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玉米才能使玉米的穗大粒重?

2020-12-25 胖雅雅的生活

很多人在選購玉米種子的時候,喜歡選擇以前沒有種過的"新品種",更喜歡沒有種過的大穗型玉米品種。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大穗型玉米棒子大,在田間"靚砣",能夠獲得高產。所以,近年也有不少種業公司圍繞農戶的這一市場需求,研發了不少的大穗型玉米品種,如鄂玉18,登海3791,曾經的臨奧一號,海禾一號,陵玉987等。

這些大穗型的玉米品種曾經給喜歡種植大穗型玉米品種的人帶來了歡樂帶來了豐收,但亦有不乏收穫不理的人存在。有些年歲有些地塊特別高產,有些年歲有地塊特別減產甚至於絕收。這些除與種植區域的氣候不適合品種特徵相關外,其實很大程度上還與我們的栽培技術有關。比如去年種植過陵玉987這個大穗玉米品種的人都說這個品種還很不錯。

那麼如何種植玉米,才能使玉米穗大粒重呢?清江鶴認為:

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宜氣候條件的大穗型玉米品種。以陵玉987這個大穗型玉米品種為例詳解大穗型玉米品種的特徵:第一個品種特徵是株型好。大穗型玉米品種多為半緊湊型玉米,對光能的利用率比較高,植株田間生長勢強。如陵玉987就是一個半緊湊型的玉米品種,它的株高為250~280㎝左右,穗位在100~116㎝左右,成株期葉片20~21片,穗下葉片15~17片葉,穗上葉呈散狀。植株葉片緊湊寬大,生長嫩綠適宜稀植生長。移栽時保證畝基本苗在2500~3000株,單作田不超過3500株/畝。

第二個品種特徵是根系發達,耐肥抗倒力強。

由於陵玉987的耐肥性和豐產性,所以在種植陵玉987的時候,要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種植。結合育苗移栽,田間基坑要施足底肥,早施引苗肥和拔節肥,重施陵玉987穗肥。對於保肥保墒的沙谷地,挺皰梁,紅砂土要少食多餐,保證後期不脫肥。否則,陵玉987後期會出現輕微的"禿尖"。

第三個品種特徵是大穗型玉米品種籽粒深穗軸小出籽率高增產潛力大。如陵玉987的穗棒長約19~25㎝,穗行16~18行,穗軸2~3㎝,行粒40~45粒。籽粒黃白相間,馬齒型,千粒重326g。出籽率85%以上,在正常肥水管理條件下,平均畝產可達到643㎏,個別地塊可達到650㎏。適應性廣,綜合性狀好,豐產穩產性強。

但大穗玉米品種也有缺點,那就是在收穫期需要有較好的陽光。如遇陰雨天收穫,則易引起穗腐,果穗脫水慢,有時還引起籽粒發黴和發芽。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將收穫的玉米棒子進行"打吊葉子"才能解決籽粒發黴穗棒穗腐的問題。

綜合以上大穗型玉米品種特徵,那麼在實踐生產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保證我們種出來的大穗玉米品種穗大粒重呢?

一是要將玉米種植在土壤肥沃質地疏鬆透氣性好的腐熟菜地,林地或山地。地勢較陰,地下水位較高,士壤貧瘠之地儘量少種植。若不可避免,則需要增加施肥次數,以保證大穗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的營養供給。

二是適時播種合理稀植。大穗玉米在畝基本苗2000株時,仍可以獲得千斤以上的高產。所以要放棄"多個麻雀多個腦殼"的思維,不從數量上取勝要從質量上取勝。一般情況下,畝基本畝保證在3000株左右,即使單作也不宜超過3500株/畝。

第三是平衡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鋅肥。施肥量可以結合田間地塊的貧瘠程度酌情增減。但是這個鋅肥一定不能少。為什麼?因為大穗型玉米品種對鋅的需求量相對普通的玉米品種而言要高得多,玉米缺鋅以後會出現"花白苗","禿尖"和"牛尾",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第四就是注意玉米田間的病蟲害防控。大穗型玉米品種耐蔭性差不抗澇。種植在這些地塊易感玉米葉斑病,紋枯病(俗稱裹腳瘟),玉米銹病。

