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聽丨第二十四期:關於家的5個故事,讓中秋有了更深的意義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這裡是由南粵女聲與南方新聞網聯合打造的《悅聽》欄目。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關於家的5個故事,讓中秋有了更深的意義》。

點擊此處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父母的等候,是深夜為歸家的你留住的一盞燈;

  是工作壓力大時,微信裡給你寬慰的一句留言;

  是每逢團圓的日子裡,一句「等你回家」的期盼。

  佳節悄臨近,復沓又中秋。

  不少離家在外卻無法歸鄉的人們選擇將自己的故事分享出來,他們的故事,也讓中秋有了更深的意義。

  人不回家,月餅要到

  中秋臨近,對於小慶來說,僅僅是意味著會有一個長假期。

  掰著指頭數,他已經快一年沒回老家。

  畢業後,他來到了北京。在網上找到合租的舍友,每天花3個小時上下班的日子,一晃也過一年多了。

  疫情後,公司降了薪,日子過得有點緊巴。節假日的車票又貴又難搶,小慶放棄了回家的念頭。

  他和舍友計劃中秋節在出租屋裡「打火鍋」,這應該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快樂的過節方式了。

  公司給他發了盒月餅,他給家裡寄回去,當是問候了,心中多少有點酸楚。

  小慶常安慰自己:「人在年輕的時候,誰還沒有那麼段困頓的時光,如果不是因為夢想,誰願意背井離鄉。」

  四海為家月相伴,銀盤不解遊子心。

  故鄉在遠方,夢想在前方。只能選擇埋頭過坎,歷事練心。

  他們的中秋,在節後那天

  對於背井離鄉的人來說,回不了家是不得已,但阿明和他的家人卻是三過家門而不入。

  阿明是警察,他的老婆是護士,父親是火車司機。有時飯吃到一半,他和妻子會因為突然接到的一通電話,放下碗筷就出門。

  尤其是到了節日,在別人家團圓的時候,他們全家反而是最忙碌的。

  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護送更多人平安、健康地回家。

  在過完節的那一天,才迎來了他們的團圓日,湊一桌子人整整齊齊的。

  那一天,阿明的父親會主動下廚,炒兩個拿手菜,逗得兒孫們咯咯笑。

  你問他們中秋不能聚會遺憾嗎?

  他會嘿嘿笑說:「能在一起,團圓就是中秋!」

  在我們的身邊,有無數像阿明和他的家人一樣的人,他們熱愛自己的職業,對工作充滿使命感。

  也正因為有千千萬萬這樣的人和家庭的付出,才成就了我們的幸福。

  遠嫁的女兒,最怕過節

  方文前兩天給發小寄了一箱子特產,託發小中秋回去時幫她帶給老家的父母。

  她的老家在雲南的一座小城,交通不便,老人家年紀大了,去快遞站取快遞很麻煩。

  遠嫁國外的她,父母家人成了她最深的牽掛。

  她也是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出嫁那一天,父母會難過成那樣。

  自從有了孩子後,她更明白為什麼家人從一開始就阻攔她的這段愛情。

  中秋快到了,但她的寶寶才幾個月,無奈只能放棄回家,安心帶娃。

  有時跟丈夫爭吵後,舉目四望,孤獨感湧上心頭。

  她也慢慢明白了,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寶。

  她調整情緒後,給父母撥通了電話。

  還未張嘴,淚已成河……

  事業和團圓,我只能選擇一個

  大田想家已經刻到了骨子裡。

  他之所以管自己叫「大田」,就是因為他來自閩南的一個叫「大田」的小城。晚上回來後,常常在出租屋裡單曲循環《大田後生仔》。

  唱著唱著,有時候一個激靈,仿佛被打了雞血。

  大田是在深圳做酒水生意的,中秋大家團圓,飯館餐廳擠滿了人。

  為了賣出更多的產品,他馬不停蹄地來往於各個餐館推銷自己的產品,談生意,進貨,送貨……

  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如今的他已經攢了一筆錢,接下來想把自己的生意再擴大些。

  大田也在網上買了些東西給家裡寄去,然後給家人撥了個視頻:

