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才貌雙全的清華女神教授,2020年又拿獎被認可,卻說只想「任性」地活.顏寧: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2021-02-22 一人一城

距顏寧2017年辭去清華大學教授,已經過去了三年。

算起來時間不長也不短,若你恰巧造訪過這位自由自在的科學家的微博,會發現她最近成為朱一龍的最新電視劇《親愛的自己》的前排觀眾,猜劇情,分析人物,一幅資深迷妹的模樣。

看起來是不是和人們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非常不同?偶爾沉迷追劇,並不妨礙顏寧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任性」地活

Innocence and Purity

告別清華去往美國的這三年,關於顏寧的消息一直不斷傳到國內。

年紀輕輕就當上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獲得「魏茲曼女性與科學獎」,在2019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又一度火上熱搜榜.

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GWIS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含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顏寧,以表彰她在科研領域的傑出貢獻。

在接受GWIS LEAD雜誌深度採訪時,顏寧談到了自己目前的研究領域是「膜轉運」,作為一名結構生物學家,她的研究最終想要的成果是破譯最終引發細胞內機電耦聯的機制是什麼,並促進基於結構的藥物開發,某些心血管疾病、疼痛症候群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或許會受益於她和團隊目前在從事的研究。

在闡述自己研究的時候,顏寧嚴謹又儘可能詳細地解釋自己正專注的東西。即便是一個外行,也能從她身上感覺到科學家的那股子勁兒~

反而是對獲獎這些,她並不怎麼感冒。

記得去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時,顏寧被滿天飛的消息祝賀,耿直的她形容自己「被賀傻了」,沉迷於備課的顏寧幾乎是朋友圈裡最後一個知道自己得獎的~(這是當時她發的朋友圈)

而這次,在美國得了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各種報導也跟來了,不乏一些誇大其詞的,顏寧還特意在微博上還寫了一段話,還是一如既往的「可愛」,印象最深的是那句:

「真沒任何人想的那麼複雜,俺其實就是一直比較隨心所欲。」

今年疫情,美國實驗室幾乎停擺,顏寧的科研並沒有因此停止。

2020年6月15日發1篇Cell,5月13日發2篇Nature,6月8日、6月17日各1篇PNAS,2020年8月28日,顏寧團隊與清華大學尹航團隊合作在 Cell 上在線發表題為:《抑制惡性瘧原蟲糖攝入的結構基礎》的重要研究成果.

正如她自己說的——

「我還想再任性幾年,任性到腦子不夠做科研那一天。」

說起顏寧,人們喊她「清華最年輕美女教授」,因為年僅30歲就成為清華正教授,她進入公眾視野。

 

2014年,這個姑娘帶著團隊在清華實驗室裡,攻下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來未解的世界難題,成為全球最頂尖的生物學家之一。學術界一片沸騰。

2017年5月,顏寧因為離開清華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掀起社會的一大波討論熱潮,時隔兩年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一公布,顏寧在列,國內炸了鍋,分分鐘就把她送上了熱搜榜。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家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有史以來,只有包括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30位中國籍學者榜上有名。

2020年8月獲得

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

雖然一些報導令顏寧直冒冷汗,

但身處疫情的大環境裡,

依舊能潛心研究,

並獲得學術界的肯定,

恰恰證明了她對科研的愛和初心,

是認真的。

梳著一頭短髮,發尾俏皮地向兩邊卷過去,顏寧的一雙杏眼總是笑意盈盈的,她的狀態看上去很好,看不出一點年過40的樣子,少女感氣息滿滿的。

 

1977年出生在山東萊蕪的顏寧,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脫脫一個野姑娘,爬樹偷桃子,下河撈魚摸蝦,成天風風火火的樣子。

 

「三道槓」是顏寧 圖源自微博@nyouyou

生物系博導的她,原先是個金庸迷,和同齡女孩一樣熱衷於各種明星八卦,她曾經的目標是北大中文系,理想職業嘛,是當個娛記。

 

原本高中分班都選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敗給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華生物系這個專業也是父母建議她報的。

 

將科研當作一生的事業?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提起當年報考的事,她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

 

做實驗的顏寧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學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後學醫,不過顏寧害怕解剖小動物,就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將娛記作為奮鬥目標的她,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

