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3 12:24
今年以來,由熱門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呈井噴趨勢,尤其是暑期以來,從《花千骨》、《偽裝者》到《琅琊榜》,一部火過一部,你不知道「小骨和師父」、「樓誠」、「蘇兄」這些關鍵詞簡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琅琊榜》海報
而這些劇引發的巨大轟動幾乎都來自女觀眾的尖叫聲,在各種「舔屏」、「如何能睡到××」、為「樓誠」CP還是「靖蘇」CP站隊的呼聲中,我們一方面感嘆於這個時代女性大膽消費男色潮流之兇猛。
另一方面也發現,越來越滿足女性想像的理想男主角,正大規模地從網絡YY小說走入影視市場。「討好女性」的原則,正在修改著傳統文學和影視劇中對於理想男性的定義。
事實上,從早幾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到今年的《何以笙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大熱的影視劇,似乎在影視市場改編之後大獲成功的網絡小說,都是女性向網文。
《何以笙簫默》劇照
這讓某些評論者驚呼「得女性者得天下」、認為女性向網文在影視市場所向無敵的同時,也讓不少不了解網絡文學發展的人對「女性向」概念的突然走紅充滿了好奇。
什麼是女性向網文?它為什麼會在影視劇市場全面獲勝?成為受女性歡迎的男主角的要素是什麼?本期青閱讀專題,嘗試著解答的,正是這些問題。
什麼是「女性向」網文
網文作者及研究者、北京大學的肖映萱對「女性向」突然走紅的說法不以為然,她說,事實上,「女性向」一直是網絡文學的重要分支。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瓊瑤、亦舒、席絹等港臺作者的言情小說席捲內地,「女性向」就已經在內地有了較廣泛的受眾人群。
內地網絡文學形成之初,紅袖添香、晉江文學城等「女性向」網絡文學網站就隨之創立,並在整個網絡文學版圖上穩固地佔據著一席之地。
肖映萱認為,「女性向」是在逃離男性目光、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以女性自身話語書寫的一種趨勢,不那麼容易進入默認以男性視野為主的「大眾」視野。
直到近幾年,《步步驚心》、《甄嬛傳》、《何以笙簫默》等創作於十幾年前的作品通過影視改編的方式被搬到觀眾面前,才表現出某種滯後的「流行」,造成了「女性向」作品以前「不那麼受歡迎」、現階段「受到普遍歡迎」的表象。
青閱讀記者從阿里文學以及網易雲閱讀平臺情況了解到,女性向作品的讀者總體以學生、35歲以下的年輕讀者為主。
「從阿里文學的平臺來看,青春校園類小說,是10-20歲年齡段讀者的最愛;其他題材的小說主力讀者群都集中在18-25歲之間,25-35歲年齡段也有較大的讀者群。」阿里文學總編輯周運如是說。
網易雲閱讀總編輯範少卿則介紹,該平臺數據顯示:女性向網絡文學讀者大概會以23歲作為分界點,「23歲以下的學生群體會對耽美、校園、架空以及穿越題材更熱衷,23歲以上進入社會的女性的關注度更為廣泛,特別是剛剛步入職場的女讀者對霸道總裁類的職場文學感興趣。」
周運認為,女性向網文雖不及男性向網文佔的市場份額大,但依然有很大成長空間:「從阿里文學平臺看到的作者和CP收入數據來說,不少女性向作品單本書訂閱收入最高能達到月結算10萬元的水平。」
網易雲閱讀平臺範少卿則認為,女性向網文在未來將很有生長空間:「整個網絡文學市場在2015年已經突破70億市場規模,而市場估值也已突破100億。
其中女性題材的經濟價值佔比20%-30%。女性文學每日消費用戶佔雲閱讀總消費用戶的60%左右、女性活躍用戶以及客戶端內女性向內容的流量佔52%,女性向網絡文學小說單本作品單日收入最高可達2000元,一年80萬元左右。」
為何女性向網文在影視界全面獲勝
肖映萱認為,「女性向」的走紅和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有關,這讓她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去閱讀、購買「女性向」網絡文學及其衍生產品,甚至逐漸掌握了某種購買力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在電影、電視劇市場)。通過對流行文化市場的佔有,把「女性向」推到一個不得不被商家們重視的地位。
儘管如此,女性向網文在整個網文市場的經濟價值中仍然只佔20%-30%的比重,卻為何能在趨利而往的影視圈佔據所向披靡的霸主地位呢?
