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在功德林的改造生涯:思想頑固,改造時間長達27年

2020-12-24 文史控

文/馮玄一

黃維生於1904年1月,江西貴溪人,曾任國軍第十二兵團中將司令。在淮海戰役中,黃維於1948年12月25日被俘虜,從此接受改造,直到1975年3月19日獲得特赦,前後長達27年。

01、改造初期:思想頑固不服從管理

幾乎所有的戰犯在改造初期思想都比較頑固,特別是像黃維這種高級戰犯,從高高在上的將軍到階下囚,思想上的落差可想而知。被俘之後,解放軍讓黃維給杜聿明寫勸降信。當時杜聿明還被解放軍圍困在陳官莊,他率部負隅頑抗,拒不投降。但是黃維直接拒絕了解放軍的要求。後來,解放軍工作人員把信寫好,讓黃維籤字。黃維仍舊不籤字。其他投降的將領都籤了,就只有黃維不籤。他拿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任憑工作人員如何勸說,他一概拒絕。被惹怒的工作人員質問黃維,為何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黃維說:"我最大的錯誤就是打了敗仗!"

被俘後,黃維被解放軍押送到河北西部的井陘,關押在華北軍區軍法處看守所,他獨自一間房屋。黃維被俘前是兵團司令,日理萬機。突然讓他閒下來,地位落差又這麼大,思想自然很消極,他認為解放軍一定會重重懲罰他。所以,他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但是,過了不久,根本沒有人來管他,除了三餐之外,基本沒有人來"打擾"他。他在牢裡好吃好在,偶爾還能看看報紙,心情雖然不好,但是日子過得很安逸。

1949年1月,北平解放。解放軍在北平新建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用於關押戰爭中被俘虜的國民黨戰犯。黃維也被從河北井陘押送到了北京的功德林。功德林裡的設施比較齊全,不但有足夠的房間,還有花園、菜地,以及運動場供戰犯們使用。但是,這裡的管理也比較嚴格。除了日常勞動之外,還有專門的學習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改造戰犯,讓他們早日成為新中國的建設者。

黃維進入功德林初期,對改造非常反感。他認為所謂的"寬大政策"只不過是解放軍的欺騙宣傳而已,他不想"上這個當"。在一次學習活動上,管理人員讓大家對一本揭露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剝削勞動人民的書發表看法。黃維發言時說:"我不同意這本書的說法,什麼國民黨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都是四大家族的,都是蔣介石一家的!按照這種言論,現在的中國人民銀行不也是領導人一家的嗎?"此話一出,一片譁然。周圍的戰犯們紛紛批評黃維的反動思想。

這一時期的黃維不服管理,不接受新思想。戰犯管理所的管理人員讓他反省,叫他寫檢查,他在稿紙上寫了兩句詩:

龍困淺灘遭蝦戲,

虎落平陽被犬欺。

如此冥頑不靈,讓管理所的管理人員很是頭疼。黃維自己卻自得其樂。

功德林裡可以自由看書。對於那些傳播新思想的書籍,黃維一點不感興趣。有一次,他看到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並不知道書的內容,只覺得這書名和他的性格比較契合。於是就讀了起來。沒曾想,這竟然是一本講述革命者的書,他大感失望。氣憤之餘,竟然將書撕下來當廁紙。這件事被同室的人發現,告到了管理人員那裡。他因"侮辱革命"被批評。

當時,黃維對監獄裡的一切都感到反感,心態極度失衡,常常說一些挑釁的話,甚至還經常挑釁管理人員。這讓周圍的戰犯都感到不可思議,紛紛遠離他。他也成為功德林裡最頑固的戰犯。

02、思想轉變源於一場大病

1952年,黃維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促使黃維反思自己的行為。痊癒後,他對待改造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

黃維患的是結核病,肺結核、淋巴結核等幾種結核病一起發作,腹部、腿都開始腫脹,連路都不能走,嚴重的時候甚至不能下床。在那個年月,這是很兇險的病。

黃維患病後,管理所即使為他安排了醫院。他被送到當時公安部的職工醫院復興醫院治療。黃維的病需要用鏈黴素。但是當時我國還不能生產這種抗生素,完全依賴蘇聯進口。但是當時蘇聯的鏈黴素藥效不太好。為了不耽誤黃維的病情,公安部專門從香港和澳門買來美國產的鏈黴素,用在黃維身上。這樣,黃維的病的才漸漸好轉。

