思考對於那些人來說太難,那麼,就請你把醫生當個人看吧,就是和你一樣會渴會餓也會累的人!
責編 | 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