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在4月20日新上線的一部大尺度。
主創是彭德爾頓·沃德,《探險活寶》(除第一季外,每一季的評分都穩定在9.7分左右)的主創。
這次他帶來了《午夜福音》,大尺度、夠話嘮、超哲學。
劇本取材自製作人鄧肯·特魯塞爾(Duncan Trussell)的播客《鄧肯·特魯塞爾的家庭時間》。
這檔節目中,每期主持人將邀請各界名人、領域權威、作家甚至罪犯來討論他們各自的經歷,動畫再現了他們的談話,還邀請了播客中的嘉賓來參與配音。
這是一個迷幻故事。
主角克蘭西(Clancy)是一個擁有粉色皮膚的宅男,他散漫、懶惰、話癆、不講道理、膽小怕事,甚至喜歡逃避現實。
穿著很隨意,一條紅色浴巾圍在腰間就完事兒;可要說他不注重打扮吧,他又特別喜歡戴一頂誇張到極點的紫色寬簷巫師帽。
就……是一個既刻板又迷惑的宅男形象。
他從地球逃難而來,現在生活在一個名為「色帶」的星球上,整日窩在貨櫃裡,過得渾渾噩噩。
唯一的愛好,就是製作一檔叫「午夜福音」的播客節目,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博得關注。
可到目前為止,他只有一個粉絲。
這不得不讓克蘭西去思考新的節目內容,去花費更多的時間研究怎麼才能漲粉。
於是,獵奇的訪談提上日程。克蘭西擁有一臺二手的違禁模擬器,它可以將使用者模擬成千上百個星球中的某個角色進行冒險。
只需要你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星球,再選擇一個該星球上你喜歡的模擬形象,然後宇宙模擬器就會將你的靈魂發射到選中的星球上去。
克蘭西決定利用模擬器去往形形色色的虛擬宇宙,探究、採訪當地人的生活,做成一檔宇宙播客節目。
幸運的是,每次克蘭西都能找到完美的素材——
他變身肌肉男,採訪到了喪屍世界裡的對藥物、冥想極度痴迷的一位總統。
他們探討宇宙和意識,聊了聊藥物濫用問題和大麻的合法性以及人類與物質的關係。
他變身雞頭蛇腳的生物,採訪到一隻被捕的鹿狗。
克蘭西剛剛降臨就被鹿狗的角穿透了身體,固定在它的頭上。
他們順著傳輸帶,一起被運送到絞肉機,以肉醬的形式在流水線上一邊走馬燈式回顧自己的一生,一邊自我反思,探討愛與死亡。
他變身彩虹美美,採訪到虛擬電子監獄的星球上的一個囚犯。
囚犯內裡代表個體自我的心臟和象徵「自我即虛無」的羽毛被送上天平兩端稱重,天平總是傾向心臟一端,可也成為囚犯出逃失敗的原因。
美美和囚犯一起不斷探尋虛無的存在主義,最後卻以一個時間性的悖論結束了生死輪迴的循環。
他變身紅臉怪人,採訪到一位為了死去的愛人向魔女復仇的女騎士。
克蘭西和女騎士談論原諒與傾聽,以及寬恕的力量,並詢問關於「如何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的問題。
寬恕是訪談的核心,可動畫劇情,從始至終都是女騎士的復仇。
看起來,花裡胡哨的視覺畫面與冗長深奧的談話之間隔著一條馬裡亞納海溝,但其實缺一不可。
隨著故事的發展,你就會發現聲畫分裂的效果中,有共同的主題。
克蘭西和受訪者的談話內容涉及藥物、宗教、巫術、冥想、存在、輪迴、玄學等眾多內容,客觀事實濃縮總結之後的精華,談話密度極高,可整個的主題又很抽象。
即使你一味專注地聽,也不見得明白他們在講什麼。
而動畫場景使用的飽和度極高的色彩進行作畫,單色場面、大場景撞色極其誇張,初看時最吸引人的一定是那種嗑藥般嗨翻天的視覺刺激。
內容和畫面,你很難分清哪一個更迷幻。
可當這兩者結合呢?
