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大師寫的寧靜致遠 不只是書法而是一種人生境界

2021-02-08 易從網


寧靜致遠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崇高的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幽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它的意義就是:「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目標」。

記得看一部電視劇的時候,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位置,不是他的名利位置,而是他的心態。只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靈,才可以走得更遠。要想獲得心靈的快樂,就要經常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只有遠離虛名,才能真正獲得寧靜與快樂,只有自覺抵制物慾的誘惑,才能真正獲得心靈的安寧。

下面為大家展示的是五位【易從網】籤約書法家的寧靜致遠書法作品,請欣賞。


啟功大弟子李傳波書法《寧靜致遠》

李傳波的書法寧靜致遠整體上看起來秀麗、溫婉,線條不以厚重取勝而在恬淡中表現其運筆的暢達與精緻,於灑脫之中見靈秀之氣,展現給人的是一種自然與率真,以清暢溫雅的藝術風格保證了字裡行間的虛靈之氣,清而純、靜而雅,以從容不迫、抒情婉約的風格和情調,來闡發創作主體的遠古幽情。

啟功大弟子李傳波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影視研修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國窖1573品牌戰略顧問,北京軒易德書畫院副院長,易從網籤約書法家。


修身必備書法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行書《寧靜致遠》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老師的書法寧靜致遠書法,清雅而不濁俗,淡泊而不奢華,闊達而不促狹,平和而不偏激,頗具"書卷氣"。從而擁有了書法作品的靜氣、秀氣、美氣、靈氣,從而給人以親切感、滄桑感、厚重感,也令讀者賞心悅目。

觀山,原名:田觀朝,河北滄州人,其書畫作品經國務院國賓禮專家評審委員會認定為「中國國禮作品」,並聘為「國務院國賓禮特供書畫藝術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觀山老師的書法作品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歐巴馬、普京、陸克文等多位外國政要。比如觀山老師的書法作品《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曾被當做「國禮」贈送給歐巴馬總統,其作品《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贈送給普京總統,因此觀山也被稱為中國的「國賓禮書法家」。

聯合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劉鍇明行草書法《寧靜致遠》

當代著名書法家劉鍇明行草書法寧靜致遠,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盡讚美的詞彙也難描繪其高深與絕美,堪稱當代行草之精品。

劉鍇明,1961年生,又名開明,筆名倚石,齋名漢風堂。自幼喜歡書法藝術,臨習多種碑帖,楷書以顏體為宗,行書以二王為本。獲得教育部高級書畫教育資格認證,教育部高級書法師資格認證。著名書法家劉鍇明,現為聯合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央電視臺CCTV(墨彩杯)少兒書法名師,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畫院院士,中央電視臺(墨彩杯)少兒書法名師,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藝術家協會會員,易從網籤約書法家,並多次在國內書法大賽中獲獎。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張鎖平隸書《寧靜致遠》

實力派書法家張鎖平隸書書法寧靜致遠,古樸典雅,入木三分。有人形容他落筆的隸書,骨力雄健,氣勢開張,線條在他的手中,悠然舒展、飄逸自然,細細品味之後,確實氣度非凡。

張鎖平,男,1961年出生於開封,平生喜交遊,愛收藏,粗通詩文,略鑑賞,尤愛書法,幼承庭訓,得其家傳,對漢隸、魏碑用功最勤,近年來言傳身教收穫頗豐。1982、1985其作品其作品入選國家書展、2003獲中國書法網絡大賽金獎、併入編《中國書畫名家大典》,其作品在《中國楹聯報》、《開封日報》、《汴梁晚報》《、黃河風》等諸家媒體相繼刊登至今。

劉炳森弟子於國光隸書《寧靜致遠》

於國光書法寧靜致遠,點劃分明、方圓相濟、輕重有致,看這幅四字成語無不透露著一股古色古香之美,方寸之間,盡顯無限智慧。

於國光:字潤波,號東門客,是隸書名家劉炳森親傳弟子,1963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書畫院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名人書畫院理事,神州博古書畫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英傑國際交流中心藝術顧問,易從網特約書畫家。他集行、草、隸、篆為一體,融歷代大師精髓為一爐,他的書法作品中蘊含畫意詩情,有音樂旋律,有舞蹈的華姿又有文字的內涵,帶給人視覺美和心靈美的藝術享受。

書法家手寫的寧靜致遠書法,不僅僅適合掛在企業辦公室、會議室、公司大廳,掛在家中客廳、書房或者酒店、茶樓、餐廳、賓館也同樣顯得意蘊非凡,而且適合修身養性。另外,當做禮物送給開公司的朋友、領導、老師也是上等之作。而且書法家親筆手寫的寧靜致遠書法,還可以兼做收藏,具備極高的升值空間。

 以上推薦的是當代五位知名書法家手寫的寧靜致遠書法真跡,欣賞更多寧靜致遠書法,就去易從網(全國免費購畫熱線:400-0606-790)書法區,有喜歡的書法內容,還可以請【易從網】書法家定製哦!!!                     


