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男子「解夢」竟在馬路上放釘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4 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 方振 見習記者 沈曉萍 通訊員 奕超超 沙朝斌)近日,一男子在馬路上故意放釘子,導致多輛汽車駛過後輪胎被扎,激起眾怒。

    9月14日上午,蓴湖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沿海中線費家路段,有車輛輪胎被扎破,疑似有人故意在路面上放釘子。民警經過勘查,情況確實如此。由於現場無視頻監控,且該路段比較偏遠,周邊群眾也未發現異常情況,調查一時陷入僵局。

    民警王科向記者介紹,當時路上有塊被釘子釘穿的木板倒置放在馬路上,車輛駛過木板,釘尖就會扎破輪胎,造成車輛失控,非常危險。報案人若不是反應迅速,車子很有可能撞向路邊護欄。

    在此後的兩個月,犯罪嫌疑人又瘋狂作案10餘起。為加快案件偵破,蓴湖派出所民警分組行動、加班加點,最終,一個駕駛電動自行車的中年男子進入民警視線。12月初,該男子再次作案時,被民警當場抓獲,後又在其家中搜出了大量水泥釘、榔頭和三夾板等作案工具。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他做夢時夢到需要放釘子才能緩解他的人生黑暗,便在9月初想到在馬路上放釘子。於是他在五金店購買了兩包長約10釐米的水泥釘,又在工地撿了三夾板,用榔頭將水泥釘敲進三夾板,然後再把木板丟在馬路上,並在遠處觀望,看到有車胎被扎破後,便心滿意足回家。

