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2021-02-06 美國留學媽媽圈

1977年出生在山東萊蕪的顏寧,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脫脫一個野姑娘,爬樹偷桃子,下河撈魚摸蝦,成天風風火火的樣子。

 

「三道槓」是顏寧

生物系博導的她,原先是個金庸迷,和同齡女孩一樣熱衷於各種明星八卦,她曾經的目標是北大中文系,理想職業嘛,是當個娛記。

原本高中分班都選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敗給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華生物系這個專業也是父母建議她報的。

將科研當作一生的事業?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提起當年報考的事,她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

學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後學醫,不過顏寧害怕解剖小動物,就報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將娛記作為奮鬥目標的她,壓根不愛做實驗,在最好的朋友印象裡,她是個說話不著調,做實驗可以毀掉整個細胞間的主,當時有人斷言,顏寧肯定不會走上科研之路。

但再怎麼樣她可是考進清華的學霸,適應能力方面也不是蓋的,終日浸潤在實驗室單純的科研環境中,她發現親自動手做實驗,等待未知的實驗結果的過程,就像升級打怪一樣快樂。

清華大學本科畢業那年,顏寧也想過工作,她甚至收到了諾和諾德中國製藥公司的高薪offer,但思慮再三之後,她拒掉了,「我自由自在慣了,讓我在等級森嚴的公司制裡待著,肯定不習慣。」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

待在實驗室裡,靜心做研究的那種單純的幸福感,她是難以割捨了,去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後,這份感覺更深了。

普林斯頓處處透著寧靜和美,秋天的時候,學校附近森林裡各色的樹美得令人窒息,湖裡不時有水鳥嬉戲,23歲的顏寧盡情地在其間撒歡,仿佛回到童年。

來到這所古老的常春藤名校的課堂,給顏寧講課的都是大科學家,是經典論文和教科書背後的操刀者,還有一身把科學講成故事的本事,這讓滿眼好奇的清華女孩瞬間覺得:「哇!原來做生物這麼好玩!」

顏寧從不否認,「好玩」是她從事科研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當然知道科研從來不只是好玩。剛進施一公實驗室那會,「我是做什麼,什麼做不出來。比我早幾個月進來的另一個復旦學生,已經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上發了一篇論文。」

導師施一公常在她面前表揚其他人,壓力使她瘦了30斤。

初來乍到,做實驗屢做屢敗,顏寧把那段時光形容成為「暗無天日」,好在,總有榜樣在身邊讓她感覺不孤單。

不止一次,顏寧看到一對教授夫婦,都晚上11點了,還在各自的實驗室觀察顯微鏡下的生物,那份淡然和單純感染了顏寧,她甚至悄悄為自己畫了像:「我將來就是要這個樣子,很簡單地做自己喜歡的研究。」

調整好心態,經歷了半年的黑暗時刻後,2003年1月11日,她把一個複雜的生化實驗從頭到尾做出來了,導師說「你終於會做實驗了。」

在科學的範疇內,一個成功的生化實驗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世界性難題,但顏寧不喜歡說「使命感」這種沉重的詞彙,科學之所以讓她著迷,是因為智力挑戰帶來的刺激感,以及做實驗時體會到的小確幸。

她所在的施一公實驗室一共三個博士生,入夜了,他們仨就著小音箱裡放出的老歌,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即便不說話也不覺孤單,世界安靜得只剩下分子跳躍的節奏,「那感覺可好了。」

順利從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論文答辯,顏寧獲得了北美地區「青年科學家獎」,這個獎每年在全球範圍內只有5人入選。

從普林斯頓畢業的顏寧

2005年做博士後研究時,她開始轉型挑戰自己,從事更底層的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研究。

她做的這個研究具有世界性意義,是因為如果解構出某種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就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它的抑制劑。

但這個課題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剛開始每次實驗都是失敗,失敗,失敗,她形容自己那會就像行屍走肉。

不過對天生喜歡挑戰高難度研究的顏寧來講,越是困難越是重要的研究,越能勾起她一幹到底的欲望,「研究很難,那才好玩兒啊!」她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實驗,有一天也能進教科書。

長達一年多的低潮期後,顏寧終於做出了實驗室的第一個膜蛋白結構,開掛的人生從此開啟。

 實驗中的顏寧 

2007年,顏寧接受了母校清華的邀約回去任教,成了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博導。聽起來德高望重的樣子,其實顏寧平素裡喜歡扎馬尾、穿休閒裝,混在學生堆裡,都看不出她是老師,雖是教授加博導,但她謙虛地自稱「青椒」(青年教師)。

到清華任教的顏寧

長達8年的時間,一直有個難題橫亙在顏寧,也橫亙在全世界分子結構科學家面前,那就是葡萄糖轉運關鍵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長啥樣,工作機理是怎樣的。因為癌細胞高度依賴的葡萄糖需要通過GLUT1攝取,GLUT1的功能失常會導致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