相關焦點

  • 人生至高境界-----「寧靜致遠」
    靜中流淌著灑脫和風流,闡述著自由和奔放,用心去聆聽風的細語,雨的高歌;用手去撲捉光的嬉戲,水的頑皮,之中領略「閒」的意義,把歲月填滿樂,把生活演繹成一座仙境,乘上雲彩,一路高歌,俯瞰大地,所見只是一片沉浮。靜在生活中藏匿,或高臥,或嘗酒,或試茶,或閱書,或鼓琴,或賞花,或看鳥,或觀魚,或散步,或蕩舟,或遊山,或玩水,用樂事擺脫世俗,顯出「靜」的高雅。
  • 寓意好意境佳的四字書法作品 走一波
    書法作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以筆墨紙硯的形式,用一個個漢字表達出來。有言簡意賅的四字成語書法、有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書法、有或唯美或霸氣或意境高雅的詩詞書法。漢字稱為最有生命力的語言,民族的自信源於文化的自信。漢字是這個星球上最美的語言,今天來欣賞一組當代書法家的四字書法作品。
  • 閒散超脫 墨青大師書法藝術欣賞
    原標題:閒散超脫 墨青大師書法藝術欣賞墨青大師,本名李國豪,河北唐山人,1953年生。北京墨藝書畫院院長;溫哥華中國書畫院院士;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國家一級書法家;國家權威部門叢書介紹並推薦的全國100位中國藝術大家之一。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各種獎項,在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 釋星雲書法:他寫的是人生與禪宗,別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愛
    釋星雲書法:他寫的是人生與禪宗,別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愛。釋星雲就是我們平常所熟知的星雲法師,弟子親之,簡而稱之為星雲,有親近之感。其實釋星雲就是一位有親和力的佛家大師,慈悲寬愛,佛俗兩界皆敬仰其德。釋星云為傳佛跡越千裡萬裡,這樣的人生與修煉經歷,是他的書法闊達遼遠,一往無前意境的積澱基礎。為什麼我們一見釋星雲的書法,便會有風雲萬裡,雲趨飄遊,閒雲野鶴一樣的情景感?會有筆畫如飛,墨意如翔的狀態呢?就是因為他已經把人生的這種飄遊狀態,寫進了書法的行筆和施墨裡,書法不固化為一形一態,而是變幻出步伐前行,遼無邊際的多樣與多姿。書法,是非常講究筆法的。
  • 畫壇巨擘鄭乃珖四子鄭大幹書法賞析——解析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出身翰墨世家,自幼受其父鄭乃珖藝術大師薰陶,涉獵詩文書畫,作品形神兼備、韻味雋永。鄭大幹預父親畫壇巨擘鄭乃珖書法追求一種樸質古拙的意境,其書的古拙是其敦厚耿直、溫文儒雅的人格精神的反映,在他繪畫、篆刻、詩文中 皆一再流露,而在書法中表露得最為直接且更完善。
  • 書法大師有多野?
    書法名家王僧虔曾言: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意味著,想要成為書法王的男人,就要學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寫亂碼字。用以告誡新人要紮實基本功,先成人後求仙,否則不具備書法基礎、或撇開書法基礎創新的傢伙根本寫不出好書法,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 這些書法作品寓意深刻
    在公司辦公室掛上一幅寓意深刻的書法作品,可以修身勵志,表達企業願景,解釋商道精髓,這也正是中國書法的魅力,言簡意賅,意蘊非凡,大多數的老闆都會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上一幅書法作品,這也正是辦公室裝修的點睛之筆,那麼辦公室後面掛什麼字好,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文化,書法是一種藝術,有很大的欣賞價值
  • 弘一書法境界:從不卑不亢到淡泊寧靜
    左:弘一法師在俗時留影右:1936年,弘一法師於廈門鼓浪嶼日光巖弘一大師,當代著名高僧,原名李叔同。出家後,更名演音,號弘一,諸藝俱疏,唯書法不廢。南無阿彌陀佛 上海龍華寺藏於時後二十六禩歲首,居古浪習南山律,芳遠仁者屬書,為明。一日印光大法師看了弘一書作後說道:「寫經不同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
  • 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學書法的最高境界
    石板上寫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終身都需要學習和提升的結字和章法功夫~糾正下之前的謬誤,我看的第一本正兒八經的書法理論書,是上高中的時候看的洪丕謨編寫的大學書法教材,我那會就覺得書裡有張楊維楨寫的小字就比王羲之的蘭亭序好看。年輕的時候,都喜歡犀利的事物,獨孤前輩用劍也是一樣,二十歲左右用的是一柄青光閃閃的無名利劍。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2019年07月24日 21: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書法家在給人寫字的時候,一般寫四個字的時候比較多
