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現實 緣物寄情——兼談管海龍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

2020-12-27 澎湃新聞

人物簡介

1980年9月15日出生,祖籍河南省開封市,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2015年第一批開封市青年文化英才,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會員,2018年擔負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項目。

參加展覽作品

2008年《九虎》 入選 紅星杯全國書畫作品大賽

2009年《而立》獲得河南省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三等獎

2014年《去年夏天》獲得第十二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覽一等獎

2014年《去年夏天》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16年《誰拆走了我的夏天》入選「工·在當代」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

2017年《魚缸》入選第六屆「jc.雅各布森」肖像大賽(國際肖像展)

2017年《三月》入選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化工廠》入選「悲鴻精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花園》入選「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人物作品展

2017年《西洋棋》入選「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當代中國的創作生態與時代走向」

2019年《塞罕壩》獲得第十三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覽一等獎

2019年《塞罕壩》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管海龍是一位熱愛生活、執著於藝術的青年畫家,雖然很年輕,但有著豐富的不同於常人的人生閱歷。20年來,他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以求、勤於求索,拜名師袁汝波先生學藝問道、畫藝日進,尤其在人物畫創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藝術創作是一項複雜的創造性工作,尤其是人物畫創作,對人物的眼神包括一切肢體語言的描繪,最終都是在刻畫人物的心靈。管海龍對此是明晰的。依託紮實的筆墨功夫和造型能力,他以工筆人物畫創作為主,追求工筆畫的寫意性表現手法,同時賦予現實主義題材以思想性和藝術性,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其探索和創作得到高度認可。

近年來,管海龍的參展、獲獎作品,如《去年夏天》《塞罕壩》《誰拆走了我的夏天》《西洋棋》等,便是其作品創作手法和思想性的詮釋。

中國畫範疇,工筆是相對寫意而言的,對應寫意畫,工筆畫描繪事物工細,比較具象,就其現實意義而言,其承擔了重要的社會文化使命,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管海龍以工筆畫工整寫實的表現形式,來描繪市井生活、人間百態,找準了適合自己的表現形式,找到了自我聲音的傳達方式。同時,他極力追求表現上的自由,不拘泥於再現形象的客觀真實,擺脫時空觀念的限制,把自己心中的物象以筆墨的形式細膩地表達出來。這種表達,無疑是緣物寄情,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在繁華、喧囂的現實社會,靜態的畫面、寫實的手法,發出了一個從藝者或讚許或歡欣或感傷或無奈或疑惑的聲音。

榮獲河南省第12屆美展金獎並參加全國第十二屆美展的作品《去年夏天》,便是如此。

這幅作品的創作源於城區改造的一次拆遷。家族房舍的拆遷,牽涉產權的分割和利益的分配,這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親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出現了出乎預料的情況,令人意想不到。畫面當中赤裸上身的男子,是主持財產分配的主要人物,畫面上人物與人物之間充滿了誤解、猜疑、迷惑。畫面的背景採用不穩定的構圖方式,產生一種動蕩感,使背叛、欺騙這些人性不光彩的成分充斥了畫面。畫面的細節,包括人物表情的刻畫,讓讀者感受到市井小人物在面臨重大變遷時所表現出來的人性複雜多變的一面。《去年夏天》是帶有濃重情感色彩的作品,畫家力圖通過畫幅上的人物來表達現實,同時傳達更深層次的信息,那就是,呼喚親情永駐,切勿因為眼前利益而起爭端,為此失去無法挽回的東西,值得嗎?

《塞罕壩》是管海龍有感於塞罕壩精神而創作的,是畫家以筆墨歌頌時代的一幅現實主義佳作。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甘於奉獻、艱苦奮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樹立了以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為價值取向的完整的精神體系。這幅作品,管海龍有意規避工筆人物畫表現現實題材的局限性,沒有選取戰天鬥地的大場面,而是選取人數不多的一個勞動群體、一個不大的場面。畫面上,有人精神抖擻,有人略顯疲憊,有人的眼神充滿期盼,有人太疲倦了要坐下來休息……這無疑是最真實的場景,沒有誇張,沒有刻意渲染,唯有真實方能打動人心,平淡的畫面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一種精神……而畫面上唯一的女性勞動者,紅色的著裝,無疑是畫家以藝術化的手法、以溫暖的色調,來「溫暖」讀者。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在勤勞勇敢的建設者的勞作中,那一抹紅,何嘗不是奮進精神的象徵!

