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音讀」是所有參加快速閱讀訓練的朋友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同時它也是一個相對複雜和比較頑固的過程,我們要想實現快速閱讀、達到眼腦直映就必須想辦法簡化直至克服這個過程。
目前,一般克服「音讀」習慣有下面這些方法。
音響幹擾法
即在速讀訓練中增加音響效果來影響和幹擾原本自身的讀音習慣,現在快速閱讀訓練中使用的增加音響效果的做法一般有兩類:
一是在訓練過程中播放自己的喜歡的音樂,邊播放音樂邊進行提高閱讀文章速度的訓練,用音樂的聲響來幹擾自我讀音的習慣,並減弱和淡化「音讀」的影響。從廣大速讀愛好者的實踐經驗看,使用音樂的種類建議用「抒情、寧靜和節奏明顯的輕音樂為最佳;
二是在訓練過程中使用節拍器的音響幹擾自己的讀音,通過不斷的幹擾來弱化自身的「音讀」習慣。如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中就在訓練軟體中加入清晰明快的「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節奏音來進行消除音讀訓練。
生理器官控制法
就是在訓練中注意和反覆、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感官功能來控制自己的發音器官,如減少或控制自己的嘴唇、舌頭、喉結等發音器官,爭取儘量使其不運動或少運動,增加發音障礙,通過訓練逐步減少對發音的依賴。
文字詞彙「意讀」法
事實上一般具備快速閱讀能力的人閱讀時多半注意文字、詞、塊、章的意義,基本或很少關注它的讀音;而缺乏速讀能力的人則剛好相反,即多半把注意力關注字、詞的讀音,然後才去想它的意義。
要做到「意讀」就要把閱讀時「對字、詞、音的閱讀開始」轉移為「對字、詞、行、塊意義的理解開始」,無論你是否能夠對其的真正理解,都從它開始,堅持新習慣,抑制舊習慣,逐步進步到根本轉變。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這十五個字的意義大家都知道,用傳統閱讀習慣閱讀時可能仍然會逐字去讀它,但用「意讀」去讀它則根本不用讀,就記「溫家寶」一個詞你就行了。
此種克服「音讀」的辦法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圖象意會合成法
此法不是按照文字的讀音而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影像記憶來理解和記憶。
在對形象事物如「行動電話」、「手提電腦」就按照它的圖象來理解它的詞彙意義即可,而對於抽象事物時,則可以在大腦中把它們和自己熟知的一些有實際含義的形像聯繫記憶。
通過這樣圖象化的記憶過程,就可以大大削弱自己原有的「音讀」習慣直至完全克服它。
這種消除音讀的方法是人在達到或接近快速閱讀的高級階段能力時的一種克服音讀的方法。
提高速度克服法
在速讀訓練中要盡力提高閱讀速度,在快速閱讀中看清文字、詞彙或文章;在看清看準中再提高閱讀速度;在速度的提高中爭取記憶與理解率的同步或後續提高。
這種訓練辦法的核心就是一個「快」字,對一部分訓練者有很好的作用,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或不足。
擴大視野法
通過擴大視野達到一目一行或是一目數行來實現克服音讀,以這樣的視野加上眼球的快度轉動;不給大腦發音的機會,想去刻意的對某一個字發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在實際訓練當中就克服了音讀。
此法推薦給已經視野擴大但沒有克服音讀的朋友。
字符讀音圖訓練法
方法就是在一張32開的白紙上縱橫畫出圓,三角形,四邊形等圖案。因為沒有文字,是絕對不會發音的,迅速的將這些圖案當成文字來掃描;形成習慣,漸漸的就會消去音讀的習慣。
這種方法最適合音讀較輕的朋友使用。
倒轉讀書法
閱讀時將整本書倒過來,用現有的視野和速度去讀倒轉的書。由於倒轉的文字無法發音去讀,所以就可以當成一幅幅的圖畫去看,然後形成習慣;漸漸的也能克服音讀,然後再將倒轉的書正過來去讀,發音就會消除的。
如果還存在殘留的音讀,那就在將書倒轉過來再去讀,加深力度,用這種倒轉讀書法來克服音讀,訓練時看書的量宜多不宜少。
此法相當於是上一種方法的延續,只是更深了一層,實際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大家不妨拿來試試看。
以音克音法
在實際閱讀時在心中默念:與閱讀無關,與發聲無關…書看到哪,心裡就念到哪裡。當這種意識漸漸的在大腦中形成後,就不用再去默念心語了;此時基本上就可以攻克音讀了。如果還存在音讀現象,那就繼續做下去,直至再也沒有了音讀的欲望為止。
該法看似很牽強,但是實際效果卻非常得不錯,推薦音讀較重的朋友用此法。
視讀代理音讀法
