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臺上,看到有家長說,孩子犯錯了,家長就把孩子關到小黑屋裡看恐怖片作為懲罰。末了,還在問大家,這樣的教育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那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
這種做法,還冠以「教育」的說法,也算是十分美化了吧。我覺得這只能算是單純地懲罰,不是教育。
設想一下,一個年幼的孩子,被關到小黑屋裡,求助無門,旁邊還要放著恐怖片。孩子內心裡會有多害怕,多無助。
我記得自己五六歲的時候,有時候晚上燈光照著人,看到投在牆上的影子,都會有一點點害怕。而前面提到的這種懲罰方式,簡直太可怕了。
以前只在小說裡看過,有些反面角色為了懲罰自己厭惡的孩子,把孩子關到小黑屋裡去,給孩子造成了很久都無法消除的心理陰影。
雖然那只是小說或故事,但很顯然,這種行為,把一個孩子關到小黑屋去,是很嚴重甚至說有些殘忍的。
而這種家長倒好,不僅關小黑屋,還要給看恐怖片,讓恐懼雙重疊加。是為了達到最大限度懲罰孩子的目的嗎?是為了讓大人狠狠地出氣嗎?不管怎樣,千萬別說這樣做,是為了教育孩子。
如果這樣也算教育的話,那這種教育也太恐怖了。
一、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反應?
毋庸置疑,每個人都會犯錯,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一樣。
那麼,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大人應該如何反應?
注意,我在這裡說的錯誤,指的是一些一般常見的、小孩子會犯的錯誤,不要拿那種極個別的情況或例子說。
首先,我覺得家長教育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應該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這是一個家長的職責。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遵守規則,但很顯然,這種情況是理想狀態。很多時候,現實不可能是理想狀態。
但一般情況下,小孩子犯的錯誤也不會是很嚴重的錯誤。家長應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正確的應該如何做。但儘量要用溫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二、有的家長,總喜歡給自己錯誤方式找藉口
我以前跟人討論過很多次,關於「打孩子」的問題,我是非常明確地反對打孩子的。
但是每次都有人說「很難做到」,還有人會頗為自得地展示「成果」,表示說很多次孩子都記不住,但打一次就記住了,效果很好。
這能說明什麼呢?你和孩子用正常的、溫和的方式不能溝通,所以只能暴力對待嗎?
說白了,大人這樣對待孩子,不過是仗著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絕對強勢地位。如果你面對的是成年人,不管是下屬或者其他對象,即便你處於強勢地位,當別人不配合你或者做錯事的時候,你敢隨便出手揍到他/她配合嗎?
而為了懲罰孩子,把孩子關到小黑屋看恐怖片這種做法,比打孩子更加過分。
三、當家長想發火時,先問問自己是因為什麼
當家長想向孩子發火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是因為孩子真的錯得很厲害,還是你只是因為心情不好,無法控制情緒,而衝著孩子發洩怒火,或者遷怒與孩子?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情況,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可能家長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就沒事,但家長心情不好時,就會懲罰孩子。
這種就是把自己的壞情緒,發洩給弱勢的孩子,遷怒孩子。
即便寫到這裡,我依然無法理解,把孩子關小黑屋看恐怖片,這種行為到底是為什麼。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做一些錯事,或者說做一些不符合大人心意的事。
該如何教養孩子,如何處理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是每個家長都要學習的。
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或許當時有效果,但「後患」卻可能有很多。
現在有很多成年人,控訴自己的原生家庭,講述父母曾給自己造成的傷害。而那些傷害,做父母的很多根本意識不到,或者早就忘記了。甚至有的父母,會堅持那樣做是「為了孩子好」。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當家長習慣了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們可能會更容易以為這樣做有效,會更容易選擇這樣的方式。
作為家長,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把孩子當作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而不是認為自己可以隨意「處置」孩子。我想,或許可以避免很多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