在管海龍的筆下,《公園》《誰拆走了我的夏天》《西洋棋》《化工廠》《監控室》等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都在傳達著畫家的思想情感,表達著畫家關注社會、關注人性、表達情感的初衷。

工筆畫的寫意性表現手法,古已有之。在管海龍的工筆人物畫創作中,這種所謂的「寫意」,誇張的成分相對較少,人物的表情、肢體語言,沒有完全忠實於客觀現實,只是相對的「寫意」,這無疑更能合乎畫家表達情感和意願的需要。在這裡,畫家沒有再現形象的客觀真實,也僅僅停留在自然物象的客體上,而是在自然客體和自我藝術語言的關係中,營造一個繪畫空間。在色彩處理上未必再現物象的原色,而是根據作者的主觀願望設計畫面色調。

這便是管海龍強調表現手法上的自由,他「工中有寫」的表現手法,更體現了藝術趣味之「意」。在這種筆墨語境之下,管海龍賦予人物以更加豐富的精神內涵。

全媒體記者:張德卿

原標題:《關注現實 緣物寄情——兼談管海龍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素以為絢——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的色彩呈現
    水墨工筆以水墨視覺、工筆暈染為主展開造形生動、主題廣泛、構圖別致、意境脫俗的藝術表現,區別於工筆重彩畫色彩濃麗的表達。當代工筆人物畫在水墨視覺呈現上獨樹一幟,風格各異,別有韻味。代表畫家有盧輔聖、杭春暉、崔進、鄭慶餘、徐華翎、阿海等。水墨工筆人物畫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當代工筆人物畫呼喚水墨精神的融入,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 民族藝術的一抹新霞 ——李雄範工筆人物畫賞讀
    這也是他的工筆人物畫最下工夫的所在。得益於「學院派」的教育,李雄範具有紮實的西畫功底和造型能力;得益於西方的寫實技巧和寫生,他善於在現實生活中捕捉典型的人物形象;得益於他生活基礎的雄厚,他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的特徵。那些真切感人的形象,不是脫離生活的概念化描繪,也不是模特兒穿戴民族服飾的做派,他們就是生活在畫家周圍的父老鄉親。
  • 畫家郭嘉寧人物畫
    中國畫對氣韻、誇張、章法、寫意性等表現手法與戲曲表演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戲曲題材作品也是許多中國畫家所熱衷表現的內容。福建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戲曲百花園中的名花奇葩,具有歷史悠久、劇種繁多、劇目豐富、特色鮮明等藝術特點,並傳承於當代。
  • 當代水墨|楊聲人物畫:靜氣、古雅、趣味!
    應該說,他成功地解決了畫面本身的問題,但在觀念的表達,切入現實生活的力度方面還顯得不夠,畫面瀰漫著浪漫的都市感傷主義情調。——龍昭陽楊聲精研傳統,臨習經典,參閱西方繪畫,在現代藝術創作中求真,追求中國最核心的意象造型形式,深入理解寫意性工筆畫觀念的內涵。在他的水墨作品中可以發現他對造型與筆墨的追求。
  • 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在漢中舉行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12月19日,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在漢中天漢書社舉行。嚴都巋和曹國恆分別講話,表達對張惠《工筆人物畫的意向性流變研究》籤售會暨個人畫展如期舉行的祝賀。張惠學生代表寧玉梅還分享了自己從師學習繪畫的點滴收穫與感想,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人物畫藝術研究所2020年(第二期)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孫震生 《夥伴—家園》 140cm×180cm  2018年孫震生 《受洗日》 200cm×180cm  2014年孫震生 《雪域歡歌》 220cm×190cm  2019年主要獎項及參展:2004年《春天的約會》獲「首屆中國畫電視大賽」工筆人物組金獎;2007年《五月陽光》獲全國「2007百家金陵畫展」金獎;2009年《回信》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中國美術獎
  • 緣物寄情——黎曉陽藝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7年7月18日——7月27日開幕時間2017年7月18日下午15:30展覽地點深圳美術館B廳由深圳美術館主辦,深圳水彩畫會、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協辦,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的「緣物寄情
  • 線描人物畫 簡筆畫大全
    工筆畫線描人物畫譜,葉軍線描人物速寫圖片,線描人物速寫,線描人物_線描人物速寫作品欣賞,工筆畫線_小龍文擋網線描人物畫_彩鉛人物畫_工筆人物畫_何家英工筆人物畫 - 黑馬素材網中國古代人物畫線描_國畫古代人物畫_古代白描人物畫_古代工筆人物畫 - 黑馬素材網
  • 油畫VS工筆,誰畫出你心中的金陵十二釵!
    工筆 工筆人物是以人物活動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傳統畫科,是中國畫裡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工筆人物畫有淡彩、重彩之分。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人物,道釋,風俗,仕女和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別分為工筆人物,簡筆人物,潑墨人物,白描人物和吳裝人物。
