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唱片故事,第二章《再見理想》

2021-02-20 一路有家駒

接上一章《香港》

第二章 再見理想

 

《再見理想》專輯是Beyond首專,1986年1月開始錄製,據說當時錄製時間花掉了一百多個小時。正式發行的時間是在3月。由於那時候他們沒有籤約唱片公司,加之資金有限,於是四子自資出版了磁帶,同時為了配合磁帶的推出,Beyond於4月3日和4日開了兩場名為「剖釋聚會」的演唱會。

 

 

儘管最後這張專輯只賣了1000多盤(另有一說法是2000盤),但卻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可以說這是一張具有傳奇意義的磁帶,非常,非常珍貴。

 

前段日子,娛樂新聞裡提到Beyond籤名的原版磁帶賣到12000元,估計說的就是這張了。因為從收藏的角度來分析,物以稀為貴,後期的磁帶大多發行量大,到現在為止,原版的也就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超罕見的可能會上千。

 

至於這張自資磁帶的目前市場價格,實在是不可考,因為太罕見了。最近幾年幾乎沒見到有轉手的,偶有見到的,也是天價,有價無市。

 

實際上這張專輯裡的作品,大部分都完成於1986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時候。這張專輯由於完全是Beyond自資,所以沒有受到任何唱片公司或是製作人的約束,甚至完全沒有考慮到要照顧聽眾的看法,所以這張唱片的商業因素是零!

 

唱片風格依然是Beyond一貫的art rock,但是由於新成員阿Paul的加入又增添了一些heavy的味道,使得這張唱片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rock。這張專輯,他們要表達的是什麼?很簡單,就是BEYOND!

在曲目的時間以及純演奏的時長方面,四子也完全是憑自己的路子來操刀,甚至有幾首作品的副歌部分都只在歌曲將要結束前才出現一遍。若按照專業的編曲要求,肯定是不會這樣來處理,足可見這張專輯真的是幾乎沒有任何的商業化因素。因為正常情況下,一首歌超過6分鐘就已經夠長了,而在這裡,甚至有7分鐘的。SOLO部分太長可能也會影響一首歌被市場接受的程度。也許,尋找真正的知音,最好的辦法即是展現真實的自我。

 

 

早期的時候他們這樣做了,儘管小眾,但是,開懷。

 

《再見理想》專輯曲目:

1、永遠等待

2、巨人

3、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4、Last Man Who Knows you

5、Myth

6、再見理想(家駒獨唱版)

7、Dead Romance(Part I)

8、舊日的足跡(1985年永遠等待演唱會現場版)

9、誰是勇敢

10、The Other Door

11、飛躍苦海

12、木吉他

13、Dead Romance(Part II)

1、專輯第一首歌曲<永遠等待>,這首歌曲在Beyond的音樂歷史中非常重要。它是Beyond第一首中文作品,而且還是Beyond出道後的第一張唱片EP的主題。這首歌曲編曲是十分的rock,現場表演氣氛尤其好。所以無論是早期還是後期三人時代,這首歌在演唱會上出現的機率是很高的。開頭以及間奏的吉他solo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尤其在03以及05演唱會中的演繹更為出色。

2、<巨人>這首歌的前奏,家駒的solo和阿Paul的riff相得益彰,一開始就能讓大家感覺到那種徹頭徹尾的hard rock風格。曲子雖然單調,但是吉他的編排猶如潮水一般,尤其是間奏家駒和阿Paul的交替solo令這首歌簡約卻不簡單。

3、<Long Way Without Friends>,對有些歌迷來說可能相對陌生,只知道這首歌是<東方寶藏>的英文版。其實這樣講不太準確。應該說<東方寶藏>是<Long Way Without Friends>的廣東話版本更為貼切。因為筆者認為在編曲以及演奏方面<Long Way Without Friends>要比<東方寶藏>複雜且有味道得多。在這首歌曲中,家駒首次使用了slide guitar的演奏,演奏中我們能感受到家駒的滑棒solo演奏技巧非常嫻熟,加上阿Paul快速又複雜的吉他尾奏,堪稱完美。

4、<Last Man Who Knows you>這首小品全曲只有一句歌詞,分解吉他和弦從頭貫穿到尾,Pink Floyd式的編曲讓人一聽就感覺到一種內心的孤獨。

