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裡關押上百名國軍將領,有三人思想頑固,最後一批才被釋放

2020-12-24 方哥說史

功德林原是一座廟宇,後來進行改造,專門用於關押和改造戰犯的一座監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但是通過改造,這些戰犯大都認識到自己在內戰時犯的罪行,最終得到了釋放,其中有三人對於戰敗不服氣,不認輸,思想長時間轉不彎來,這三人是黃維,文強,劉鎮湘。

黃維

畢業於黃埔一期,江西貴溪人,他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先後率兵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滇西反攻等戰役。黃維為人忠義,也是有名的「書呆」,是國民黨軍中少數不貪汙不斂財的將領,但是帶兵卻很死板。

黃維任擔任12兵團司令時,帶兵奔赴淮海戰役戰場。在雙堆集後被解放軍包圍,黃維準備突圍,沒想到乘坐的坦克卻半路拋錨,最終被俘,被關進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黃維性格非常頑固,一直拒絕接受改造,還在功德林研製永動機來消耗時間。1975年,黃維成為功德林最後一批被釋放的國民黨軍戰犯。1989年,黃維因為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文強

畢業於黃埔四期,他是湖南長沙人,身份比較特殊,和國共兩黨大部分領導都有親戚或同學關係。1930年,文強擔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但是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後來遭到自己人的猜忌,負氣出走,投靠了國民黨。

淮海戰役時,文強擔任徐州剿總中將副參謀長,後來和杜聿明一起被俘。文強被俘之後拒絕改造,所以到1975年才被釋放。文強被特赦後,先後出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與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晚年的文強致力於軍史研究,最終於2001年去世,終年94歲。

劉鎮湘

畢業於黃埔五期,廣東城防人。北伐時期,劉鎮湘被抽調到葉挺獨立團,由於作戰有功,被葉挺提拔為特務連連長。南昌起義之後,劉鎮湘所在的部隊被打散,他負傷掉隊,被一個阿婆收留,他換上阿婆兒子的衣服,躲過了沿途國民黨的搜查。後來幾經輾轉,他投靠了蔣介石。

抗戰時期,劉鎮湘率部先後在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抗擊日寇,多次重創日軍。淮海戰役時,劉鎮湘被任命為64軍軍長,當解放軍包圍64軍時,他打開皮箱,穿上國民黨將軍大禮服,佩戴勳章,換上新帽新靴,整好衣冠,拒絕突圍,準備死戰,最後劉鎮湘還是被俘。

劉鎮湘在功德林期間很不老實,還帶頭和日本戰俘打架,總體態度就是不悔改,令人無奈。他被關押27年之久,最後因為組織決定全員釋放,他才被特赦,1986年,劉鎮湘在廣西逝世,享年80歲。

