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8 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 陳培芳)最近,家住西塢街道白杜村的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於6月中旬前後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鳥兒是我父親發現的,平時他喜歡在院子裡擺弄花草,應該是這樣的環境,吸引了白頭翁來我家築巢孕育下一代。」昨日,記者在陳先生家看到了白頭翁「一家」,陳先生告訴記者,6月中旬,自己的父親無意間發現自家院子裡的一棵李子樹上突然多了一個小小的鳥窩,「那是一隻白頭翁,鳥媽媽非常忙碌,飛進飛出。它頭上有一簇白色羽毛,身上灰黑色,還帶著黃色。」陳先生說。

    「前幾日,院子裡李子樹上白頭翁安了個巢,今天下了第一隻蛋。」「三隻了,鳥媽媽原來是仰著頭下蛋的。」「今天出殼了兩個小傢伙。」「有一隻孵不出來了。」從6月16日到7月5日,陳先生在不打擾鳥兒的前提下密切關注它們的動態,用手機記錄鳥兒的成長過程,並發到微信朋友圈,圖文並茂地向朋友介紹,「很多人表示第一次看到鳥兒孕育下一代的全過程,在感動之餘,感慨生命的神奇。」

    陳先生告訴記者,白頭翁下了4隻蛋,6月30日開始,小鳥陸續破殼而出,最終成活3隻。它很辛苦,一窩小鳥全靠鳥媽媽的一張嘴,一雙翅膀來養活,白天會整天外出覓食,期間會叼著食物回來,投食幼鳥,直到晚上才停歇回到巢中。「我查了資料,過幾天鳥媽媽應該就要開始訓練雛鳥飛行了,就像我們人類養育兒女一樣。」為不驚擾到白頭翁,最近陳先生一家減少了去院子的頻次,並儘量不發出響聲。「雖然家人的生活拘謹了些,但給雛鳥營造了一個安靜的成長環境,我覺得很有意義。」陳先生說。

    「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在逐步提高,以後動物在我們身邊的機會肯定越來越多。奉化是一座宜居宜業生態和諧的城市,到處都有鳥兒和人類共享生態環境,希望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採訪結束時,陳先生說道。

