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節》:追憶是一種「招魂術」

2020-10-21 影視漫說

由陳玉勳導演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入圍了中國臺灣金馬獎的多項獎項。這部有著超現實情節的愛情喜劇,體現出了陳玉勳作品常見的、以超現實的手法去對照我們自以為的現實,並揭示我們以為的現實並不穩固,反而是超現實揭露了「真實的意義」。

《消失的情人節》不僅僅是一出簡單的愛情喜劇──甚至我必須要說,如果不把這部片本身故事發生的空間當成是一個特殊的場所,這部片反而問題重重──在超現實的愛情喜劇的表面之上,《消失的情人節》其實是對於「被遺忘的存在」的一場大型的招魂儀式。它形塑出一連串新舊並置、遺憾與錯過終將可以得到對價補償的記憶場景,而超現實的時間設定,正是為了使那些被排除的「他者」以「消失」的姿態成為一種具象化的存有,進而賦予「消逝」以及消逝引申而來的「存在的匱乏」一種影像式的身體,而成為可見。



先從劇情設計的淺層面來看,楊曉淇就是「因為太快,所以儘管經驗到,卻沒有意識到,更無法記得的人」,她仿若是一個「失憶」的人,你可以想像這個失憶的她把她的經驗內容一個又一個堆積在她所不知道的盒子裡頭──對,那就是壁櫥裡的壁虎以一個個我們的遺失物所裝載的──而阿泰則是一個「因為太慢,追不上只好一次又一次把這些經驗保存下來」的人。當這兩件事成為同一件事時,意味的就是,那個阿泰就是她遺失的記憶盒子。

而在這個記憶盒子裡頭,時間是靜止的,或是說,那些以為因為錯過而不復返的時間負債(或積蓄),都在這個空間裡得到對價的償還。對楊曉淇而言是負債,她總是多搶一拍而沒有意識到阿泰,而阿泰則是慢一拍,只能看著楊曉淇。慢一拍的人傳送著情意卻無法抵達,快一拍的人則錯過原本屬於他的訊息。這一切的積蓄/負債,就在「消失的情人節/記憶空間」那天得到償還。

對楊曉淇來說,她後來「終於」發現自己的情人節沒有消失,「沒有消失」不是說她「理智上」知道那天發生什麼事(被阿泰帶去東石漁港約會),而是她終於明白她曾經錯過了一分又一分的愛,而這個一分又一分的被愛聚集在一起,就仿佛她其實早就預支了一天份(情人節)的愛;而阿泰也是,阿泰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中儲存了他的心意,讓他終於能夠在凍結時間的情人節那天,「不再錯過」地揮霍他的愛

而事實上,這種「對價償還」是一種以「相片凝結術」打造出來的補償性想像空間。



阿泰在情人節那天遇到楊曉淇的「父親」,他是被眾人所「遺落」/「遺棄」/「遺忘」的人,他不見容於眾人所認定的現實與正常之中,甚至要去自殺,最後卻發現了擁有「多一天」的超能力。其實多擁有的這天根本就是「被遺棄的人們、事物」所居住的「死亡空間」。

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去解讀這個靜止空間:被世界一點一滴遺棄的阿泰,所有的被遺棄就是存在意義的逐步掏空,掏空到了最後他換取的就是我們所居處世界的背反,而在這個背反的空間裡他遇見了(象徵意義上死亡的)楊曉淇的父親。

可以注意到的是,阿泰在和楊曉淇拍照的時候,她的肢體仿佛屍體一般任憑他擺布成他想要的動作──錯過的東西真的就已經錯過,你只是在擺弄的過程當中幻想你們有了對價的償還──但實情其實根本是反過來的,是阿泰經驗到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這個場景是反向性地呈現這件事。楊曉淇以死亡的姿態呈現在阿泰面前,其實是為了反照出阿泰的死亡(死人看活人就像活人看死人一樣,另一個世界總是以「凍結」的面貌存在)。



楊曉淇的父親最後被一位僧人接走,一種《紅樓夢》式的意象,出家亦是作為現實居處空間的背反。阿泰乍看很狗血很無釐頭的車禍事故安排,其實是強迫他以接近死亡的狀態供楊曉淇等待。這也讓結局兩人的會面變得很曖昧,在這個意義下,楊曉淇在被當成死亡空間背景的東石進行了像是憑弔般的等待,而阿泰的回歸帶有回魂的超現實意味。這部片最有趣的地方其實正是在這,就是這個「被遺忘的空間(阿泰時間凝結時遊歷的空間)」就是東石布袋。東石布袋就是阿泰,就是那個「我們總是跑太快所以錯過」的對象。這讓整部片就像是從「一個」到「一種」人、最後到一座空間的大型招魂儀式。

