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原是一座廟宇,後來進行改造,專門用於關押和改造戰犯的一座監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但是通過改造,這些戰犯大都認識到自己在內戰時犯的罪行,最終得到了釋放,其中有三人對於戰敗不服氣,不認輸,思想長時間轉不彎來,這三人是黃維,文強,劉鎮湘。
黃維
畢業於黃埔一期,江西貴溪人,他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先後率兵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滇西反攻等戰役。黃維為人忠義,也是有名的「書呆」,是國民黨軍中少數不貪汙不斂財的將領,但是帶兵卻很死板。
黃維任擔任12兵團司令時,帶兵奔赴淮海戰役戰場。在雙堆集後被解放軍包圍,黃維準備突圍,沒想到乘坐的坦克卻半路拋錨,最終被俘,被關進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黃維性格非常頑固,一直拒絕接受改造,還在功德林研製永動機來消耗時間。1975年,黃維成為功德林最後一批被釋放的國民黨軍戰犯。1989年,黃維因為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文強
畢業於黃埔四期,他是湖南長沙人,身份比較特殊,和國共兩黨大部分領導都有親戚或同學關係。1930年,文強擔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但是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後來遭到自己人的猜忌,負氣出走,投靠了國民黨。
淮海戰役時,文強擔任徐州剿總中將副參謀長,後來和杜聿明一起被俘。文強被俘之後拒絕改造,所以到1975年才被釋放。文強被特赦後,先後出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與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晚年的文強致力於軍史研究,最終於2001年去世,終年94歲。
劉鎮湘
畢業於黃埔五期,廣東城防人。北伐時期,劉鎮湘被抽調到葉挺獨立團,由於作戰有功,被葉挺提拔為特務連連長。南昌起義之後,劉鎮湘所在的部隊被打散,他負傷掉隊,被一個阿婆收留,他換上阿婆兒子的衣服,躲過了沿途國民黨的搜查。後來幾經輾轉,他投靠了蔣介石。
抗戰時期,劉鎮湘率部先後在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抗擊日寇,多次重創日軍。淮海戰役時,劉鎮湘被任命為64軍軍長,當解放軍包圍64軍時,他打開皮箱,穿上國民黨將軍大禮服,佩戴勳章,換上新帽新靴,整好衣冠,拒絕突圍,準備死戰,最後劉鎮湘還是被俘。
劉鎮湘在功德林期間很不老實,還帶頭和日本戰俘打架,總體態度就是不悔改,令人無奈。他被關押27年之久,最後因為組織決定全員釋放,他才被特赦,1986年,劉鎮湘在廣西逝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