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源於「殼式」的三個音音型伴奏
循環
演奏譜例2-1,這是在 「Jordu」一曲橋段前四個小節上做無根音伴奏。如果要理解它是怎麼從「殼式」和弦配置演變而來,請參考譜例1-15。請注意譜2-1中的和弦配置是相同的,但省去了根音,節奏也從Freddie Green風格的每小節四拍變為更適合用於為獨奏樂手伴奏的風格。如果此處演奏的是 「Jordu」一曲的主旋律,那麼我們可能會改用別的節奏風格。
半音趨近和弦
譜例2-2對上例做出微小的變化,使用了幾個半音趨近和弦。括號中的和弦標記G♭9和C6/9其實是以半音連接到主要和弦的裝飾性和弦。請注意每當和弦落在第4拍或第2拍的後半拍(「and」)上,並且後面的第1和第3拍上沒有彈出新的音時,則這個後半拍上的音用的是屬於後面第1或第3拍上的和弦。這是爵士樂中十分常見的節奏先現(rhythmic anticipation)。這些基本的伴奏和聲是省略了根音並新加入一個音的「殼式」和弦配置。
平行進行
下面四個譜例中,我們將用平行進行來構成特定的屬和弦循環。在每一例中,所有和弦在指板上的形狀和指法都是一樣的。譜例2-3中,從加入第一個和弦的根音成為增加的音開始,使用平行進行,得到這樣一組進行G7—C7♭5—F7—B♭7♭5。我省略了伴奏的節奏型,這樣可以集中精神只討論和弦配置。譜2-4從增加降九音開始,構成和弦進行G7♭9—C7—F7♭9—B♭7。譜2-5從增加原位九音開始,構成和弦進行G9—C7♯5—F9—B♭7♯5。譜2-6從增加升九音開始,構成和弦進行G7♯9—C13—F7♯9—B♭13。這些進行如果加入最低兩條弦上演奏的和弦根音,演奏起來也沒有很大難度,因此建議大家先加入根音練習,讓自己的耳朵真正聽到和聲的進行。
斜向進行
譜例2-7中運用了不同的手法,以一個共同音構建了斜向進行。斜向進行是指一個或多個聲部以相似的方向運動,而另外的一個或多個聲部保持不變。此例中我們把G音作為不變的音,使其成為四個和弦構成的循環中的共同音。G是G7的根音,然後成為C7的五音,再變成F9的九音,最後成為B♭13的十三音。
對於這些三個音構成的屬和弦循環我們能夠做更具有緊張感的和聲編排,但這樣的編排更合適用於和弦旋律演奏、和弦獨奏即興、前奏、結尾,或者是華彩部分。因而這些內容將安排在後面的章節裡討論,而眼下我們的重點是伴奏。下面我們來看看II—V—I進行。
II—V—I進行(第一部分)
請演奏譜例2-8(和譜例1-17相同),這是增加一個音後的II—V—I進行「殼式」和弦配置。譜例2-10是加入變化音的譜例,與譜例1-19相同,省略了根音。
讓我們來看看在解放了一個手指後,能在三個音的和弦中增加些什麼。譜例2-11是沒有變化音的簡單版本
譜例2-12是V級和弦上的十三音變成降十三音,使其作為一個經過音,連接到I級和弦上的九音。譜例2-13是V級和弦上的升十一音作為下方鄰音連接到和弦的五音,再連接到I級和弦的根音。譜例2-14是V級和弦上的降十三音連接到升十一音,從而構成對目標音的半音包圍,即I級和弦上的九音。 請演奏譜例2-16和2-17。這兩例中,在基本的II—V—I進行伴奏中使用了上方和下方半音趨近和弦以及節奏先現。
保持音
另一種行之有效的演奏這些進行的方法請見譜例2-18。它與2-9相同,只不過(每個新和弦出現時)沒有變化的聲部中的音被保持住,而不再重新撥奏。這對於練習所有的三個音和弦的變化極有益處,因為它讓你聽到哪些聲部的線條在變化,哪些保持不變(它將各聲部區分開),同時也能提高你左右手的控制能力。譜例2-19將這一方法運用於譜例2-11中的和弦進行。請注意你有時必須在相同的和弦上運用不同的指法以適應和聲的進行。比如對於Fmaj9來說,2-18中這一和弦可用前三指來演奏,在用第一指作部分橫按的同時抬起第三指,獲得F6和弦中的D音。但在2-19中,同樣的和弦必須用第二、三、四指來彈奏,使得第二指演奏的A音可以被保持,而換用第三指和第一指來彈奏D音和F音。譜例2-20和2-21將這一技巧分別運用於2-14和2-13中的和弦進行。今後的其他譜例(為清晰起見)不會以此方法記譜,但請記得嘗試運用保持音的技巧,把它作為練習II—V—I和聲時的不同選擇(下面第二部分中也是這樣)。
譜例2-22給出一種可行的方法,把「無根音」的三個音的II—V—I進行轉變為小調中的進行。為方便起見我們使用前例中的平行小調,F小調。
無根音II—V—I的轉位
這些「無根音」的三個音的II—V—I進行在第二、三、四弦上聽起來非常不錯,音域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但把我們演奏的這些和弦配置的轉位找出來以後,在這幾條弦上有更多的用處。讓我們以譜例2-9中的第一個和弦Gm9為例。它包含了B♭、F、A這三個音。在把B♭變成A、把F變成B♭,以及把A變成F後,把這些音仍然安排在之前的三條弦上,我們能到譜例2-23中的和弦配置,這是原來的Gm9和弦的轉位。如果我們把II—V—I進行中的每個和弦上相同的這些音按前例中同樣的方法移動,就自然能得到轉位後的完整的II—V—I進行,這簡直像魔法一般(但它並不是魔法,而需要做如下的功課)。要完成譜例2-9的轉位形式,我們首先要把F向下移動到E,構成C13;然後把A和B♭沿著F調音階向下分別移動到G和A,構成Fmaj9;再把E降低為D,構成F6/9。這一結果請見譜例2-24。譜例2-25、2-26、2-27分別來源於譜例2-11、2-14和2-13,而譜例2-28是F小調,來源於譜例2-22。
作為三個音構成的和弦,它還有另一個轉位形式。審視一下原來的Gm9和弦(譜例2-9),讓我們把B♭升高為變為F、F變為A,而A變為B♭,把它們安排在同樣的三條弦上,構成另一個轉位,如譜例2-29中的Gm9和弦所示。採用同樣的方法來轉位,我們得到譜例2-30、2-31、2-32、2-33和2-34(F小調)中的II—V—I和弦配置。
Randy Vincent —— Three-Note Voicing 由美國 Sher Music出版。本文為獨家授權中文選譯稿。未經版權所有人允許禁止任何形成的轉載、印刷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