我們認真看,就會發現克蘭西穿越的每一個星球,都處於末世。
每次訪談都是在嚴肅、冷靜、殘忍的冒險環境中進行,可沒人去在意這些,克蘭西也好受訪者也好,大家都過分冷靜自持。
不過這正好是鄧肯·特魯塞爾所期盼的吧?
「即使世界末日來臨,人們也不會一直談論它,當主角以這些絕望的對話作為基礎,去經歷一些冒險,才會顯得那個世界更加空靈、迷幻。」
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個巧合,或者說刻意安排。
《午夜福音》選擇在4月20日世界大麻日這天上線Netflix,而主人公的生日竟然也是4月20日。
如今420已成為反抗主流文化的符號,衍生出更多的政治與文化訴求,它的精神內核與二戰後「垮掉的一代」一脈相承。
我們甚至可以在克蘭西身上看到嬉皮士的影子,鮮豔花哨的軀體,誇張的服飾帽子,對音樂的狂熱,說走就走的"旅行",探討宗教和哲學,用迷幻世界躲避現實殘酷……
那麼這部動畫是對「420」的一次致敬與狂歡嗎?
不是的。
克蘭西每次進行模擬時都會重新選擇一個肉體的形態;
每次開始旅行克蘭西都會將頭埋入與女性生殖器相似的模擬器中;
每一次星球穿越的體驗都是以死亡做結局,毫無例外;
每次克蘭西都會帶回來一雙鞋子做紀念,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否代表著一個人一生走過的路」.
死亡與重生,才是《午夜福音》想要探討的主題。
而自認為是「精神自由」的嬉皮士的克蘭西,實際上也只是個不敢面對現實的弱者。
受不了母親離世的打擊,克蘭西選擇一個人到陌生星球流浪;
不敢面對殘酷的現實,連姐姐的電話都不敢接;
獨自一人生活,用烤箱加熱一個派都辦不到;
搬到「色帶」星球那麼久,卻連鄰居家都沒有拜訪過;
穿越說是為了吸粉,其實只是想陷入混沌的臆想世界裡逃避現實;
標榜自己是嬉皮士,赤腳裸露,卻總是在到達別的星球的第一時間找一雙鞋穿;
你看他採訪的時候侃侃而談,其實一直沒能找到生活的重心和目標……
克蘭西共選擇了八個不同維度的宇宙進行冒險,直到最後一集,他才回歸到了無比真實的當下。
在最後一次的星球穿梭中,克蘭西選擇去到母親活著時生存的那顆星球。
他再次以母親的孩子身份誕生,陪著母親從中年走到老年,談論著無邊無際的話題。
其中不乏自己的思念與逃避,怯懦與恐懼。
而母親只回他一句:活在當下。
「我可能儘早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愛哪裡都不會去,我對此深信不疑。」
聽到即將再一次離去的媽媽這樣說道,克蘭西終於哭了出來,在最初生命誕生的地方,最終達成與自我和解。
實際上迷幻文化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借用娛樂方式逃避現實的行為,依然發生在現代很多人身上。
如果拒絕接受人生中的成功失敗、生死悲歡,一味逃避,最終會將自我星球崩壞。
在最後,克蘭西終於踏上了曾經他迴避的通往歸途的列車,我希望試圖去往迷幻世界逃避的你,也能有勇氣回歸現實。
用鄧肯·特魯塞爾的話來表達就是:
「我希望我們傳達的信息是,即使在最災難性的情況下,當一切都陷入困境時,仍然有機會成長為一個人。」
這也是動畫的終極目標。
「『福音』意味著好消息,人們可以敞開心扉,面對世界上任何一個特殊的角落,透過世界末日生活的黑暗中,總有一束微小的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