如果搞清楚這個問題,意味著能通過人工幹預,增加正常細胞內葡萄糖供應,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還能通過特異阻斷對癌細胞的葡萄糖供應,抑制癌細胞生長,「餓死」癌細胞。

所以這個研究一直是全世界結構生物學家都在為此努力的課題,很多美國、歐洲、日本的科學家付出了近20年的時間,都沒能成功。而2014年,顏寧卻帶著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博士生團隊,攻下了這個世界難題。

每每回想起在電腦上看到那個漂亮的分子結構的瞬間,顏寧都激動得無法自持,「世人以前未見的,突然間被你首先窺到了,你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獎勵。」

 顏寧發表的《自然》論文之一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她憑藉這個研究戰勝了過去50年從事其結構研究的所有科學家,被《自然》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外國研究學者不吝讚美之詞:

「人們終於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膜轉運蛋白在原子解析度水平上的晶體結構,這是50年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

「要針對人類疾病開發藥物,獲得人源轉運蛋白至關重要」。

「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該成果對於研究癌症和糖尿病的意義不言而喻。」

 圖片源自《人物》雜誌

反感一切形式的偏見和性別歧視

曾有記者問她:「你覺得自己跟大眾印象裡的主流科學家有什麼不同?」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學家嗎?」

她反感撒貝寧在《開講啦》上喊她「女科學家」:「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這是性別歧視。」

一次,在學院面試博士生時,有男同事問面試的女學生,「你現在到了一定年齡,將來怎樣平衡家庭和科研?」顏寧立馬對女生說:「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轉身又對男同事說:」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在公開社交媒體上顏寧自信而高調,但也極為注重對自己個人世界的保護。

在中科院一次學術報告會上,有個男生提問:「顏老師,請問您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她當即回答:「關你毛事。」

顏寧一直單身,並且告訴父母打算不結婚,別人總追問她「為什麼不結婚」,總是被她巧妙化解,並表示:「我不欠誰一個解釋。」

圖片源自《人物》雜誌

在古代,人們都將「女為悅己者容」,顏寧去取掉中間一個字,改成「女為己容」,這也是她的人生觀之一。

當別人把注意力關注在她是否結婚這些事上時,她想的是:自己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

