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都挺好》從一開始一家人水火不容,到現在逐漸有了和解的趨勢。
想起了之前一個網友的評價:
這家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男的像爸,女的隨媽。
明玉跟她媽媽很像,強勢、固執、不達目的不罷休。
梨在想,是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有著媽媽的影子?
於是我們找了很多人,一起聊了聊他們覺察到的、自己身上跟媽媽很像的地方——
「我好像漸漸形成了我媽的性格,說不清好還是不好。」
1 死不認帳。我否認自己越來越像她,她否認自己越來越像姥姥。
2 一樣地軟弱。我跟她哭訴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她總會說「算了,讓事情過去吧」。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3 我舉著電話破口大罵的樣子,像極了小時候帶我出門、在店裡跟人吵得不可開交的媽媽。
4 打電話從不直奔主題。我媽打電話總會先問問北京天氣怎麼樣,最後問我找對象了沒;上大學時我打電話回家,總是先問問家裡今天都吃啥了,最後問啥時候打錢。
5 藏不住自己的愛。爸媽吵架時,媽媽總是不認輸也不說話,但爸爸半夜回家還是能吃到媽媽熱好的飯菜。我跟男友吵架也從不認輸,但就算冷戰,聽說今天有雨,我還是會給他的包裡塞把傘。
6 極易感動,哭點奇低。我跟我媽一起看電視劇,哭點來了總是習慣性對視,看誰先落淚,最後哭著互相嘲笑。
7 我因為不想讓男友打遊戲不陪我,藏起了他的鍵盤。就像媽媽總是把爸爸的釣魚竿,藏在窗簾後的牆角裡。
8 黏人。從前我媽一天打8、9個電話給我,都是問我在幹嘛。現在我對男朋友也是這樣。
9 事後諸葛。我媽從前總喜歡說,這事兒我一猜就是這麼個結局。現在我會說,我就知道是這樣。
10 超強的邏輯性。我媽做什麼都計劃周密,生活中大小決策都能講出她的道理。而今年,已經是我每天都做計劃的第五年了。
11 無法處理衝突。一旦即將開始爭吵,她會先選擇隱忍,先給對方臺階下。因此我也沒能學到」硬起來「的方法,只能像鴕鳥一樣處理一些不願面對的事。
「習慣上,大到貨比三家小到收集塑膠袋,我就是我媽本人。」
12 只想在家吃飯,對外面的餐廳興趣不大,吃外賣是迫不得已。
13 玩手機的姿勢開始趨同,都喜歡玩無腦小遊戲。
14 花式收集購物袋,總覺得會用得上。事實是越積越多,最多當個垃圾袋。
15 看到陽光明媚就想曬被子,雖然除蟎儀跟烘乾機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16 東西買來的第一時間就扔掉所有包裝,總覺得省地方。空間沒省出來多少,不用的時候不知道用啥裝了。
17 買一樣的東西開始貨比三家,我媽跑三家小超市比價格,我在某寶逛一晚上。
18 發現自己租的小屋子,東西擺放的格局,跟家裡媽媽擺的一模一樣。
19 都喜歡靠著床的邊緣睡,有一次我跟我媽一起睡,兩個人中間大概隔著兩個爸爸的空位吧。
20 枕頭上鋪枕巾,沙發上鋪一條巨大的毛巾。從前覺得總是要用的,髒了洗就是,現在明白實在不想它們髒得太快。
21 高鐵9點開,我媽8點就到檢票口了。於是我們全家都有焦慮人格,約了人都是提前再提前。
22 小時候跟媽媽參加朋友聚會,總是坐在最邊上。現在同事聚餐,我通常都坐在角落裡。
23 開始記帳了,雖然APP裡記得亂七八糟的,但有意識記錄錢都花哪兒了。
24 熱水常備,尤其運動後,加衣服喝熱水一樣不落。
25 我媽吃完飯後的五分鐘,通常會進入放空狀態,兩眼無神的看著某處。有幾次我吃完飯發呆的時候,驚覺自己跟她一模一樣。
「個人偏好甚至有些古怪,也一樣地沒道理。」
26 開始迷信玄學。我媽說屬虎的人今年可能犯小人,不要去水邊。我說水逆了,別惹我們獅子座。
27 喜歡吃不加任何調料的水煮西蘭花,如果也有人這樣吃,上輩子一定跟我媽是親戚。
28從不搭理第一眼就討厭的人,哪怕那個人很值得結交。
29 開始燙頭了,媽媽同款滿頭小卷。媽媽燙完有點民國貴婦氣質,自己燙完覺得比較像野馬「泫雅」。
30 學生時代覺得獨來獨往最酷,現在開始在周末約上小姐妹下午茶了。
31 遺傳了媽媽的偏頭痛,所以一樣迷信早上洗頭對身體好,止痛藥也是同款。
32 跟媽媽一起看電視,兩個人哈哈哈的頻率出奇一致。
33 覺得衣服穿著舒服最重要,寬鬆運動衣褲什麼上班穿最好了。劉海什麼的擋眼睛太麻煩了,大光明最好。
34 光說不做的人在我媽那兒甚至沒有說話的機會,我也是,對滿嘴跑火車的人生理不適。
35 歷任男友幾乎都是爸爸同款。
懂事以後,我發現爸媽每次吵架、和好,幾乎都是媽媽在讓步。她是一個看起來酷酷的,卻很容易心軟的女人。可能我爸早就發現了這一點,總在不斷突破她的底線,但我媽每次都能給自己找到藉口,去相信她跟我爸還能過下去。
那時候我想,將來一定不能像我媽那樣,我要做一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可是越長大越發現,原來我也開始慢慢心軟,甚至也可以為了退讓而修改我的底線。
我心裡很清楚,這樣不好,不應該這樣。但就好像越來越多人跟我說,「你笑起來跟你媽媽真像」一樣,似乎是一種逃不開的宿命。很難說得清,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身上,跟媽媽很像的地方?評論區告訴梨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策劃、撰文:黑鳳梨實驗室
插畫:Bodil Jane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