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頭條號「阿樂聊文史」
14K的黃觀華鬥起狠來,連同門都不會放過,也因此圍繞著他的恩怨是非格外的多。
無法容身「惡人谷」,轉戰澳門
14K「九指華」,真名黃觀華,上世紀60年代出生於香港。他的黑幫生涯出道於香港臭名昭著的深水埗九江街。
九江街有著「香港惡人谷」之稱,狠人如雲,可以說是香港大佬的「搖籃」。但即使在這樣的地方,黃觀華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黃觀華性格剛強暴躁,很難與人相處,一言不合就開打,這在講究規矩的黑幫裡不多見。
也因此黃觀華雖然武力值很高,但是因為四處結怨,漸漸地就無法在九江街立足。在九江街時的時候,黃觀華在「黑無常」底下做事。
黑無常知道黃觀華不服管,放在身邊說不定會惹出什麼大事來,後來見黃觀華有意離開而去外面闖蕩,也就沒有挽留。
殘忍殺害「差佬文」,逃逸至今
黃觀華和另一個14K傳奇大佬「差佬文」之間,發生過一件震動整個港澳江湖的大事。這件大事令黃觀華最終被警方通緝,逃逸至今。
差佬文是又一個14K的大佬,原名黎經文,之所以叫差佬文,是因為他早年做過差佬,也就是警察的意思。
早年的香港警察裡,曾經有一撮人跟黑幫的關係糾纏不清,後來警方曾經大起底調查這些人。
黎經文就是這撮裡的一個,被調查處分後乾脆就直接加入了14K。黎經文後來也成了14K的大佬之一。
黃觀華跟黎經文雖然同屬14K,其實原本並沒有多少交集,可以說無冤無仇,那為什麼最後會因為他落得個通緝逃犯的下場呢?
這其實是跟他的一個手下有關,這個手下叫馬德,跟黎經文在20多年前有一筆陳年舊債。
加入14K之前,馬德是新義安的人,但是這馬德不知道腦子缺了一根筋還是其他原因,還在新義安的時候,居然幹了一件讓整個江湖驚掉下巴的事情。
就是向向華勝追債,並且直接跑到了向華勝女友所在的公司要錢。向華勝是誰?
這幾乎跟公然造反一樣的行動當然惹得向家極為震怒。馬德在新義安混不下去了,最後只能轉投到14K的黃觀華手下。
而黃觀華,就因為這缺根筋的馬德,最終落得了被通緝的下場。
馬德這個人說起來也不容易,他的歲數其實比黃觀華還要大,一把年紀了卻厄運連連,多項投資巨虧,陷入了財務危機,走投無路之際,想起了黎經文曾經欠他500萬。
黎經文最大的嗜好就是賭,有一次在馬德的賭場裡,他巨輸600萬。
黎經文當時懷疑馬德出老千,於是藉口分期付款,先付了100萬之後就拒付剩下的債。
馬德
礙於當時黎經文的地位,馬德也就沒有過於追究這剩下的500萬。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黎經文如今已經退休,地位不如以往,並相傳有多項投資,而馬德則入不敷出,急需資金解決他的財務危機。於是馬德便盯上了黎經文欠他的500萬。
有一次,黎經文在澳門賭場被馬德的小弟發現了。當晚,黎經文本來已經準備回香港,但是遇到了一位律師朋友,於是他就陪著這位朋友遊玩了一會兒。
這位朋友也是闊氣,一下子買了一百多萬的籌碼擺在跟前。碰巧馬德小弟找到黎經文的時候,看見這些籌碼,就認定是黎經文的。
馬德聽說後,約上老大黃觀華,帶著十幾號小弟就找到黎經文要債,黎經文自然不願意。
於是黃觀華等人就把黎經文綁到了一家火鍋店裡。從此之後,黎經文就突然失蹤,等他再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被分解成七塊的屍體了。
事情曝光後,震驚了整個港澳,幾乎所有黑幫人士都強烈譴責,警方也全力緝拿兇手。可以說,黃觀華因為一個小弟,幾乎得罪了整個黑白兩道。
黃觀華作為老大,最後被警方判處25年。而他本人則一直四處逃逸,躲避警方的追捕。
三年血戰「鬍鬚勇」,無奈妥協黃觀華和他人的爭鬥中,最為後來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就是和「鬍鬚勇」之間的三年爭鬥。
初到澳門的時候,黃觀華投到了當地的14K大佬「柳記松」麾下,並藉此結識了柳記松的結拜兄弟「崩牙駒」。
尹國駒和黃觀華相識後,雖然兩人性格差異不小,但或許是個子都不高,又都屬於豪氣沖天的人物,總之沒過多久倆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再來看看「鬍鬚勇」。鬍鬚勇原名潘志勇,發跡於香港缽蘭街,後來成為了14K在油尖旺的話事人。黃觀華來到澳門後不久,潘志勇受澳門另一個大佬「摩頂平」的邀請,也來到了澳門。