 

但再怎麼樣她可是考進清華的學霸,適應能力方面也不是蓋的,終日浸潤在實驗室單純的科研環境中,她發現親自動手做實驗,等待未知的實驗結果的過程,就像升級打怪一樣快樂。

 

清華大學本科畢業那年,顏寧也想過工作,她甚至收到了諾和諾德中國製藥公司的高薪offer,但思慮再三之後,她拒掉了,「我自由自在慣了,讓我在等級森嚴的公司制裡待著,肯定不習慣。」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待在實驗室裡,靜心做研究的那種單純的幸福感,她是難以割捨了,去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後,這份感覺更深了。

 

普林斯頓處處透著寧靜和美,秋天的時候,學校附近森林裡各色的樹美得令人窒息,湖裡不時有水鳥嬉戲,23歲的顏寧盡情地在其間撒歡,仿佛回到童年。

 

來到這所古老的常春藤名校的課堂,給顏寧講課的都是大科學家,是經典論文和教科書背後的操刀者,還有一身把科學講成故事的本事,這讓滿眼好奇的清華女孩瞬間覺得:「哇!原來做生物這麼好玩!」

細胞裡的分子世界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顏寧從不否認,「好玩」是她從事科研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當然知道科研從來不只是好玩。剛進施一公實驗室那會,「我是做什麼,什麼做不出來。比我早幾個月進來的另一個復旦學生,已經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上發了一篇論文。」

 

導師施一公常在她面前表揚其他人,壓力使她瘦了30斤。

圖片源自《開講啦》

初來乍到,做實驗屢做屢敗,顏寧把那段時光形容成為「暗無天日」,好在,總有榜樣在身邊讓她感覺不孤單。

 

不止一次,顏寧看到一對教授夫婦,都晚上11點了,還在各自的實驗室觀察顯微鏡下的生物,那份淡然和單純感染了顏寧,她甚至悄悄為自己畫了像:「我將來就是要這個樣子,很簡單地做自己喜歡的研究。」

調整好心態,經歷了半年的黑暗時刻後,2003年1月11日,她把一個複雜的生化實驗從頭到尾做出來了,導師說「你終於會做實驗了。」

 圖片源自《開講啦》

在科學的範疇內,一個成功的生化實驗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世界性難題,但顏寧不喜歡說「使命感」這種沉重的詞彙,科學之所以讓她著迷,是因為智力挑戰帶來的刺激感,以及做實驗時體會到的小確幸。

 

她所在的施一公實驗室一共三個博士生,入夜了,他們仨就著小音箱裡放出的老歌,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即便不說話也不覺孤單,世界安靜得只剩下分子跳躍的節奏,「那感覺可好了。」

順利從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論文答辯,顏寧獲得了北美地區「青年科學家獎」,這個獎每年在全球範圍內只有5人入選。

從普林斯頓畢業的顏寧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2005年做博士後研究時,她開始轉型挑戰自己,從事更底層的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研究。

 

她做的這個研究具有世界性意義,是因為如果解構出某種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就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它的抑制劑。

 

實驗中的顏寧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但這個課題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剛開始每次實驗都是失敗,失敗,失敗,她形容自己那會就像行屍走肉。

 

不過對天生喜歡挑戰高難度研究的顏寧來講,越是困難越是重要的研究,越能勾起她一幹到底的欲望,「研究很難,那才好玩兒啊!」她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實驗,有一天也能進教科書。

長達一年多的低潮期後,顏寧終於做出了實驗室的第一個膜蛋白結構,開掛的人生從此開啟。

 實驗中的顏寧 圖源自中國婦女報

2007年,顏寧接受了母校清華的邀約回去任教,成了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博導。

 

聽起來德高望重的樣子,其實顏寧平素裡喜歡扎馬尾、穿休閒裝,混在學生堆裡,都看不出她是老師,雖是教授加博導,但她謙虛地自稱「青椒」(青年教師)。

到清華任教的顏寧 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實驗室的實驗臺是她親自裝的,

儀器試劑是她親自訂購的,

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

她就在自己親自搭建的結構生物學實驗室

開始了打怪升級的

清華教授職業生涯,

細緻入微地教學生做實驗。

 顏寧和她的博士生團隊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長達8年的時間,一直有個難題橫亙在顏寧,也橫亙在全世界分子結構科學家面前,那就是葡萄糖轉運關鍵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長啥樣,工作機理是怎樣的。