  • 自創「亂書」的王冬齡,一幅書法43萬,跟小學生的書法一比,寫的什麼...
    每一種字體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尤其數草書最能體現書畫家的內心情感世界。 不過,今天筆者要說的書法藝術,並不屬於這經典「五體」中的任意一體。其乃是現代一位書法家自創的,尚且不談論這種字體的美感。關鍵還真受到了追捧,據說,這種字體一幅書法能賣出43萬,其到底有何獨到之處,竟能拍出如此驚人的天價呢?
  • 寧靜致遠—畫家林宣慶和他的「寫意」人生
    林宣慶先生便是這樣一位「寧靜致遠」的人,人如此,畫亦如此。L:我從小就開始寫寫畫畫了,因為父母是雙職工比較忙,平時在家沒人管我的時候就自己畫著玩,我很喜歡國畫,並且肇慶端州是文房四寶中端硯的產地,而我的鄰居又是著名畫家林豐俗老師,所以小時候我周圍的文化氛圍還是很濃鬱的。
  • 國畫大師總愛秀書法,卻錯字連篇,網友都哭了!
    然而,隨著近年來「跨界」的流行,很多畫家將腳步邁進了書法界,到處題詞、寫匾,似有回歸書畫同源的勢頭。當然,並不是說這種現象不好,只是有些畫家所題、所寫的字令人尷尬,錯字、別字滿紙,致使網友瘋狂吐槽。他叫範迪安,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他絕對是大師中的大師,不要問為什麼,不是大師能幹院長嗎。
  • 李玉剛書法欣賞:字裡行間有書法氣,悟性極高,不輸名家大師!
    李玉剛的唱功不俗,而且與一般的音樂才子不一樣,他是把自己對於傳統曲藝的一種理解加入到他的音樂元素之中。簡單一點來講,李玉剛的音樂裡面,飽含著傳統文化的影子。既然他玩音樂這麼厲害,那他的書法大家見過嗎?其實與他的音樂一樣,李玉剛的書法藝術也是相當厲害,而且還曾獲得過很多人的稱讚。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而真正能代表蘇東坡書法最高水平的乃是他58歲的時候,所寫的一件《李白仙詩卷》。這一年是宋神宗元祐八年,這一年蘇東坡58歲,是他去世的前六年,在蘇東坡晚年的時候,他徹悟人生,人生境界以及人格修養和學問高度已經是他人生中的最佳狀態,而這時候他的書法,更是入神坐照的境界。這一年他寫下了這件著名的《李白仙詩卷》。
  • 紀錄片敦煌書法——《寫經風流》
    、敦煌藏經洞寫經為主要內容的敦煌書法。2009年,甘肅酒泉電視臺、酒泉市書法家協會與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聯合創作大型電視紀錄片《敦煌書法》。本片將上下五千年中國書法史貫穿其中,是國內首次全面系統地整理敦煌書法形成、發展、衍變歷史的電視紀錄片,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和藝術價值。
  • 李玉剛書法欣賞:字裡行間有書法氣,悟性極高,不輸名家大師
    可能更多的人會認為李玉剛唱歌就是玩一種新的音樂形式,他把曲藝,京劇這些全都放到了自己的音樂這中,這一種創新意識是很難得的。與音樂一樣,李玉剛玩書法也是代有著創新意識。他是真的喜歡書法,早年就跟著書協理事會的成員一起學習,他練書法不是為了名與利,更不是一種附庸風雅的表現,這一點其實從他寫的字裡就完全可以看得出。
  • @遼中書法迷 共賞沈延毅大師書法風採
    自幼秉承家學,從其父沈慶颺(羹唐)習書法,沈羹唐系清末拔貢,本為寒門子弟因發憤讀書而取得功名,先生能詩善文,尤擅書法,寫得一手地道的何紹基體,名重遼南。(如圖一)不使龍門擅伊洛,而今魏法在遼東。」概括了沈老的是地位並給沈老的書法十分允當的評價。
  • 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 客廳書法四字集錦(歡迎補充~)
    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客廳書法四字集錦。古往今來,四字成語都是人們非常喜愛且使用較為頻繁的詞組,它不僅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隨著傳統文化的慢慢滲入,書法已經成為家居裝飾的必備之選,那麼適合掛客廳的四字成語又有哪些呢?
  • 自稱「書法宗師、百體大師」,寫美術字的範笑歌,牛皮吹大了
    的確,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或做法在當時或許沒人看明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真實終將顯現,那些「吹過的牛皮」最後只能淪為笑話。有朋友問這麼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百體大師」範笑歌的書法?在書壇「混跡」多年的小編,對於範笑歌不太熟悉,但「百體大師」的稱號倒是讓人有了了解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