崩牙駒
黃觀華和鬍鬚勇的矛盾由來比較複雜,他倆一開始除了地盤有點衝突外,並沒有直接矛盾。
主要是他們各自相熟的人之間有很多矛盾,直接導致了他倆的立場對立。
黃觀華和潘志勇的矛盾首先是尹國駒、街市偉和摩頂平的矛盾。
原本摩頂平和尹國駒算是朋友,但是後來街市偉和尹國駒一起,把摩頂平的地盤給搶了過去,從此雙方就變成了死對頭,殺得不可開交。
其次是街市偉和司徒玉蓮的矛盾,跟黃觀華一起來到澳門的街市偉,靠著與司徒玉蓮結婚而上位。
司徒玉蓮雖然是個女子,但卻是澳門有名的「大家姐」,更重要的是和賭王何鴻粲關係相當密切。
街市偉和司徒玉蓮結婚後,不管是幫內地位,還是外面的生意,都風光無限。
可是街市偉不是什麼忠貞的主,沒過多久就背著妻子司徒玉蓮在外面尋花問柳,還偷偷做起了自己的生意,讓司徒玉蓮恨得咬牙切齒。
而司徒玉蓮跟潘志勇關係匪淺,親如兄妹。
雖然黃觀華和潘志勇本身都沒有多少交集,但是前者和街市偉、尹國駒相熟,後者跟摩頂平、司徒玉蓮交往親密。
兩個人自然而然地存在著某種對立。而澳門相比香港,本身地方就不大,生意場上的生意也就那麼多。
因此,兩人的團夥時常會有一些摩擦,並且哪一方都不願意相讓。雙方的關係就像一個火藥桶一樣,只要有個導火索,馬上就可以爆炸。
有一次,雙方小弟爭奪一個夜店的看場權,最終大打出手。有了這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從此之後,雙方的爭鬥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持續地互相廝殺是家常便飯。
潘志勇與司徒玉蓮
這種狀況前前後後差不多有三年之久。黃觀華和潘志勇倆人都因此損兵折將,並經常被警方約談和拘留,要求他們約束手底下的人不要亂來。
潘志勇雖然在澳門發展勢力,但是他和他的小弟的主要活動地點還是在香港。他不願意事態擴大,曾經規勸自己的手下沒事不要隨便去澳門。
結果有一次,有一個潘志勇的小弟沒有耐得住賭癮發作,偷偷去了澳門賭博,沒想到被黃觀華的人發現伏擊,並且受了重傷。
潘志勇為此火冒三丈,從此不再試圖約束手下,而是任由他們自己發揮。
雙方的衝突也因此一再升級,大規模械鬥都發生了好幾次,甚至有傳言說雙方還互派過殺手。雙方這樣你來我往幾年之後,都元氣大傷。
黃觀華看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想跟潘志勇調停。調停需要雙方都信得過的調停人,尹國駒雖然跟雙方關係都不錯,但潘志勇覺得他跟黃觀華更親近,不是合適的人選。
潘志勇
找了一圈下來,黃觀華找到了雙方都還算信任的彼得帕努來做中間調停人。
說起這個彼得帕努,也是一個頗具傳奇的人物。他是一個印度裔英國人,長期在香港擔任反黑組的高級警官,相傳他非常心狠手辣,對抓到的犯人時常拳腳交加。
按理說彼得帕努跟黃觀華和潘志勇的關係應該猶如貓和老鼠一般,是不共戴天的仇敵才對。
可實際上這個高級反黑警官私下裡跟黑幫這些大佬們來往甚密,這也算是早年香港警方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之一。
彼得帕努約潘志勇一起去太子島喝咖啡,同時相約的還有黃觀華的老大柳記松。
之所以不是黃觀華出面,一方面是為了誠意,另一方面怕兩個人見到對方之後,一言不合就可能導致場面不好收拾。
談判的時候整個咖啡廳裡只有彼得帕努,如此的費盡心思,雙方關於看場子的地盤劃分還是沒有談攏。
談判過程中潘志勇很強硬,寸步不讓,最終離場的時候,彼得帕努跟潘志勇說他真是太頑固了。
談判雖然談不攏,但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黃觀華見識到了潘志勇的強硬,知道這樣下去對雙方都不利,之後便開始有所收斂,主動約束手下。
潘志勇見狀,也「禮尚往來」,不再主動尋事。就這樣,黃觀華和潘志勇的三年混戰,最終告一段落。
作為曾經說一不二的大佬,黃觀華最終卻落得個黑白兩道都不相容的下場,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套用一句話,「出來混,總要還得」,大概就是黃觀華現在最貼切的描述了。
所以有些人總覺得「盜亦有道」,看見的似乎都是江湖義氣,殊不知黃觀華這樣的經歷才可能是黑幫分子的主流。
這樣的人和行為,終究會被社會所不容,我們要引以為戒。
文章來源:頭條號「阿樂聊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