相關焦點

  • 黃維在功德林的改造生涯:思想頑固,改造時間長達27年
    01、改造初期:思想頑固不服從管理幾乎所有的戰犯在改造初期思想都比較頑固,特別是像黃維這種高級戰犯,從高高在上的將軍到階下囚,思想上的落差可想而知。被俘之後,解放軍讓黃維給杜聿明寫勸降信。當時杜聿明還被解放軍圍困在陳官莊,他率部負隅頑抗,拒不投降。但是黃維直接拒絕了解放軍的要求。
  • 專門關押大人物的功德林監獄,其中軍統四大巨頭的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老蔣帶著一部分國民黨高級將領逃到臺灣,還有許多高級將領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逃走,這個監獄就是用來關押和改造他們的,而且只關押高級將領,因此功德林監獄很出名。他們以前都是老蔣的得力幹將,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除了這些高級將領,還有就是一些軍統巨頭,這裡關押過四個軍統巨頭,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二、《決戰之後》的演員和角色《決戰之後》裡的絕大部分角色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有一號的人物,能進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都不是一般職務,黨部要省一級負責人以上,行政要省主席以上,軍隊要中將以上,特務要少將站長以上的才夠格。因此雖然該片不需要找特型演員演戰俘,但選演員首先考慮的也是形似,然後才是神似。
  • 功德林也有三大戰役,葛優出演大特務,電影《決戰之後》故事
    黃劍夫有個兒子叫黃濟人,他1977年考入四川內江師專中文系,在學校期間萌生了將父親和舅舅這些昔日的國民黨將領在解放後改造的經歷寫成書的想法,尤其是邱行湘在功德林監獄裡的事情,顯然是一個歷史文學中的空白。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抗日戰爭降日國軍高級將領有多少?西北軍最多,中央軍7人
    據有關統計顯示,僅僅在後來的8年抗戰(俗稱)來說,國民黨方面犧牲的官兵就有130餘萬之多,而八路軍、新四軍則有近16萬之多。也許有人說這個數字對比,國軍要又八路軍、新四軍貢獻大。其實不能僅從這個數字比例上來看,因為,我軍正規部隊的總人數與國民黨軍相比,應該還不止8倍了。
  • 解放戰爭共戰死85名國軍將官,哪5個人級別最高?最後一位是上將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共有85位少將以上級別高級軍官陣亡,或在戰場上被擊斃,或不願當俘虜選擇自裁。在這85人當中,不乏綏靖區司令、兵團司令級別的高官,其中更是包含了一名國民黨陸軍上將。今天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了解一下,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地位最高的5位將領。
  • 同樣是戰犯,他為何名列第一批特赦的第一位
    所以如果簡單地說,就是杜聿明等人獲得第一批特赦。杜聿明不但名列第一,而且還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代表發言。那麼,為什麼是杜聿明名列第一批特赦的第一位呢?小編認為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杜聿明是黃埔一期生,是黃埔大師兄,被俘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中,有很多都是黃埔的學生。找一位黃埔一期的,當然最有代表性了。
  • 國軍內部流傳著:一流的軍隊,二流的將領,三流的統帥是什麼意思
    在經歷了北伐時期,中原大戰,八年抗戰洗禮的國軍,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解放戰爭中敗得一塌糊塗。有人說國軍內部腐敗,統帥指揮無能,內部派系眾多,都是導致國軍失敗的原因。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國軍的軍隊還是很牛叉的,不然在國軍內部也不會一直流傳著;一流的軍隊,二流的將領,三流的統帥這段話。
  • 金門戰役除了國軍將領胡璉,李良榮外,還請了一位日軍將領當參謀
    要知道,陸地作戰與海戰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再說,在這之前第十兵團並沒有渡海作戰經驗。別說第十兵團了,整個五大野戰軍也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將領與戰士。渡海作戰,除了要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外,同時還要有先進的渡海作戰工具。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海上作戰工具都使用了航母,戰列艦,巡洋艦等先進武器。
  • 1975年,最後一批戰犯特赦出獄,10人申請去臺灣,最後結局如何?
    新中國建立之後,一大批國民黨戰犯被關進了監獄中,為了進行統戰安排,中央從1959年便開始分批次釋放國民黨戰犯。在那個十年,由於歷史原因,特赦工作也陷入了停滯,直到1975年,中央才決定釋放最後一批戰犯。這最後一批國戰犯一共有293名,其中國民黨軍官有219名,黨政人員有21名,特務有50名,其餘都是偽滿戰犯。
  • 黃維為什麼頑固拒絕改造?《特赦1959》隱瞞了一個重要的事實
    加上他確實是國軍高級將領中比較喜歡讀書和鑽研的一個,所以被人視為書呆子。但這個書呆子和我們今天常說某個人書呆子或者有書生氣一樣,並不是真的因為他讀書比別人多,或者是像有些人說得那樣,讀書太多讀傻了。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被別人說是書呆子的時候,往往是說他的性格比較呆板,固執,遇事不會變通,腦子不太容易拐彎,在人情世故上不夠靈活。但這多數是個人性格所致,不是因為對某種東西特別故意的執著。
  • 最後逃離大陸的國軍將領的名字你都沒聽過,後官至陸軍總司令
    當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告訴世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時,留在大陸的國軍還在苟延殘喘。那麼,最終離開大陸的國軍將領是誰呢?這個人叫黃杰,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黃潔關麟徵黃杰,湖南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是不折不扣的黃埔系。濟南事變時,黃杰擔任1團3營營長,奉命護送蔣介石離開。中原大戰時,黃杰已是第1師第2旅少將旅長。
  •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哪3位國軍高級將領堅決反對?最終結局如何?
    先來看看三人當中勢力最大的李文。李文掛名4兵團司令,實際權力和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可不止如此。此人當時的勢力有多大呢?49年初可以把整個華北剿總一分為二來看,約一半的部隊是綏軍系統,也就是傅作義為首的部隊;另外20多萬人則是和綏軍有嫌隙的中央軍部隊,兩者實力大抵相當。雖然李文名義上不能算是這部分中央軍的最高長官,但是4兵團和9兵團合計8個軍的中央軍兵力都是聽命於他,可以說已經控制了北平附近大部分的中央軍軍權。
  • 中華民族的恥辱,那些在抗戰中被槍決的國軍高級將領
    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有261名將軍為國捐軀,其中上將21人、中將73人、少將167人。他們中有許多我們熟知的人,如在南昌會戰中中彈犧牲的第29軍軍長陳安寶上將,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上將, 在豫中會戰中犧牲的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上將。還有我們最為熟悉的張自忠上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