網絡文學評論欄目「YY星書評指南」評論者農民玲認為,這首先主要是成本決定的:「女性向的網文一般格局都相對小,情節也相對簡單一些,換地圖也少一些,更多流於心理和情緒的推進,拍成影視劇大部分都是室內景,相對需要成本比較小。最重要是,顏值高,服化道美,俊男美女可勁兒塞也不違和——你不能改編一個男頻的朝堂改革文然後都放美男吧,而仙俠類要做到位,後期成本也會非常高。」
另一位評論者大尾巴狼周小蓉則認為:「首先,中國電視劇的主要受眾是女性,滿腦子粉粉泡泡的女白領,可比什麼都追問一個『為什麼』的理工科程序猿要好取悅得多。其次,女頻文撐死了談個小愛睡個四爺,而男性向網文題材要麼走盜墓玄幻修仙流,要麼走徵伐天下種馬爭霸流,文章動輒800萬字起步,改編和過審難度巨大。」
因此她認為,並不是女性向規則所向披靡,而是男性向文改編的難度、製作的成本、審批的風險過大,影視圈被迫閹割了男性向網文而已。「難道你沒發現,在管控沒那麼嚴格的遊戲界,男性修仙文改編遊戲早已一統江山了麼?」
網文標準正在改變影視劇審美標準嗎
網文改編電視劇,讓很多傳統影視劇觀眾大跌眼鏡的是,不僅是開掛、完美、禁慾系男主的出現,還有表現男男基情勝過劇情合理,表現愛情細節不重視戲劇進展,為襯託主角配角完全符號化等等不符合傳統影視劇敘事結構的手法出現。
這是否意味著網絡文學一切以讓讀者爽的原則,正在改變著影視劇的敘事、審美標準呢?
在肖映萱看來,影視劇中「腐向」的CP聯想,是近年來網絡耽美亞文化對大眾潛移默化的影響造成的。很難把「腐」界定為影視劇中某種人物的特質,事實上,只要有多個「高顏值」的男性角色出現,受耽美文化耳濡目染的女性觀眾自然而然會產生「腐向」的聯想。
農民玲卻認為,與其說網文標準改變影視劇標準,不如說年輕一輩女性在用自己的欣賞水平改變影視劇審美。「因為網文作為靠讀者的訂閱和打賞盈利的產品,先天就是會不停調試作者的寫作適應讀者需求,它的爽點其實就是年輕一輩閱讀者適配的價值觀和要求的爽點,比如蘇啊,耽美啊,禁慾系啊。」
而大尾巴狼周小蓉則認為,以爽為基準,不只是網文改編影視劇帶來的,而是時代使然,對於如今隨時上網的觀眾來說,「在擁擠的1號線上刷個劇,你還要跟我提情節敘事邏輯ABC?」
不過在她看來,網文改編影視劇恐怕會越來越難,「總體而言,除開宅鬥和女尊,女頻主要類型文種差不多都已經被搬上銀幕了,比如仙俠文(《花千骨》以及正在拍攝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總裁文(《杉杉來吃》)、宮鬥文(《甄嬛傳》)、校園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清穿文(《步步驚心》)、虐心文(匪我思存全部小說)……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出名早。這幾部作品基本上都完結於2010年以前,屬於網文新浪潮草創階段的產品。而原創網文的第二波浪潮裹挾著更新鮮更野蠻的商業力量而來,這些為點擊量而生的小說,當然更符合當下讀者的閱讀趣味,可也意味著更大的改編難度: 80萬字的《琅琊榜》拍了54集,200萬字的《庶女攻略》你準備用幾年時間把它交代完畢呢?」
據鳳凰新聞
144557426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