在苗床期和大田期注意地老虎,蠐螬對幼苗的危害,在喇叭口期注意玉米螟蟲對棒子籽粒的危害,在後期防治蚜蟲(又叫天蠅)和青枯病對玉米的危害。待田間果穗苞葉70%變黃時,及時收穫晾曬,避免過熟時遇陰雨引起穗腐,造成豐產不豐收。

相關焦點

  • 玉米怎麼種植才會高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一般種植的玉米能達到1500-2000斤的畝產量即為高產。本問題既是如何將玉米做到高產,也就是怎麼將800-1200斤提升到1500-2000斤的問題。那麼既然是種植,也就離不開正常的施肥、澆水、病蟲害預防等程序,當然選種也算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 【木子姐姐說種植】玉米的中後期管理
    又是一年初秋季,清水河縣廣大農民經歷了春夏之交的抗旱搶種,當前玉米長勢良好,正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加強中後期田間管理工作,對於確保粒足粒重,預防和減輕災害損失,實現豐產豐收具有重要意義。
  • 最全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玉米產量是由單位面積上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構成的。在一定範圍內,單位面積上種植密度增加,有效穗數相應增多,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但根據品種特性和地力條件,合理提高密度,穗粒數和粒重較穩定或下降幅度小。由於穗數增加而使總粒數顯著增加的補償效果大,最終提高產量。當前玉米生產中的突出問題是種植密度偏低,嚴重影響產量。
  • 「木子姐姐說種植」畸形玉米穗形成原因
    經歷了春天的播種、夏天的耕耘,又到秋天玉米收穫的季節了。可是,有的田地裡玉米畸形穗時有發生,有時甚至造成嚴重減產。現在就將玉米畸形穗的種類、相應症狀和發生原因、防治措施等一併分享給農民朋友們,供大家參考。1.禿尖症狀:在穗尖3-5釐米的地方有少量或沒有籽粒。穗尖籽粒在灌漿期和乳熟敗育。
  • 如何減輕種植玉米成本?
    如何減輕種植玉米的成本?現在糧食種植成本高,利潤低,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1、規模種植,農業生產是低值產業,要提高利潤必須降低生產成本,實行規模種植,採取機械化耕作,可以降低人工費用。
  • 農村特色種植黑玉米的技術及管理方法
    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綠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最近在農村種植有一種的玉米,只見玉米通身黑紫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顆粒中間有紫黑色的紋路,一顆顆黑色的籽粒。據種植的朋友說,黑玉米買價比普通玉米高。玉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五穀糧食之一,有著豐富營養價直,但是大多在於農村土地種植普通的黃玉米和白玉米。
  • 這個玉米新品種通過8省審定,2次國審,能在我國80%以上地區種植
    玉米是我國夏秋季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飼兩用作物,經常遭遇高溫、乾旱、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只有適應性好,抗倒抗病,穩產高產的玉米品種才能獲得豐產豐收。,成為審定省份最多,適宜種植範圍最廣的玉米品種之一。
  • 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超「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如果玉米想要高產量,品種就是關鍵。今天推薦兩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多次打破我國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畝產量達到1.6噸以上。被稱為超級玉米品種。最高畝產量為1511.74公斤,刷新了我國玉米單產記錄。這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量超過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第二個品種MC670MC670是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趙九淵主任新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16年經過內蒙古,2017年通過國家審查。
  • 國內哪個品牌的甜糯玉米種子最好?
    甜糯玉米屬於菜用玉米,歸在蔬菜種子之列。不同的種業公司有不同的甜糯玉米品種。當然就有不同的品牌了。比如清江鶴知道的有甘肅武威興盛種業的欣欣牌甜糯玉米,四川綿陽金稼原農業的禾馨奇甜糯玉米等。通過多年的種植實踐,這幾個公司研發生產甜糯玉米品種都還很不錯,建議題主參考種植。
  • 玉米種植起幹戈,深入調解化玉帛