    目前,王某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相關焦點

  • 奉化芋艿頭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錦屏中心小學305班小記者 李雨星    「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五湖四海的來客只要嘗一次奉化芋艿頭,就難以忘懷。    我們這兒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物美價廉的芋艿頭。春天,我看見鄰居伯伯拿著鋤頭,在畦上挖出一排排整齊的穴孔;嬸嬸手裡提個竹籃,裡面盛著挑揀過的鴨蛋般大的芋艿子,一顆顆丟在穴孔裡;然後抓起一把把草木灰,蓋住芋艿子,再鋪上土。一場場春雨降臨,加上充足的陽光,芋艿便開始瘋長,芋梗向上直竄,展開寬大而泛著油光的葉子,搖曳生姿。重重疊疊的芋葉,像一把把芭蕉扇,覆蓋得芋田不見寸土。    吃著香甜粉糯的芋艿頭,令人回味無窮。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開展尋味「奉化十碗」活動,推出具有本土歷史性、傳統性的旅遊美食。鼓勵市場主體舉辦特色美食節、海鮮啤酒節、餐飲嘉年華等活動,做大夜間餐飲消費規模。    充分發揮現有「亮燈工程」特色效益,以旅遊景區、地標商圈、特色街區等為重點,鼓勵開展「溪口雪竇免費夜遊」等夜間旅遊體驗活動,支持有條件的場所拓展夜間遊覽服務,打造「夜遊奉化」品牌。
  • 面對面解疑難 心貼心謀發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星宇電子(寧波)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新動作不斷,其創立的氣動流體控制產業工業賦能服務平臺——工星人工業互聯服務平臺,對做大做強氣動產業體系、促進奉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胡永光進車間、入倉庫、看樣品,並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梳理問題、共謀發展。「企業有哪些問題和困難都可以說,今天就是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
  • 重陽節敬老活動精彩紛呈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長嶺社區聯合區文化館為99樂園的老人獻上一場文藝聯歡晚會,大鼓《鼓舞飛揚》、寧波走書《彌勒送桃》、廣場舞《浪漫的草原》、配樂朗誦《月色思念》等精彩節目贏得老人陣陣掌聲。    10月21日上午,春暉社區、錦山社區攜手紅十字博愛志願者團隊和區人民醫院醫共體義診團隊開展「九九重陽 愛暖心房」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量血壓、測血糖、理髮、推拿等便民服務點位吸引一批又一批老年人。
  • 彌勒文化禪藝術展開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毛超崢)近日,臺灣知名收藏家、書畫家張建富舉辦的彌勒文化禪藝術展在奉化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他個人創作的書畫作品50幅。展會將持續至12月底。    張建富1956年出生於臺灣,師承張光賓、曹容,是傳統書畫名家張大千、溥心畲、傅抱石及現代繪畫名家何鐵華、李仲生的再傳弟子。張建富從事創作20餘年,在國畫、書法等領域具有不俗的藝術成就。
  • 船舶「雷盛6」順利上水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船舶「雷盛6」的順利上水,不僅在奉化航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更詮釋了以雷盛海運為代表的奉化民營航運企業不斷做大做強航運事業的決心。
  • 反恐宣傳公交車上路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柳家歡 通訊員 奕超超)日前,區公安分局反恐大隊會同區公交公司,在五輛區際公交車車身上張貼反恐宣傳海報,營造全民反恐、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記者看到,公交車車身三面均張貼了「反恐防恐 全民參與」的全包圍海報,配以清澈的藏藍底色,格外顯眼。
  • 金第銀座噪音擾民 要求解決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來電:有市民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金第銀座有商鋪把中央空調的風機違規擺放在四樓平臺上,並24小時開機,噪音非常大,希望相關部門解決。    回答:錦屏街道辦事處答覆,經實地查看,該空調外機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奉化支行所有,確實存在空調老化、噪音較大問題。
  • 幫銷大米只緣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毛超崢    近日,一名長相憨厚的中年男子敲開了安圖縣人民醫院院長雲慶軍的辦公室門,還未開口,男子的臉上就淌下兩道淚水。該男子名叫安可峰,是安圖縣石門鄉鏡城村的一個普通農民,這次他是專程來醫院感謝一位名叫許兆銘的醫生。
  • 兩家旅遊飯店各納一「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王飛國)12月10日,奉化華僑豪生大酒店順利通過金樹葉級綠色旅遊飯店終評,成為全省67家獲此稱號的旅遊飯店之一。此前不久,奉化墨憩酒店順利通過金桂級品質飯店評定。區文廣旅體局負責人表示,下步將在全區推廣這兩家企業的經驗做法,並以此為契機,帶動整個行業提質發展,為奉化擦亮旅遊招牌打牢基礎。
  • 溪口「十二時辰」美醉遊客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隱潭戲水」親水平臺項目正式迎客,遊客在欣賞瀑布帶來的衝擊之餘,可以在淺灘上和朋友家人戲水,感受溪水的清涼,也可在茶室品茗,寄情於山水之間,來一場身心的療養。    在徐鳧巖,除了絕佳的景色讓人沉醉外,「飛拉達」、玻璃棧道等刺激獵奇的遊玩項目也吸引了不少年輕遊客參與。到了夜晚,房車基地的草坪上聚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琴聲、歌聲、歡笑聲不時在山谷間飄蕩。
  • 桃香飄千裡 歷久彌香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浙江奉化,山川靈秀,人文厚重,資源和物產豐富。尤其是水蜜桃栽種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自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聯合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以來,奉化水蜜桃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全區水蜜桃栽培面積5.3萬畝,年產量3.3萬噸左右。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眼下,奉化已開啟「潮溼悶熱」模式,早起上班的韓淑靜卻被辦公室桌上葛岙村徵遷戶送來的傷膏撫平了心緒。    韓淑靜是區檢察院檢察保障中心主任。2018年12月,她被一紙調令調到葛岙水庫項目指揮部,負責移民安置籤約工作。葛岙水庫移民範圍涉及尚田街道下蔣、葛岙、沙棟頭、排溪等4個行政村,共計1615戶4750人。以韓淑靜為組長的葛岙6組,負責葛岙村生產8隊、9隊共86戶徵遷戶。
  • 方橋街道徒家村 是否有徵遷計劃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奉化中學老校區    作何規劃    來電:有市民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詢問奉化中學搬走快半年,老校區以後作何規劃,會不會被拆除?    回覆: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奉化分局答覆,依據《奉化區縣江以東控制性詳細規劃》,奉化中學地塊規劃為教育用地,如今後有所調整,我單位將會在門戶網站公示公告。
  • 蕭王廟街道嶺豐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李露 通訊員 潘李嘉)「新班子上任以後,我們聽取村民意見建議,確定『開門第一件事』先從解決全村失地農民參保問題和開通連接上畸線溪口方向村道開始。」日前,蕭王廟街道嶺豐村黨總支書記戴軍偉在還未開通的上畸線與嶺豐村村道交匯處告訴記者。    嶺豐村位於蕭王廟街道建成區,三高連接線以東,由嶺東和永豐兩個自然村組成。
  • 最後一次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六年級的男子60米預賽即將開始,我們班開始躁動起來。「砰——」隨著一聲槍響,震天動地般的加油聲、喊叫聲此起彼伏,選手們猶如一頭頭餓瘋的豹子,衝向在終點掛著的一塊肥肉。只見他們的手迅速擺動著,腳上似乎安裝了電動馬達,短短10秒就抵達了終點。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們即將告別母校,各奔東西,我多想讓時間倒流啊!
  • 「最美小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到了決勝局,參加的動物像離弦的箭一樣往前衝,當遇到跑道上放著的一根木棒子時,都順利跳了過去,沒被絆倒。小兔子看到這根棒子時,它停下腳步彎著腰撿起小棒,放在賽道外後繼續跑。因為小兔子中途停了一次,最後一個才到達終點。    經過三輪激烈的比賽,主持人公布「最美小姐」,得主是——「兔子妹妹」!聽到這個結果,兔子妹妹驚呆了!它想自己明明沒跑第一名呀?
  • 高質量建設安置房圓群眾安居夢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一標段工地上,8幢高層已有6幢結頂,預計本月月底可全部結頂。按照計劃,該項目於2022年6月交付。    在一手緊抓進度的同時,區投集團一手狠抓質量,不僅每個項目嚴格落實工程質量逐級驗收制度,還通過施工單位自查、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定期不定期檢查等方式,嚴把工程質量關,努力建設讓群眾滿意的放心房。
  • 陽臺上的薄荷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陽臺上的薄荷是翠綠色的,它像是一隻蝴蝶,旋轉著身姿飄散出迷人的味道;它又像是一位穿著綠衣裙的仙女,舒展纖細的雙手努力向上生長。它多姿多彩,當微風輕輕吹過,它會伴著清風起舞,也會哼起「沙沙沙」的歌聲,而那醉人的味道也會隨著風兒踏上旅程。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白頭翁於6月中旬前後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鳥兒是我父親發現的,平時他喜歡在院子裡擺弄花草,應該是這樣的環境,吸引了白頭翁來我家築巢孕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