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職場中混得如魚得水,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掌握好「社交」這門功課,這樣才能處理好自己的外部環境,讓自己在工作場所混得更順利。
如《酒桌文化》,是社會學中很重要的一章。
不懂酒局的規矩,常拿酒局開玩笑,弄巧成拙。
今天咱們就與大家分享一個,在酒局上看起來平淡無奇,實際上很有學問。
也就是說:
酒局,如果領導要你去買包煙,此時我們究竟該怎麼辦?
前不久,這位李一峰就和自己的領導出去付錢,領導跟這位客戶聊得很投機,就讓李一峰下樓,去買兩包煙。
李一峰看著明明還有半盒煙,而且酒局還剛開了半個小時,心裡想著是不是給顧客買的?
沒有多問,他一路小跑,跑到樓下一家超市。這時李一峰轉念一想,領導要我買兩盒,那我就買兩盒,如果領導送不出去,他自己可以抽,正好感謝領導帶我去看世界。
三分鐘的功夫,李一峰就飛奔回了酒局,看見領導和顧客雙臂搭在一起,十分親熱,有說有笑,然後坐在領導背後的椅子上,跟領導說:「領導,煙就在你後面。」
領導者轉過頭來對他說:「去看一看,菜好了嗎?」
李一峰還是一路小跑回來,順便還點了幾個菜,向領導匯報後,服務員說:「我們的菜上齊了,我再點兩個。
終於經理著急了:「嗯,知道了,知道了,你先到外面去等一下,我再和王總談談。」
喝酒結束後,領導對李一峰說:
」「您很精明,但是您今天的表現,我很不滿。你們要看著我和王總說話,不能一次又一次地打斷我們,另外,你們還擅作主張,買整根煙,加菜。
幸運的是,我買單了,要是王總買單了,你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李一峰感覺好委屈,自己一直在為領導著想,沒想到卻讓自己滿意了。
事實上,李一峰遇到的這種情況,看起來很平常,實際上很有學問。您必須知道如何根據場景,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否則,機會將變成「車禍現場」。
智者,通常都這麼做:
開場之前,了解酒局的真正意圖
工作場所的酒局可分為許多種,如同事間的聚會,領導與職員之間的酒局,以及與客戶之間的酒局。
每種酒局都有其目的,千萬不要單純的把酒局當成喝酒,單純的喝什麼時候都行,弄清楚酒局的真正目的,我們才能做得更好。特別對於企業員工來說,非常重要。
象李一峰這樣,領導帶著他去和客戶談生意,在領導和客戶談到最高點時,讓他買兩包煙,顯然就是想把他拉出去,好讓他繼續和客戶談一些秘密內容。
進行中,配合好領導的工作
領導者帶你出去見客戶,一般都是談事情的,因此,作為下屬,你必須提前計劃好時間,整理好所需的材料,讓領導者放心。
許多人一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去酒局很輕鬆,很隨意。假如你是客戶,那倒沒關係,但是如果你是一家商業公司,你應該考慮:怎樣才能表現得更好,怎樣才能與領導合作,怎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等等。
要不然,領導要帶你去幹什麼?
只是去見人,去見世界?
根本不需要!
沒有領導會說,只為了讓你見世面,而讓你去做什麼的,往往都是為了自己好,你也不要太天真。
結束後,要安排好各種事宜
跟隨領導參加酒會,不要想著吃飽了,記得提前自己吃點,而且記得最好不要喝酒。
總之領導和客戶都會喝酒,你得為領導解決後顧之憂。
比如客戶喝高了怎麼辦?
把客戶送回酒店,還是安排下一個活動?
領導如何回家?
這些都是做下屬需要考慮的。
飯局,表面是飯,其實是局。
是別人對你進行考驗的局,是你揣摩他人的局。
你是什麼人?一場飯局,你的領導、你的同事、你的朋友都能看出來。
至於別人是什麼樣的人,你也應該看個八九不離十。
而且酒桌上有太多的細節和智慧,可這些知識我們的老師、家長、長輩又無法系統地教給我們。這樣就使許多人吃了不少虧,出了不少洋相。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一學飯局社交技巧
給你推薦一部飯局酒局的實用好書吧,是臺灣大作家、高級經濟師鄭德明先生的力作《中國式飯局》3冊,我認真拜讀後,真是愛不釋手受益匪淺呀!
飯局上你的一舉一動,都能決定你未來的運勢。
因此,飯局這件事,要麼不參加,要參加就得帶腦子,懂點飯局上的技巧。
相信這套書會對大家大有裨益!
我入手後發現,果然篇篇入骨、字字珠璣、品相不凡!
未來,你可能也在,先看書學著點!
這套書共3本才79元,不過是一頓飯錢,一支口紅錢,一包煙錢,卻可以讀完,順利登上人生新的高峰,簡直是一舉多得,簡直物超所值,快快收藏這本「成功秘笈」!
一場飯局,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