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一部《生死十日》,傳遞了不一樣的抗戰情懷

2020-09-05 玉溪清風

最近,敘利亞的戰爭依然在繼續,敘利亞的人民依然在受苦。
因此,這句話頻繁出現在網絡上,那就是:沒有和平的世界,只有和平的國家。
然而,和平本身就來之不易,沒有老一輩人的浴血奮戰,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
今天,我要說的一部老片子,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我認為最溫情的抗日連續劇:《生死十日》

它的首播時間是2007年,總共有27集。距離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但是當我再次回味的時候,也總是會覺得萬分觸動。
如果拿其他的抗日大片來與它進行比較的話,《生死十日》也許並沒有《亮劍》那般的大氣磅礴,那般的名聲大噪。但是,我認為這部戲確實有以下幾大亮點,它在潛移默化地觸動著我的每一個細胞。
一、將「性本善」的觀點完美突出

受過日本天皇接見的武士家族後裔——日軍軍官江藤(孫巖飾),在一次與八路軍的遭遇戰中,被劉亮(何冰飾)帶領的一支八路軍小分隊所俘虜。
八路軍有個政策:不殺任何一個俘虜。於是,這支小分隊成員在完成任務的途中,也將江藤帶在了身邊。
經過十天的患難相處,他慢慢從一名深受法西斯思想影響的日軍軍官變成了一名真正的八路軍小戰士,並幫忙完成了總任務。
《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而編劇對「江藤」這個人物角色的刻畫描寫,正是完美體現了「人性本善」的觀點。
江藤從一開始被俘虜時的頑強抵抗,到最後了解日本人「木馬計劃」的陰謀,後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幫助大家打擊敵人,終於辨清「是非」,回歸到了自己該有的模樣。
就拿這個角色來說,似乎也再沒有一部抗日大片像這樣描寫一個最終回歸到「性本善」的日本軍官了吧!在同一時期的抗日片子裡,這個角色絕對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刻畫了。
這個世界本來就具有兩面性,天地萬物,陰陽共存,好壞共存。所以我想說,不是所有的日本軍官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這當中也有充滿正義,心懷夢想的日本軍官。
二、將「小人物」的精神鮮活展現

小分隊裡一共有七個人,他們只不過是眾多士兵裡的一員。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他們視死如歸的氣魄就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迴蕩在整個天地之間。
在這七個人裡面,有偵查參謀兼隊長劉亮,「一槍準」於得水,「小華佗」杜梅,「快嘴」李文全,「猴子」孫二鳳,「小礦工」齊永泉,「大個」包鐵柱。
他們七個人各個身懷絕技,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努力保護著記者吳效瑾。
最終,他們以自己的「犧牲」為代價,將記者吳效瑾託付給了已經覺悟的「江藤」。
從他們的行為上來看,這就是最正宗的共產黨人精神,哪怕是死亡,也要完成黨組織交代的任務。
三、將「故鄉情」的情結極致渲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情」。在這部連續劇裡,「故鄉情」的情結確實得到了極致的渲染。
例如被俘虜的江藤想到自己母親的生日,想盡辦法準備逃離時,一路念叨著「我要回家……」,當日本民歌《故鄉》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真的忍不住淚流滿面啊。
江藤作為一個日本軍官,卻被小分隊俘虜,但他畢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個母親的兒子,其次才是日本軍官啊!
所以,他當然會思念自己的家鄉,思念自己家鄉的親人。還有同時被俘虜的黑田妻女,也一樣感同身受。其實,這裡的每個人都一樣,都存在「故鄉情」的情結。
正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惡劣環境,這種情結的渲染才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畢竟,在這些無休止的戰鬥中,渲染這種情結,的確很催淚。
不僅是親情,似乎連交織著的「愛情」(劉亮和杜梅,江藤和效謹),在經歷了這些戰鬥之後,也都變成了難捨難分的「親情」。
四、將「音樂和劇情」完美融合