 

因為癌細胞高度依賴的葡萄糖需要通過GLUT1攝取,GLUT1的功能失常會導致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

如果搞清楚這個問題,意味著能通過人工幹預,增加正常細胞內葡萄糖供應,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還能通過特異阻斷對癌細胞的葡萄糖供應,抑制癌細胞生長,「餓死」癌細胞。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所以這個研究

一直是全世界結構生物學家

都在為此努力的課題,

很多美國、歐洲、日本的科學家

付出了近20年的時間,都沒能成功。

而2014年,顏寧卻帶著平均年齡

不足30歲的博士生團隊,

攻下了這個世界難題。

顏寧和她的團隊發現的葡萄糖轉運蛋白機理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至今,顏寧依舊能回憶起那個成功時刻。

 

當時快農曆新年了,晚上7點的清華大學校園裡,已經沒有什麼人,顏寧和她課題組的5個學生都沒回家,他們純化出的一顆優質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2天前剛被護送到上海同步輻射實驗室,數據當晚會從那邊傳回來。

 

實驗是否能夠最終成功?數據會不會有問題?顏寧腦海裡有很多個問號,她給學生們點了「必勝客」外賣,自己一個人回到辦公室電腦桌前,等待。

 

顏寧在實驗室辦公電腦前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晚上10點半,顏寧辦公室的門被敲響,「出來了。」

 

每每回想起在電腦上看到那個漂亮的分子結構的瞬間,顏寧都激動得無法自持,「世人以前未見的,突然間被你首先窺到了,你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獎勵。」

 

膜蛋白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曾數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當時的顏寧只激動了一會,就立馬對自己說:「趕緊寫paper。」

 

科學競爭只認第一,無論你多牛,都有可能被世界上另個角落的人捷足先登,風風火火的顏寧只花了一個星期,就把論文寫出來投稿了出去。

 顏寧發表的《自然》論文之一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她憑藉這個研究戰勝了過去50年從事其結構研究的所有科學家,被《自然》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外國研究學者不吝讚美之詞:

 

「人們終於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膜轉運蛋白在原子解析度水平上的晶體結構,這是50年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

「要針對人類疾病開發藥物,獲得人源轉運蛋白至關重要」。

「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該成果對於研究癌症和糖尿病的意義不言而喻。」

 圖片源自《人物》雜誌

顏寧科研成就這麼高,但生活裡她是個標準的70後女生,追求時尚,熱愛生活。

從瀟灑的小馬哥,到《鎮魂》裡的夜尊「面面」,都是她喜歡的明星,作為一個20年博齡的資深微博博主,她的博文裡段子滿天飛,一幅傲嬌小公舉放飛自我的姿態。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現實生活裡,

她也不喜歡做一本正經的嚴肅教授,

而是常常帶著學生一起嗨,

比如看電影、玩狼人殺、唱K.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但一轉身進了實驗室,那就是立刻變身成思維縝密,訓練有素的科學家。

一旦解除做實驗狀態,天真勁兒就冒出來了,她有時會把學生做不好的實驗做出來,然後去學生面前顯擺一番:

 

「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做出了你們3天的工作,我覺得你們真的還沒有出師啊。」

 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

2017年4月,就在顏寧在清華的地位和聲望越來越高的時候,她做了個令人意外的決定——宣布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教授。

 

一時間,外界猜測如潮水而至,接下來她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出來後,人們更是覺得她像是「負氣出走」的,還給她安了個標籤:「歸海派」科學家。

 

對此,囿於實驗室的顏寧有些懵,相比之下,在國內她的影響力和聲望是會越來越高的,去普林斯頓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全新的挑戰,何來負氣出走一說,簡直無稽之談嘛。

 

圖片源自微博@nyouyou

「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

 

轉身離開,只是擔心自己在一個環境裡待久了,會故步自封不自知,哪裡想到卻被人推上爭議的風口浪尖。姑娘最想要的是自由,但別人造謠她是必定要出面懟回去的,順帶捎上兩個微表情,表達一下不滿。

 

去美國之前,她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被《自然》評為10位「中國科學之星".