而數位時代還在用底片機、還在寫信還在聽廣播,這種不合時宜感,這種不同時代錯亂的嫁接感,不正是這部片新舊並置的核心嗎?這讓我聯想到陳玉勳導演另一部作品《熱帶魚》是如何透過一樁綁架案,把一個都市小孩拉到一樣是東石布袋,陳玉勳透過一個「強命題」的手法把一個都會中、將聯考當作天經地義的小朋友放置在另一個其實明明都是在臺灣,可是生存處境幾乎完全不同的地區。而你逐漸發現到,你以為理所當然的事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在這種「你以為的自然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自然」的概念下,就能夠順理成章完成一種讓不同世界裡視為「正常」的事情並置,讓這些「正常」在不同的脈絡下折衝,顯得如此「不正常」而有著超現實的喜劇感。


《消失的情人節》若不是以超現實框架的前提進行理解,裡頭的情節推進就顯得過於滿足阿泰這個角色的一廂情願──自己認定自己有某種特殊性,然後預設與這種特殊性相對應的Mr. Right,並且一廂情願地認定一個人去坐上這個位置。而曉琪的設定就像是創作者為了滿足這樣的一廂情願,真的為他設計出另一位天造地設的配對,這種情節在現實的情況通常是,你以為對方是Mr. Right,但其實對方不覺得自己是,然後你還一直一廂情願地做一些事。事實上曉琪有什麼理由在得知她收到的這些默默的情意後,不是感覺到不舒服而是為自己一直被愛著而感動呢?



整部電影最後是一張又一張曉淇和阿泰的照片,這些照片是這整場大型招魂術的縮影,也是這場「有情人終成眷屬」圓滿喜劇的反身性說明,不會動的曉琪,和靜止的東石布袋場景,就像是相片畫面凝結的狀態一般。相片更引伸出來這部片潛藏的核心主題──「追憶」,以及整部片就像是一個新舊並置,現實與超現實融合的記憶空間,只有「追憶」,或更精確地說透過相片所具有的(去脈絡的)凝結性,成為這整部片邏輯的絕佳註解:你在相片裡根本察覺不出來對方是不會動的!還以為他們是真的在過情人節的甜美合照──而這是作為什麼邏輯的註解?就是「曾經錯過的,可以在記憶空間裡被追認進而創造出一種完滿」。

而這場招魂儀式,不只是為他人招魂,也是為自己招魂。當代社會一直信奉著具有精準度量意義、具有普遍性的客觀時間,進而相信彼此可以共享著相同的時間感,然而在這種虛假的預設以及意欲精確化的規訓下,不只鑿刻出了「快一步」和「慢一步」,他們更在被定義「快一步」和「慢一步」的時候喪失了自身,也失去了彼此。




「消失的情人節」不正是這樣的概念嗎?一般意義的情人節「消失」了,成就出的是在平庸、虛假和蒼白現實之上開鑿出一個尋找真正意義他者的空間。這部片何嘗不就是這種嘗試,讓那些我們遺落的東西可以得到完滿的對價償還,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為名的緬懷本身?我甚至覺得,《消失的情人節》在緬懷的過程,同時宣告了這些事物的死亡,但是它也借著這些事物的死亡宣告,鑿出一個洞,成為一種逼迫你注視著它的挑釁。