  「還好嗎?」他媽媽衝著電話笑呵呵地問道。

  「很好,賺得多,年底辦喜酒。」大田說這些的時候,對面的老人家笑得更開心了。

  爸媽,一直在等你回家

  孩子之於父母,不管年紀多大,都是最深的牽掛。

  但對於強子來說,現在的他還體會不到。

  他在高速路口的一家汽車維修站工作。初中時,因為叛逆和家裡人鬧翻,跑到外頭打拼生活,社會這碗飯不好吃,他也吃盡了苦頭。

  臨近中秋節,過路人多了起來。他看著大家歡笑的臉,以及裝滿後備箱的各種禮物,心裡更是苦澀。

  姐姐打來電話,催他回家吃飯:「阿爸漬了螃蟹等你回家。」

  強子倔強地掛了電話,然後呆坐在地上好久,眼眶紅了。

  他以為自己是被拋棄的,殊不知,爸媽正在翹首期盼他回家。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就像風箏,飛得再遠,那條繩子始終牽在手裡掛在心頭,所以才有「牽掛」一詞。

  再大的矛盾,在愛面前,都蕩然無存。

  離家越遠,越懂得家的可貴,越懷念爸媽的嘮叨;

  離家越久,越明白家的重要,越想念家的溫暖。

  中國人自古重視中秋節,這也是忙碌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所有倦鳥,在這個日子裡尋得理由紛紛歸巢。