黃維病了四年。住院期間,黃維無法下床活動。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得靠別人幫忙。但是,醫院把他照料得很好。黃維由是感嘆:"久病床前無孝子,骨肉親人之間尚且如此,何況我還是個戰犯。"

到1956年,黃維的身體基本康復,能自如行動。此時,他的思想也開始有所轉變,不再像以前那樣頑固。他開始參加勞動、積極學習新的思想。雖然他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只能幹一些輕巧活計,但是他還是能幹就幹,也不牴觸。他曾養過兔子、鋤草、種西紅柿、養雞等等。還參加過縫紉小組,做棉衣棉褥。這些,都是黃維思想上的改變。他已經逐漸接受了改造。

03、參觀:這真的是一個新中國

從1956年開始,功德林戰犯管理所便逐步組織戰犯到新中國的各地進行參觀。主要是讓戰犯親身感受1949年以來國家的變化。這一方法對戰犯們的思想觸動很大。

黃維參加過多次參觀。1957年,他參觀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看到中國人自己生產的"解放牌"汽車,非常興奮。1959年建國十周年,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組織戰犯們參觀了北京的十大建築,以及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黃維也是其中之一。當他在南京看到中山陵被保存得很好的時候,他十分感動,情不自禁地說"不能不承認失敗"。

通過這些參觀,黃維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新中國的建設成就,看到國家的巨大變化,不得不從心底裡佩服。

04、黃維本來在第一批特赦名單,為何被拿掉?

1959年,國家開始實行特赦。

第一批特赦了30人。當時名單裡有黃維,是周總理親自點的名。但是,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管理人員卻不同意特赦黃維。理由是,黃維思想頑固,還沒有改造好。如果特赦了黃維,其他的戰犯不服氣,會給日後的改造工作帶來困難。雖然黃維被俘前級別高,但是被俘以來,他的思想一直很頑固,周圍的人都知道他不服改造。經過再三考慮,黃維的名字被從第一批特赦名單中移除。

後來,黃維迷上永動機,在監獄裡專心搞起了機械研究,明知道不會成功,但是依舊如痴如醉。直到1975年,黃維才被特赦。

1975年3月中旬,第七批特赦大會在撫順召開。這一年的特赦大會非常隆重,因為這是最後一批特赦。會議結束後,國家領導人在北京接見了被特赦的戰犯們。黃維作為特赦戰犯代表宣讀感謝信。在信中,他表示"今後要盡晚年餘力,為祖國的強盛做點事"。

05、黃維的晚年生活

黃維被特赦後,國家讓他自主選擇去去留。如果他願意去臺灣,可以給他路費,提供方便。如果他不想去,可以給他安排工作。他最終選擇留下。他曾提出,想回江西老家去養老。但是沒有被批准,最後留在北京,被任命為文史專員,每月工資200元,生活上比較充裕。

