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溫州附一醫新院某醫生給病人做碎石手術,結果將腎臟「碎」出血!

2020-12-22 騰訊網

網友爆料:溫州附一醫新院碎石科陳某夫醫生給病人做輸尿管上段碎石手術,因處理不當,結果將腎臟「碎」出血!

△術前報告單

網友稱:該醫生給病人做碎石手術後,輸尿管上段結石沒打掉。醫生術後聲稱已經打掉大半,但拍了CT發現結石還在。

△術後超聲報告單

網友列舉陳醫生處理不當的情況:

做這類手術默認都要打止血針。但碎石科陳某夫醫生在做碎石術前,忘記給病人打止血針(防止腎出血),該醫生術後聲稱止血針不打也行。而我們從其他地方了解到,碎石成功不打止血針沒影響,但假如出現意外,止血針就能起到降低腎大量出血的風險。

該醫生忘記給病人籤署風險協議,且並未告知碎石有腎出血相關的併發症,患者完全沒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在住院期間,陳某夫醫生告知這是醫院「有意為之」:因大部分碎石手術都是可做可不做,如果告知病人有碎石風險,將有大量的病人會選擇不手術,詳情見以下錄音

△病患家屬與醫生通話記錄(部分翻譯有誤,以通話內容為準)

手術後,該醫生在不知病人腎已出血的情況下叮囑病人回家多跳動,病人遵醫囑蹦跳一夜,導致腎出血加劇。

△術後報告單

網友稱:陳某夫醫生建議我們去醫患辦公室尋求立案解決醫療事故問題(音頻內有提到),工作人員敷衍了事、推脫再三,關鍵的信息諸如醫療糾紛的立案蓋章未蓋、調解程序等信息均未能提供。

△碎石手術後

網友稱:出院後,我們尋求《溫州市人民調解委員會》從中調解,調解過程中,醫院告知我們所提的賠償太高,我們就砍掉了大半的其他的費用比如:至少半年的誤工費、住院夥食、陪護費、交通費、精神安撫費、營養費、後續醫療費等等,而只是讓他們賠最基本的因醫療事故導致的住院加急診的醫療費用,但是醫院還是拒絕賠償!!醫院以無法認可為由拖著進度,且告知醫院認為院方有過錯但不至於負全責。

△碎石科--陳某夫醫生

網友稱:一個多月後調委會還是讓我們申請醫療鑑定,以定醫院是否全責。我們打電話給鑑定機構要求鑑定,鑑定機構說這個事情正在調解當中,應該由調解委員會委託提出做鑑定的申請,但是調解委員會以他們從來沒有過委託為由拒絕提出申請...因為我們是福建人,每次去溫州鑑定或者處理醫療糾紛都比較麻煩,希望醫院還我們公道。

小編觀點

據網友報料得知:打止血針、籤署風險協議,這是手術前必須做的。而碎石科陳醫生因處理不當而導致該名病患情況愈發嚴重。目前,該網友稱調委會中止了這個案子,讓病患自己花錢做醫療傷害鑑定。小編表示不解,為何碎石手術沒碎石,反而「碎」出血了,現在還要自己掏錢做鑑定?最後,懇請相關部門能重視此事,還家屬一個公道。