5、<Myth>依然是英文歌曲,歌曲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編曲上Beyond採用了非常慢的節奏,就好像在訴說一般。間奏依然是家駒的slide guitar,演奏出了非常悽慘的感覺,讓人聽了如同置身歌曲中並且成為故事的主角。進入狀態後,結束時家駒的哼唱與聽眾形成強烈的內心共鳴。

6、接下來便是唱片的同名曲<再見理想>,可以說無人不識無人不曉,在Beyond歷次演唱會中都會出現,已經是Beyond的必演曲目。這張專輯中收錄的版本不同於後來的四子合唱版,而是家駒的獨唱版。筆者認為這個版本,更能體現出來家駒那種內心的孤獨感。相對合唱版,這個版本的solo也更加豐富,反覆段落多,所以歌曲時間更長。這首歌,成曲的時間非常早。據說早在家駒與鄧煒謙他們一起在band房夾band的時候,經常被家長訓斥,之後,家駒獨自在屋裡,帶著那種失落的心情,作出了這首歌的曲。家駒曾在演唱會現場提過,這首歌是令他完成後開心得幾晚都睡不著覺的作品。

7、之後的曲子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Dead Romance>。這一首曲子在大碟中被一分為二,第一部分主要是樂器演奏,第二部分加入了演唱的部分。這一首樂曲相信感興趣的歌迷都有了解過它的創作背景是來自香港1982年的「雨夜屠夫」事件。這首樂曲在Beyond的樂器演奏類的曲子中頗受好評,它延續了Beyond早期前衛搖滾的風格又加入了Pink Floyd式的art rock風格,在演奏中也用各種樂器營造了很不一樣的氣氛,讓筆者聽後能夠深深的進入樂曲,甚至進入到那個殺人狂魔林過雲的內心世界。

8、在早期的中文作品中,最重要的除了<永遠等待>和<再見理想>,另外一首就是<舊日的足跡>了。這首歌曲在本張專輯中收錄的是「85』永遠等待」演唱會中的版本,和日後的版本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沒有前奏鋼琴的部分,在演唱之前家駒特意說明了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這也是目前官方發行85』永遠等待演唱會裡面的唯一曲目錄音,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也正是因為這支現場歌曲的發行,讓我們相信Beyond的第一場專場演出「永遠等待」演唱會現場可能在當時被安排作了錄音,也許有朝一日,這個裡程碑現場可能會被發行!

9、<誰是勇敢>這首歌同樣也在後期重新錄音過,相比之下《再見理想》碟裡面的這個版本更加原始,更加貼近Beyond 的初衷。尤其是在吉他演奏方面,早期版本更加豐富複雜,增加了更多的可聽性,後期的錄音則使用了更多的合成器來代替吉他,這樣反而顯得不夠rock。

10、<The Other Door>是本張大碟的另一首純樂器演奏。這首曲子不同於<Last Man Who Knows you>或<Dead Romance>,這首曲子是家駒和阿Paul在一起jam出來的,兩把吉他如同洪水一般潮湧過來,具有很強烈的hard rock風味。Beyond的吉他演奏的最精彩之處永遠都是雙吉他solo。無論是早期《香港》唱片中的家駒和William,《再見理想》專輯裡面的家駒和阿Paul,還是五人時期的遠仔和阿Paul。雙主音吉他solo永遠都是Beyond音樂裡面的王牌。

11、<飛躍苦海>這首歌曲似乎很少有人提到,但是這首歌曲絕對是這張專輯裡面甚至Beyond所有歌曲裡面的一個滄海遺珠。整首歌曲節奏簡單明快,是非常經典的Beyond式搖滾。

12、<木吉他>曲子雖短但是卻體現出家駒對原聲吉他的熱愛,家駒每次演出差不多都會演繹一段自己最喜歡的原聲吉他solo,在Beyond所有樂手中,唯有家駒最鍾愛木吉他,所以也就有了這首曲子。

13、最後,專輯的結束曲是<Dead Romance>的第二部分。它還可以分為兩part,第一part是演唱部分,這幾句歌詞似乎是殺人狂魔林過雲的內心獨白,又好像是家駒和林過雲的對話,當你還來不及體會這些話的含義時,第二part家駒的slide guitar緊跟著就來了,讓人聽起來似乎覺得所有的一切都不必再說了吧,一切的一切最後都隨著家駒的solo而煙消雲散。

