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生活步伐的加快,人類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或多或少的人都面臨抑鬱症的困擾,比如早年臺灣就有過這樣的一份報告,當時在臺灣,百分之二十的女性都有抑鬱症自殺的傾向,其中最年輕的居然只有兩歲多,報告一出令人感到非常震撼。這些患者為何會有抑鬱症自殺的傾向呢?下面就看淨空法師站在佛學的角度去開導挽救這些人。
淨空法師開示:要化解這個問題主要靠教育,人為什麼會憂鬱,憂鬱的起源是這類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覺得已經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才會產生抑鬱自殺的病態。人活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是教育,古代的堯舜都是聖人,所謂聖人就是通達事理明白因果的人,對每一個人都有愛心。經書上所記載的堯、舜、禹、湯,當湯王看到人民犯罪受刑罰時,就命令官吏不要治罪於他們,湯王說「萬方有醉,罪在朕躬」。
燙王認為,作為國家的領導人要對百姓做到「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要領導人民,養育人民,教育人民,因此,老百姓犯罪了他覺得是自己沒有教育好,所以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聖王的堯、舜、禹、湯都是這樣的人。起初他們治國主要是發展農業,當看到老百姓吃飽穿暖後悠遊自在,但沒有倫理教育,與禽獸一般,因此他們就很憂慮,感覺到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國家後來就專門設立了「使契」的教育官員。(使契為司徒,專門負責教育)
當時教導百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就是中國始初有文字記載的倫理道德教育,距今大約也有四千五百年之久了。而堯舜他們的倫理道德是他們父母從小就開始教育的,往上至少可以再推五百年,所才形成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國,這五千年的教學中心就是這「五倫」,是一條自然大道。隨順自然就是德,破壞自然災難則來。
人只要受了倫理道德的教育,懂得了因果,自然就沒有了憂鬱症。每個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有每個人的使命與天賦的責任。不能脫離五倫,不能脫離自然大道,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為全世界的人類造福做出貢獻,才會有意義有價值,任何挫折都有智慧來化解,因此才不會有憂慮感,才不會想去自殺。
按倫理分析,自殺屬於逃避現實,逃避現實的人無法向父母交代,無法向祖宗交代。一個人生活在世間,有自殺勇氣也很可觀,非常不容易。因此,有自殺勇氣的人只要他肯回頭就會變成捨己為人,而世界上最難找的就是捨己為人的人,沒有自私自利,麼有名聞利養,沒有貪嗔痴慢,全心全力奉獻給社會,奉獻給眾生,生死之間念頭一轉,是聖人還是凡人就在一念之間。
淨空法師懂得因果的人更加會意識到自殺的可怕,因為自殺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問題複雜化,陷入更深的痛苦。自殺的因果報應可以看看江逸子畫的《地獄變相圖》,此圖裡有一段專門描寫自殺後的果報。
對於淨空法師的開示,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不管如何,每個人碰到再大的困難都不要輕視自己的生命,畢竟不管是按照佛教裡所說自殺的人,死後到「地獄」時每七天會重複自殺時的痛苦以外,也要考慮到自己活著的親人,他們會痛苦一輩子。所以,淨空法師所說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要讓每一個人從小就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