相關焦點

  • 她是才貌雙全的清華女神教授,2020年又拿獎被認可,卻說只想「任性」地活.顏寧: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在接受GWIS LEAD雜誌深度採訪時,顏寧談到了自己目前的研究領域是「膜轉運」,作為一名結構生物學家,她的研究最終想要的成果是破譯最終引發細胞內機電耦聯的機制是什麼,並促進基於結構的藥物開發,某些心血管疾病、疼痛症候群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或許會受益於她和團隊目前在從事的研究
  • 顏寧在美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什麼?
    這次掀起的波瀾讓無數的F紅們難以接受,忠粉轉怒黑,罵她的人多了。2019年5月,僅僅兩年後,顏寧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一個美國科學家能夠榮獲的最高榮譽。碰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的施一公,回清華做報告。顏寧給施一公寫了一封超級拽的信,她說:「我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我想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 當陳薇邂逅顏寧-她們的事業她們的愛情-陳薇哭了!她被丈夫寵愛30年的"神仙愛情",才是真的甜/顏寧:不準備結婚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原本高中分班都選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敗給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華生物系這個專業也是父母建議她報的。將科研當作一生的事業?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攻克了50年不解難題後,卻遠走美國
    2019年4月30日,42歲的顏寧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當時她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擔任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幾何時顏寧是中國清華大學最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但之後顏寧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遠走美國。
  • 顏寧赴美三年又獲大獎,李一諾幫比爾·蓋茨「花錢」,這對清華姐妹...
    因為有她,這一群人就變得更加豐富了,而不是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清一色」的。 從表面上看,李一諾絲毫不輸顏寧,甚至比顏寧更「成功」,她整日化著精緻的妝,背著名牌包包出入於美國最高端的寫字樓,接觸的都是行業領軍人物,起薪是11萬美金。出身於單親家庭、家境普通的李一諾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多錢,「感覺數都數不完」。
  • 清華美女教授負氣出走美國?面對網友非議,顏寧淡然活出自我
    在校的顏寧一如既往的優秀,在校期間一心科研,與其他同學的高考完之後要放鬆的想法不同,她把自己再次放在了一個別人看來更加艱苦的境地之下,最終以「清華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完美結束自己的本科生涯。或許真的就像別人說的,天才與常人不同,他們更加享受苦難與成功。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為何會去美國大學?
    1996年,顏寧順利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在清華,個個都是天之驕子,顏寧在殘酷的競爭中也曾懷疑過自己,甚至還差點掛科。大三時,顏寧被結構生物學家饒子和,選入了自己的實驗室。在那裡,顏寧也首次體會到,做實驗帶來的幸福感。就像現在,顏寧也最討厭別人問她,一個女孩子整天泡在實驗室,不覺得辛苦嗎?
  • 女神科學家顏寧!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5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2017年12月15日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如果顏寧沒有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她最終能成為中國院士嗎?
    院士,國人倍加尊崇的名頭,中國科學家最終的榮譽殿堂。在中國宏偉龐然的科學宮殿中,眾多普通學者只能做基石,只有極少數頂級的科學家才能躋身神殿之中,受人頂禮膜拜。然而,擠在殿門外的學者就沒有才學斐然,有資格進入殿堂的嗎?未見的。其中不乏因年紀、閱歷、關係等諸多因素漏下的精英。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便是清華美女教授——顏寧。
  • 顏寧,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女科學家!
    顏寧,清華畢業後,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學習,碩博連讀。博士畢業後,顏寧沒有像其他留學生那樣選擇留在國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做了一名老師。
  • 41歲清華教授顏寧:我不結婚丶定居美國,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顏寧近日,清華大學女教授顏寧榮獲世界科研大獎,出走美國的事情再次引發了人們的議論熱潮,有關顏寧,我們有必要做一個她的簡歷介紹:1977年,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從小學習成績十分優異,1996年,她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4年她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著名學者施一公,
  • 顏寧,清華女學霸的個性成長之路——一般人學不來!
    顏寧,這個清華女學霸,在大學時為了看美女,專屬在一個食堂一個座位上吃飯多時,只為看一個一個美女一眼。申請美國名校時一封毛遂自薦信打破常規,讓人掉下巴,最後幸運的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就讀,中間沒有任何的麻煩,跳過了累贅的手續。我們看看她的一路奇葩的成長經歷,讓你大跌眼鏡。
  • 施一公弟子,不是顏寧,榮獲「諾貝爾女性獎」,顏寧發文耐人尋味
    如今提起施一公教授,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他在生命科學領域和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她是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為國爭光落選,如今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她當年捨棄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了高速發展的祖國。此後,她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攻克了一個困擾國際生物界50年的難題。她用自己的能力為國爭光,卻在院士評選中多次落選。如今她成了美國的外籍院士,這是為何呢?
  • 2017年,「棄國返美」的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後再曝新情況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有很多的高材生,其中有很多還是博士,而這些高學歷的人,都在我們國內效力,有的成為了科學家,有的研究醫學,有的進入娛樂圈成為了一個演員,而我們熟知的武林外傳裡面的呂秀才喻恩泰,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博士,但是在他在娛樂圈名聲大振迅速走紅的時候,他卻選擇了退出娛樂圈,要回歸學校再次深造自己的學業
  • 惋惜,30歲美女博士生導師,生物結構領域頂級專家顏寧出走美國
    顏寧目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這位出生於1977年的年輕學者在2017年落選了中科院院士的競爭。這之後,顏寧選擇了出走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並且很快就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顏寧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上連續發表論文:2020年顏寧作為共同的通訊作者,在Nature上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更讓人嘆服的是,兩篇稿子是同一天在Nature上線的,雜誌社收稿日期均為2019年5月24日。
  • 美國外籍院士顏寧榮獲2020年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
    在顏寧前往美國任教之前,曾經申請過我國中科院院士,但不幸的是,由於競爭太激烈,優秀的人有很多,顏寧最終落選了。事後,有媒體採訪顏寧,問落選中科院院士有否有些失落?顏寧回答道,失落是肯定的,但我知道今年的中科院院士的選舉是很激烈的,厲害的人很多,可能是我的資歷或者是能力不夠吧。
  • 就在6天前,開講啦圈粉百萬又去美國的女神博士顏寧,又曝新情況
    【文丨張 十 扒】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讓人眼前一亮,打破所有人對科學家固有印象,還圈粉無數的女神博士顏寧嗎?在開講啦播出時,顏寧的頭銜是清華超級女博士。但是如今再說起她,她的頭銜卻變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
  • 中國女科學家顏寧闢謠!
    近日,對網絡上流傳的一個消息,顏寧也非常無奈了。她的微博這麼說: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理呢?替ta們抬咖麼?據上觀新聞報導,4月30日,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蒙曼、陳果、顏寧:婚姻並非人生必選題,不結婚並不欠誰一個解釋
    每個人都可以吃喝拉撒,每個人都可以生殖繁衍,連動物也不例外。但這些都是中性的,不必拿這個作為驕傲。 ------侯虹斌從古至今,社會對於女人的要求都是殘酷苛刻的,人們對於女人價值的定義從來都不是這個女人擁有多麼成功的事業,為社會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