    玉米種植起幹戈,深入調解化玉帛 2020-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畝產從1.5噸到1.6噸,這兩個玉米品種,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玉米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糧飼兩用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高達6億畝以上。產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農民的收益。今天給大家推薦2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多次打破我國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畝產達到了1.5噸以上。被稱為超級玉米品種。
  • 紅軸玉米和白軸玉米到底有啥差別?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在華北、黃淮海地區,尤其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玉米出現甜禿尖、花粒、畸形穗等現象較多,每年新聞媒體都有報導,這種現象除了與極端高溫天氣或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玉米授粉不良有關,還與玉米品種自身的缺陷有關。
  • 這個超高產、大棒玉米新品種,穗行數26行,平均畝產2098斤
    進入冬季,許多農民又開始為來年的玉米開始備種,面對這麼多的玉米品種,哪個玉米品種最高產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矮杆、抗倒、大穗型玉米新品種,穗行數可達26行,一穗能頂2穗,最高畝產2098斤。該品種有哪些特點呢?
  • 玉米倒伏是品種不行還是沒噴矮壯素的原因?「鐵桿玉米」靠譜嗎?
    只有少數的玉米種植密度較為稀疏的地塊其玉米倒伏的程度較低,所以我們可以確定玉米倒伏和玉米的種植密度是有極大的關聯的。這是因為風阻較大造成的,玉米本身的抗風能力也因為密度較高而有所降低的緣故。任何玉米品種也無法違背物理定律,」樹大招風「和」頭重腳輕「說的就是 玉米植株過高以及穗位過高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注意即使是抗風的品種,其植株過高以及穗位過於偏上其抗風的能力也是難以得到保證的,這是我們要注意的第一大問題。
  • 這個超高產、特大棒玉米新品種,穗長28釐米,平均畝產2650斤
    玉米要想獲得高產,品種是關鍵,入冬後,許多農民都在挑選高產優質的玉米品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超大穗、矮杆抗倒,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平玉8號。品種基本情況平玉8號是由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和武威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09年通過河南省審定,2012年通過甘肅省審定,2012年通過河北省審定,2014年又通過國家審定。2018年通過山東省引種備案,是一個適應性好,矮杆抗倒、棒大棒勻、穩產高產的玉米新品種。
  • 玉米品種是紅軸的好,還是白軸的好?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農作物種植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玉米種植,在中國農作物耕種面積中佔據著重要位置。目前,長江以南區域除了種植水稻,仍有很大一部分耕地種植玉米。長江以北,除了少部分種植小麥之外,大部分種植的全是玉米。
  • 颱風一個接一個,玉米倒伏怎麼辦?
    面對這一突發狀況,很多農民朋友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補救,為此,記者走進吉林農業大學,請相關專家針對颱風過後玉米倒伏問題,為農民朋友們詳細講解抗災補救的措施,以減少損失。颱風過後玉米杆倒伏怎麼處理,對於受損玉米應該如何捆綁?楊偉光:這次颱風過後,我省玉米出現大面積的倒伏現象,要想補救就要針對倒伏的不同情況和程度區別處理。
  • 玉米收穫前突然「暴死」?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其發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密度等條件的影響,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目前遍及全國玉米產區,分布廣,危害大,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嚴重的40%-50%,特別嚴重的高達80%以上,農民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
  • 矮壯素能否防止玉米倒伏,使用防倒劑對玉米有何影響?
    矮壯素對作物生長有控制作用,能防止倒苗敗苗、控長增櫱、株健防倒、增穗增產。一、矮壯素一般的都有抗倒伏的作用,選擇時應注意簡單列舉幾個牌子的矮壯素,不要誤會,沒用宣傳的意思,選擇時應考慮好,不要盲目跟隨,看好說明書,根據玉米的長勢合理選擇矮壯素的品牌。
  • 玉米 來自新大陸的「優等生」
    禾草頂端圍繞著一小圈穀粒種子,種子下的花穗隨風飄揚。這種野生植物後來被冠名大芻草(teosinte),「teosinte」來自阿茲特克人的納瓦特爾語,意思是「玉米的祖先」。在被發現後的4000多年裡,經過印第安人一代代的培育和篩選,最後它的花穗和谷穗上下顛倒了個兒;同時只有鉛筆粗細的谷穗體量增大了十幾倍,變得有手臂那麼粗。也就是說,是印第安人培育了玉米,把玉米祖先變成了今天栽培種玉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