1987年,兩岸開始允許探親,黃維準備去臺灣看看。1989年,臨行前,因心臟病突發死於北京,終年85歲。

參考資料:黃維自述《功德林改造生活紀實》

相關焦點

  • 功德林裡關押上百名國軍將領,有三人思想頑固,最後一批才被釋放
    功德林原是一座廟宇,後來進行改造,專門用於關押和改造戰犯的一座監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但是通過改造,這些戰犯大都認識到自己在內戰時犯的罪行,最終得到了釋放,其中有三人對於戰敗不服氣,不認輸,思想長時間轉不彎來,這三人是黃維,文強,劉鎮湘。
  • 敵軍王牌軍長楊伯韜被捕,在功德林接受改造,為何至死不原諒黃維
    此次戰役中,敵軍五大王牌軍的第5、第18軍全軍覆沒,其中第18軍是敵高層麾下土木頭號嫡系司令長官陳誠的嫡系部隊,在淮海第二階段戰役時,被我軍重重封鎖於安徽雙堆集地區,頑強抵抗,終於在1948年12月中旬,在二野和三野的全力圍攻下全軍覆沒,王牌軍長楊伯濤戰敗被俘,他性情頑固,經常以絕食威脅我軍,但卻在被俘虜2年後突然改過自新,真心悔過,這是怎麼回事呢?
  • 黃維為什麼頑固拒絕改造?《特赦1959》隱瞞了一個重要的事實
    比如他在抗戰後期的1944年就被調離軍隊,去做軍事教育工作,就是因為他在部隊和上級相處出了問題,讓別人給他穿小鞋,陳誠為了保護他,才讓他離開了部隊前線,去了後方。但黃維在救援徐州的時候,並不那麼呆板。進入兩淮地區之後,他就發現情況不對勁,解放軍在不斷利用河流縱橫的地形特點遲滯他前進,多次在渡河的時候遭到解放軍的攻擊。
  • 淮海戰役中被俘的黃維,抗拒改造27年,最終還是認清了一個道理
    他當年的頂頭上司杜聿明,在獄中寫了一萬多字的改造筆記,黃維對此不屑一顧,拒絕悔過,表示:「我無罪可悔!」結果就是杜聿明於1959年第一批獲得特赦,黃維卻關了27年。可笑的是,在戰犯管理所,黃維天天把于謙的《石灰吟》和文天祥的《正氣歌》抄錄在本子上,隨身攜帶,立志「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並時常吟誦文天祥的《正氣歌》:「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
  • 黃維:在獄中痴迷研究永動機,妻子苦等27年,卻在團聚一年後自殺
    毋庸置疑,黃維的確是十分固執的,他於1948年被俘於淮海戰役,送進功德林監獄改造,功德林監獄剛開始為了防止有人想不開實行晚上不關燈的制度,大部分人也都表示理解,但黃維是個例外,他說此做法毫無人性。黃維的意志十分堅定又固執,在功德林監獄改造期間,不少戰犯都患有多種疾病,功德林監獄的管理人員也竭盡全力為他們診治。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2019年,央視播出了一個題材很特殊的電視劇《特赦1959》,講的是國民黨戰犯和戰俘在功德林監獄服刑改造的故事。這個題材有些偏門,但也很有吸引力,因此《特赦1959》口碑還不錯。不過,對於看過沈醉回憶錄以及黃濟人《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的觀眾來說,這部電視劇拍的還是有些淺。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2019年,央視播出了一個題材很特殊的電視劇《特赦1959》,講的是國民黨戰犯和戰俘在功德林監獄服刑改造的故事。這個題材有些偏門,但也很有吸引力,因此《特赦1959》口碑還不錯。黃劍夫有個兒子叫黃濟人,他1977年考入四川內江師專中文系,在學校期間萌生了將父親和舅舅這些昔日的國民黨將領在解放後改造的經歷寫成書的想法,尤其是邱行湘在功德林監獄裡的事情,顯然是一個歷史文學中的空白。
  • 思想的改造
    首先,我們說思想是否可以改造?這個問題是沒有什麼爭議的,思想肯定可以改造。從馬列基本原理來講: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也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既然這個世界都是物質組成的,那麼思想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也必然具備物質的基本屬性,也就是說它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進行改造。
  • 專門關押大人物的功德林監獄,其中軍統四大巨頭的結局如何?
    功德林監獄的前身是一座廟宇,在清朝末年被改建為監獄,在1915年,這座監獄才算全部改造完成。李大釗同治就是在這裡被害的。新中國成立後,部分國民黨高級將領都隨老蔣逃到臺灣,按照沈醉的級別也是有這個資格的,但是因為毛人鳳的從中阻攔,沈醉只能留在雲南,雲南解放後,沈醉被關押在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因為沈醉表現良好,在1960年得以釋放。
  • 杜聿明改造時過得怎麼樣?治好了大部分疾病,還踩死老鼠鬧出笑話
    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杜聿明軍事集團的司令長官杜聿明被包圍在張老莊一帶,30萬大軍幾乎被全殲,三個兵團司令兩個逃跑,一個戰死,杜聿明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杜聿明被俘後不久就被關進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他進入戰犯管理所後積極接受改造,於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之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杜聿明被特赦後,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黃埔一期鄧文儀曾經寫了一本書,他在書中提到「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度過了煉獄般的十年」。鄧文儀的這本書出版後遭到很多人的質疑,那麼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究竟過得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