相關焦點

  • 伊洛納招魂術效果介紹 學習招魂術方法解析
    18183首頁 伊洛納 伊洛納招魂術效果介紹 學習招魂術方法解析 伊洛納招魂術效果介紹 學習招魂術方法解析 來源:www.18183.com
  • 柯南·道爾招魂記:創造出福爾摩斯的作家晚年為何熱衷招魂術?
    的確是——柯南·道爾畢業於著名的愛丁堡大學,是曾擁有私人診所的醫生,寫偵探小說的初衷也是因為嫌棄同時代的同類小說不夠科學;但也並不全是——1918年,柯南·道爾開始了自己的演講旅行,到處宣講招魂術的妙處。並著書宣稱堅信死後世界的存在。甚至因為自己的摯友不相信招魂術而和他絕交。
  • 影評《消失的情人節》:浪漫或恐怖的情人節
    兩人平常鮮少交集,直到情人節當天,一場奇幻事件讓他們「走」在一起…。陳玉勳導演的新作《消失的情人節》,用快一步與慢半拍的速度差來談愛情。電影前半場以曉淇作為主角,影片節奏也配合她的急驚風性格,非常地明快流暢。電影後半段改以阿泰為主角,速度才慢了下來。《消失的情人節》片中出現「消失的人」字卡。生活中消失的人(或事物或記憶),應該是對我們不重要的人或事吧?
  • 《消失的情人節》:消失的情人節,消失的人
    最近看了一部感觸頗深的電影,電影名叫《消失的情人節》,電影時長119分鐘。唯一的淚點就是最後女主角等到了那個在生活中默默關注和真正愛著自己的白馬王子。正因為這樣所以老天多給了男主角一天的時間,而女主角卻少了一天,而這一天就是情人節。這一天楊曉淇原本要跟有好感的廣場領舞帥哥一起參加情人節默契大賽,但是每天比鬧鐘還早醒的她,卻發現醒來的她不僅錯過情人節而且皮膚變得很黑就像是去過海邊曬過一樣。不僅如此,連自己喜歡的廣場領舞帥哥也聯繫不上。楊曉淇很難過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不,是情人節真不見了!——《消失的情人節》
    參選的影片基本都是臺灣省本土製造,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以一己之力拿下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五項大獎。頂著「金馬獎最大贏家」的光環,《消失的情人節》頗受人期待,說不定又是一部像《陽光普照》一樣大爆的電影。電影資源出來後,豆瓣頁面上飄著7.1的評分,大家對這部影片的觀感是參差不齊,大半覺得差強人意。
  • 「消失的情人節」:給腦子做個大保健
    《消失的情人節》同樣屬於這一類型。如果把兩部片子的人物行為單獨拿出來的話,其實是有些觸及底線的,綁架自然不用說,《消失的情人節》裡的跟蹤和偷拍,用吳桂泰的話說,再這樣下去就會變成變態了。
  • 臺影 | 關於《消失的情人節》
    2020年陳玉勳導演最新力作《消失的情人節》由劉冠廷、大霈李霈瑜領銜主演,故事講述動作緩慢的公車司機阿泰與急性子郵局女櫃員楊曉淇的奇幻愛情故事。
  • 《消失的情人節》:最高明的悲劇要當笑話講
    《消失的情人節》對我來說,是一部悲傷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的喜劇節奏、在地性的魅力和女主角的鮮活能量,是今年目前的國片之最。《消失的情人節》的結構很特別:電影前面95%被切成前後兩半,先是楊曉淇的角色介紹、她的奇幻經歷和應對,後是阿泰的心路歷程及「情人節消失」的真相。這兩段的關係,與其說是謎題與謎底,不如說是拼圖的左右兩半。兩位主角各有故事,也各有旅程,但是直到拼成了一整幅圖像,這對男女仍然不曾真正「交會」。沒有相遇,沒有相處,也就沒有化學反應可言。
  • 淺談《消失的情人節》: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有著像是龜兔賽跑般的兩個主角,一快一慢,但不知道為什麼卻給人一種「向左走、向右走」的印象。劇情大略是,一個走太快的人、一個走太慢的人,兩個人生命時鐘轉得不同調,最後因為時差差了一天,終於碰在了一塊。這一天,是情人節。
  • 淺談《消失的情人節》:一場有關愛情的「龜兔賽跑」
    掉了耐性的女孩《消失的情人節》如同片名所述,劇情主軸放在消失,消失的人,消失的情節,但是消失不是不存在,只是掉了,就像是人們在生活中掉了鑰匙、手機與錢包一樣,遺落的物品,還是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不過,《消失的情人節》所掉落的不是物品,而是記憶的片段,搭配遺落的則還有一段橫跨數十年的情感。就像是張惠妹那首《掉了》,故事情節掉了,主角對白掉了,該屬於劇中的對角戲也掉了。
  • 5項金馬獎浪漫喜劇 消失的情人節
    情人節前夕,楊曉淇被天菜陽光男劉老師(周群達Duncan/飾)搭訕,終於情竇初開的曉淇和劉老師天雷勾動地火;想不到一覺醒來,劉老師再無音訊、而且情人節居然已經過了?!每天來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沒出現過...毫無記憶的楊曉淇,開始了一趟尋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 視頻熱騰騰出爐,《消失的情人節》藍光碟開箱限時批
    有啊有啊,2020最重要的華語電影之一,也是臺灣地區最佳電影《消失的情人節》,2020年12月23日在CATCHPLAY+上線,也於12月25日發行了藍光碟和DVD,由臺灣影碟發行機構得利發行。《消失的情人節》藍光碟細節實拍,除一張藍光碟外,還贈送一個信封、一把鑰匙(電影劇情中的道具)、一張明信片、一張嘉義海邊地圖和貼紙。