 

圖片源自南方網

榮譽加身,也意味著壓力和社會期望值的提升。

告別了國內的爭議,她再次來到熟悉的普林斯頓,這次,是以教授和博導的身份。

到了國外,不用背負社會的期望值,顏寧又重新體會到自由徜徉在科研之海的快樂。2019年她拿下「魏茲曼女性與科學獎」,才三天後,她又成了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聯名推薦入選的。

 圖片源自微博@nyouyou

身上又多了個標籤,說心裡話,比起「科學家」「美女教授」「院士」等高大上的頭銜,顏寧這個「標籤」恐懼症患者,更願意聽到別人喊她「娛樂博主」。

 為了能夠自由自在地當個網癮少女,她在微博上有個70萬的大號,還有若干個小號,但每回都會被眼尖的粉絲認出。

翻看她的微博,畫風也是清奇了,你可以看到顏寧在「正二八經科學家」和「精分娛樂博主」兩個身份間無縫切換。

娛樂博主、科普博主,都是我,都是我~

平時不管是娛樂明星,

電視劇,還是網絡小說.都能說出一二來,

看到這些相關內容,

總感覺亂入了什麼八卦少女的陣地。

圖片源自微博@nyouyou

但不時出現的高精尖學術研究論文,

又提示你這裡的確是科學家顏寧的微博。

顏寧的一則微博裡可以窺見

她為啥這麼迷刷微博——

「有時腦袋卡殼了,就打開微博,

寫140字發出去,再回到論文上,

思路就已豁然開朗。」

顏寧微博置頂著施一公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除了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之外,遇到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姑娘是絕對要剛正不阿地說叨說叨的,學術圈裡出了名「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主兒。

 

別人怕得罪人不敢說,她呢,當面直接懟,光明磊落得很。

比如韓春雨事件,在一邊倒的讚揚之聲背後,她站出來發聲,想當那個平衡學術生態的人,甚至不惜背負上被人誤解和攻擊的風險。

 韓春雨副教授一夜成名的那篇發表在《Nature》子刊的論文,目前在一片爭議中撤稿

顏寧不喜歡對方關注她的外貌多過實力。

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撒貝寧說:「您的名字不該叫顏寧,應該叫『顏值』」,她馬上笑著懟了一句,「『寧』送給你了!」小撒都不曉得怎麼接下去。

 

圖片源自《開講啦》

顏寧反感一切形式的偏見和性別歧視。

曾有記者問她:「你覺得自己跟大眾印象裡的主流科學家有什麼不同?」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學家嗎?」

她反感撒貝寧在《開講啦》上喊她「女科學家」:「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這是性別歧視。」

一次,在學院面試博士生時,有男同事問面試的女學生,「你現在到了一定年齡,將來怎樣平衡家庭和科研?」顏寧立馬對女生說:「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轉身又對男同事說:」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不喜歡被稱呼為「女」科學家,顏寧當面就懟回去

在公開社交媒體上顏寧自信而高調,但也極為注重對自己個人世界的保護。

 

在中科院一次學術報告會上,有個男生提問:「顏老師,請問您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她當即回答:「關你毛事。」

 

顏寧一直單身,並且告訴父母打算不結婚,別人總追問她「為什麼不結婚」,總是被她巧妙化解,並表示:「我不欠誰一個解釋。」

圖片源自《人物》雜誌

在古代,人們都將「女為悅己者容」,顏寧去取掉中間一個字,改成「女為己容」,這也是她的人生觀之一。

對抗世俗的綁架,壓力雖然會有,但是她依然選擇勇敢地遵從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而不是屈從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這才是號稱「自由自在,任性逍遙」的顏寧嘛。

圖片源自《開講啦》

在古希臘的神話裡,當一個神做了有利於人類的事兒之後,為了獎勵他,眾神之王宙斯就會把他帶到神殿裡,打開一扇窗戶,讓他看一眼宇宙的奧秘,這是對一個傳說中的神的獎勵。

 

而今天,我們以凡人之眼,能真正探知這個世界的奧秘,這是人生最大的獎賞。

 