  一家人花前月下,溫酒賞月度中秋。

  能和愛的人一起共團圓,便是最美的時光。

  文字來源:南粵女聲綜合自十點讀書、卡瓦微卡

  圖片來源:包圖網

相關焦點

  • 悅聽丨紅色家風故事:葉劍英給女兒葉楚梅的信
    悅聽丨紅色家風故事:葉劍英給女兒葉楚梅的信 2020-11-15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一個關於中秋節的著名愛情故事,知道後中秋過的更有意義
    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人們熱得受不了。有個叫后羿的勇士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成仙飛向天宮,也觸犯了天條,被罰在在廣寒宮裡思過。
  • 《家有喜事》第三十四期:婚宴座位安排的注意事項
    1月14日訊(記者 劉曉夢 見習記者 宋曉豪 實習生 馬小雙 王明倩)由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悅萌婚嫁、財富932共同發起《家有喜事13日,《家有喜事》第三十四期,悅萌婚嫁創始人、臨沂資深婚禮策劃人、婚嫁行業大型活動策劃執行人、臨沂婚禮文化專家、臨沂婚嫁行業領軍人物劉雁就婚嫁問題、婚禮愛情故事、婚禮行業行情等與聽眾們進行分享。
  • 悅試駕 月有禮 長安馬自達全系車型中秋聚「惠」
    對於想在「金九銀十」購車的客戶,長安馬自達針對旗下主銷車型,推出了豐富的購車政策,進店試駕有好禮,購車有大禮。即日起至9月30日前,長安馬自達推出全系車型0利率金融購車政策,購車即享全新至高2.9萬元綜合補貼,進一步降低擁車門檻,助力每一位新客戶擁抱愛車新生活。
  • 線上故事會 | 中秋節傳統小故事來了~(第二期)
    線上故事會 | 中秋節傳統小故事來了~(第二期) 2020-09-3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故事」寫作的十四個要素
    出版著作包括《創意寫作:基礎理論與訓練》、《千秋家國夢:中國現代歷史小說類型研究》等;曾主持省級文學刊物專欄,散文隨筆作品見於《讀者》等近百家報刊雜誌。近年來致力於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引進和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創建研究,開設有「故事工坊」、「故事理論與創作實踐」、「大學創意寫作」等多個課程,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並被《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藝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丨 塔檢法治夜讀 第二百三十四期(2020年145期)
    塔檢法治夜讀 12月23日.m4a11:54來自法制現場塔檢法治夜讀 12月23日.m4a來自塔河縣人民檢察院00:0011:54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走進法治夜聽,第七百六十六條 當事人約定有追索權保理的,保理人可以向應收帳款債權人主張返還保理融資款本息或者回購應收帳款債權,也可以向應收帳款債務人主張應收帳款債權。保理人向應收帳款債務人主張應收帳款債權,在扣除保理融資款本息和相關費用後有剩餘的,剩餘部分應當返還給應收帳款債權人。
  • 思饗家第二十四期:歡迎光臨,這裡是蛋蛋家
    蛋蛋說孔孔後來表示,之前在她的人生中,水餃大概是跟方便麵一個級別的食物,即肚子實在餓到不行,家裡又沒有別的食材,就從冰箱拆一包速凍餃子湊合一頓。她從沒想過餃子可以包的那麼好吃。對南方人來說,餃子確實不是主食。在福建一些地方小吃中也是蒸餃居多。但對北方人蛋蛋來說,餃子確實是包含了特殊情感意義的食物。「我跟我家裡人學的包餃子,北方人家裡包餃子常有的事兒。
  • 愛情 守護 成長丨三段特別的故事,概括悅木劇場的第一個半年
    1月7日,悅木劇場開門見客,帶著它的第一部小劇場話劇《頭號夫妻》與冰城人民見面。自11日首輪公演正式開始,30場演出、100多個日日夜夜,2輪公演,場場爆滿,好評如潮;5月3日,悅木劇場為孩子們送來了一場甜蜜的夢。
  • 關於家的5個故事,看到第4個我哭了
    佳節悄臨近,復沓又中秋。前幾天,京東超市聯合我們一起發起了一個故事徵集活動。夜半時分,看著這些離家在外的年輕人寫下的故事,內心升騰起萬千感慨。「他們的中秋,在節後那天」對於背井離鄉的人來說,回不了家是不得已,但對於阿明,他和他的家人,三過家門而不入。
  • 中秋的意義,不是只多一天假期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會有魚友匯
  • 宓多裡談巴赫(上)丨「對於巴赫的研究與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第二期:鋼琴家利帕蒂:「原始樂譜很重要,但作品內在精神更重要」     第三期:鋼琴家米凱蘭傑利丨「我不為別人演奏,我只為我自己演奏」    第四期:鋼琴家範·克萊本丨他是贏得蘇聯鋼琴大獎的「美國英雄」    第五期:鋼琴家波利尼丨「這孩子要比我們所有評委都彈得好。」
  • 陶藝家水垣千悅丨賦予作品美好意義.
    水垣千悅  青年陶藝家水垣千悅出生於九州的大分市,在結束大學的學業後,她就一直在從事陶藝的工作
  • 「雙節」同慶家國同心 齊魯兒女對家和國有了更深的感受
    &nbsp&nbsp&nbsp&nbsp「雙節」同慶家國同心,不平凡的2020年,讓齊魯兒女對家和國有了更深的感受&nbsp&nbsp&nbsp&nbsp「我愛你,中國!」
  • AiBB亞洲偶像榜丨ATF獲得第十四期女團專場冠軍
    2016年11月28日下午一點上海東方衛視門口聚集著一群男同學十四期是女團專場也是他們的應援大戰
  • 2020月餅套裝已備齊,中秋員工福利不用發愁了
    禮趣中秋佳節多家品牌月餅禮盒,包括美心月餅、哈根達斯、臻味、錦華、富錦、徐福記、稻香村、故宮元素月餅禮盒等等,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豐富合集,今天禮趣精選幾款中秋月餅禮盒,想要定製的企業可以聯繫禮趣哦!中糧這款月餅禮盒,以用心挑選的原料,精緻的包裝,力圖讓每一塊月餅都可口動心,給受禮人帶去回味無窮的節日味道的同時,更傳達意義深刻的節日情感關懷。
  • 【媒體信息】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我讀給你聽(第150期)《興安嶺的...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丨2021開年新欄目《我讀給你聽》我讀給你聽2020鏗鏘走過,2021踏歌而來。為貫徹落實省委宣傳部,特別是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玉梅同志關於「大興安嶺全民閱讀要多做探索、多出經驗」的工作要求和地委行署關於深入開展「興安萬裡、閱讀有你」全民閱讀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區在2020年全民閱讀活動的基礎上,決定從2021新年之際,以全媒體矩陣重磅推出《我讀給你聽》視聽欄目,讓人們通過朗讀者的深情表達,感悟文字魅力,聆聽聲音之美,激發林區幹部群眾投身轉型振興偉大實踐的豪邁激情,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
  • 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第02集:漢摩拉比法典
    莎莎、仔仔和魔鏡公公三個讓人喜愛的形象完美的將《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串聯了起來:莎莎是個八歲的小女孩,仔仔是個五歲的小男孩,魔鏡公公是莎莎、仔仔的寶物魔鏡的化身,慈祥可愛,一幅老頑童的模樣,專門給兩個孩子講歷史故事。有這麼三個超級可愛的人物串聯故事尤其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相信小朋友們很快就會愛上它的!一起來聽聽吧!
  • 「悅背悅美」第148期:《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
    【「悅背悅美」第148期:《月夜》(杜甫)】詩意生活,悅背悅美。
  • 漫畫、海報、視頻、紀錄片……大片來襲丨第二期:戰「疫」特別節目...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難以忘懷的故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疫典型,特別是對「80後」「90後」青年的報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團中央宣傳部製作推出了5期「戰『疫』青春」特別節目,系列報導了奮戰在武漢疫情一線的「90後」護士張盼盼、徐榮等,展現青年人用青春詮釋擔當,忠於職守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