寫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關於《再見理想復活版》。上圖這張專輯發行於2012年,主要收錄了1985年12月6日Beyond為小島站臺的現場錄音。這場演唱會是目前已發行的收錄Beyond早期錄音最完整的一個現場。四人典型的ROCKER造型令現場非常火爆。家駒在這個現場用稚嫩的聲音唱出的<再見理想>這首歌的詞曲結構,跟自資專輯裡是一樣的,雖然最後破音,但卻是早期Beyond真實展現的一瞥。或許是因為同樣的詞曲結構,這張專輯因此又被叫做《再見理想復活版》。實際上這場85年的現場錄音,早在1999年已發行在一個精選集裡,但下圖這套附帶四子ROCKER造型大卡片的唱片,是這場演唱會首次單獨發行。關於這場演唱會其他的相關唱片,在以後的連載文裡會提到。

 

85黃家駒破音版

1991年9月,家駒為給「第三世界基金會」籌善款,把版權捐贈給基金會,委託勁石公司首次將《再見理想》以CD形式發行,以及再版了磁帶。《再見理想》的再版磁帶,跟自資那版最大的區別是卡帶是透明的。

91年再版的《再見理想》專輯在當時銷量爆棚,據說前前後後賣出有十萬多張。另據當年的相關工作人員回憶,此次再版,為基金會帶來了大約600萬港幣的籌款。

由於大賣,難免引來高仿。筆者收集CD之初,很不幸買到了一張高仿。高仿的《再見理想》與正版的最明顯區別在內圈碼。正版內圈碼是「PAN ASIA KM 91-3-02 [A]1」,高仿內圈碼為「AY-010」,下面的對比圖裡已經圈出高仿與正版明顯不一樣的地方。而以內圈碼為「AY」開頭的高仿碟,除了本章寫到的《再見理想》CD,其餘Beyond暢銷唱片以及香港其他歌手那個年代的暢銷唱片都存在。高仿歌詞與正版幾乎一模一樣,但碟面印刷的字體,如果仔細對照,還是能發現端倪的。

由於當年《再見理想》的版權贈送給了「第三世界基金會」,現在這個基金會不知道還在不在,而且Beyond樂隊已經解散,今後再版《再見理想》專輯的可能性,已經是非常小。

網絡上雖有流傳著關於《再見理想》專輯曾有過再版的說法,但至今無人見過再版碟的樣子,更大的可能性,應該是滾石公司在93年左右受委託加印過這張專輯。

再見理想,起點處倔強的堅持。再見理想,終點處不忍的割捨。理想,真的可以說再見嗎?當再見到理想時,它還是原來的樣子嗎?對黃家駒而言,理想就頑強的紮根在他的心田,從始至終都不曾褪色!

長按二維碼並識別

可自定義打賞金額

(未完待續)下一章:永遠等待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文中圖片來源:Beyond超越-正版唱片交流微信群群友提供。

文中部分信息來源:《真的Beyond歷史》

撰稿人簡介:Beyond超越-正版唱片交流微信群。因 Beyond 的音樂而聚集,以 Beyond 的作品為導向,廣泛交流音樂感受,宣揚支持正版理念。本群為喜歡並有興趣了解Beyond正版唱片的朋友提供交流平臺,歡迎有興趣的歌迷進群交流,群主微信號: 183900999。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卡馬木吉他(贈送配件大禮包)