顏寧年輕輕輕就已經獲得了這樣的獎賞,但取得了很多科研者一輩子難以企及的成就的顏寧,依舊像個平常少女一樣,活得本真、自我,展示出了一個科學家的B面,這顯得彌足珍貴。

圖片源自《開講啦》

最最女神的一點是,當別人把注意力關注在她是否結婚這些事上時,她想的是:自己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

生命最大的公平是「向死而生」,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拿實力說話嘛。

顏寧用行動告訴世界,無論周遭世界如何變幻,勇敢做擁有獨立見解的自己,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

 

 圖片@ELLE雜誌 

本文圖片來源見圖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博@nyouyou 返樸 公號@奴隸社會

開講啦:《女科學家去哪兒啦?》

中國新聞網:《為何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大學 顏寧終於說出原因》

人物:《顏寧 天真生產力》

中國青年報:顏寧不欠誰一個解釋

轉化醫學網:顏寧,她是科研界的一汪清泉

中國婦女報:顏寧:科學對於性別沒有偏向性

返樸:顏寧獲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我最大的成就是培養了一批年輕學者

掰著手指湊滿減更划算~

相關焦點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原本高中分班都選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敗給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華生物系這個專業也是父母建議她報的。將科研當作一生的事業?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提起當年報考的事,她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
  • 清華美女教授負氣出走美國?面對網友非議,顏寧淡然活出自我
    那麼,顏寧到底真的如她所說,她的幸福感不是由金錢所衡量的嗎?那她出走「清華」,遠赴美國,真的又是為了什麼呢?讓我們再次走進顏寧,看看這位出走「清華」的美女教授,到底有怎樣的人生經歷。
  • 當陳薇邂逅顏寧-她們的事業她們的愛情-陳薇哭了!她被丈夫寵愛30年的"神仙愛情",才是真的甜/顏寧:不準備結婚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說起顏寧,你或許有些印象,人們喊她「清華最年輕美女教授」,因為年僅30歲就成為清華正教授,她進入公眾視野。2014年,這個姑娘帶著團隊在清華實驗室裡,攻下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來未解的世界難題,成為全球最頂尖的生物學家之一。學術界一片沸騰。
  • 顏寧赴美三年又獲大獎,李一諾幫比爾·蓋茨「花錢」,這對清華姐妹...
    告別清華前往美國這三年,科學家顏寧的消息不斷傳到國內。 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 GWIS 公布了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含三個獎項),顏寧被授予了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 顏寧:求學之路堪稱學霸教科書,被母校清華聘任10年後為何辭職?
    她就是清華大學女神級教授顏寧,她在科研上正取得輝煌成就之時,風華正茂的她卻從清華跳槽到美國,有人讚賞,但也有不少人持批評態度,說她不愛國,甚至是背叛者。那麼她的選擇究竟對不對?為此記者採訪了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他說,希望大家不要亂講!那麼為何顏寧要放棄清華到美國去?楊振寧對此究竟有何看法?
  • 41歲清華教授顏寧:我不結婚丶定居美國,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在清華她的人生沒有停止「開掛」,2014年1月17日,大概晚上10點半,一則數據塵埃落定,學生鄧東跑到顏寧辦公室告訴她實驗結果,此時的顏寧一言不發,異常沉默冷靜,因為由她率領的團隊攻克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這是困擾了全世界多年的生物學和醫學難題,美國丶日本丶英國等科學家50年都沒有取得突破的項目,顏寧的重要發現讓人類癌症和糖尿病治療向前邁向了一大步
  • 美國外籍院士顏寧榮獲2020年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
    顏寧作為我國著名科學家施一公的高徒,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人們不僅讚嘆她的聰明才智,還讚嘆她有著美麗的外表。在2017年,顏寧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也是唯一有此殊榮的中國人。
  • 清華出身的女神教授顏寧,赴美再立新功,我們為何留不住人才?
    出走美國前,顏寧曾在清華任教10年,三次提名中科院院士!2020年,顏寧團隊在《細胞》雜誌發表的研究論文,對人類關於細胞的研究做出偉大貢獻!無疑,去了美國後,顏寧的才能得到了真正的發掘和認可!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令許多人感到不解,在清華大學辛苦從教多年,並且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顏寧,如果能繼續留在清華大學發展,也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在網上曾有人說「清華大學是為國外培養人才的一所大學」,人才流失率高,清華學子畢業出國留學,學有所成而不歸,對於這樣的現象,確實讓人感到可惜,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卻沒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清華和北大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頂尖的學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人們也都知道,只有各個地區的佼佼者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學習。而能夠在清華北大擔任教授職務的更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的最頂尖的學者,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成為不了清華北大的教授。但是清華卻有著一位三十歲的美女教授,並且至今仍獨身一人。這位美女教授究竟是誰?