來源:公眾號溫州說事兒(原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編輯:小溫

相關焦點

  • 樂清到溫州附一醫新院增加班次啦(附時刻表)
    根據溫州附一醫新院班線實際客流情況,樂清市公路快速運輸有限公司決定:自7月13日起,增加運力投放,加大班次密度,為出行溫州南白象、大學城、附一醫新院周邊的市民提供便利,並恢復柳市、北白象-附一醫的周末班次。
  • 關於溫醫大附一新院停車,我想說兩句
    就說同為溫州醫院的附二醫,比起附一醫的這種「表面工程」,它就簡單粗暴的多了。直截了當地把「領導優先」擺在了檯面上,毫不掩飾,反倒是讓人有點無處下「嘴」。停車難,在當下確實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近年來,附一醫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院長更是多次強調要將信息化作為醫院的一種文化,根植在每一個醫院員工的腦海中。在這樣的努力下,附一醫的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可喜效果,在2015年還榮獲了亞洲醫院管理金獎。
  • 在正規醫院掛號做腎結石碎石,但這裡的「醫生」好像不咋正規!
    一般情況下,在醫院掛號時,會掛到某個科室,具體到某個醫生名下,但王利的親屬掛的號卻沒有具體醫生的名字。起初王利他們也沒多想,就按照醫院的指引來到了一間碎石室。抱著懷疑的態度,記者多次詢問唐醫生左側腎臟是否真的存在結石,是否需要做體外排石手術,唐醫生非常肯定需要做排石手術。唐醫生:這麼大結石吃藥沒有用了,超過5毫米,你就是排到輸尿管裡也得疼得很厲害。記者:你這兒能做嗎?
  • 【浦人醫·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浦人醫·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2020-12-26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一男子手指受傷,做完手術後短了一截?!
    近日,龍灣一家五金廠老闆舒先生撥打溫州晚報新聞熱線88908890稱,他廠裡一名工人在工作中手指受傷,在溫州曙光醫院做的手術,出院後不久發現受傷手指竟然短了一截。這是怎麼回事?記者對此進行核實。「當時我們要求醫生一定把手指骨頭保住。術前,醫生讓小黃在手術知情通知書上簽名,他文化水平不高,沒仔細看內容。」舒先生說,半個月後,小黃出院時再次拍片。他把術前術後兩次拍片進行對比,才發現小黃的左手中指術後短了一截。事後找醫生理論,醫生說有告知。記者聯繫上小黃,他向記者展示了前後兩張手指X光片。片子顯示,術後小黃中指末端骨頭確實比術前短了幾毫米。
  • 溫州「溫一醫新院」旁掛牌一宗巨無霸宅地,六月的土地又要熱鬧了
    地塊起始總價236813萬元,起始樓面價約13277元/㎡,預計將於6月10日正式出讓。看來六月的土地又要熱鬧了。交通方面,周邊溫瑞大道、學府北路近在咫尺,半小時車程內即可到達龍灣國際機場、溫州動車南站、溫州火車站。同時金麗溫高速、瀋海高速等高速路段都在地塊旁,未來出行非常便利。
  • 結石長滿腎臟,腎功能僅剩兩成,這個排石法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最近,長沙的宋先生被確診為腎結石,為不耽誤工作,他在短短三周內連做了3次體外碎石,結果沒耽誤工作,卻耽誤了身體——結石沒排出,左腎還積了水,這讓他悔不當初。臨床上,醫生接診過不少像宋先生這樣「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腎結石患者。
  • 山東男子結石手術次日輸液死亡,院方稱疑心源性猝死,衛健委介入
    12月4日,山東曹縣男子王某福因腹痛到醫院就診,院方診斷為輸尿管下段結石。做了手術後,王某福仍疼痛難耐,次日又到醫院輸液,輸了一瓶半後便臉色發黑,最終王某福經搶救無效身亡。9日下午,涉事曹縣華都醫院回應稱病人疑為心源性猝死,事後家屬在醫院搶救室強行停屍64小時,院方多次與病人家屬交涉無果。
  • 山東男子結石手術次日輸液死亡 院方稱疑心源性猝死 衛健委介入調查
    12月4日,山東曹縣男子王某福因腹痛到醫院就診,院方診斷為輸尿管下段結石。做了手術後,王某福仍疼痛難耐,次日又到醫院輸液,輸了一瓶半後便臉色發黑,最終王某福經搶救無效身亡。9日下午,涉事曹縣華都醫院回應稱病人疑為心源性猝死,事後家屬在醫院搶救室強行停屍64小時,院方多次與病人家屬交涉無果。
  • 56床移植病人去世後,家屬做了一個讓醫生淚流的舉動
    受訪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二科主任蔡常潔教授器官移植手術常常被譽為「外科王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在傳遞「生命禮物」的驚險過程中,公眾的視線往往聚焦在手術臺上的醫者身上。其實,手術臺下,還有一群低調的醫務人員在為器官移植的最終成功而披肝瀝膽、保駕護航。他們就是移植ICU的醫生護士們。