相關焦點

  • Beyond的再見理想,到底是再見,理想還是再見了理想?
    再見理想是Beyond早期的一首作品,這首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獨坐在路邊街角,冷風吹醒,默默的伴著我的孤影,只想將吉他緊抱,訴出心酸」,多麼深刻的歌詞,如果你人生正處於低谷,事業、愛情、生活都不如意的時,相信聽到這首歌的你會被它深深觸動,甚至會覺得歌中的人就是你自己。
  • Beyond唱片故事,第四章《亞拉伯跳舞女郎》
    第四章:亞拉伯跳舞女郎 1987年7月,Beyond推出了籤約唱片公司後的第一張大碟《亞拉伯跳舞女郎》,繼第一張專輯(卡帶)《再見理想》、第一張唱片(細碟/EP)《永遠等待》之後,Beyond終於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張大碟(黑膠/LP)《亞拉伯跳舞女郎
  • BEYOND與家駒的故事 第十九集 四子合作試填詞 再見理想初面世
    因一些資料考證也難免出現錯漏,請廣大朋友指正。2.本小說前六集是由一位不知名的駒迷所寫,後面從第七集開始到最後一集由no1雙子續寫。3.本版是修改版,所以資料更加詳實,故事更加生動,歡迎駒迷收藏。…… 「告別,放手一博……成功,再次擁抱理想;失敗,跟理想說再見……」世榮輕輕地嘟喃著「再見……再見……」 突然大家都安靜下來……一秒的安靜過後,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BEYOND帝國-世界最大的BEYOND綜合信息網www.Beyonddiguo.net 「再見!!再見理想!」「放手一博。成功,再次擁抱理想;失敗,跟理想說再見。
  • 《beyond的故事》20 自掏腰包出唱片 口碑頗佳獲新機(上) (每日更新一章,歡迎分享,共同成長)
    《beyond的故事》_20 自掏腰包出唱片 口碑頗佳獲新機(上) BEYOND四子鼓足勇氣,帶著新作好的歌曲去找陳建添,希望能有發片的機會。當時除了《再見理想》這首歌,還有一些奠定了將來beyond音樂風格的幾首歌曲,同名主打歌《再見理想》不必多提,加上《舊日的足跡》和《誰是勇敢》,這三首歌從內容主題上,代表了Beyond將來的三種發展方向。
  • Beyond《再見理想》賞析
    1986年,Beyond自資發行了他們的首張專輯《再見理想》,其中這首同名歌曲《再見理想》,分別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及葉世榮四人共同填詞,由黃家駒單獨作曲。歌中傳達出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感悟,對事業未盡的苦悶,以及不被身邊的人理解的那種孤獨落寞的心情。
  • Beyond唱片故事,第一章《香港》
    對鍾愛音樂的我們而言,這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承載這份美好的載體便是此次系列連載要說的主角——唱片。 這裡說的唱片是指實體唱片,實體唱片涵蓋面非常廣泛,不單單指LP黑膠唱片,它還包括卡帶(磁帶)、CD、MD等等。隨著數位音樂的出現,實體唱片似乎已經開始退場。再也看不到街邊巷尾那些繁華的唱片店,孩子們也不會再為了買一張心愛的唱片而日思夜想徹夜難眠。
  • Beyond唱片故事之《秘密警察》
    如果說<衝開一切>是這張唱片的第一記重拳的話,那麼Beyond不會等你還擊。<秘密警察>這首歌就是第二招連招。作為唱片的主打歌,<秘密警察>這首歌曲一開始就以勁爆的吉他riff開場。這首歌以非常重的hard rock來描寫了懷疑一個女友出軌,而時時跟蹤女友的男人的複雜心態。也是Beyond歌曲中少見的主題。
  • 1986年,黃家駒一首《再見理想》,道出了心中無盡的悲涼
    第一張唱片《香港》發行之後,幾乎沒有任何的銷量,beyond樂隊只能夠在街邊、酒吧駐唱以維持生計。後來,兄弟四人向銀行貸款,在香港明愛中心舉辦了第一場「永遠等待」的演唱會。去現場聽的人寥寥無幾,演唱會進行到一半時,基本人就走光了。
  • Beyond,再見理想
    《再見理想》合唱版從一把鄰居家丟棄的木吉他開始的「黃家駒」,一步步組建「 Beyond 樂隊」,從出道到為人熟知,他們整整花了五年時間,他們有著自己的堅持,儘管成員一直在變,風格也在變,但是對於音樂堅守的初心從未改變。
  • BEYOND被神化了嗎?不,BEYOND就是神