  • 清華女神顏寧: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你自己
    顏寧是誰?30歲時,她成為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1歲時,她被特聘任命為清華大學教授,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37歲的領導下,她在過去的裡解決了未解領域的世界問題。顏寧離開清華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並被聘為該校分子生物學教授雪莉蒂爾曼。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攻克了50年不解難題後,卻遠走美國
    1996年顏寧順利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在清華個個都是天之驕子,顏寧在殘酷的競爭中也曾懷疑過自己,甚至還差點掛科,但最終有一門課她以67分驚險過關,這件事後顏寧更加投入學習,大三時顏寧被結構生物學家饒子和選入了自己的實驗室,這這裡顏寧也首次體會到做實驗帶來的幸福感。
  • 清華最美女教授顏寧去美國之後說:並未達到預期
    連計算機界的泰鬥朱松純教授都回來了。人們一邊竊喜著,一邊問:曾經擔任清華大學教授的顏寧會回來嗎?是啊,那個回歸故土,又離去的最美女教授顏寧,會回來嗎?最近顏寧又一次刷了屏。繼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之後,顏寧拿到了女科學家組織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
  • 女神科學家顏寧!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5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2017年12月15日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清華美女教授顏寧為何跑路?要美國終身教授是假,受了委屈才是真
    清華大學是我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不但清華裡的學生個個都是學霸,就連他們的老師也都是一個個傳奇般的人物,比如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出生於1977年的她曾是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同時還是博士生導師,只不過後來她還是離開我們跑路去了美國。
  • 39歲清華「美女教授」候選中科院院士 她到底有多牛?
    當時她30歲,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原創論文14篇,研究成果於2009年和2012年兩次入選《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
  • 顏寧和一諾,中國最強女閨蜜是怎樣煉成的?
    人們喜歡她,把她視為自己的精神偶像,不僅僅是因為她在科學領域所做出的成就,還有她篤定、豐盈的內心世界及通透、灑脫的人生觀。 此前,顏寧的密友李一諾寫了一篇文章——《我和顏寧的這些年》,回憶了兩人在清華校園的讀書時光。在畢業多年後的今天,她倆一人在科研領域戰績斐然;一人在慈善、教育領域發光發熱。
  • 清華女神顏寧兩度赴美,面對婚姻問題:我不結婚,也無需向誰解釋
    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於命運,而在於我們自己。我們都曾仰望過天空,向浩瀚的宇宙問了無數個為什麼;我們都曾俯瞰過大地,向眼前的世界發出過無數的感慨。生命本就是一種無休止的探索,而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條道路上前行。
  • 生命密碼解讀:兩位清華女神——李一諾和顏寧的相似點
    李一諾和母親之前解讀科研女神顏寧的生命密碼信息的時候,我關注了李一諾,顏寧的清華摯友。李一諾畢業後,沒有留在清華做學術研究,而是踏入職場。2011年起,她任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2015年起,任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還曾當選2016年「全球青年領袖」,是一土學校的聯合創始人。在她們的文章裡,記述了兩個人二十多年的友誼,以及有趣的往事。李一諾也是女神級別的公眾人物,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她和母親融洽的相處場面。也就是說李一諾的家庭氛圍也屬於寬鬆型的。這一點,倆人估計相似。
  • 5天前,碩果纍纍的清華大學女神教授顏寧,遠走美國後再曝新情況
    所以說每一個科學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一位美女科學家,她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國內,當時受到許多人的讚許。但讓人十分不解的是她在2017年又再次遠走美國。她就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女神教授:顏寧。1977年,顏寧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普通小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