我仔細查閱了一番,《生死十日》是由劉戈建編劇的作品,首播一年之後還出版了相應的小說。

並且,就連這首片尾曲歌詞都是由他自己親自創作的。所以不得不說,這部戲「音樂和劇情」的融合真的很完美。
「聽風兒吹過中原大地 看黃河奔流向遠方 忠誠戰友還在守望 守望著美麗的故鄉 烽火真情激蕩 愛恨悲歡交響 萬裡親情共舉 牽手和平力量 聽風兒吹過舊時戰場 看原野鮮花怒放 鮮花沒有把他遺忘 年年訴說熱血衷腸 烽火真情激蕩 愛恨悲歡交響 萬裡親情共舉 牽手和平力量 難回想當年多少悲壯 憶笑臉只見淚光  盼重攜手勝利歸途 為你唱 凱歌飛揚」
就像歌詞裡唱的這樣。最終,記者吳效瑾與小分隊生死十日的故事也被記者自己記錄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將會被永遠流傳,人們會敬仰他們,他們的精神將永遠屹立不倒。
相類似的電視劇有由佟大為、羅晉等人主演的《十送紅軍》,這部劇通過十個小人物的故事串聯起了紅軍的「長徵精神」,他們下定決心為了光明而努力衝破黑暗!
當時聽到這首歌時,我會忍不住淚流滿面,跟著哼唱。到現在,我也依然覺得十分觸動。

我想,如果沒有這場抗日戰爭,他們就不會經歷這些事情,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我相信,生活會依然很平靜快樂。但生活沒有如果,發生了的事情也永遠無法消除。
不過,這部戲不同於其他的抗戰片,戲中對情感的細膩刻畫,才是這部戲終究要表達的含義。再加上演員們的精湛演技,才讓這部戲令人使之動容。
在我看來,只有這部戲才是最溫情的抗日連續劇,同時也傳遞了不一樣的抗戰情懷!
最後,我再說一句:願這個世界不再有戰爭,願每個人都嚮往和平。


