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麼種植才會高產?
我們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清楚玉米的正常產量。玉米畝產量一般在800-1200斤,因土質、品種等原因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同一個地區,丘陵和平原要差一倍。
而什麼樣的產量才算高產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一般種植的玉米能達到1500-2000斤的畝產量即為高產。
本問題既是如何將玉米做到高產,也就是怎麼將800-1200斤提升到1500-2000斤的問題。那麼既然是種植,也就離不開正常的施肥、澆水、病蟲害預防等程序,當然選種也算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那下面我們就根據正常的種植管理程序來提升一下玉米的產量吧。
第一、選種。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一個好品種決定著玉米的好壞,以及產量的多少。現在的玉米種都是每年到市場上新買的,所以挑選品種就變得相當重要。
我們挑選的玉米種子應選擇抗病性強、產量高、抗倒伏能力強的緊湊品種,因為很多品種看上去玉米棒子很大,可是玉米芯卻很粗,這樣的玉米棒子出玉米粒並不多。
所以在挑選玉米種的時候,應該選擇芯細的玉米品種,這類玉米種長出的玉米,看上去玉米棒子並不太大,可是卻產量很好。因為這種玉米芯細,玉米個粒大,而且這種玉米因為棵不太大,所以比較適合密植一些。
第二、播種時間。
玉米播種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3月(南方地區)為最佳播種期。如果太早播種,影響玉米的發芽率;如果播種太晚,會影響玉米的飽滿度和質量。
一般來說,低肥力土壤採用等行距種植。在肥沃地區,可採用寬窄結合的方法種植,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產量。
第三、肥水管理。
種植玉米時,可以選擇帶底肥播種。一般情況下,一畝地使用80斤的複合肥一袋,這樣就足夠保證玉米後期的生長所需。想要再高產,那就在玉米長到大喇叭口的時候,再次追肥,這樣就能讓玉米在後期灌漿的時候,肥效更好地利用起來,讓玉米籽粒飽滿。
水分方面,在玉米苗十多片葉子的時候,澆一次水。因為如果不下雨,長到十多片葉片的玉米已經很需要水分了。到玉米長到大喇叭口的時候,再澆水一次,結合追肥。到灌漿期的時候,可以再補一次水,玉米籽粒能更加飽滿。
第四、中耕除草。
中耕的目的是提高土壤的滲透性,減少土壤病害的來源,然後及時除草,除去這些與玉米爭奪養分的雜草,這樣可以使玉米獲得更多的營養,從而長勢更健壯,使玉米更加飽滿。
第五、病蟲害防治。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易發生黑穗病、大小斑病、莖腐病等病害。蚜蟲、玉米螟和其他害蟲喜歡咬玉米秸稈。因此,應注意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採取病蟲害防治措施。
不同病蟲害有不同的藥劑和防治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玉米產量。
例如黑穗病就要選擇抗病品種,並實行輪作,深翻土壤,以減少菌源、減輕發病,前期將病株拔出,併集中銷毀。蚜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時,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第六、種植密度把控。
玉米種植的株行距,要根據品種類別、土地狀況及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科學計算,既不能過密,也不能太松稀。隨著現在玉米種植技術水平和生產條件的提高,特別是緊湊耐密的高產和抗倒伏雜交品種推廣,玉米進行合理性的密植可以取得顯著性的增產效果。
而使用玉米株行距較多的方法,有根據品種特性、根據土地狀況、根據玉米生育期長短、根據自然條件等四個,充分根據不同品種等差異化條件,來將玉米的各自品種優勢完全發揮,從而更好的生長,創造產量。
綜上所述,要想讓玉米高產,就要從選種到施肥、澆水、除草等每一步,都要做到精心管理。老話說得好「人勤地不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你認真付出了,就會有好的回報,這個道理在任何地方都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