此法一共分四步走,具體如下:
第一步,在訓練的初期不僅完全不考慮音讀和視讀之間的矛盾,反而鼓勵和利用音讀,藉以保持閱讀速度和理解記憶效率之間的協調和統一。在這個階段內,音讀還是佔有主導地位的強者,而視讀僅僅是處於萌芽狀態的弱者。
第二步,經過第一階段訓練而具備一定的快速閱讀能力和比較滿意的理解記憶效果之後,再通過大幅度提升閱讀速度,使音讀因所佔用的時間被高度壓縮而不可能完成,只好被迫變得儘可能地快、儘可能地輕、儘可能地簡化和含糊。在這個階段內,音讀的主導地位已經被取消,視讀已經從弱者的地位逐步成長發展起來,可以和音讀平分秋色了。
第三步,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快速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之後,再一次大幅度提升閱讀速度,使音讀因所佔用的時間幾乎被取消而不可能再進行。這時音讀就已經迫不得已地退居非常微弱的地位,而視讀則成為居於主導地位的強者了。
第四步,速讀訓練到這一步,閱讀速度已經接近或達到了線式閱讀的極限——每分鐘3000字以上時,再強行擴大每個視讀野的縱向範圍,由一次注視一行變為一次注視兩行(即由線式閱讀過渡到面式閱讀)。由於已經具備了前面的視讀居於主導地位的基礎,並且每次注釋的是兩行,如果注視時音讀上面一行,就會對下面一行視而不見,反之亦然。所以,就會使音讀完全消失,視讀真正確立。
此法主要是基於閱讀學理論依據的基礎而實行的。
記號訓練
在圓中心打點的記號,用點線連結著。點線表示視線的移動。如果是這種記號,就不能念出聲,只能看。即使你想在頭腦中發音,但由於沒有讀法,所以仍不能發音。不過應將這些記號當做是鉛印字來看。
用這種方法就完全沒有了「會讀,不會讀」的心理負擔,對還沒能去掉音讀習慣的人非常合適。再者由於不是語言而是記號,其情報進入右腦,左腦則是完全休息的狀態。
具體訓練方法
①背伸直坐。將書置於臉的正面。圖書與臉的距離約30~40釐米。
②將視點由書頁的右上依次向下行移動。此時。不要去區別記號的圓和點,將圓和點同時看,這是要點。
③訓練中,讓視點如流水般地移動,中途不要停止眼球的運動。
④初練時,以一分鐘為單位,其間儘量快速準確地看清記號。
⑤最初幾乎只能一行一行地看記號,而且,視野只能收入一行的1/2左右。反覆訓練後,一眼就能捕捉一行記號。
⑥訓練三四天後,就能一眼兩三行兩三行地看了。繼而,真因各人視神經的差異,有的能一眼看1/3頁,有的則一眼能看1/2頁,而且能看確實。
⑦經過大約一周,就能一眼看清整整一頁了(一頁記號數是150個)。
⑧在以一分鐘為單位的訓練之後,就試驗一下看4500個記號(30頁)要用多少時間,並作下記錄。隨著訓練的進展,時間自被縮短。
⑨這—訓練完成時,基本能達到看完4500個記號(30頁)只用15秒時間。為了用15秒能看完30頁的記號,故除了眼球運動以外,還需要能快速地翻動書頁。因此,還要養成能儘可能迅速翻書的習慣。
文字及數字訓練
完成記號訓練後,則將記號變為文字及數字。由於簡單並列的文字、數字,完全不具有意義,即使在頭腦中默讀也完全無意義,所以,可以將其看成與記號訓練完全是一回事。由於同記號訓練相同,所以當它們在頭腦中反覆出現時,不會去記住它們。因此,我們也只須像記號那樣,力求一眼就能看清它們即可。
具體訓練方法
①與記號訓練同樣,將書(訓練圖)置於臉的正面,書與臉的距離約30一40釐米。
②將眼由圖右上依次向下行移動。這時,務須注意不要一個字一個宇去發音、記憶,只要迅速將數字,文字的形狀看清就行了。
③訓練中,讓視點如流水般地移動,中途要停止眼球的運動。
④韌練時以一分鐘為單位,其間力求儘快,正確的看清鉛字。
⑤最初幾丸只能幾行幾行地看。在熟練掌握了記號訓練的人當中,也有人馬上就能如同看記號一樣地看文字了。伹由於在實際閱讀書本時,常有人又退化到原來默讀的狀態,所以,即使是能馬上同看記號一樣看文字,數字的人,也不要忽略這—訓練。
⑥訓練三、四天後就能—下子看清兩、三行了。隨著訓練的進展,漸漸能看更多的行數,一直到十行二十行—下子確實地映入眼中。視幅很快地被開擴了。
⑦力求訓練達到20秒以內看40頁的文字數字。
⑧在以一分鐘為單位的訓綜之後,則進行看40頁分量的文字、數字訓練,看看需要多少秒鐘,並作下記錄。
⑨達到15秒鐘能看完40頁分量的程度,文字及數字的訓練可告結束。
以上這些速讀訓練中克服「音讀」的方法也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對各種類型的學員來說適應性和成效性上也有不同的差異,因此在選擇和訓練時不要把任何一種辦法神化或絕對化,對你而言,套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話來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掌握速讀記憶,
倍增學習效率。
長按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