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劇評了,感覺還有點失落。這大概是我幾年來看到的最好的虛構朝代下的帶上愛情喜劇風格的韓國史劇。(這裡排除了所有正劇向和以真實朝代為背景的,千萬別引戰)這是一部雖然帶有戀愛喜劇風格卻意外地有劇情深度的劇,從不偏離史官這一主題,展現了生動的藝文館群體和不屈的史官精神。這同時也是一部對女性獨立自主形象的塑造友善到了難以置信的作品。雖然我們在韓劇的現代劇中看到了越來越多這樣的女性形象,但是在史劇中的進步可能並沒有那麼大。我甚至認為這部劇可以作為對史劇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裡程碑。(僅個人看法)
這一類劇其實很難寫,尤其是在對女性塑造上,史劇的確是有更大的時代限制。有些劇更注重戀愛元素,劇情會顯得比較薄弱,而精彩一點的戲份往往就會落在男性身上。這部劇卻反其道而行之,以劇情取勝,以女性角色為重要組成部分,戀愛元素雖然稍有削弱但從最後幾集的完成度來看很有自己的一套,我後面再說。
最後兩集圍繞金日睦史官20年前留下的史草和20年前的真相展開,劇情非常緊湊。人物形象都豐富了起來。看起來單純不知世事的大君20年來活在被囚禁,被討厭被無視,不知為何被懲罰的痛苦中,每天都為活下來付出代價,痛恨自己懷疑自己,卻一直不得不表現得安分守己,宛若不存在一般,之前心中萬般痛苦都極少表露出來。閔奉教那樣正直之人遇到涉及父親左相的往事,一時間也會不想面對,會猶豫。世子這樣賢明又疼愛弟弟,遇到涉及權力王位也會動搖,甚至無情地壓下藝文館對追查二十年前真相的請願。這些都是真實的一面。
我們重點來說20集最後的高潮,宴席上的對峙。拿出證據自行請罪的丘在景,不願躲在眾人背後,和王對峙的島遠大君。還有筆一刻不停,記錄下兩人揭露的事實的史官。惱羞成怒的王說出「不退下的史官,會當場斬首」後,海昤正面跪在王面前,仍不停下筆。面對眼前的刀,陳言即使將自己斬首,史筆是不會停止的。在自己死的這個地方,會有其他史官過來坐。若殺掉那個史官,還會有其他史官過來坐。即使殺掉所有史官,搶奪所有紙和筆,真相也會口口相傳。在所有史官表示不屈服後,惱羞成怒的左相甚至想把他們全殺光連親兒子都不要。之前一直在猶豫的世子也終於下定決心,痛斥左相的過錯,下跪向王請求為二十年前的事正名。隨後除了左相等人,滿朝官員下跪高聲請求擺正事實的場面真的很令人震撼。(這中間稍微有些漏洞,比如左相權勢滔天居然走這種程序一下子就把他逼入絕境了我覺得實在有些順利,但鑑於最後有點趕也就不管了。)
結局遠超我想像的圓滿,是一個相對來說邏輯合理,情節圓滿的結局了。正義得以伸張,一切迎來希望。女史們繼續在藝文館工作,有了正式的官職,和前輩們吵吵鬧鬧,一片和諧。我看海昤坐的位置應該是侍教的位置了。宋女史離開宮廷,開始過上教平民讀書的生活。閔奉教和世子嬪守孝三年,閔奉教官復原職,世子嬪也不再被困於宮廷。小王子之前就放棄了王位,世子即位為王,準備花很長很長的時間說服眾人,重建曙來院。小王子本人,終於過上了出宮四處遊玩的日子。至於他和海昤更是有著美好的生活。而最後一幕海昤奔向大殿真是充滿了希望的一幕啊。
最後說一下感情線。總體而言我依舊不滿對男主的塑造,就是那種明明可以寫得更好卻偏要這樣的寫法。但是最後4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的不滿。早期的男主是將愛情視為全部的傻白甜(結合他的成長環境可以理解),經歷了16集的分手的痛苦之後,終於成長起來了。不管是性格還是處事上。他會為了緩和兩人之間的僵硬氣氛,說出我對你已經盡力,不會再有留戀了。然後後腳就誠實地替人擋箭。醒來後始終保持著二人的距離,即使看海昤落淚想要上前安慰卻還是把步子縮了回來。在宴席對峙日前,先不論那些情話,海昤都自願表示如果失敗了,會陪伴他逃亡不讓他孤身一人,他卻說出「不,你要過你的人生。」從一開始只想要和海昤成婚,到想要拋下一切私奔,再到放棄所有的束縛,真心為對方。這樣在感情上的成熟過程居然寫得非常好真的很出乎意料了。結局驚得我整個人都坐不住了。兩人住在對門,不成婚卻常常住在一起,相愛卻不互相束縛,用三寶的話就是「你家就是我家,我家就是你家」。這一刻我終於想起了這是一個戀愛喜劇,也只有這種非正劇的史劇敢這麼寫了。早上先醒來地李棽趕緊把海昤叫起來上班真的充滿了親密感和生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