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 吳曉慶報導:千裡大秦線,重載舞長龍。景生啟,作為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湖東機務段的一名重載司機,他緊握手中閘把,牽引總長2614米的大秦鐵路兩萬噸重載列車,將煤炭源源不斷輸送到港口,保障著全國工業和老百姓煤炭供應,守護著國家能源通道安全。
「11月24日,我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振奮。今後我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優化提高兩萬噸重載列車的操縱水平,使重載列車運行更加安全、平穩、優質、高效」11月25日,景生啟獲得此項殊榮後,激動地說。
景生啟是一名中共黨員,1972年出生,山西陽高人,在大秦鐵路(大同至秦皇島)從業26年來,景生啟以職業為事業,用匠心締造極致,細心成就精準,對6種型號機車的構造性能了如指掌。被譽為「重載司機第一人」。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特級勞動模範、全國最美鐵路人、全路新時代鐵路榜樣等稱號。
世界重載看中國,中國重載看「太鐵」,「太鐵」重載看「大秦」。大秦鐵路全長653公裡,承擔著中國鐵路1/4的煤炭運量,創造了年運煤量4.5億噸的世界奇蹟,被稱為中國能源大動脈。1993年,大秦線全線開通之初,20歲的景生啟成為大秦線湖東機務段一名學習司機,他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木匠,在他成為一名正式開火車司機前。父親叮囑他說:「無論幹什麼工作,咱莊戶人都講究個實在。火車司機是個多能耐的事,實實在在學好手藝才能走得穩、走得遠。」父親的一句話,一直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座右銘。
列車運行中,每遇一個信號,司機需要手指、呼喚,一個單程至少要做600多次,景生啟從不懈怠,每次都「劍指精確,握拳有力」。他對大秦線20個站場設備、31個分相坐標、爛熟於心。26年如一日,機車試驗時,景生啟用耳朵就能聽出各部件的工作狀態,列車試閘不用看表就能將不同長度列車的充排風時間精讀到秒,運行調速駕駛臺上盛滿水的杯子滴水不溢,兩萬噸列車停車對標一米不差,是唯一可與客車操控技術PK的人,多次親歷了我國重載鐵路技術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
他駕駛2萬噸重載列車累計走行185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跑了40圈。先後總結出2.1萬噸列車精準操縱法、3萬噸列車操縱法、多機平穩過分相等12個重載操縱辦法,其中《2萬噸精準操縱法》被作為標準範本,成功複製到我國瓦日、唐呼等重載新線,填補了世界重載列車操縱技術標準的空白。
景生啟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前拍照留念。
景生啟精準操縱機車。
(責編:劉洋)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