  • 第57屆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消失的情人節》領跑
    陳玉勳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以11項提名領跑,黃信堯導演新片《同學麥娜絲》獲10項提名。本屆頒獎典禮將於11月21日舉行。最佳劇情長片《日子》《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親愛的房客》《手捲菸》最佳導演蔡明亮 《日子》陳玉勳 《消失的情人節》黃信堯《同學麥娜絲》鄭有傑 《親愛的房客》陳果
  • 《消失的情人節》斬獲金馬獎!莫子儀陳淑芳分奪帝後
    2020年第57屆金馬獎於11月21日舉行,,陳玉勳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等多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81歲的老演員陳淑芳憑《孤味》《親愛的房客》囊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莫子儀則憑《親愛的房客》拿到最佳男主角。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給侯孝賢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 《消失的情人節》成金馬獎最大贏家
    時光網訊 第57屆金馬獎今晚在臺北頒發,陳玉勳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等多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評審團認為:導演陳玉勳在《消失的情人節》中以喜劇手法,創造出寫實魔幻的戲劇張力。女主角的快和男主角的慢,交織出奇妙的時間落差,導致一天的情人節憑空消失,卻連結起橫跨多年的情事。豐沛的想像力,落實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情感與喜感兼具,清新與創意並重,非常難得。
  • 《消失的情人節》微小的光亮,足以照亮廣大黑暗的人生
    這是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很關鍵的情節,全世界都暫停了,只剩下由劉冠廷所飾演的男主角阿泰還能跟平常一樣的活動,他趁著這天,去做了他多年以來非常想做卻無法做的事情;如果你是他,你會想做什麼?《消失的情人節》是由知名製作人李烈與葉如芬監製,陳玉勳同時身兼編劇與導演的作品,在第57屆金馬獎一共獲得11項提名,是這一屆金馬獎入圍獎項最多的電影,最後得到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劇本、最佳剪輯以及最佳視覺效果五個大獎。
  • 長評|《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日子》《親愛的房客》
    他對金馬57的四部熱門影片《同學麥娜絲》《消失的情人節》《日子》《親愛的房客》分別做出了詳盡的評價。本屆金馬最佳影片的種子選手們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可以將它作為一個參考。另外,我們還製作了綜合了portchnik和陳好康兩位影評人評價的一份金馬影評檢索文章,包括他們對《消失的情人節》《日子》《同學麥娜絲》《親愛的房客》《無聲》《孤味》這六部重點熱門影片的評價。請向後臺發送「金馬」關鍵詞索取。
  • 第 57 屆金馬獎頒獎,《消失的情人節》成為大贏家
    而這導致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從去年到今年,兩屆的金馬獎從提名開始就非常集中、大包大攬——今年《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和《無聲》分別拿下 11、9、8 項提名,同時因為參選影片數量減少,金馬獎也開始更大範圍吸收所謂的商業片——這實際上已經引來不少影迷的反彈。
  • 消失的情人節:土法煉鋼,可以煉出一部接地氣、特別香的娛樂傑作
    請注意,說的不是《天能》也不是《怪胎》,而是《消失的情人節》。如果像日本,統計觀眾對電影的滿意度,那麼《消失的情人節》應該名列前茅。它沒有燒腦、沒有色彩繽紛,但是觀眾仍然會得到意料之外的心滿意足。還不需要去推理《消失的情人節》劇情真正的謎底為何,電影前一小時以小淇為主角的故事就已經令人看得心情愉悅。
  • 情人節單身旺「專享」《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的劇情簡介 · · · · · ·  公車司機阿泰(劉冠廷/飾),是一個動作慢吞吞、連手錶的時間、地震的感應都比別人慢的奇葩。他每天都會去郵局,找櫃員楊曉淇(李霈瑜/飾)寄一封不知道給誰的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