相關焦點

  • 十二年前一部《生死十日》,傳遞了不一樣的抗戰情懷
    今天,我要說的一部老片子,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我認為最溫情的抗日連續劇:《生死十日》它的首播時間是2007年,總共有27集。距離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但是當我再次回味的時候,也總是會覺得萬分觸動。如果拿其他的抗日大片來與它進行比較的話,《生死十日》也許並沒有《亮劍》那般的大氣磅礴,那般的名聲大噪。
  • 冷門劇《生死十日》中國版「加裡森敢死隊」值得一看的佳作
    2007年,鄭曉龍導演拍攝了一部抗戰題材電視劇《生死十日》,這位拍攝過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導演還曾經與馮小剛聯合執導過《北京人在紐約由何冰,吳越主演的電視劇《生死十日》講述了一支護送國民黨女記者的八路軍精銳小分隊,途中意外俘虜一名日本軍官,在十天的時間裡經歷生死激戰的故事
  • 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
    陳誠檔案室  例如,由上海淞滬抗戰館在2014年收集到的兩幅上海戰時情報地圖,清楚地表明了中國軍隊在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前曾做了認真的準備。中國軍隊以最精銳的陸軍德械師並配合海軍空軍向上海發起總攻,中國最先進的炮兵部隊和裝甲部隊也投入戰鬥,強攻日軍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匯山碼頭等據點。雖然中國軍人英勇頑強、犧牲巨大,然而「十日圍攻」最終功虧一簣。隨著日本陸軍的援軍到來,中國軍隊面臨更殘酷的反登陸作戰。
  • 「不愛宮鬥愛武鬥」 大導演鄭曉龍再設「十日」迷局
    今年秋天一部部宮鬥劇你方唱罷我登場再次掀起收視狂潮,成為觀眾談論的焦點。當後宮一眾嬪妃在大螢屏上爾虞我詐的同時,不少觀眾自然會想起幾年前同樣取得收視佳績、宮鬥劇鼻祖級的經典大戲《甄嬛傳》。說起這部神劇的成功,除了孫儷、蔣欣的精彩表演外,作為該劇的靈魂人物-導演鄭曉龍的功勞可謂功不可沒。
  • 硬核抗戰不只有《八佰》 反戰大片《天道王》來了!
    正在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票房已破30億,片中悲壯的戰爭場面和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讓觀眾淚流滿面,也用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商業大片才能賣座,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拍得好,也能受大眾歡迎,創造票房佳績。無獨有偶,繼《八佰》燃爆之後,又一部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令人血脈賁張的硬核抗戰大片《天道王》將於今日(10月15日)熱血公映,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十二獵戶「生死狙擊戰」。
  • 硬核抗戰不只有《八佰》 反戰大片《天道王》今日熱血上映
    正在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票房已破30億,片中悲壯的戰爭場面和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讓觀眾淚流滿面,也用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商業大片才能賣座,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拍得好,也能受大眾歡迎,創造票房佳績。
  • 硬核抗戰不只有《八佰》反戰大片《天道王》今日熱血上映
    無獨有偶,繼《八佰》燃爆之後,又一部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令人血脈賁張的硬核抗戰大片《天道王》將於今日(10月15日)熱血公映,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十二獵戶「生死狙擊戰」。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開始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電影《天道王》便是這樣一部展現我軍民愛國愛家,熱血奮戰的抗日史詩。
  • 硬核抗戰不只有《八佰》,《天道王》今日熱血上映一起來看吧
    正在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票房已破30億,片中悲壯的戰爭場面和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讓觀眾淚流滿面,也用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商業大片才能賣座,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拍得好,也能受大眾歡迎,創造票房佳績。無獨有偶,繼《八佰》燃爆之後,又一部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令人血脈賁張的硬核抗戰大片《天道王》將於今日(10月15日)熱血公映,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十二獵戶"生死狙擊戰"。
  • 十年前經典不斷,十年後卻難出一部優秀抗戰劇,抗日神劇無休止
    三四線衛視的「拿手好戲」無非抗日神劇、鄉村劇以及無腦都市言情劇,其中抗戰題材的抗日神劇最多。《桃花依舊笑春風》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到來的2019年依舊是抗日神劇大爆發的一年,將會有《大帥哥》《一馬三司令》等抗戰劇播出。
  • 咱們的抗戰劇《生死血符》正經起來,也跟《太陽的後裔》一樣燃
    假裝孝順兒子的小鑑這幾天一直陪著爸媽在看一部劇,你們也知道的,最近電視上都是《明妃》、《蕭十一郎》這類劇,中老年人表示不愛看。