相關焦點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有愛市民記錄全過程
    最近,家住奉化區西塢街道白杜村的市民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 長安:「白頭翁」在市民家中築巢,孵出四隻小鳥
    今年5月底,一名「不速之客」來到他的家中,在陽臺的桂花樹上築巢、產蛋、孵化、離巢,廖先生用相機記錄了全過程。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鳥兒在長安市民家中築巢並非個例,鹹西社區的麥先生、上沙社區的孫先生同樣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是長安環境越來越好帶來的「福利」。
  • 奉化芋艿頭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錦屏中心小學305班小記者 李雨星    「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五湖四海的來客只要嘗一次奉化芋艿頭,就難以忘懷。    我們這兒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物美價廉的芋艿頭。這就是我家鄉的特產——奉化芋艿頭。    指導老師 丁建梅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開展尋味「奉化十碗」活動,推出具有本土歷史性、傳統性的旅遊美食。鼓勵市場主體舉辦特色美食節、海鮮啤酒節、餐飲嘉年華等活動,做大夜間餐飲消費規模。    充分發揮現有「亮燈工程」特色效益,以旅遊景區、地標商圈、特色街區等為重點,鼓勵開展「溪口雪竇免費夜遊」等夜間旅遊體驗活動,支持有條件的場所拓展夜間遊覽服務,打造「夜遊奉化」品牌。
  • 溫暖的鄰居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每天早上起床步入院子,我就能聽到鄰居清脆的聲音:「睡得好嗎?起這麼早呀!」。我迎聲看去,一個美麗的微笑映入眼帘。那一瞬間,我覺得這個早晨真美妙,開始迎接美好的一天。    有一次,我把媽媽留給我買午飯的錢買了玩具,鄰居見狀走了過來,問道:「你在做什麼?」我指了指我的「傑作」,說:「我餓了,但沒有吃的,只能『畫餅充飢』了!」說完,我害羞得低下了頭。
  • 面對面解疑難 心貼心謀發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星宇電子(寧波)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新動作不斷,其創立的氣動流體控制產業工業賦能服務平臺——工星人工業互聯服務平臺,對做大做強氣動產業體系、促進奉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胡永光進車間、入倉庫、看樣品,並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梳理問題、共謀發展。「企業有哪些問題和困難都可以說,今天就是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
  • 重陽節敬老活動精彩紛呈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馬大伯高興地說,現在去寧波的軌道交通3號線鄞奉段也開通了,他們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希望奉化發展得越來越好。    「設區以來,奉化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市基礎設施更完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醫療養老有保障,精神生活更豐富,幸福指數也在逐年提升。」長嶺社區黨委書記徐黎峰說,希望通過重陽節敬老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業餘文化生活,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並為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 彌勒文化禪藝術展開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毛超崢)近日,臺灣知名收藏家、書畫家張建富舉辦的彌勒文化禪藝術展在奉化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他個人創作的書畫作品50幅。展會將持續至12月底。    張建富1956年出生於臺灣,師承張光賓、曹容,是傳統書畫名家張大千、溥心畲、傅抱石及現代繪畫名家何鐵華、李仲生的再傳弟子。張建富從事創作20餘年,在國畫、書法等領域具有不俗的藝術成就。
  • 船舶「雷盛6」順利上水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船舶「雷盛6」的順利上水,不僅在奉化航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更詮釋了以雷盛海運為代表的奉化民營航運企業不斷做大做強航運事業的決心。
  • 反恐宣傳公交車上路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此次五輛反恐宣傳公交車分布在205、206、208、229和277五條線路,途經奉化核心城區和部分鎮(街道),基本做到全民反恐宣傳的全覆蓋。    同時,民警還積極向公交車駕駛員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公民預防恐怖活動手冊》等應急避險和自助自救知識的宣傳指導,有效提升公交駕駛員的反恐防恐意識,增強反恐應急反應能力。
  • 金第銀座噪音擾民 要求解決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來電:有市民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金第銀座有商鋪把中央空調的風機違規擺放在四樓平臺上,並24小時開機,噪音非常大,希望相關部門解決。    回答:錦屏街道辦事處答覆,經實地查看,該空調外機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奉化支行所有,確實存在空調老化、噪音較大問題。
  • 溪口「十二時辰」美醉遊客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為豐富旅遊業態,溪口各景點在假期裡推出了各類主題活動,廣受遊客歡迎。    今年,溪口景區對三隱潭進行了改造升級,「身穿」粉色外衣的蜜桃號森林小火車穿梭在叢山峻岭之間,帶領遊客用另一種視覺感受山水。「隱潭戲水」親水平臺項目正式迎客,遊客在欣賞瀑布帶來的衝擊之餘,可以在淺灘上和朋友家人戲水,感受溪水的清涼,也可在茶室品茗,寄情於山水之間,來一場身心的療養。
  • 兩家旅遊飯店各納一「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王飛國)12月10日,奉化華僑豪生大酒店順利通過金樹葉級綠色旅遊飯店終評,成為全省67家獲此稱號的旅遊飯店之一。此前不久,奉化墨憩酒店順利通過金桂級品質飯店評定。區文廣旅體局負責人表示,下步將在全區推廣這兩家企業的經驗做法,並以此為契機,帶動整個行業提質發展,為奉化擦亮旅遊招牌打牢基礎。
  • 桃香飄千裡 歷久彌香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浙江奉化,山川靈秀,人文厚重,資源和物產豐富。尤其是水蜜桃栽種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自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聯合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以來,奉化水蜜桃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全區水蜜桃栽培面積5.3萬畝,年產量3.3萬噸左右。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眼下,奉化已開啟「潮溼悶熱」模式,早起上班的韓淑靜卻被辦公室桌上葛岙村徵遷戶送來的傷膏撫平了心緒。    韓淑靜是區檢察院檢察保障中心主任。2018年12月,她被一紙調令調到葛岙水庫項目指揮部,負責移民安置籤約工作。葛岙水庫移民範圍涉及尚田街道下蔣、葛岙、沙棟頭、排溪等4個行政村,共計1615戶4750人。以韓淑靜為組長的葛岙6組,負責葛岙村生產8隊、9隊共86戶徵遷戶。
  • 方橋街道徒家村 是否有徵遷計劃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奉化中學老校區    作何規劃    來電:有市民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詢問奉化中學搬走快半年,老校區以後作何規劃,會不會被拆除?    回覆: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奉化分局答覆,依據《奉化區縣江以東控制性詳細規劃》,奉化中學地塊規劃為教育用地,如今後有所調整,我單位將會在門戶網站公示公告。
  • 蕭王廟街道嶺豐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你看,從奉化城區過來下坡是方便,但是去往溪口就需要從這裡上去,調轉360度才可。」據嶺豐村村民黃先生介紹,從城區開車前往嶺豐村,在上畸線蕭王廟古廟處右轉沿下坡就到了嶺豐村村民委員會。但是,從嶺豐村開車去往溪口方向,卻需要從下轉坡道開上上畸線後調轉360度才行。    作為蕭王廟街道建成區,這樣的出行方式不僅限制了嶺豐村發展,也給村民出行造成很多安全隱患。
  • 小小「動物園」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媽媽總是心疼地說:「蜜蜂也有停下休息的時候呀!」我是一隻聰明的「小猴子」。面對奧數題,我三兩下就解答出來了;面對作文,我下筆成章。更重要的是,我還喜歡上躥下跳,周末的家總會被我弄得天翻地覆。媽媽是一隻愛美的「鳳凰」。一大早她就鑽進化妝間打扮,對著鏡子左看右瞧,擦了一層又一層,真讓我疑惑不解。我和爸爸早已餓得飢腸轆轆,但媽媽總是不急不慢地說:「急什麼急,等我化妝完了再說。」
  • 我的暑假生活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暑假裡媽媽還帶我去室內的動物館,我看見不少可愛的小動物,有小松鼠、倉鼠、無毛豚鼠等各種鼠類,還有龍貓、蛇、刺蝟和羊駝,還有各種各樣的蜥蜴,我非常勇敢地摸了摸他們。這個暑假過得真充實啊!    ——陳妍欣    我的暑假有點忙。剛放假,媽媽就讓我自己制定一個暑假計劃表。我想了想,決定每天練字、運動和看書。當然,還有上培訓班。
  • 我學會了炒飯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501班小記者 周俁    那天,我決定為爸爸媽媽做一頓簡單的早餐。清晨6時,我從床上一躍而起,簡單洗漱後直奔廚房,從冰箱裡取出事先準備好的食材。先把雞蛋打碎在碗裡,用筷子攪勻;接著只聽「刺啦啦」一聲,成功點火;然後起鍋熱油,倒入雞蛋液。「咳咳咳」,原來是我忘記打開油煙機,真是夠手忙腳亂的。下一步倒入米飯,此時腦海裡蹦出一句話:「翻滾吧,蛋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