  • 異國他鄉醫者仁心:成都援外醫生遠赴東帝汶守護生命
    東帝汶目前僅有的兩位泌尿外科醫生(左一為劉小勇,右一為來自古巴的泌尿外科醫生)。劉小勇 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27日電 題:異國他鄉醫者仁心:成都援外醫生遠赴東帝汶守護生命作者 杜成「乖女兒,爸爸也很想你!快收拾一下去上學吧。」
  • 酒店做手術、閨蜜吃回扣 醫美業「劣幣」泛濫
    酒店手術+閨蜜回扣 醫美業「劣幣」泛濫  「臺灣名醫」酒店做私密手術,朋友圈「閨蜜」吃上千回扣,醫美行業事故頻發,有醫療機構稱「背了黑鍋」一無證醫生在朋友圈宣傳雙眼皮手術項目。  2018年伊始,關於醫療美容發生事故的報導突然多了起來。
  • 手術機器人半小時挖「雷」11個 切除全部11個腎錯構瘤 出血不到100ml
    據安徽商報消息 雙腎長了11個錯構瘤,易破裂大出血,手術因需阻斷腎血流不能超過30分鐘,難度非常高。昨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機器人」就成功挑戰這一項艱巨的排「雷」任務,半小時內,在患者於女士雙腎上,剜除大小腫瘤11枚。
  • 無棣縣人民醫院新院搬遷十周年「最美青年」宣講之甘為百姓醫
    不錯,她就是我從醫的榜樣人物---萬嬰之母林巧稚醫生。小學時,我無意中讀過一篇關於林巧稚醫生與患者書信往來的文章。文中她對患者的細心叮嚀、時時安慰、對患者的財物支持,以及患者來信對她的真摯感激,撞擊著年少的我的心。學醫,去做一名像她一樣的醫生,如一粒種子植入我心底。之後,看過一部關於她的電影,那是1929年的聖誕前夜,醫院的醫生都去放鬆狂歡了。
  • 溫州病人針灸後感染 病原菌確認是人型結核桿菌
    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有10多位病人先後在永嘉縣甌北鎮吳美娥診所做了針灸、打了封閉針。不久,他們都得了一種怪病:打過針的部位出現膿腫,疼得要命,而且很難治好。  幾天前,一位盡職的醫生就此事發了一條微博,提醒溫州市民不要去私人診所接受針灸、封閉等治療。此事終於浮現在公眾面前,並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 被整容毀掉的女孩:「我的整形醫生,只給雞腿做過手術」
    根據36氪的報導,林呵呵與某私立醫美機構的院長合作錄製節目後,該機構的銷售額一個月內增長了4倍,達到2%的轉化率和兩三萬元的平均客單價。醫美網紅總是用盡方法讓大家相信,與參差不齊的第三方平臺相比,他們的渠道能保證醫美產品質量、匹配業內頭部醫生。然而作為利益相關的渠道供應商,他們的承諾,遠遠無法為消費者規避風險。
  • 男子碎石手術後,卻發現了更恐怖的……
    本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碎石手術,沒想到術中卻發現了腫瘤。醫生「火眼金睛」揪出3mm的腫瘤當天,張承廣與往常一樣,以高清電子輸尿管鏡緩慢進入鍾先生的左側腎盂,仔細探查腎結石的生長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張承廣立即鉗出部分組織物,將其送到病理科做活檢。病理結果證實了張承廣的推測,報告顯示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鍾先生得了腎盂癌,好在屬於早期。「我平時都沒什麼感覺,怎麼會突然長了腫瘤呢?」鍾先生不解地問道。
  • 37歲男子不痛不癢長蛋大腎臟腫瘤,第四代手術機器人抽絲剝繭「割」瘤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一科接受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切除鵪鶉蛋大小的腎臟腫瘤後,長沙男子楊先生感慨不已。37歲的楊先生不久前體檢發現右側腎臟長了個東西,有鵪鶉蛋大小,趕緊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李遠偉主任醫師處就診。CT檢查顯示「右腎上極佔位」,瘤子約有26×23mm大小,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隨即被收入泌尿一科病房。
  •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竟把病人「叫醒」...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竟把病人「叫醒」......「放心,目前手術很成功,你動一下手。」「謝謝醫生(同醫生握手)……」近日,在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手術室,醫生在開顱手術過程中把病人「叫醒」,邊交流邊切除腦部腫瘤。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這種學名叫「術中喚醒」的技術,是首次成功用於珠海的腦外科臨床。這也標誌著我市的神經外科手術走上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