    在彈琴許多年後,自己慢慢也開始從事音樂行業的工作,只是沒有像以前一樣經常聽起beyond的歌,某一天下午當公交車上放起了《再見理想》……為什麼要說beyond是神一樣的存在。首先,大多數人接觸到他們的音樂是從經典歌曲開始《真的愛你》、《光輝歲月》、《海闊天空》,我也不例外。當時聽到這種很有「真心」的歌曲就被吸引過去了。
  • 《再見理想》,家駒的妥協與堅持
    我記得家強在03年演唱會說過:再見理想是beyond的校歌,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無論哪一年,無論大抑或小的演唱會,《再見理想》永遠都會奏起,它不僅僅是家駒最喜歡的歌曲,它更是印證了一代人對理想的堅持,對現實的妥協。
  • ARTdaily { Beyond從光輝歲月到理想再見
    初時的beyond由四名成員組成,分別是主唱兼節奏吉他手黃家駒、主音吉他手鄧煒謙、貝斯手李榮潮以及鼓手葉世榮,但年底鄧煒謙、李榮潮相繼離開,之後王歐文加入擔任樂隊主音吉他手,同年,黃家強加入樂隊擔任貝斯手。
  • Beyond每首歌背後的故事,他們歌頌的是人生和理想!
    這個時代就像Beyond第一張專輯《再見理想》和黃家駒生前最後一張專輯《海闊天空》的名字,似乎有一種弔詭的關係:只有告別理想,才能海闊天空。回國後,Beyond的主唱黃家駒在報紙上讀到被困獄中的曼德拉的故事,引起了他內心的共鳴。在黃家駒看來,曼德拉的精神內涵是關於抗爭與希望,這與Beyond在香港艱辛打拼的背景不謀而合;於是黃家駒就創作了《光輝歲月》這首歌曲。
  • BEYOND《再見理想》不說再見
    BEYOND樂隊為諸多朋友所熟知,今天分亨他們的一首作品《再見理想》A:獨坐在路邊街角冷風吹醒默默地伴著我的孤影只想將吉他緊抱述出辛酸就在這刻想起往事B:心中一股衝勁勇闖拋開那現實沒有顧慮仿佛身邊擁有一切看似與別人築起隔膜C:幾許將烈酒斟滿那空杯中借著那酒洗去悲傷舊日的知心好友何日再會但願共聚互述往事
  • beyond為什麼會成為很多人的精神支柱,對他們的愛如此執著
    1983年就有了beyond,但是當時的成員的有一些變化,直到最後黃家強黃貫中的加入變成了比較穩定的四人組合,還有包括靈魂人物黃家駒以及葉世榮,最早在1986年的時候,他們就管制了自己的唱片,而且是自費出資
  • Beyond背後的男人葉世榮,他成就了beyond成就了家駒
    但經常他們就跑著跑著就跑回家裡了,黃家駒回到家就開始聽唱片,聽完唱片接著玩吉他。這樣的日子雖然過得很舒服很愜意,但是帶來的後果就是,每月的收入基本不夠平時的開銷。這時beyond樂隊才正式成立。1986年,Beyond在對音樂的狂熱下,又做了一個創舉——自己租錄音室、設計包裝、錄製、配唱自己的創作歌曲,做成了一張名為《再見理想》的唱片。直到1988年,beyond拿到了港臺流行樂壇的獎項,才挽回了他們幾乎夭折的命運。
  • 唱片日曆:Beyond《Deliberate猶豫》
    這段故事說來話長,在主流歌迷眼裡,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的Beyond已經在娛樂舞颱風光無限,唱片、電影、娛樂節目、演唱會這些一線明星才有的待遇,他們是一個也不少;而對於另一部份鐵搖歌迷來講,越來越像明星的Beyond,也越來越少了在音樂上的雕琢,甚至是提升。
  • 寶麗金風雲三十年(十八):他離開了,可是從未離開過,beyond精神永在
    其實,每次聽到大家說「我是聽著beyond歌長大的……」,邊哥都有點小尷尬,因為我不是啊,beyond很好聽,但是不是我的童年。不過邊哥還是很喜歡他的歌,但是懷念他們的太多,邊哥一直不知道,從哪裡寫起比較好。
  • Beyond的故事
    我獨自徘徊在《每段路》上,《隨意飄蕩》在《冷雨夜》裡,煙雨迷離,不由得再次湧起《再見理想》的無奈。再也沒人能像你那般自信的高歌《我有我風格》,沒有你的搖滾天地還能由《誰來主宰》?現在的自己,早已沒有《我是憤怒》的衝動,早已沒有《高溫派對》時的激情,也許,《我早應該習慣》在這《玻璃箱》中遊蕩。
  • beyond三子為何會鬧翻?為何解散黃家駒辛苦創立的樂隊
    從一開始自己租場地辦演唱會,到自費出唱片,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放棄,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5年的努力,他們成功地打入了香港樂壇,並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之後的beyond的名氣越來越大,在香港已經創出了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