  • 隨著《天道王》的熱映,我們又看到了不一樣的抗戰大片
    東北抗日聯軍"十二烈士小孤山阻擊戰"和"李炮營阻擊戰"的原型故事、平民視角的東北獵人抗日、加上強情節、超反轉,"讓子彈飛"的生死狙擊;加之排山倒海,血肉橫飛的爆燃陣地激戰;獨特迷人的東北風情以及鞏崢、陶紅、楊鈞丞、劉楚玄等眾多實力演員的精彩表演賦予了該片獨特的精彩魅力,使其成為值得觀眾走進影院感受這部硬核抗戰片帶來的視覺衝擊與精神洗禮。
  • 《生死線》話癆爺們的情懷
    而從最近的熱門電視劇《生死線》,你不難看出它的編劇蘭曉龍如何固執地延續自己的風格,遇到讓自己high起來的話題就忍不住話癆,甚至不惜犧牲劇集節奏。從《士兵突擊》(高清在線觀看)、《我的團長我的團》(高清在線觀看),再到這部《生死線》,蘭式風格已然鑄就。有人愛伍迪愛得要死,也有人罵得厲害,《生死線》同樣遇到了兩極化的意見。
  • 抗戰大片《天道王》在京舉辦發布會 爆燃史詩弘揚抗聯精神
    由馮鵬任總策劃、白雪公主任製片人的重大抗戰歷史題材影片《天道王》於5月18日在京舉辦全國首映禮。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王淑英教授,北京啟泰文化發展集團丁楠及廣電相關領導出席了首映禮。導演苑本立攜主演陶紅、廉倢、徐敏亮相現場,暢談該片拍攝歷程及感悟。苑本立表示,這是一部表達「幸福來之不易」的電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電影裡,他們在阻擊外來侵略的敵人。這和我們今天阻擊新冠是一樣的。」
  • 電視劇《生死線》:一部可以讓人沉靜下來思考的優秀抗戰劇
    我是先看《生死線》,後看《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而且看了好幾遍。這是一部可以讓人沉靜下來思考的優秀抗戰劇!下面就來說說此片讓人深感震撼、深有感悟的幾個場景。這跟我以前看到的抗戰片太不一樣了,以前看到的都是滿懷激情的軍人和隨時準備打鬼子的老百姓。以致我誤以為我們的老百姓一開始就是有全民抗戰意識和覺悟。甚至因此形成思維定勢,忘記了從開始的時候開始思考。
  • 前有《八佰》 後有《天道王》今日硬核上映
    正在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票房已破30億,片中悲壯的戰爭場面和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讓觀眾淚流滿面,也用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商業大片才能賣座,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拍得好,也能受大眾歡迎,創造票房佳績。無獨有偶,繼《八佰》燃爆之後,又一部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令人血脈賁張的硬核抗戰大片《天道王》將於今日(10月15日)熱血公映,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十二獵戶「生死狙擊戰」。
  • 一部抗戰紀錄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生死相搏 四個月,四個編導,一部片子,晝夜輾轉 時隔78年 我們為同一座城市奮戰 我們為同一段歷史正名 《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 泣血呈現 經過四個月的地獄式攝(zhe)制(mo),《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終於要播出了。
  • 灌籃高手《十日後》我們的青春紀念冊
    1996年6月17日,剛剛才結束了湘北與山王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激鬥之後,井上雄彥老師在沒有做預告的情況下,讓《SLAM DUNK》「突然」迎來了最後一話【湘北高校籃球部】,然後完結了作品。這令還沉溺在湘北與山王那場讓人身臨其境、感到窒息、催人淚下,寫滿了青春的汗水、淚水與拼搏精神的生死決戰中的讀者們是猝不及防。
  • 冷門高分抗戰電視劇鑑賞
    全片以一個家庭的視角,展現了抗戰期間長沙軍民的抗戰故事。與其他主旋律題材不同,《戰長沙》沒有多少戰爭場面和全景式的高層描寫,它的視角基本著眼於那座城市的小人物。每一個人物,都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不斷成長。大小姐胡湘湘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少女,在戰火之下,她不得不接受從戰爭開始前的闔家團圓到戰爭結束後的家破人亡。
  • 十大經典國產抗戰電視劇,部部震撼人心,亮劍居然進不了前三
    作為一部軍事戰爭片這一缺點可以說是致命的。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張豐毅的表演,豪氣,霸氣,正氣,把一個"不走正道"卻又一身正氣的"姜大牙"演活了. 男人當如姜大牙!《記憶之城》作為一部抗戰影片,是為數不多的能讓我自發自願從頭看到尾,並為之感動的警醒之作。一般的抗戰影片大多從軍人或戰爭紀實的角度來詮釋歷史,而記憶之城則是以普通百姓的視角和身份去經歷戰爭的洗禮,更真實的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百姓對待戰爭的態度。
  • 反戰大片《天道王》致敬抗聯英雄  十二獵戶上演壯烈史詩!
    十二獵人神槍狙擊、排山倒海的炮擊、你死我活的陣地激戰構成了爆燃激烈的戰爭場景,共同奏響了一曲白山黑水間,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戰史詩。他表示在長達14年的抗戰,特別是8年的全面抗戰中,中華民族遭受了慘重的犧牲。「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以史為鑑,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我們唯有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反對戰爭,才能創造一個美好的地球,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