  • 工筆花鳥畫,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且富有詩意
    圖1.工筆花鳥畫國畫除了題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鳥等之別,還有了畫法上的工筆與寫意之分。細分出來的工筆花鳥畫,是一個很美的畫種。工筆花鳥畫,是以精謹細緻的筆法描繪景物的國畫表現方式。圖4.工筆花鳥畫其後歷代工筆花鳥畫,大致不出此限,至清惲南田用徐法而更創新意,工筆花鳥畫大放異彩。
  • 平遠而觀 | 靜美的律動:餘福星的人物畫
    專著有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工筆畫——唯美新視界 餘福星工筆花鳥畫精品集》。畫家餘福星多以工筆花鳥畫示人,在作品中他以大量飽含水分的顏料一次性暈染紙面,留下需要的輪廓,衝破了傳統以工筆方法事先嚴謹繪就的形體。畫面中那些水分滋漫、形態曖昧的花鳥魚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筆下的人物與花鳥一樣,也有著若即若離的面貌。
  • 畫中的少女,亭亭玉立宛若出水芙蓉|繪畫|人物畫|藝術|工筆畫|女...
    在年少的時候  你是否也有過夢想  但都因為現實的種種原因  最終卻沒能邁出追逐夢想的第一步呢    在後來的學習時光裡  任乘鋈便跟著這位女畫家開始學習工筆畫  在沒有經過任何系統的素描以及色彩基礎學習下  她仍然很快就掌握了工筆人物畫的基本技法  在私底下她又自學了很多基礎知識
  • 中國工筆重彩畫,其實畫起來也簡單,只要做到這點!
    中國工筆花鳥畫歷史悠久,發展到唐代中期才獨立成科,到宋代發展到頂峰,關於中國工筆重彩的敘述,值得一提的是工筆重彩畫。重彩畫據傳說和史載,中國工筆重彩畫起源於黃帝時期。直至漢代,重彩畫開始使用在帛畫和漆畫上,尤其是漢明帝,派使臣到天竺國(現在的印度)求佛,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隨之佛教藝術開始興起,推動了工筆重彩畫的發展和繁榮,特別是重彩佛教人物畫和壁畫,以硃砂、紅土、石黃、黑、白堊等為暖調子的工筆重彩畫,成為有史以來直至漢代工筆重彩畫的頂峰。
  • 現代人物畫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師
    我國著名的人物畫家,曾受教於畫家俞明(滌煩),畫藝嫻熟,至30年代成為北京畫壇人物畫祭酒。畫藝嫻熟,弟子眾多,主要擅長畫人物故事、古裝仕女,工筆、寫意、白描、重彩,樣樣精能。其人物畫主要取材歷史故事、文藝作品,如三國故事、紅樓夢人物等,還有諸如道教、佛教方面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等。他畫的人物,線描運用自然,筆筆有力,又能在統一中求變化。若畫人物眾多的場面,能將吳道子的「蘭葉描」、李公麟的「鐵線描」、馬遠的「釘頭鼠尾描」以及唐寅、仇英、陳洪綬等前賢的筆法參雜使用,取得豐富多變的視覺效果。
  • 葉華 工筆人物肖像畫欣賞
    細膩、典雅、含蓄的宋代繪畫具有中國藝術古典美學原則的抒情性和寫意性,流露出的是一種文人情懷的審美。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生活和藝術領悟的增多,我終於可以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他們了。被稱為「老王」的模特,曾是我當年備考美院時就畫過的人。
  • 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華三川人物作品選
    2020-12-21 12:07:59 來源: 致力聊娛樂 舉報   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
  • 講中國故事 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開幕
    江蘇籍畫家蕭和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他此次展出的人物畫作品涵括了童趣系列、佛教系列、青花系列、民國系列和古風系列等。 蕭和嘗試以微見著,以人文精神去看待歷史,去重新詮釋歷史人物,他的畫作背後闡述著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思考。
  • 尋常生活的審美言說——張琳人物畫
    玻璃窗前的夢幻劇 2008 七屆工筆畫大展金獎 紙本 200X180由此可見,張琳是一位善於在尋常的、現實生活中發現美的形式,並敏感於審美創造的女畫家。2008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考取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何家英教授,主攻工筆人物畫,2012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2013年至2016年就讀於南開大學,師從尹滄海教授,攻讀藝術與藝術品投資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後,導師楊曉陽。
  • 解海龍帶著他的「大眼睛」來長沙了
    《解海龍·希望之鏡》社會紀實攝影展藝術家:解海龍策展人:李歷松學術支持:嚴志剛主辦:謝子龍攝影博物館三十年過去,2021年,解海龍帶著這些充滿了溫度的照片來到長沙,這一次,讓我們共同見證影像賦予希望的力量。「我有一個希望」解海龍舉起了他的照相機鏡頭。1990年開始,解海龍用了十年時間,行程兩萬多公裡,走遍中國128個縣,用相機記錄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