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無搖滾?中國人總是喜歡自以為是的以自己的標準來下判斷,我搖滾,你不搖滾,我真搖,你偽搖,我土搖,你洋搖,所以,滾!
話說回來,臺灣的搖滾樂確實跟內地不太一樣。沒有那麼苦大仇深,也沒那麼多尖銳溼疣——如果內地搖滾樂是操出來的,臺灣搖滾樂就是擼出來的,內地玩搖滾的是「流氓」,臺灣玩兒搖滾的是「宅男」,流氓有生活,宅男靠意淫,所以,臺灣的搖滾樂聽起來就沒那麼有血性,也沒那麼「噪」。
臺灣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後工業社會、高度城市化的社會,內地是一個發達中的社會主義社會、工業中的社會和城市化中的社會,兩地的搖滾樂怎麼可能一樣呢?喝咖啡、奶茶長大的青年和喝二鍋頭、抽都寶長大的青年做出來的音樂必然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內地就很難看到Cicada(蟬)這樣的一支樂隊,一個脫離了傳統搖滾樂範疇而更接近於室內樂配置的樂隊,而這樣的樂隊也只能出現在高度城市化的後工業社會——這種音樂就是給喝咖啡的人聽的,而不是喝二鍋頭的人。又比如單從臺灣樂團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娘」——就算是朋克樂團唱出來也都是嬌嗔的乖寶寶而已。
這裡面還有流行文化和口音的因素。臺灣的搖滾樂多多少少還是受強大的流行工業影響,旋律和歌詞都一板一眼的,尤其是中文歌詞的創作,說好聽是傳承,說不好聽是刻板。內地的搖滾樂隊沒那麼多禁忌,直接照著打口扒,都恨不得把中文唱成英文。
至於口音,這個就沒辦法了,臺灣人說話天生娘,怎麼改?
但是,我始終反對以某一種標準來衡量「搖滾樂」,臺灣搖滾有自己一套讓人著迷的東西,這首先取決於你是否放下心裡的成見。以下是個人比較喜歡的九支臺灣新銳樂團,聽完你應該會對自己印象中的「灣灣」有一些新的感受。
Staycool
成軍時間:2006
成為一支由上班族組成的樂隊,Staycool多了一分沉穩和幹練,從他們的音樂中,你可以聽到他們對於技巧和構架的追求,而不只是躁動的情緒。
Cicada(蟬)
成軍時間:2009
室內樂編制的樂隊,大提琴、小提琴、鋼琴和吉他的樂隊構成便讓他們的音樂與一般的樂隊很不一樣。Cicada的音樂就像是涓涓細流,緩緩的浸潤心田。
Flux
成軍時間:2012
受英式搖滾和後朋克影響的Flux,音樂裡有著更時髦的元素,尤其是電音的糖衣包裹下,更讓他們盡顯年輕一代的口味。
傷心欲絕
成軍時間:2008
就像樂隊的名字那樣,「傷心欲絕」代表的是與生活的交媾,同時又是對生活的嘲弄和戲虐。他們喜歡用通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反叛,是一支很有點臺灣特色的朋克樂隊。
緊褲襠
成軍時間:2011
緊褲襠有點Franz Ferdinand的律動,又有點P.K.14的詩意,英倫的風格中帶著臺式的溫潤。類似風格的內地樂隊有不少,但是緊襠褲能寫出更有趣的中文歌詞。
透明雜誌
成軍時間:2006
作為臺灣獨立搖滾的領軍人物,透明雜誌經過這些年的磨練,已經能熟練地遊走在律動和噪音之間,琴弦順著指尖滑動,身體跟著節奏搖擺。
大象體操
成軍時間:2012
以數學搖滾為特色的大象體操,以數字般冷峻的風格製造著規整中不乏靈動的聲響,不同樂器的觥籌交錯,營造出迷人的風姿。
Forests森林合唱樂團
成軍時間:2010
Forests森林合唱樂團每每以乾脆利落的演奏和演唱,敲擊著複雜多變的人生,七八十年代的粗糲靈魂,在他們身上被「復活」的活靈活現。
胖虎PUNKHOO
成軍時間:2003
雖然成軍十年,但我們從胖虎的音樂裡聽到的仍然是不滅的熱血青春和對生活的不將就。所謂的「胖虎流」,不僅僅是舞臺上活力十足的表演,也包括了像貝司手海狗(林奕勳)那樣一邊拍偶像劇一邊玩朋克的堅守。
文摘轉載自:音謀家網站 ,作者:耳東
點擊【閱讀原文】試聽這些樂隊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