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有些曾經發在九月發過的文章,都修改以後發在臺灣中國時報電子報和旺報上,熟悉九月的讀者也經常看到寫臺灣相關的小文章,比如臺北的雪、雙城春日等等,但是我很少有倒過來把自己發在中時的評論發公眾號:一來是內容對不了解臺灣的讀者而言太過枯燥;二來報紙評論字數有限,又受到立場影響,文章就不怎麼好看。這次決定刊出這篇,是因為難得有機會對自己的興趣發表一些看法和言論,故而將原稿刊出,以饗讀者。
在民謠還未流行的時候,我就和朋友們聽萬能青年旅店和李志,一種石破天驚的表達方式影響了我們整個的高中生活和大學生活。我們也是較早接觸臺灣獨立樂團的一些人,見證了他們從小眾到大眾,也在這一波潮流下見證了他們起高樓、樓塌掉。臺灣的音樂總是引領著華語樂壇,給我們帶來新的思潮,也是新的自由。從李雙澤、胡德夫,到羅大佑、李宗盛,再到周杰倫、蔡依林,最後走到今天這些林林總總的獨立樂團,音樂以某種微妙的方式和自由糾纏在一起,也無法避免現時代的政治與文化問題,無論如何,音樂的確表現出一種崇高與自由,尤其在當下,獨立音樂用一種巧妙、晦澀和隱喻的形式,為我們開闢出新的空間。我想,這就是我們始終熱愛的原因。下為原文:
歇斯底裡的崇高:臺灣獨立樂團
在大陸最流行的視頻社交網站——抖音app上,你時常可以看到用大陸各地方言唱著閩南語歌曲《浪子回頭》的視頻,這是抖音2019年最流行的單曲之一,同名話題已經被提及近5億次。這首喚起不同年齡層共鳴的歌曲,也成為近年來最流行的閩南語歌曲。這首歌來自臺灣獨立樂團茄子蛋,他們在2018年奪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最佳臺語專輯獎,新單曲「浪流連」也入圍了2019年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
茄子蛋在大陸的成功只是近些年臺灣獨立樂團的一個縮影。隨便找出一張音樂節海報,可以看到,臺灣獨立樂團都幾乎佔據了海報的「半壁江山」,臺式英文抒情落日飛車,「叫你媽媽去買玩具呀」的草東沒有派對,還有諸如Deca joins,大象體操等樂團,不僅是各大音樂節的常客,也在中國大陸、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地區舉辦了多次單獨巡演,落日飛車「飛」到了蒙古的音樂節,草東在北美的演唱會一票難求,大象體操被樂迷問及 「你們為什麼不來孟加拉國?」,他們完全迥異的音樂表達,對都市生活的藝術化解讀、反叛、獨立、自由的音樂精神吸引了世界各個地方樂迷的熱愛。
就臺灣獨立樂團在中國大陸的流行趨勢來看,他們開創了完全不同的風格與工業體系。回顧上一個十年,臺灣流行音樂的代表是周杰倫、蔡依林與五月天等音樂人與樂團,他們在建立起自己的音樂風格後,通常有強大的工業生產流程支撐他們發唱片、做巡演,並以此鞏固各自的音樂體系。而這一波被陸媒稱之為「三千臺團上大陸」的新潮流,卻通常是小製作、小成本,但善於表達少數、表達不同,並且,他們的音樂逐漸從「地下走上來」,開始進行細緻的編曲與行銷策劃,一些獨立廠牌也針對獨立樂團進行個性化包裝,即便投資有限,但由於個性的表達在網路時代總能很快擁有自己的聲量,一套屬於獨立樂團的「非主流工業體系」,正慢慢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潮流流行以前,大陸的獨立樂團、音樂人同樣在臺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與龐大的樂迷群體,這其中最著名的有石家莊樂隊萬能青年旅店和南京音樂人李志。他們曾多次到臺灣巡演,他們的音樂態度也間接影響到了臺灣的樂團與聽眾。今天,許多人都能在草東的音樂表達裡找到萬青的影子,兩岸的年輕世代在音樂中相互影響,逐漸找到獨屬自己的共同語言、在對政治、經濟、就業、學業等一切宏大概念失望後,年輕人最微弱的反抗被寫進了歌詞裡,消解了宏大敘事,也消解了對城市生活的苦悶、對傳統情愛的枯燥與對主流話語體系的厭倦。他們直接描述個人生命經驗,有著充沛的想像力符號與隱喻符號,這背後的現實,是後現代都市的生活境遇。
三年前筆者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看萬青演出
忽略我的小肉手……
美國哲學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曾對後現代的藝術狀況進行過細緻地剖析,他曾指出後現代藝術具有「感情的消逝」、「欣快症和自我湮滅」、「拼湊掩蓋戲仿」、「示意鏈的崩潰」、「歇斯底裡的崇高」等特徵,這描述出後工業時代年輕世代的文化境遇,解釋了美國「越戰一代」與西歐「六八一代」的文學與音樂。而與前者相比,在兩岸與東南亞,年輕人正經歷著經濟高速發展、城市迅速膨脹、傳統與故鄉逐漸消逝,詹明信描述的那種場景似乎才剛剛開始,但年輕世代的表達力度卻絲毫不減,獨立樂團們嘗試以無意義的反抗消解意義,以慵懶的浪漫消解社會的自我欺騙,成為這波潮流中一個突出的特點。
臺灣獨立樂團的流行,是年輕世代一種新的表達,也是語言的一種新的凝結。主流與獨立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間隙,唯一的區別只在於,誰更能引起年輕世代的共情與共鳴?誰更能用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去消解方興未艾的後現代的都市問題?誰能把這場「歇斯底裡的崇高」進行到底?未來,真正能回答這些問題的獨立樂團將在這波潮流中生存下來,贏得更多樂迷的喜歡,也真正營造出自己的音樂表達與音樂哲學,將這場「歇斯底裡的崇高」繼續下去,成為下一個十年,臺海兩岸、乃至整個亞洲的新潮流。
原文連結(需要翻牆):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90612003657-262105?chdtv
推薦閱讀:
1.三千臺團上大陸:http://www.guitarworld.com.cn/wxnews/987
2.「愈孤獨的人,愈要一起出發」樂團茄子蛋唱出臺灣閩南語歌新可能(需要翻牆):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indie-bands-eggplantegg
3.那些席捲亞洲的臺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需要翻牆):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indie-bands